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大仙鹟)鹟科仙鹟属鸟类
棕腹大仙鹟(学名:Niltava davidi)是鹟科仙鹟属的一种鸟类。该鸟类的体长大约在16至19厘米之间,雄鸟体重约28克,雌鸟则约为24克。它们的虹膜呈深棕色,嘴部短小且为黑色,脚部颜色为暗紫褐色或棕褐色至黑褐色。雄鸟的头顶前部和眉区为明亮的钴蓝色,尤其是头冠颜色最为醒目。颈侧有微妙的亮钴蓝色斑纹,上体通常为深蓝色,下体从橙褐色渐变为浅黄色。尾上覆羽为闪亮的钴蓝色,中央尾羽为鲜蓝色,其余尾羽则为黑褐色,边缘带有暗蓝色。雌鸟的头部多为深橄榄褐色,喉部有白色星月形斑与颈侧钴蓝色斑融合,整体羽毛为深橄榄褐色,尾上覆羽为橄榄棕色,尾羽暗红褐色。
棕腹大仙鹟的繁殖地位于越南西南部、中国中部和南部,而越冬地则在老挝、越南和泰国。它们主要栖息在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林下的灌木丛中。它们的饮食以昆虫为主,也会食用浆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2000年,棕腹大仙鹟被纳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6年,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第三版,并被评定为无危(LC)等级,种群数量预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到了2021年,该物种被纳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命名与分类的历史中,棕腹大仙鹟属于雀形目鹟科仙鹟属,是一种单型种。1907年,爱尔兰鸟类学家拉图什(La Touche)首次对其进行了描述,并将其命名为Niltava davidi。属名Niltava源自尼泊尔语“Niltau”,意为棕腹仙鹟(Niltava sundara),而种名davidi则是为了纪念法国博物学家安德烈·大卫·博利耶(André David Beaulieu)。
形态特征方面,棕腹大仙鹟的体长在16至19厘米之间,雄鸟体重约为28克,雌鸟约为24克。虹膜为深棕色,嘴部短小且为黑色,脚部颜色为暗紫褐色或棕褐色至黑褐色。
雄鸟的头顶前部和眉区为明亮的钴蓝色,头冠颜色最为突出,头后部为深蓝色。颈侧有模糊的亮钴蓝色斑纹,腰部为辉钴蓝色,上体主要为深蓝色,尾上覆羽为辉钴蓝色,中央尾羽为鲜蓝色,其余尾羽为黑褐色,边缘带有暗蓝色。飞羽为黑褐色,边缘也是暗蓝色。颏部和喉部为黑色,胸部至上腹部为橙褐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逐渐变为浅黄色。
雌鸟的头部主要为深橄榄褐色,眼先为棕褐色,眼圈为暗黄色,喉部有白色星月形斑与颈侧钴蓝色斑融合。上体为深橄榄褐色,尾上覆羽为橄榄棕色,尾羽为暗红褐色。飞羽呈现亮红褐色。胸部与腹部两侧为橄榄色,腹部至尾下覆羽为灰白色。
分布与栖息地方面,棕腹大仙鹟繁殖于越南西南部、中国中部与南部,越冬于老挝、越南与泰国。
栖息地环境
棕腹大仙鹟偏好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林下灌木丛等生态环境。在夏季,它们倾向于较高的海拔栖息地,通常在900至2200米之间,在中国国内的繁殖栖息地海拔多在1000至1700米。而到了冬季,它们的栖息地海拔降低,多在低山和山脚地带,有时也会在农田、公园、村落等附近活动。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棕腹大仙鹟的饮食以昆虫为主,也会摄取浆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它们常在密集的灌木丛中觅食,通常采取不显眼的姿势,静观四周植被以外的区域,迅速捕捉猎物并将其带回较高的栖息地。
鸣唱习性
棕腹大仙鹟的鸣叫声为细高音的“ssssew”或“ssiiii”,停顿后重复出现。其警告声包括尖锐的金属音“tit tit tit”和刺耳的“trrt trrt trrt tit tit trrt trrt”。
节律习性
在中国,棕腹大仙鹟主要是候鸟,部分为留鸟。它们会向南迁徙至老挝和越南越冬,并在泰国东南部游荡。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会有迁徙候鸟和少量冬候鸟出现在香港。
社群习性
棕腹大仙鹟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
其他习性
棕腹大仙鹟性格较为安静,经常停歇在灌木或小树枝上,有时也会沿着粗树枝奔跑。
生长繁殖
目前尚未有关于棕腹大仙鹟生长繁殖的研究。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至2005年,棕腹大仙鹟的全球种群规模未得到量化,但在中国南部较为常见,而在越南北部较为罕见。到2016年,其受到的威胁尚不明确,预计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保护级别
2000年,棕腹大仙鹟被纳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6年,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被评为无危(LC)等级。2021年,棕腹大仙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