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白鹇

白鹇(科学命名:Lophura nycthemera),亦称银雉、闲客或白雉,隶属于雉科鹇属,体型较大,是哈尼族文化中的图腾象征,寓意吉祥、幸福及丰收,并于1988年被正式选定为广东省的省鸟。其分布范围涵盖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及中国,主要栖息于海拔600至2000米的亚热带草地、竹林、灌木丛及常绿林中。

该物种的体型差异显著,体长介于61至125厘米之间,体重则在1130至2000克范围内波动,不同亚种间存在明显差异。雄性白鹇拥有蓝黑色的羽冠,橙黄色的虹膜,绿色的嘴喙,以及红色的脸颊裸皮。在繁殖季节,其眼前、眼后及喉侧会形成三个红色肉垂,上体和双翅为白色,下体则为蓝黑色,尾羽长且洁白,脚呈珊瑚红色。相比之下,雌性白鹇体型略小,上体呈橄榄褐色至栗色,下体则带有褐色、白色或黄色的细纹。

白鹇为杂食性动物,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植物、昆虫、蚯蚓及小型爬行动物等。据2009年统计,中国境内白鹇的种群数量约为1万至10万对。2016年,白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估等级为无危(LC)。至2021年,该物种已被纳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白鹇的体型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亚种之间。例如,指名亚种的雄性体长可达120至125厘米,雌性为70至71厘米;而白鹇柬泰亚种的雄性体长则约为67厘米,雌性约为61厘米。雄性体重在1130至2000克之间,雌性则在1150至1300克之间。雄性成鸟的羽冠蓝黑,虹膜橙黄,嘴角绿色,脸颊裸皮红色,繁殖期时眼前、眼后及喉侧形成的红色肉垂是其求偶展示的重要特征。其上体和双翅为白色,并饰有“V”形黑纹与细纹,下体蓝黑,尾羽长且中央为白色,外侧带有黑纹,脚珊瑚红色。雌性成鸟体型相对较小。

该鸟种的羽冠为较短的暗褐色,虹膜呈现红褐色,脸颊裸露区域较小且为红色,缺乏或仅有微小的肉垂。喙部特征显著;其上体与双翅覆盖着棕褐色至栗色的羽毛,次级飞羽外侧边缘点缀有黑色斑点;下体则饰有褐色、白色或黄色的细微条纹;中央尾羽为棕褐色,尾下覆羽为黑褐色并广泛散布着白色斑点;脚爪颜色为珊瑚红。雌性个体在不同亚种间展现出体羽差异:例如,白鹇指名亚种的下体为浅褐色,福建亚种的下体为褐色且外侧尾羽具有鲜明的黑白色斑,缅北亚种冠羽无黑色尖端,海南亚种上背为黑色并饰有白色矛状条纹,下体黑色并带有白色点状斑纹,滇西亚种外侧尾羽有黑白色斑驳,峨眉亚种尾羽内侧边缘则带有黑色条纹。

幼鸟羽色与雌性相近,整体呈棕色,面部覆盖细小绒毛,眼尾区域有一道醒目的黑色细长条纹,上半身布满细密的黑色条纹,爪子为红色,下体为黑色并密集分布着白色的“V”形斑纹。

分布范围 编辑本段

该鸟种广泛分布于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在中国,其主要栖息于四川、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贵州等地。近年来,多次观察到该鸟种的野外活动,如2023年1月12日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记录到一大群白鹇,同年6月8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人员也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12月时,东安县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更是捕捉到了白鹇觅食的珍贵影像。

栖息环境上,白鹇主要选择亚热带地区的草地、竹林、灌木丛及常绿林等作为栖息地,海拔范围在600至2000米之间,尤其偏好在海拔约1500米的竹林下层活动。它们对灌木和乔木的盖度有一定要求,这有助于雄鸟利用环境色进行隐蔽,以避免天敌和捕猎者的捕食。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白鹇为杂食性动物,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尤其是壳斗科植物)、昆虫(如蛴螬、金针虫等)、蚯蚓及小型爬行动物等。在食物短缺时,它们甚至会使用喙部挖掘土根以充饥。 昆虫种类中包含蛴螬与金针虫等。白鹇饱餐之后,倾向于栖息在浓密的低矮树木之上。

