热搜词: 2025 2024

(蜚蠊目)节肢动物门蜚蠊科动物

蜚蠊目,学名Blattodea,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起初仅包含蟑螂类物种。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白蚁源自蟑螂,因此英国生物学家取消了白蚁等翅目的分类,将其并入蜚蠊目。截至2023年,蜚蠊目包含23科、847属和约3100种,包括蟑螂(包括蜚蠊总科中的蜚蠊领科、隐尾蠊领科、地鳖总科和硕蠊总科)和白蚁(蜚蠊总科中的白蚁领科)。蜚蠊目物种体型差异大,体长从2到100毫米不等,如螱蠊亚科体长不超过5毫米,而美洲大蠊体长则为38到42毫米。它们的口器为咀嚼式,复眼发达,触角呈丝状。前翅狭长,质地坚硬,后翅宽阔,半透明,常带有臭腺,散发出异味。大多数白蚁体色浅,触角呈念珠状,少数为丝状。它们的翅型原始,腹部形状相似,通常为圆筒形或橄榄形;蟑螂体色较深,通常为黄褐、红褐或黑褐色,头部隐藏在前胸背板下,有规律的翅脉、较长的感受器、龙骨状腿、口器和尾须。


蟑螂适应力强,分布广泛,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虽然只有少数种类分布在温带地区,但大部分种类具有负趋光性,决定了它们昼伏夜出的习性,它们可以在土壤、石头、垃圾堆、枯枝落叶、树皮下或木材内,以及各种洞穴和社会昆虫和鸟的巢穴中找到。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孵化和生存率都很高。多数种类的白蚁也通常怕光,只在木材和泥土筑成的巢中或蚁道中活动,遇到光就会逃跑,并共同堵塞蚁道上的漏洞。只有在有翅成虫出巢婚飞时,它们会暂时表现出向光性,一旦完成婚配,脱去双翅后,就会失去向光习性,迅速钻入土中或木巢中。


蜚蠊目中的许多种类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如蟑螂已成为仅次于蚊蝇的重要公共卫生害虫;柏树蠊和蔗蠊危害经济作物和农业作物的生长;白蚁啃食木结构建筑、农作物和人工林等,给全球造成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然而,蜚蠊目也有许多价值,如蟑螂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水消肿等功效;美洲大蠊可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能有效促进禽类或鱼类的生长,同时降低饲养成本;蟑螂和白蚁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对土壤的形成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人为入侵和干扰、物种入侵、气候变化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截至2023年,蜚蠊目中有57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6种被列为极危(CR),26种被列为濒危(EN),25种数据需要更新(NU)。


(蜚蠊目)节肢动物门蜚蠊科动物(图1)


起源与分类


起源与演化


蜚蠊目昆虫,这类昆虫在地球上拥有悠久的历史,物种极其繁多,属于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是昆虫界繁衍最为成功的群体之一。因其历史悠久,被称为昆虫的“活化石”。蜚蠊目昆虫的化石在昆虫化石中所占比例超过30%,其中最古老的化石发现于德国威斯特法利亚和美国东部的中石炭纪时期(大约3.54亿至2.92亿年前),而在中生代的侏罗纪时期则有更多的发现。那个时期的蜚蠊目昆虫与现代种之间存在较多相似性。在其后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高度平行演化,到第三纪时,出现了许多与现代属、种相近似的类群。然而,通过对比雌雄虫的外生殖器、产卵行为和嗉囊构造,学者们发现同种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变异。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白蚁化石是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发现的石拜萨白蚁,其年代约为1.372亿至1.495亿年前。


