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虎鲸

(科学命名:Orcinus orca),隶属于鲸目(Cetacea)下的海豚科(Delphinidae)虎鲸属(Orcin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其英文名称“killer whale”直译为“杀手鲸”。虎鲸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主要栖息于沿海及岛屿周边水域,且在高纬度地区的数量相较于热带海域更为丰富。

作为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成员,虎鲸的体长可超过9.8米,体重能突破10吨大关。其标志性的外观特征为黑白相间的体色——背部呈黑色,腹部则为白色,眼睛后方伴有白斑,因此也常被称作“熊猫鲸”。此外,虎鲸还拥有高耸的背鳍,从水面观察犹如一支戟,故又有“逆戟鲸”之称。

虎鲸的社会结构以母系社群为基础,基本单元包括雌性、其子女以及女儿的后代。它们游动迅速,通常呼吸1至3次后即进行深潜,虽大部分时间活动于海洋表层,但曾有记录显示其潜水深度可达1087米。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虎鲸无天敌,捕食范围广泛,且是唯一一种经常捕食其他海洋哺乳动物的鲸类。然而,至今未有虎鲸攻击或吞噬人类的记录。

虎鲸与人类互动频繁,展现出聪明活泼且易于学习的特质,因此在观鲸活动和海洋馆中备受青睐。然而,虎鲸正面临多重威胁,包括人类的捕杀、捕捉、噪声干扰、环境污染以及鱼类资源的减少。在保护方面,虎鲸于201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评估等级为“缺乏数据”(DD);2021年,其又被纳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体型:虎鲸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成员,雌雄间存在显著的体型差异。雄性个体的最大体长可达9.8米,最大体重可达10吨;而雌性个体的最大体长则为8.5米,最大体重为7.5吨。虎鲸身体圆润壮硕。 虎鲸体型特征描述如下:自呼吸孔向后,其身体直径逐渐增大,至背鳍位置达到最粗,随后逐渐减小,至尾柄处最为扁平细小。其头部形态偏圆,缺乏显著的吻部突出,头部长度约占总体长的六分之一。口裂长度约为体长的十分之一至十一分之一。眼睛位于口角后上方区域,眼裂尺寸介于3.5至4厘米之间。呼吸孔宽度为6至7厘米,位置略后于头顶两眼连线的垂直投影。

虎鲸背鳍高耸挺立,位于身体中部偏前位置,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背鳍形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雄性背鳍高度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可超过1.8米,形状呈锐角三角形;雌性背鳍高度约为体长的十分之一,尖端微向后弯,形状类似镰刀。虎鲸的鳍肢为椭圆形,末端圆润,长度占体长的五分之一,宽度为长度的一半。与背鳍相似,鳍肢也存在性别差异,成年雄性鳍肢通常更为宽大,而雌性则相对狭窄且末端稍尖。虎鲸尾鳍厚实宽大,左右两侧宽度约占体长的四分之一,中央有缺刻,部分大型个体(特别是成年雄性)尾鳍尖端向下卷曲。

虎鲸体色对比鲜明,背部为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区域扩展至下颌、颊部及喉部,于鳍肢基部后方变窄,至脐部后方再次扩大为三个指向性的白色区域,分别覆盖肛门部和腰部两侧,其中向背侧隆起并向后弯曲的白色区域尤为显著且形状稳定。眼后上方有长圆形白色斑块。背鳍后方有一马鞍形浅色区域,其形状和颜色深浅因个体而异。背鳍与背部颜色一致,鳍肢上下表面均为黑色,尾鳍上表面为黑色,下表面为白色,边缘有黑色条纹。南极地区部分虎鲸种群因体表附着硅藻,整体体色可能偏黄。