白鹇白鹇

节律性行为:白鹇通常在日出后启动日常活动,每日上午及下午各有一个活动高峰期,其活动路径、范围及地点相对稳定,主要局限于其巢域内部。白鹇偏好使用足趾翻动土壤或沙粒以清洁羽毛,夜间则固定栖息于特定树枝。

季节性活动模式:白鹇的日常活动展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季与冬季呈现两个显著的活动高峰,而在夏季与秋季,其活跃时段为6:00至18:00。相较于其他季节,冬季白鹇的早晨活动起始时间较晚,傍晚活动则提前结束。

警觉性与移动习性:白鹇性格敏感,对细微的环境变化表现出高度警觉,尤其在3至5月期间,警戒行为频发,显示出明显的节律性,可能与繁殖周期相关。此外,白鹇在旱季的迁移频率高于雨季,推测是由于旱季食物资源相对匮乏,迫使白鹇增加移动以寻找食物。

社群组织:白鹇通常以成对或3至6只的小群体形式生活,繁殖季节则形成由一只雄鸟与2至5只雌鸟构成的小群体,有时也可见更大规模的群体;冬季时,群体规模可达16至17只。

鸣叫特性:白鹇在活动时相对安静,偶可闻其行走时发出的轻微“沙沙”声。面临威胁时,雄鸟会发出“ji-go-go-go”的警告声。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白鹇的繁殖期集中在3至5月,采用一雄多雌的繁殖制度。繁殖季节,多个由1只雄鸟与2至5只雌鸟组成的小群体形成,雄鸟在小群体中占据领导地位。雄鸟具有攻击性,繁殖期间雄鸟间竞争激烈,同时雄鸟也会追逐雌鸟。求偶过程中,雄鸟在雌鸟右后方绕圈前行,当与雌鸟并行或接近时,雄鸟会缓慢大幅度地左右摆尾,随后继续绕至雌鸟前方并从右侧离开,每绕一圈后,在距离雌鸟2至3米处停留1至2分钟,再重复此过程,可重复6至7次。

有时,雄鸟也会在雌鸟旁快速连续地下蹲站起,或展开双翅进行快速小幅度的振翅动作。 该物种发出特有的“lu-lu-lu-hu”鸣声。其巢穴构筑于灌木丛地面低洼处,构造相对简单,主要由枯草、落叶、松针及羽毛等材料堆砌而成。繁殖期,每巢产卵数量介于4至9枚之间,而在中国广东省,记录到最高可达12枚卵的情况。卵壳表面略显光滑,呈棕褐色,部分卵壳上点缀有白色石灰质小点。孵化周期持续24至26天,期间由雌鸟承担孵化任务,而雄鸟则负责照料雏鸟,雏鸟属于早成性。

种群现状 编辑本段

白鹇拥有广阔的活动范围。2009年,中国境内白鹇种群规模预估介于1万至10万对之间;全球范围内的种群总数则难以精确统计,但已呈现出下降趋势。在中国,白鹇的分布相对广泛。一项1986年至1993年间在海南岛进行的研究显示,白鹇海南亚种在其栖息地核心区域的密度从1987年的每平方千米20.2只减少至1992年的12.0只。

白鹇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狩猎活动以及天敌的捕食。此外,森林砍伐、烧山、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也对白鹇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保护级别上,白鹇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评估等级为无危(LC)。2021年,该物种被纳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被评定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相关事件 编辑本段

2024年3月5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数据收集人员通过安装的相机成功拍摄到一只白鹇;8日傍晚,黄岩大寺基未来国有林场的智慧监控系统再次捕捉到两只白鹇的生活画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虎鲸    下一篇 魏千翔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