1934年,美国古昆虫学家卡彭特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生态学特性,认为白蚁与起源于古生代石炭纪的蜚蠊目昆虫(蟑螂)有非常接近的亲缘关系,从而推断白蚁可能起源于营社会生活的类蟑螂祖先。1971年,美国著名昆虫学家爱默生根据白蚁原始特征的变化,推测澳白蚁科白蚁可能出现在中生代早期,草白蚁科白蚁可能出现在三叠纪或侏罗纪早期,木白蚁科白蚁可能出现在侏罗纪中期或白垩纪早期,鼻白蚁科白蚁可能出现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白蚁科白蚁可能出现在白垩纪。这一推测基于白蚁生活年代与恐龙生活的年代相同,因此认为白蚁与恐龙是同时代的生物。


在2000年,研究人员通过联合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等翅目白蚁、螳螂和蟑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这一研究首次通过分子证据证实了白蚁与蟑螂目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多数学者认为,等翅目昆虫可能是由原蜚蠊目进化而来,目前存在的隐尾蠊与白蚁的祖先在形态学和生物学上存在许多相似点。这些相似点包括:都以木材纤维为食,例如隐尾蠊科的食木排蠊在腐木中摄取木材,依靠共生细菌和原生动物消化木纤维;等翅目昆虫在低等白蚁类群中也存在类似的原生动物;它们都过着群体生活,并有保护幼体的行为;蜚蠊目的弯翅蠊属有断翅的习性,这与白蚁成虫后期断翅的行为相似;此外,等翅目昆虫的翅脉和雌雄外生殖器的构造也显示出与白蚁的相似性。


尽管白蚁在化石和分子研究中已被归类为蜚蠊目,但它们与蟑螂昆虫的系统关系仍不明确。目前对白蚁生存历史的讨论多为推测,缺乏直接证据。为了更科学地描述白蚁的生存历史,应以最早的白蚁化石为依据。由于白蚁和蟑螂被认为起源于共同祖先,且与现存蟑螂具有相似短小的内产卵器的蟑螂化石仅发现于白垩纪早期地层(约1.3亿年前),最早的白蚁化石也出现在同一地层,因此可以推测现存白蚁的出现不会晚于这个时间。


2016年,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类古昆虫新目,命名为奇翅目(Alienoptera),它们是白垩纪(1.42亿至6550万年前)特有的类群,位于蜚蠊和螳螂之间的一个“不成功”的演化分支,是昆虫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缺失环节。同时,蜚蠊目是世界上最早进化出社会性的昆虫,包括隐尾蠊和白蚁,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和对不同环境的较高适应性。


关于蜚蠊的分类,存在较大争议,众多分类学家参与了其分类系统的提出或修订。蜚蠊的分类始于1758年,由瑞典自然学者林奈建立并描述了蜚蠊属(Blatta)。

(蜚蠊目)节肢动物门蜚蠊科动物(图2)

蜚蠊的分类系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1810年,法国学者皮埃尔·安德烈·拉特雷耶引入了蜚蠊总科(Blattariae)这一术语。到了1900年后,蜚蠊目的分类概念逐渐被蜚蠊分类学家所采纳。1930年,德国学者理查德·哈尼奇扩展了蜚蠊目的分类,增加了新科和亚科,并据此提出了包含3科24亚科的蜚蠊分类体系。


1951年,美国学者詹姆斯·雷恩基于蜚蠊翅脉的特征,将蜚蠊目划分为5科17亚科43族。1964年,美国学者弗朗西斯·麦基特里克通过研究蜚蠊雌雄虫的生殖器官、产卵行为和嗉囊结构,指出同种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麦基特里克提出蜚蠊的原始祖先进化为两个分支:隐尾蠊科(Cryptocercidae)和蜚蠊科(Blattidae),以及地鳖蠊科(Polyphagidae)、姬蠊科(Blattellidae)和硕蠊科(Blaberidae)。1969年,学者德登对石炭纪蜚蠊化石的研究结果与麦基特里克的观点相吻合,并补充了几个总科,包括现代种的隐尾蠊总科(Cryptocercoidea)和地鳖蠊总科(Polyphagoidea)。


