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忍冬

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别称鸳鸯藤、金银花,隶属于忍冬科忍冬属。该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在中国多个省份均可见到其身影。作为一种适应性极强的半常绿藤本植物,忍冬偏好温暖湿润且阳光充足的环境,展现出强大的耐寒、耐热、耐旱、耐涝、耐盐碱及耐贫瘠能力,能够灵活应对高山、丘陵、平原等多种生境条件。

从形态学角度看,忍冬的幼枝呈现出鲜明的红褐色,并覆盖有密集的毛发;其叶片为纸质质地,形状由卵形至矩圆状卵形不等,边缘饰以粗糙的毛缘,上表面深绿而下表面则呈淡绿色,叶柄同样密布短柔毛。花朵单生于叶腋之中,苞片大而形似叶子,轮廓从卵形过渡至椭圆形;小苞片顶端圆润或平截,带有短糙毛及腺毛装饰;萼筒光滑无毛;花冠初始为白色,随后转变为黄色,呈现唇形状貌,外部被覆糙毛与长腺毛;雄蕊与花柱均显著高于花冠平面。

忍冬,作为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植物,被誉为“国宝一枝花”。其花朵、茎枝和果实均可用于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炎解热等多种药理作用。此外,它还是一种观赏性植物,以其独特的叶形、美丽的花朵和宜人的香气著称。忍冬也常用于药用制剂、饮料、食品和日用化工产品的生产中。然而,由于其强大的入侵能力,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视为难以控制的杂草。形态特征方面,忍冬属于半常绿藤本植物,具有红褐色的幼枝和黄褐色的硬直糙毛等特征。

目录

特征描述 编辑本段

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其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处,与叶柄长度相当或略短。下部花梗可长达2 - 4厘米,表面密被短柔毛,其间夹杂有腺毛。苞片显著较大,呈叶状,形态为卵形至椭圆形,长度可达2 - 3厘米,两面均覆有短柔毛,有时近乎无毛。小苞片顶端呈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约为萼筒长度的1/2 - 4/5,其上生长着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毫米,表面无毛。萼齿呈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锐并着生有长毛,其外面和边缘均密布绒毛。花冠颜色为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会呈现微红色,之后变为黄色。花冠长度为(2 -)3 - 4.5(-6)厘米,呈唇形。花冠筒稍长于唇瓣,极少数情况下近等长。花冠外部覆盖有或多或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的糙毛以及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呈钝形,下唇呈带状且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于花冠。

果实与种子的特征及分布

该植物的果实呈圆形,直径为6 - 7毫米,成熟时颜色为蓝黑色,表面富有光泽。种子形状为卵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为褐色,长度约3毫米,中部有1个凸起的脊,两侧带有浅的横沟纹。关于该物种的分布情况,目前暂无具体信息。

产地分布 编辑本段

忍冬原产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并广泛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在中国,除部分省份外,其分布遍及全国,尤以西南和中南部地区为多。该植物常生长于山坡、灌丛、疏林、乱石堆、丘陵、山谷、路旁及村庄篱笆边,海拔最高可达1500米。在北美洲,它被视为一种难以清除的杂草。

生态习性 编辑本段

忍冬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喜欢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同时适应湿润的环境。它能耐寒、耐热、耐旱、耐涝、耐盐碱和耐贫瘠土壤,在从高山到平原的各种地形上均能正常生长。它的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最适宜于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壤。背光或过于荫蔽的环境会影响其生长,且过肥的土壤或过多施用氮肥会导致开花减少。

花期与果实成熟期

忍冬通常每年有两次花期:第一次在5-6月间,花量较多;第二次在8-9月间,花量较少。果实则在10-11月间成熟。

忍冬花的颜色变化是由色素种类及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组合所决定的,而其香气成分的释放和传粉昆虫的偏好与活动规律相关。初始阶段,忍冬的花蕾呈绿色,随着发育进程,花蕾内叶绿素a和b的含量迅速减少,导致绿色消退,转而呈现白色。当忍冬花绽放时,其内部叶绿素a和b的含量趋于稳定,类胡萝卜素则逐渐累积,使花瓣从白色过渡至黄色。

忍冬花的开花期为2至3天,期间分为四个阶段。第1天夜间,花朵初开时呈白色;到第2天白天转为浅黄色,夜间变为黄色;第3天白天最终呈现金黄色。研究发现,花香的释放在夜间显著高于白天,尤其在第2天夜晚达到最高峰,此时花香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芳樟醇等也达到最高浓度,这与传粉昆虫的活动时间相匹配。然而,花色的变化与花香释放规律不完全对应,这暗示着忍冬可能通过不同的视觉和嗅觉信号吸引或筛选访客。