解剖学特征方面,虎鲸头骨长度约为宽度的1.4倍,吻部长度超过头骨长度的一半。颈椎前3-4枚融合,脊骨数量为50-52枚,肋骨11-12对。虎鲸牙齿尖锐且粗大,呈圆锥形,长度在10-13厘米之间,直径约为2.5厘米,上下颌各有20-28颗牙齿。 虎鲸的口腔结构在闭合时,上下牙齿能够精确对齐,非常适合捕猎并撕裂猎物。就其地理分布而言,虎鲸广泛遍布全球各大开放水域,从寒冷的极地至温暖的热带均有其踪迹。具体而言,它们在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以及南极洲周边海域均有被发现。作为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之一,虎鲸几乎在所有海洋区域都有出现,但它们更倾向于在沿海及岛屿附近的海域活动,特别是在中高纬度地区数量更为丰富,而在热带海域则相对较少。作为顶级捕食者,虎鲸的栖息地选择与其所在海域的生物资源量密切相关,它们甚至能进入地中海、鄂霍茨克海以及加利福尼亚湾和墨西哥湾等相对封闭的海域。虎鲸对海水温度、盐度及深度的适应性较强,无论是河口、浅海还是深海,都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在社群行为方面,虎鲸展现出高度的社会性和复杂的社交模式,它们大多以群体的形式活动,群体规模通常在2至20头之间。这些较小的社群单元有时会联合起来,形成包含30至40头,甚至上百头成员的大型族群。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类型的虎鲸群体规模存在差异。例如,在北太平洋地区,居留型虎鲸的群体规模中等,平均约为12头,范围在1至50头之间;而过客型虎鲸的群体规模则较小,一般为1至5头;远洋型虎鲸则经常组成50至100头的大型群体。

虎鲸的社群以母系为核心,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是由雌性及其子女,以及女儿的后代构成的母系群。在此基础上,虎鲸的社群组织结构可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层级。以北太平洋居留型虎鲸为例,其社群结构由母系群、鲸群、氏族和社群四个层级组成,这些层级在规模和关系紧密程度上呈现出从小到大、从紧密到分散的特点。母系群作为最基础、最紧密且最稳定的社会单元,可能包含一至四个世代(平均三个世代)的成员。 虎鲸的社会结构由基础单元——母系群构成,该单元平均包含5.5个个体,范围在1至17个不等。相较于母系群,更高级别的社会组织是鲸群,通常由1至4个(最多可达12个)具有亲缘联系的母系群组合而成。鲸群内部成员间的亲缘关系较外部更为紧密,但在组织结构上,其紧密度不及母系群。进一步地,拥有相似“方言”及更深远母系联系的鲸群会联合形成氏族,而发声行为及母系联系不相关的多个氏族,在繁殖、觅食等特定情境下,也会聚集成社群。北太平洋过客型虎鲸等其他生态型的群体结构,同样以母系群作为最基本且稳定的社交单元。

部分生态型的虎鲸展现出异常稳定的群体成员结构,与多数社会性动物不同。例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及美国华盛顿州海域的居留型虎鲸,其个体终生留在出生母群中。相比之下,过客型虎鲸个体更倾向于离开母群扩散,雌雄均有此行为,但离群的雌鲸多选择加入新群体,而部分雄鲸则不会与任何鲸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关联。

虎鲸的社交行为受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同龄同性个体间协同换气、身体接触等社交活动更为频繁,且雌鲸与幼鲸的整体社交行为更为活跃。然而,性别与年龄对虎鲸的集群行为无显著影响。年长雌性虎鲸在群体中扮演着核心与领导角色。除人类和短肢领航鲸外,虎鲸是唯一已知存在雌性绝经期的动物。多数居留型虎鲸群在行动时会追随绝经年长雌性的引领,尤其在食物短缺年份,这一依赖性更为显著。尽管这些雌性不再直接参与繁殖,但她们丰富的生态与社会知识对群体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当两个具有亲缘关系的虎鲸群体分离超过一天时, 重逢之际,虎鲸会执行一套特定的问候习俗:两者在相距10至20米处静止维持10至30秒,随后同步潜入水下。重浮水面后,两个家族群体合并,开始协同活动。虎鲸游泳与潜水能力出众,其最高游速可达每小时54千米。它们通常在进行1至3次呼吸后便会进行长达5至6分钟,最长可达15分钟的大潜水。尽管虎鲸多数时间活动于水深30米以内的海洋表层,传统观念认为其深潜能力有限,但2018年的研究表明,虎鲸亦能潜入深海,最深潜水记录达到了1087米。