2007年,学者保罗·埃格尔顿等人利用5个分子标记构建系统发育树,再次确认了白蚁与隐尾蠊的近亲关系,建议取消白蚁等翅目的独立地位,将白蚁归入蜚蠊目。同时,他们将网翅目提升为网翅总目(Dictyoptera),下设两个目:蜚蠊目(Blattaria)和螳螂目(Mantodea)。蜚蠊目下设有三个总科:蜚蠊总科、硕蠊总科和地鳖总科。在蜚蠊总科下,又分为三个超科:蜚蠊超科(Blattoidae)、隐尾蠊超科(Cryptocercoidae)和白蚁超科(Termitoidae)。其中,隐尾蠊超科和白蚁超科构成姊妹群,与蜚蠊科形成近缘关系。2013年,贝卡洛尼和埃格尔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蜚蠊目的分类系统进行了修订,提出了包含3总科17科的分类体系,即蜚蠊总科、硕蠊总科和地鳖总科。在这些总科中,蜚蠊总科的前足胫节细长非棒状,中和后足股节腹面具刺;硕蠊总科的前足胫节较短粗棒状,中和后足股节腹面无刺;地鳖总科的唇基隆起,与颜面有明显分界,后翅臀域非扇形折叠。


截至目前,多数学者普遍接受的蜚蠊分类地位是:蜚蠊目(Blattaria)属于昆虫纲(Insecta)的多新翅类(Polyneoptera)和网翅总目(Dictyoptera)。同时,广泛接受的分类体系认为蜚蠊目由三个主要分支构成,分别是硕蠊总科(Blaberoidea)、蜚蠊总科(Blattoidea)和地鳖总科(Corydioidea)。截至2023年,蜚蠊目下分有3个总科、2个超科、23个科、42个亚科、846个属、3107个种。蜚蠊的系统研究仍在进行中,分类学家在多个领域持续探索,以推进蜚蠊分类系统的完善。


形态特征


体型与体色


蟑螂的体型在各个种类中差异显著,小型蟑螂体长仅2毫米,而大型蟑螂体长可达100毫米。例如,地鳖总科中的螱蠊亚科体长不超过5毫米,蜚蠊总科中的美洲大蠊体长为38至42毫米,硕蠊总科中的拟大弯翅蠊体长也超过30毫米。蟑螂的体型会因适应不同栖息地而发生变化,擅长挖掘洞穴的蟑螂体型矮壮结实,翅膀退化,并长出强壮的铲状附肢;而栖息于树上的蟑螂体型较为细长,翅膀发达;栖息于树皮中的蟑螂体型则较扁平。大多数蟑螂体色深且无光泽,通常为黄褐、红褐或黑褐色,这种特征有助于其在夜间活动。部分蟑螂体表具有金属光泽,如光蠊科中的金边土鳖。有些蟑螂的体色与树皮或土壤颜色相近,如球蠊体色暗,与树皮颜色相似;地鳖体表颜色与土壤颜色相似。蟑螂的体壁较为柔软,表面有突起,尤其是前胸部分,颜色一般为纯黄褐色或深褐色,如尖翅蠊科中的灰花蠊体呈黄褐色;也有完全黑色、黄色或罕见的红色,如蜚蠊科中的丽郝氏蠊体呈黑色;绿色和金色则较为罕见。


白蚁的大多数种类体色较浅,多为白色、淡黄色、赤褐色、黑色等,但大多数种类的体色较为浅淡,接近乳白色。有翅成虫的体长为10至30毫米,但多年生的蚁后由于生殖腺的持续发育,腹部极度膨胀,体长可增至原来的数倍,达到60至70毫米,部分种类体长甚至超过100毫米。


头部特征将在下一段继续描述。


(蜚蠊目)节肢动物门蜚蠊科动物(图3)

