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文化百科    传统文化    百科词条   

寒露节气

寒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第六个月亮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到了这天,天空中的云彩就开始变得像霜一样密了。古人认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寒露就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这表明冷空气已经开始南下,我国的南方已有几天没有小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寒露一般指的是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寒露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令,此时气温下降、露珠凝结为霜。寒露时节由于昼夜温差大,容易出现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现象。所以南方地区一般都有吃荔枝、甘蔗等温性水果来预防感冒和咳嗽病毒的侵害。在寒秋时节还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因为寒秋季节气候干燥,要适当地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目录

节气由来 编辑本段

寒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的公历10月8~9日之间。“寒露到,白露生”。当太阳到达黄经215°时为寒露。寒露是秋天的第二

寒露节气由来寒露节气由来
个节气。寒露节气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露珠,从字面上看就像露一样。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天气干燥;而雨水则少了一些;此时,人们常把凉意和寒意联系起来用来形容天气的寒冷和干燥。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秋季唯一一个节气,位于每年公历9月8~9日之间,也称秋分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5°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霜降节气。这一时期温度较高,雨水较少,而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致使气温较低。这时天空中水蒸气凝结成露之物称为寒露。

由于寒露时节天气转凉,气温较低。此时人们穿衣服多,应多穿一些毛衫、夹克衫、毛衣等保暖衣物。要注意防感冒,以免因温差过大造成着凉。由于天气转凉,气温低时空气中水分含量减少,所以人的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导致各种疾病就会随之出现。人若经常感到口干口苦、皮肤干燥等症,就是因为体内津液流失过多引起的。

寒露节气到来,气温逐渐下降,“秋冻”渐成时尚。虽然此时还未到寒冷的冬季,但气候寒冷,人们容易着凉,这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因此应多吃一些能润肺养肺、养胃生津、补血安神的食物。如芝麻、蜂蜜、芝麻酱、银耳等。秋季干燥,饮食应增加水分。

风俗特点 编辑本段

1、饮食

寒露节气后,天气转凉,人们会开始注意养生保健,如喝水增加机体排热功能,预防秋燥;喝粥则能增加营养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另外,寒露过后气候渐寒,干燥而粘,常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以滋阴润肺。《黄帝内经》认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养阴增湿是秋季养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秋天是养阴润燥的好时节。此外,秋季进补要有节制。老年人脾胃功能减退,若过量进补就会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负担加重致使消化不良;同时由于出汗较多、胃肠排空延缓,食物在肠道中停留过久就会发酵腐败产生气体加重胃肠负担。此外进食油腻食品容易引起胀气所引起的胃肠不适。因此应多吃一些温补而不腻滞的食物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秋季养生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可适当进食一些酸味食物如梨、荸荠、百合等;多食甘润之品可多喝水以滋润肺腑;还要注意戒烟戒酒;适当服用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膏方、中成药等等来辅助调理身体脏腑功能保持健康状态。在饮食上,应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食品和辛辣食物,并多吃水果蔬菜等补肾食品来增强体质。

寒露节气风俗寒露节气风俗

2、起居

秋天要早睡早起,早睡就是指晚上九点到十点要就寝,十一点前就要入睡。早睡可以让人精力充沛,有个好身体。古人说“春困秋乏”,意思就是在早睡时人体所需要的体力并没有完全消耗掉。早上起床后还可以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俗话说“白天不晒干,晚上不盖被”。意思就是每天早上适当晒一晒被子。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之选的了。老人的肾功能还比较差的话会容易生病的话就更应该在这段时间里注意要多吃一些补肾壮阳的食物。像人参、大枣、枸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呢。

3、运动

在这个秋季里,外出锻炼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着凉。因为秋燥伤肺,秋天的养生就更应该多运动起来才是。很多人认为夏天里没怎么运动,到了秋天不运动也没事,其实不然。秋季运动量应适当增加、逐步过渡到合理有氧运动方法上来。比如在公园里慢跑、散步以及打太极拳都是比较好的选择。老年人更应该积极地参加一些活动。锻炼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活动的项目和时间。首先要注意做好呼吸调摄工作。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运动不仅能够避免呼吸不畅引起的身体不适状况如气喘等症状出现与加重还能够增强机体应激能力以及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选择出汗较少的运动项目和时间可以使机体保持相对稳定,防止血压升高。老年人应避免晨练太早或者是过度劳累等状况发生。