在攻击行为方面,作为海洋顶级捕食者的虎鲸并无天敌,但雄性虎鲸间存在相互攻击的现象,有时雄性为提前与雌性交配,甚至会故意杀害幼鲸。超过20%的雄性虎鲸背鳍呈现出缺损、弯曲、倾斜、波浪状乃至完全倒伏等异常形态,这些损伤多由同类所致。

在食性方面,虎鲸的猎物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超过140种海洋动物,包括硬骨鱼、软骨鱼、鳍足类、其他鲸类、鱿鱼、章鱼、海鸟、海龟、海獭、儒艮等,是唯一会经常捕食其他海洋哺乳动物的鲸类,已有超过50种海洋哺乳动物被记录为虎鲸的猎物或攻击对象。不同地域、生态型的虎鲸在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族群食性杂,而另一些则专注于特定猎物。多地区存在以硬骨鱼类为主食的虎鲸生态型。例如,东北太平洋的食鱼性居留型虎鲸在某些地区夏季几乎完全依赖大麻哈鱼为食,尤其偏好体型最大、脂肪含量最高的大鳞大麻哈鱼。而在直布罗陀海峡,虎鲸则常捕食迁徙途中的蓝鳍金枪鱼。此外,部分地区的虎鲸以软骨鱼为食,尤其喜爱其富含脂肪的肝脏,如东北太平洋的远洋型虎鲸主要以鲨类为食,特别是太平洋睡鲨。 南非沿岸的部分虎鲸展现出对软骨鱼类的专一捕食习性,已确认的猎物范畴涵盖了噬人鲨、扁头哈那鲨、姥鲨及蓝鲨等多种鲨鱼。此外,鳍足类动物在多个区域构成了虎鲸食谱的关键部分。具体而言,在东北太平洋,迁徙型虎鲸偏好捕食港海豹,并偶尔涉猎北海狮等其他鳍足类。南大洋的虎鲸则在特定季节内,至少会捕食南象海豹等鳍足类。

虎鲸的捕食对象还广泛涉及多种中小型鲸类,诸如海豚、鼠海豚、一角鲸、喙鲸及小型须鲸等,在不同地域均有记录。特别是在南极与亚南极水域,A型虎鲸专门捕食南极须鲸。而在加勒比海的巴哈马群岛,虎鲸则捕食大西洋斑海豚和小抹香鲸等物种。所有大型鲸类均有被虎鲸捕食的记录,包括抹香鲸、大翅鲸、蓝鲸等大型须鲸。虎鲸捕食大型鲸类时,通常选择年轻或幼鲸作为目标,而捕食成年大型鲸类的情况较为少见。面对虎鲸的捕食,体型粗壮且灵活的抹香鲸、露脊鲸、弓头鲸、大翅鲸和灰鲸倾向于组织反击;而速度更快的须鲸则选择高速逃逸,利用速度和耐力规避追捕。

虎鲸的食谱不仅限于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还包括海鸟,特别是企鹅。在南大洋等特定区域,头足类动物成为虎鲸的重要猎物,其胃容物中头足类的出现频率超过7%,显示出高度的地区特异性。不同生态型和地域的虎鲸在觅食行为上展现出高度的特化,通过长期的适应、学习和交流,形成了针对特定猎物的独特捕食策略。

虎鲸虎鲸

在捕食不同鱼类时,虎鲸的不同族群会根据猎物的行为特性和身体结构,采取多样化的捕食策略。例如,面对体型小且群体庞大的大西洋鲱,虎鲸无法像须鲸那样大量吞食,因此发展出更为高效的捕食方法以适应这一挑战。 在北大西洋的挪威海域,1型虎鲸展现出一种高度复杂的捕食策略——“旋转木马摄食法”。它们通过精细的团队配合,利用尾鳍拍打和制造气泡网,将小群鲱鱼分割并诱导至水面附近,随后以尾鳍猛烈拍打鱼群边缘,使鲱鱼晕厥,从而轻松捕食。针对速度极快且耐力强的蓝鳍金枪鱼,直布罗陀海峡的虎鲸采取长距离追逐策略,凭借耐力优势将其耗尽体力后捕获。