蜚蠊科在蜚蠊总科中,其头部通常显露于前胸背板之前。大多数白蚁的头部带有囟门或无,口器为咀嚼型,构造发达。工蚁的头部呈椭圆形或近似三角形,下口式。兵蚁头部较大,呈长形,前口式,其蜕裂线交汇处形成凹入或突出的囟板,囟板上开口的额腺称为囟,口器上的上颚发达,形似镰刀,用作攻击和防御。白蚁科和鼻白蚁科等具有额腺,而木白蚁科则不具备;硕蠊总科的头部接近球形,头顶通常露出前胸背板,唇部不隆起,唇基缝不明显;地鳖总科身体密布微毛,头部近似球形,头顶通常不露出前胸背板,唇部显著隆起,与颜面有明显的分界。


足部


蜚蠊总科成员的前足胫节通常细长,非棒状;中和后足股节腹面具刺,如蜚蠊科中足和后足节下方有明显的刺列,足部多刺。若缺少刺,则前足胫节较为细长;硕蠊总科成员的前足胫节通常较粗短,棒状,多刺,中、后足股节腹缘无刺,但端刺和膝刺通常存在,跗节有跗垫,爪对称,中垫存在或缺失,姬蠊科中、后足股节前下缘有刺,雄虫的下生殖板因种类而异,有分类意义,雌虫的下生殖板不呈弁状,为卵生。硕蠊科成员的腿部通常无刺;地鳖总科中、后足股节腹缘无刺,跗节有跗垫,爪对称,中垫存在或缺失。


胸部


蜚蠊总科中的蜚蠊科胸部无绒毛。白蚁科的前胸背板前中部分隆起,木白蚁科前胸背板与头等宽或更宽,鼻白蚁科前胸背板扁平;硕蠊总科中的小型种类如小蠊属前胸背板上有两条黑色纵斑,中型种类亚洲蠊属则无;地鳖总科中的鳖蠊科胸部有绒毛。



蜚蠊总科中的蜚蠊科前翅和后翅均发达,很少退化,翅脉明显,多分支。白蚁科的前翅和后翅鳞片等长,鼻白蚁科的前翅鳞片较长,覆盖后翅鳞片。但具翅繁殖蚁的出现具有季节性,脱翅后仅留下翅鳞在基部。硕蠊总科成员的前翅和后翅均发达,前翅Sc脉常退化。后翅臀域发达,静止时呈扇形折叠,或完全无翅,如硕蠊科后翅臀域、前翅前缘域发达且前翅翅脉较多,也有减少者。姬蠊科的翅常退化,前翅前缘域退化,臀域诸脉一部分走向臀部,一部分走向后缘,横脉不明显,后翅臀域大形,多次折叠,一般有翅顶域;地鳖总科的前翅和后翅均发达,但有时雌性完全无翅;前翅Sc脉有分支,后翅臀域非扇形折叠,其中鳖蠊科雄性前翅和后翅均发达,前翅革质,极少完全膜质,翅脉发育完好或退化。后翅臀域较小,非扇形折叠。


成幼差异


蜚蠊总科成员在成虫和幼虫阶段存在显著差异。


蜚蠊目幼虫的形态与成虫相近,但存在以下差异:首先,大部分蟑螂成虫具备翅膀,而幼虫则没有;其次,幼虫的体型普遍小于成虫(高龄幼虫除外);再者,幼虫的体色与斑纹与成虫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最后,幼虫的外生殖器尚未完全发育。


栖息分布


蜚蠊目昆虫的适应性极强,大部分物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虽然仅有少数种类分布在温带地区。它们的生存范围极为广泛,只要有水源和食物,就能生存下来。