4、避风

风是秋季的主气,天气转凉,人体气血也开始逐渐由凉季向秋风转变。寒露时节气温较低,风邪比较容易入侵,此时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据中医理论,风属木,秋季干燥的气候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发皱、口干舌燥、鼻出血、牙龈肿痛等症。因此,人们在外出时要戴上帽子和围巾,以免风邪侵袭皮肤,引发感冒。如果出现流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不宜外出,以免加重病情影响健康。此外,寒露时节是登高的好时节。登高有利于肺气宣发和阳气的升发。因此我国自古就有“秋天登高处”的说法。当然秋天是登高避暑的好季节吗?

5、养生

秋天到了,对于身体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人容易受到一些病毒或细菌侵害,所以在这个时期人都应该注意养生。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让身体着凉。秋季是寒冷的,而且是湿冷的季节,这对身体伤害是很大呢。所以当我们在秋冬季节穿衣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其次一定要预防感冒咳嗽、肺炎等疾病的发生。再次对于一些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在这个时期要多吃一些补脾胃的食物。此外还要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就是要多喝水。秋天要多喝水才能够让身体更有活力啊!所以这个时期我们就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了。因为人到了秋天睡觉就会容易出汗了!所以呢睡眠方面一定要多注意哦!

习俗活动 编辑本段

1、吃“寒露”。

中国南方的部分地区有“寒露吃鱼”的习俗,这是因为寒露节气的时候,气温下降快,露水凝结成白霜而得名。而“白露”节气就是从这时开始。寒露时节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大,人们为了防寒就要多穿衣服;同时要预防秋燥,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类食物。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吃白果的习惯。白果是寒露时节一种非常常见如莲子、百合等的水果,它不仅营养丰富、口感好,而且味道甘甜,口味甘美。白果中含有大量糖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此外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等物质,食用后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从而有效预防便秘及肠癌等疾病。

寒露节气活动寒露节气活动

2、斗蟋蟀,赏月乐。

寒露之后,气温逐渐下降,是蟋蟀们繁殖的季节,此时正是蟋蟀交配的季节。《清嘉录》中说:“九月下旬为蟋蟀交配季节。”这里所说的蟋蟀不是蛐蛐而是金蟋蟀。宋代就有斗蟋蟀的习俗。明太祖朱元璋也很喜欢蟋蟀,他在九月下旬给文武百官都送了两只蟋蟀,还有许多蟋蟀供自己比赛。这两只蟋蟀最后都被朱元璋拿下了,后来朱元璋把这两只蟋蟀放在皇宫里饲养。这个习俗流传至今,成为民间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3、穿棉袄,饮菊花酒。

在江南一带,每到这时民间都有以穿棉袄为美的风俗,因为寒露过后,天气渐凉,正是吃羊肉的好时候。寒露时节,还可饮菊花酒。菊花酒为我国传统名酒之一,菊花酒又名“平胃酒”、“秋菊饮”、“采菊饮”。菊花酒是用糯米和菊花蒸熟、加水煮开、发酵而成。我国南北各地都有以饮菊花酒来祛秋燥、健脾胃、助消化的风俗。菊花酒既有食疗作用,又有药用价值,它所含挥发性芳香油能散发体内热量、增进血液循环、增加食欲以及降血脂、降血压和消炎杀菌止痛等作用;所含维生素 B能保护视力;所含脂肪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所含蛋白质能增加免疫球蛋白数目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所含微量元素、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可促进食欲;所含氨基酸中含有17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非常高;所含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B6、烟酸等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所含糖类则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甜味剂和饮料,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及钙、磷等矿物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脱口秀    下一篇 输油管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