新西兰沿海,面对潜藏于沙下且尾部带毒刺的魟类,虎鲸首先转身利用喷气孔向下喷气,揭露魟的伪装,随后两只虎鲸协同作业,一只控制魟的危险尾部,另一只则用吻部将魟压制海底或直接咬住其头部。而在南非沿海,虎鲸捕食鲨鱼时,通过从两侧拉扯鲨鱼的胸鳍,撕裂其胸带导致体腔破裂,便于取食内脏。

在捕猎海洋哺乳动物方面,虎鲸同样展现出多样化的策略。鉴于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听觉敏锐且能识别特定声音,北太平洋的过客型虎鲸(以哺乳类为食)在捕猎时发声频率远低于居留型虎鲸(以鱼类为食),且几乎保持沉默。南极地区的B1型虎鲸则通过浮窥定位冰面上休息的威德尔海豹,随后并排游泳制造波浪,将海豹从冰面冲落。

面对速度较快的猎物群体,如太平洋斑纹海豚和小须鲸,虎鲸会设法将它们驱赶至封闭海湾,限制其逃脱路径。在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沿海及南大洋克洛泽群岛,虎鲸在捕食南美海狮和南象海豹时,会冒险冲上海滩捕捉休息的猎物,并设法返回水中;这种捕猎行为需高超技巧以避免搁浅,因此当地虎鲸常练习搁浅技巧以提升捕食能力。

虎鲸的发声行为展现出高度的复杂性。以北太平洋居留型虎鲸为例,各群体常用的声音类型平均达到12种(范围介于7至17种),且各群体在发声模式上各具特色。相比之下,虽然不同地区的过客型虎鲸也存在发声的区域性差异,但这些差异相较于居留型虎鲸而言较小。不同虎鲸种群间交流所用的声音存在差异,类似于人类中的口音现象,且存在声音交流与学习的情况,尤其这种口音特征主要体现在母系族群中。

虎鲸主要发出三种类型的声音:咔哒声用于定位,长哨声和脉冲哨声则用于交流。虎鲸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运用这些声音。2013年,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沿岸观察到五头远洋型虎鲸的行为:它们在接近声纳时,首先使用长哨声进行信号交流,随后通过脉冲信号相互确认,并最终利用咔哒声对障碍物进行精确定位。这些声音的分贝范围在183至196之间,通过声纳传播的速度介于1.6至16公里/小时。

在非人类动物中,文化演变现象较为罕见,而虎鲸是少数具备这一特征的动物之一。对堪察加半岛周边虎鲸的研究发现,它们与某些鸟类类似,具备发声学习能力。这些虎鲸分为三个不同族群,每个族群又由5至20个家庭群组成,结构相对稳定,与外界交流有限。这三个族群各自拥有独特的方言,其中高频叫声特征尤为显著。新出生的虎鲸通常需要4至5年才能熟练掌握这种交流技巧。这些方言以母系族群的声音特征为基础,新加入的雄性个体对族群方言的影响微乎其微。族群间倾向于跨族群交配,以避免近亲繁殖,而雌性个体加入新族群后,其方言会逐渐受到新族群的影响,从而与出生族群产生差异。

至于迁徙,虎鲸并未表现出固定的迁徙模式,其移动主要跟随食物来源的变化。例如,在追踪如大翅鲸等迁徙猎物时,虎鲸会随之移动。 虎鲸展现出广泛的迁徙能力,能够穿越数千公里的距离。在追踪白鲸的过程中,它们会进入河口区域,甚至深入淡水环境。特别是栖息于南极水域的B1、B2及C型虎鲸,会以惊人的速度迁徙至亚热带水域进行短暂停留,随后迅速返回南极。这种迁徙模式可能与皮肤维护需求相关。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虎鲸的妊娠期持续15至18个月,其繁殖周期则介于3至5年之间。幼鲸出生时体长约为2.2至2.5米,体重大约160至180千克,哺乳期持续1至2年。幼鲸体表的白色区域初为淡橘黄色,随年龄增长逐渐转变为白色。幼鲸较早开始摄取固体食物,有记录显示,体长2.6米的新生幼鲸胃内已含有多种鱼类残骸。