栖息地


多数蟑螂种类表现出避光特性,在寻找栖息地时,倾向于选择较暗的环境而非明亮的区域。它们常出现在土壤、石头、垃圾堆、枯枝落叶、树皮下,或蛀入木材内部,以及各种洞穴、社会性昆虫和鸟类的巢穴中。例如,木白蚁科和原白蚁属倾向于在木材中筑巢,属于分散型巢居。乳白蚁属和散白蚁属则可以在干木、活木、埋在土中的木材中筑巢,亦能在土中或砖墙中筑巢,属于半分散型巢居。白蚁科则倾向于在土壤或树木根部附近建巢,属于集中型巢居;地鳖总科在室内发现的地鳖科有2属4种,硕蠊总科在室内发现的姬蠊科有2属4种。绝大多数蟑螂生活在陆地上,但也有一小部分种类生活在水中,即水生蟑螂。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蜚蠊目的大多数种类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隐藏在阴暗处,夜间活动频繁,并显示出一定的昼夜节律。通常活动时间为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5点,活动高峰因物种而异,例如德国小蠊在晚上9点为活动高峰,次日凌晨2点为次高峰;美洲大蠊在晚上12点为活动高峰,次日凌晨1点为次高峰;而黑胸大蠊在晚上8点为活动高峰,晚上11点和次日凌晨2点为次高峰。多数种类的白蚁也通常避光,只在木材和泥土筑成的巢中或蚁道中活动,遇光立即逃避,并合力封闭蚁道上的漏洞。只有在有翅成虫出巢婚飞时,会短暂地表现出向光性,婚配完成后,脱去双翅,迅速钻入土中或木巢中。


然而,某些蟑螂种类与众不同。姬蠊科中的一些蟑螂种类是昼行性的,它们常栖息在阳光充足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叶片上;地鳖科中的一些属种也常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接受阳光,它们通常拥有鲜艳的色彩或斑纹;蜚蠊科中的一些蟑螂种类也是昼行性的,体型较大,是昆虫展览的理想对象。


群居行为


蜚蠊目中许多种类具有群居习性,能够分泌聚集信息素和性信息素,以吸引群居和交配。其中,多数种类的白蚁群居性极强,如鼻白蚁科中的黑胸散白蚁和白蚁科中的小象白蚁,它们不会单独活动,尤其是在低温时期,会集中在巢中,并具有互相舔舐和守护喂养的行为。


觅食行为


最新研究揭示了蜚蠊目昆虫的独特性,这类昆虫拥有多样的生活方式,栖息于多种环境,并以固体、液体、动物和植物等多种物质为食,展现出广泛的杂食性。其中,多数种类以落叶为食,有时也会摄入其他昆虫或动物的尸体,部分种类则以腐木为食。它们的消化系统中存在共生细菌或原生动物,包括隐尾蠊科、弯翅蠊科、白蚁科、鼻白蚁科等群体。除了腐木,它们也会吃同伴的尸体,在食物稀缺时甚至可能杀死同伴以食之,例如某些白蚁会食用受感染的同类。


在防御策略上,蟑螂展现出多种多样的防御手段。某些种类能分泌蛋白质,作为一种对抗蚂蚁和甲虫的威慑武器;球蠊亚科的雌虫在收到警报后能将身体卷成球状,以保护自身敏感部位;长翅蟑螂若虫受到刺激时,其特化的腹部器官能发出响亮的宽频带声音,可能吓退捕食者;许多硕蠊种类能通过摩擦前胸背板和前翅发出声音,以威慑捕食者;隐尾蠊则生活在狭窄的木洞中,以此躲避大型动物的攻击;低龄硕蠊若虫藏于鸟粪中,而大龄若虫和成虫则躲进缝隙中,以逃避捕食者;有的蟑螂会藏于卷曲的枯叶中;还有一些蟑螂在不活动时钻入土壤或腐殖质底层,以应对干扰。


白蚁同样采用多种防御策略。首先,它们会主动建造巢穴以避免攻击,许多白蚁类群选择在木头中筑巢,也有些在地底或地面筑巢,狭窄的通道和战斗力的兵蚁能有效阻止捕食者的入侵。一些兵蚁的颚部虽然不发达,但能喷射化学物质进行防御。此外,由于白蚁多生活在富含微生物的土壤或潮湿木材的环境中,它们形成了一套针对致病微生物的复杂且有效的防御系统。这包括吮舐和清理,通过唾液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隔离、埋葬或食用同巢死亡个体。在白蚁的化学防治过程中,也常见到被毒杀的个体被搬离巢穴的情况。