在人工繁殖方面,忍冬可以通过扦插或播种进行繁殖。扦插宜在新芽萌发前的早春或秋季9-10月进行,选择健康且病虫害少的枝条作为插条,种植于阳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使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以提高成活率。此外,定植时间通常在当年秋季10-11月或来年早春。

采集播种 编辑本段

在每年 10-11 月期间,选取饱满、色泽良好的成熟果实。将果实的果皮与果肉去除干净后,经过晾干处理,获得种子。种子采集后应尽快播种,因为过干的种子会降低发芽率。播种时间可选择在采种当年的秋季(10-11 月)或次年春季(2-3 月)。播种前,可将种子用温水浸泡以促进催芽。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开沟播种时,在播种前可施用人畜粪水作为基肥。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并盖上草进行保湿。大约 10 天后,种子发芽出苗,此时可除去盖草,并在当年秋冬或次年早春进行定植。

移栽定植:适宜的定植时间为秋季和早春新芽萌发前。定植地可优先考虑退耕还林的山坡地或坡度较大的土地。在栽种过程中,无需对土地进行全面翻耕,而是采用挖穴的方式进行栽种。每个种植穴内可施用土杂肥,然后每个穴栽种 1-2 株幼苗,用细土压实并浇透定根水。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

忍冬移栽定植后的三年内,需每年进行 2-3 次中耕除草。首次中耕除草应在春季新叶初发时进行,第二次在夏季的 7-8 月,第三次在秋冬季交替时期。从栽种第三年起,每年早春和秋冬季交替时各进行一次即可。在进行中耕操作时,应避免在靠近植株的地方深耕,以防损伤根部。

田间管理:水肥管理

移栽与定植管理

在完成移栽定植后,应立即进行浇水,以确保土壤保持湿润状态。进入花期后,需特别注意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土壤水分的不当管理将导致植株大量落花和烂花现象。因此,应根据气候条件灵活调整灌溉和排水措施,确保土壤湿度适宜。追肥作业应在中耕除草之后进行。春季和夏季可施用氮素化肥、人畜粪水以及油籽饼作为肥料;秋季和冬季则宜使用堆肥和过磷酸钙。施肥时,应在植株旁开沟施入,随后覆盖一层土壤以保持肥效。

修剪整形策略

适当的修剪可以有效控制枝条长度,防止枝叶过于密集,从而增强通风和光照,促进新枝的生长,提高产量并便于管理。修剪的最佳时机为早春新枝萌发前或冬季。修剪时应依据植物品种及其生长状况,去除过长、过密、枯死、细弱以及受病虫害侵袭的枝条。

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害管理:忍冬植物常见的病害包括叶斑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等。其中,叶斑病和枯萎病主要影响叶片健康,而白粉病则可能损害叶片、茎部及花朵。为了有效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建议建立无病苗圃,及时清除园内的病枝病叶,并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若情况严重,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主要用途 编辑本段

金银花的主要虫害包括蚜虫、叶峰、忍冬细蛾、棉铃虫和铜绿金龟子。这些虫害会影响植株的各个部位,导致金银花的品质和产量下降。为了防治这些虫害,可以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处理。

医药用途

金银花的干燥花蕾或初开花(通常称为金银花)、干燥茎枝(称为忍冬藤)以及干燥果实(称为金银花子)均可用于中药材。具体来说: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诸如痈肿、喉痹、热毒血痢及温病发热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忍冬藤:味甘,性寒;归入肺、胃经。具备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能,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及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的治疗。

金银花子:味苦、涩,微甘,性凉;具有清肠化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肠风泄泻和赤痢等病症。

园艺观赏:金银花不仅在医药上具有重要价值,还因其美丽的花朵和芳香被广泛用于园艺观赏。

忍冬是一种攀援观赏植物,其绿叶成簇、藤蔓缭绕,花型独特且芳香宜人。它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种植于公园、庭院等多种场所进行绿化,也可作为地被植物点缀环境,还能制作垂吊式盆栽及观赏盆景。此外,忍冬还具有经济和生态用途。在经济方面,它能制成茶、食品、药用制剂和日用化工产品;在生态方面,可防止沙土流失并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与庇护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七鳃鳗科    下一篇 中华虎凤蝶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