虎鲸全年具有繁殖能力,但秋季至次年春季为产仔高峰期。其繁殖间隔差异较大,从2年至12年不等,平均约为5年。雌性虎鲸通常在12至16岁首次生育,而雄性则在10至17岁左右达到性成熟。雌性虎鲸一般在40岁后停止生育,但最高分娩年龄记录可达51岁。

在寿命方面,雌性虎鲸最长可达80至90岁,而雄性则约为50至60岁。雄性虎鲸寿命较短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性选择机制有关。新生虎鲸的死亡率较高,可达37%至50%。在北太平洋居留型虎鲸中,6个月以上雄性个体的平均预期寿命为29.2岁,雌性为50.2岁;性成熟后,雌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3岁,雄性则为36岁。

雌性虎鲸因寿命较长,在停止生育后会进入类似人类的更年期阶段。绝经后的年长雌性虎鲸常成为群体中的领导者。在物种保护方面,2017年虎鲸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估结果为缺乏数据(DD)。2021年,虎鲸被纳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虎鲸已被纳入2019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及2020版《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一与附录二。

种群概况 编辑本段

截至2006年,全球范围内已记录的虎鲸数量约为5万头。然而,鉴于高纬度及偏远地区的调查不足,实际虎鲸种群规模应大于这一数字。

致危原因分析:虎鲸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人类捕猎、捕获活动,噪音污染,环境污染,以及鱼类资源的缩减。具体而言,由于虎鲸捕食人类渔业目标鱼类,部分渔民采用枪支、深水炸弹等工具对其进行捕杀。此外,虎鲸还被捕获用于动物表演,如1962至1977年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华盛顿普吉特湾至少有65头虎鲸被捕;1976至1988年间,冰岛海域捕获59头,其中48头被出口。在日本,也有虎鲸被捕记录,2012至2016年间,鄂霍次克海西部已知有21头被捕,至少13头被出口至中国。船只噪音干扰了虎鲸的定位与通讯,而石油泄漏则引发其皮肤疾病。作为顶级捕食者,虎鲸体内PCB和重金属富集程度高于其他鲸类,严重危害其健康与繁殖能力。人类过度捕捞与气候变化导致虎鲸,尤其是食鱼型虎鲸的食物资源减少,但极地冰盖的融化也为其提供了新的捕食区域。

保护措施概述:在美国,虎鲸受《海洋动物保护法》保护,南方海域虎鲸亦被列入生态协会保护名录。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采取了针对性管理措施,包括保护虎鲸栖息地、实施沿海鲑鱼资源恢复计划、减少海洋污染物排放、预防石油泄漏,以及降低观鲸活动对虎鲸的干扰等。

相关事件 编辑本段

近年来,关于虎鲸保护的事件频发,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这一物种保护的重视。 2024年2月6日,日本北海道发生一起虎鲸被困事件,约有10头虎鲸被浮冰围困,距离海岸约1公里,导致救援船只难以接近。据气象条件分析,浮冰面积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增加了虎鲸脱困的难度。回顾历史,2005年该地区曾发生类似事件,结果多数被困虎鲸不幸遇难。次日,俄罗斯渔业部门发布官方声明,表明已做好即刻参与救援的准备。同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透露,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本农林水产省表达了提供救援协助的意愿,但截至当时,日本方面尚未给予正式回应。

另据2023年6月18日的记录,南非莫塞尔湾海岸发生了一起罕见事件,一头虎鲸在该区域成功捕食了一头大白鲨,整个过程被人类首次观测到。从虎鲸攻击大白鲨的胸鳍到获取其肝脏,整个捕食行为仅耗时两分钟。这一发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虎鲸捕食行为的新视角,揭示了虎鲸以大白鲨肝脏为目标的特定狩猎策略,可能导致大白鲨避开开普敦周边特定海域。大白鲨的这种回避行为表明它们能够识别虎鲸的威胁,并倾向于远离而非对抗。此外,大白鲨的迁移可能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一系列连锁影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鸭嘴兽    下一篇 白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