在社会行为方面,这些昆虫展现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合作行为,包括分工合作、共同防御和繁殖策略等。


蜚蠊目的白蚁被视为真社会性昆虫,它们的主要特点包括世代重叠、共同照顾幼虫以及生殖分工。白蚁群体中存在一对或更多具有生殖能力的蚁后和蚁王,兵蚁则负责守卫,拥有强健的上颚或能够分泌酸性毒液的颚管。工蚁中既有雌性也有雄性,它们负责筑巢、觅食、抚养其他成员和照顾蚁卵,数量最多。部分白蚁种类表现出亚社会习性,例如德国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其群体中的若虫在成群时发育更快,雌性也较早成熟。


在生长繁殖方面,蜚蠊目昆虫大多数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偶有孤雌繁殖现象,孵化和生存率均较高。若虫的龄期在6至12之间,部分种类的雄虫比雌虫多一个龄期。每年繁殖2至3代,或每1至5年繁殖一代。在适宜环境下,有些种类两个月就能完成一代,而在正常条件下半年一代,环境恶化时则需两年一代。白蚁科在白蚁种类中占比高达70%,其繁殖过程较为复杂。白蚁科巢体中的品级通常为一王一后,以及无生殖能力的兵蚁和工蚁。白蚁群体内品级的形成和调节复杂且具有可塑性,且在低等和高等白蚁中表现出不同的等级繁殖和发育途径。在低等白蚁中,当巢中有翅繁殖蚁的繁殖能力减弱时,补充型生殖蚁可以发育成繁殖蚁,以保持巢体的潜在生殖能力;而在高等白蚁中,巢体的品级在发育早期就已经确定且不可逆转。


蜚蠊目的卵生类型可分为两种生殖方式:卵生A型和卵生B型。卵生A型中,卵鞘形成后迅速产出,不旋转卵鞘,卵中含有足够的卵黄支持其发育,胚胎发育期间水分从环境中获取,此类卵鞘通常颜色深,外壁厚且坚硬。大多数姬蠊科、蜚蠊科、隐尾蠊科和工蠊科种类采用此方式繁殖。卵生B型中,卵鞘形成后旋转90度,并被携带在蟑螂体外,直到孵化,卵中含有足够的卵黄支持其发育,胚胎发育期间水分从母体获取,卵鞘产出前摄取的非卵黄营养来自水溶性物质。姬蠊亚科小蠊属和拟叶蠊亚科的生殖方式属于此类。该型卵鞘的颜色比卵生A型稍浅,外壳稍薄,脊不明显。白蚁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多数白蚁种类的生殖方式为蚁后或繁殖蚁直接产卵,没有卵鞘包被。


硕蠊科的蟑螂在繁殖策略上呈现多样性,以两性生殖为主,但部分种类则实行孤雌生殖。在两性生殖中,又细分为卵胎生A型、卵胎生B型和胎生A型。大部分硕蠊科蟑螂属于卵胎生A型,它们的卵鞘在发育过程中会有所退化或不完全形成,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成熟。部分硕蠊,如弯翅蠊亚科的掘蠊族,属于卵胎生B型,它们的卵鞘较小。而像点刻甲蠊这样的硕蠊则是胎生A型,其卵鞘极小。少数硕蠊科种类能进行孤雌生殖,如里南蔗蠊和如翅叶蠊,这两种蟑螂是已知仅能通过孤雌生殖繁衍后代的种类。


