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龙吟车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编号:JS-02-III-0021,传统舞蹈类。龙吟车,以车命名,是高淳民间表演艺术丰富多彩,其中淳溪镇长乐村的龙吟车(林灵车、辚辚车),另具一格,在其它地方[阅读全文]
摘要: 睢宁龙虎斗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编号:JS-02-III-0016,传统舞蹈类。为中国民间的一种舞蹈,古代为祭祀及庆典的一种表演节目。《龙虎斗》是睢宁县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据全国民间舞蹈[阅读全文]
摘要: 泓口丝弦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编号:JS-02-Ⅱ-0021,传统音乐类。泓口丝弦,是源起于溧阳城北泓口村的一种传统音乐。泓口丝弦,是流传于溧阳泓口村一带的民间音乐,属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阅读全文]
摘要: 海虞谜语是流行有于东海县马陵山区的一首《连哩罗》千行长歌。它“打破了苏北无长歌的定论”。小曲《连哩罗》当地又叫《姐儿溜》是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编号:JS-02-Ⅰ-0028-02,民间[阅读全文]
摘要: 《房四姐》是流行有于东海县马陵山区的一首《连哩罗》千行长歌。它“打破了苏北无长歌的定论”。小曲《连哩罗》当地又叫《姐儿溜》是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编号:JS-02-Ⅰ-0027,民间文学[阅读全文]
摘要: 伍子胥故事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编号:JS-02-Ⅰ-0024,属民间文学。历史溯源公元前541年,吴王余祭在高淳境内建濑渚邑,筑固城,后被楚国攻克。楚平王建都于固城。后来楚平王听信谗言[阅读全文]
摘要: 沈拱山传说是中国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民间文学,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简介沈拱山是流传在苏北盐阜地区一个颇有影响的机智人物。人称苏北的“阿凡提”。历史渊源沈拱山的故事流传约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起源[阅读全文]
摘要: 露筋娘娘传说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编号:JS-02-Ⅰ-0022,属民间文学。露筋娘娘传说是由当地劳动人民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众多的诗词咏唱的一种口[阅读全文]
摘要: 卞和献玉传说是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JS-02-Ⅰ-0020,属民间文学。历史溯源卞和献玉的传说在湖北、安徽等省均有传说,高淳县桠溪镇关于卞和献玉的传说则由来已久,在民间流传甚厂。在高淳的[阅读全文]
摘要: 南京妈祖庙会自明代迄今,时兴时衰,绵延不绝。妈祖庙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季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日前后,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因其融入了古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内涵,显示出与沿海等地妈祖宫庙活动[阅读全文]
摘要: 苏州碑刻制作技艺源于中原,历史悠久,以精巧细致、格式独特、内容丰富、独树一帜,市区是其发展的中心区域。历史记载据史料记载汉代有《外黄令高君碑》三国《孙王墓隧道碑》,晋代《天台五百尊者图碑》等等,由于这些[阅读全文]
摘要: 精细木作技艺是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历史上主要流传于长江中下游两岸的江苏南京、南通、常熟、常州等地。20世纪70年代末,因国家对传统红木制品出口创汇之需,由江苏省外贸公司利用国家“以进养[阅读全文]
摘要: 灯彩是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是一项集“扎、糊、剪、绘、饰”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民间手工艺。始于南北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史传宋代苏州灯景之盛已不逊于汴京,明清更是在古典园[阅读全文]
摘要: 光福核雕是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现主要分布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香山等周边地区,部分在古城区。始于明代,明清时期最为繁盛。明末魏学洢的《核舟记》是最早记述核雕的文学作品。光[阅读全文]
摘要: 藏书澄泥石刻据史料记载始于三国时期。早期制砚区域在镇东部山蒦村,采用灵岩山太湖水域特有的澄泥页岩制作砚瓦,所制砚台称山蒦村砚,亦称灵岩石砚。因其砚质与山西绛县等地所产的陶制澄泥砚相仿,又称仿澄泥砚。20[阅读全文]
摘要: 金山石雕是以木渎金山及其附近出产的金山花岗石为材料,艺人以金山、藏书、枫桥金山石三大产区的细石匠为主,是有悠久历史的吴中地方特色的传统雕刻工艺。金山石雕技艺,师徒相承,父子相传,绝技独存,令世人刮目相看[阅读全文]
摘要: 江都漆画是传统绘画艺术和古老髹漆技艺完美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民间美术。自古以来,漆画就流行于江都地区,自成体系,别具风格,是江都民间艺人用漆作画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美术。历史起源江都漆画起源于两汉,中兴于唐宋,[阅读全文]
摘要: 邳州年画源于邳州民间绘画、雕刻画的发展,兴于唐代,成熟于宋代,明清时期迅速发展,清代中后期发展至鼎盛时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间绘画,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起源明清[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