在求偶交配方面,蟑螂与许多昆虫相似,雌虫通过不同的身体姿势和翅膀动作来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虫。对于翅型蟑螂,雄虫也会释放信息素吸引雌虫。无翅或雄虫无翅的蟑螂种类中,雌虫通常会释放信息素吸引雄虫。在求偶过程中,蟑螂的触角等感官器官也会发挥作用。当雌雄蟑螂相遇时,它们会先通过触角接触并识别对方,随后雄虫展示其腹部背面,雌虫爬上雄虫背部并取食背腺分泌物。交配完成后,雌虫会旋转身体与雄虫保持水平,直至交配结束。大多数蟑螂物种实行一夫多妻制,雄虫会与多个雌虫交配。德国小蠊等一些蟑螂种类,雌虫接受雄性精子具有周期性,在一个周期内可能交配一次或多次。而隐尾蠊则实行一夫一妻制。


白蚁的求偶过程发生在有翅繁殖蚁之间。在中国南方,5至6月份雨后的黄昏,可以看到大量有翅繁殖蚁出巢寻找配偶,随后寻找新的栖息地,脱翅筑巢,开始繁殖。


在生长发育方面,蟑螂的繁殖过程涉及雌虫将卵产入卵鞘,卵鞘形状各异,通常是长形,分为左右两行卵袋,每个卵袋容纳一个卵,共有16至45个卵袋。孵化时,卵鞘沿背脊裂开,若虫从中爬出。雌虫可以产下数个至30至40个卵鞘,较后产的卵鞘含卵量较少。蟑螂的卵期大约为一个月。初孵化的若虫称为预若虫,形态蠕虫状,触角、口器和足集中在腹部,保持静止状态数分钟后蜕皮成为活跃的若虫,随后吃掉第一次蜕皮。若虫外形与成虫相似,发育过程中体型增长,触角和尾须节数量增加,翅芽和外生殖节发生改变,但翅芽不会反折,雌虫的腹刺在发育过程中逐渐缩小,成虫时消失,而雄虫在成虫期仍保留腹刺。卵鞘、若虫和成虫均能越冬,尤其是雌虫,在室内或土壤中度过冬季。在南方和有供暖设施的北方室内,无冬眠现象,全年活动与繁殖,成虫寿命约为一个月至8至12个月。


白蚁科的蚁后在繁殖过程中,不同种类产卵的连续性不同。例如,黑冢白蚁在冬季常停止产卵,而台湾乳白蚁和黑翅土白蚁全年都能发现蚁后产卵。白蚁每日产卵量较高,如土垅大白蚁的蚁后在24小时内可产2949粒卵,胖土白蚁的蚁后在24小时内可产86400粒卵。当蚁后无法产卵时,将会被淘汰。大多数白蚁种类的有翅蚁在春秋季节完成发育,以早春为主。寿命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室内饲养观察发现,台湾乳白蚁种群直至有翅繁殖蚁的形成需8年。


关于物种保护,截至2023年,蜚蠊目中有57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27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尚不清楚。致危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物种入侵等。例如,姬蠊科的Hololeptoblatta因栖息地破碎,种群分裂,易受入侵植物影响;Desmosia alluaudi分布有限,仅分布于非洲东部的塞舌尔岛屿群,受到外来植物入侵,栖息地生态恶化。螱蠊亚科的Gerlach's cockroach生活区域受限,海平面上升将对该物种造成严重影响。


截至2023年,蜚蠊目中有57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6种极危(CR),26种濒危(EN),25种数据需要更新(NU)。保护措施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实施。

(蜚蠊目)节肢动物门蜚蠊科动物(图4)

中国对无脊椎动物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体现在对蜚蠊目等动物的保护上。2000年8月,国家发布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随后在2017年对该名录进行了修订,显著增强了无脊椎动物的保护措施。同时,2005年发布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无脊椎动物卷》详细评估了1100多种分布在中国、面临威胁的无脊椎动物种,并分析了因森林砍伐、农业用地开垦等导致的栖息地破坏和生境破碎化,以及人类活动如滥捕乱猎、非法贸易、传统医药利用和食用等对物种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还有动物遗传多样性的减少,这些都导致了大量物种的灭绝。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育措施,包括保护寄主植物、防止生物入侵、人工饲养以补充野外种群等,以维护物种的丰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