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学名:Oncorhynchus keta),又称大麻哈鱼,俗称狗鲑、秋鲑。体侧扁平,呈纺锤形,从后脑勺到背鳍基部逐渐升高,从背鳍到尾部略弯曲。脑袋扁,眼睛小。吻部像鸟一样突出的喙。上下颌有一排排牙齿,牙齿锋利、略扁。背鳍的起点位于吻部和尾鳍的中心。脂质鳍非常小,位置非常靠后。臀鳍位于脂肪鳍的前部和下部。平均体长60厘米,最长1米,最大体重超过16公斤。大马哈鱼是一种逆流洄游的冷水鱼,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地区在海洋中生活了四年并达到性成熟后,幼鱼回到河里产卵和繁殖。该鱼于2007年上市,编号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大马哈鱼长而扁平,从后脑勺到背鳍基部逐渐隆起,从背鳍到尾部略弯曲。头部扁平,眼睛小,它离吻部比离鳃孔更近。吻部突出,形状像鸟的喙雄鱼的吻部在繁殖期更突出,上下吻部像钳子一样向对方弯曲。上下颌有一排排牙齿,牙齿锋利、略扁,顶端微弯。鳞片很小,呈瓦片状排列。背鳍的起点位于吻部和尾鳍的中心,略先于腹鳍。脂质鳍非常小,位置非常靠后。臀鳍位于脂肪鳍的前部和下部。

www.qwbaike.cn

体长为体高的4.6倍,头长的4.5倍,尾柄6.4倍,尾柄高14倍.4倍。头长约为吻长的3倍,眼径为8.7倍,2倍眼距.5倍。尾柄的长度约为尾柄高度的2倍.2倍。雄鱼的头长、吻长、体高和尾柄高与体长的比值大于雌鱼,且该比值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大,而眼径比值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 www.qwbaike.cn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生活在海洋中的大马哈鱼颜色为银白色,繁殖期成鱼两侧出现10~12条橙红色条纹雌鱼的颜色较深,雄鱼的斑点较大。此外,繁殖季节鱼的吻部、颌部、鳃盖和腹部呈青黑色或深灰色,臀鳍和腹鳍呈灰白色。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www.qwbaike.cn

成年大马哈鱼平均体长约60厘米,大型个体超过90厘米,少数甚至可达1米长;一般个体重4~5公斤,国际钓鱼协会公认的世界纪录是15.87公斤的超大个体。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地理分布

大马哈鱼在太平洋大马哈鱼属中分布范围最广,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来自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和鄂霍次克海,到白令海以东的北美西海岸,包括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从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亚的沿海水系,但现在加利福尼亚的迁徙物种数量很少。它们也可以在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和波弗特海发现,尽管它们的数量非常有限。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在中国,大马哈鱼分布在黑龙江中上游至最主要的支流呼玛河,在乌苏里江也有分布、松花江、牡丹江、绥芬河和图们江。其中以黑龙江、有大量的乌苏里江松花江、牡丹江现已罕见。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栖息地

大马哈鱼是一种对水温敏感的冷水鱼存活水温通常为4~20℃,适宜水温为6~10℃。大马哈鱼在下降和上升期对流速很敏感根据世界上的研究,他们最喜欢的水流速度是30厘米/秒。在溯河、孵化和下河阶段对水深也有一定要求,最佳水深为20~60厘米。栖息地水的PH值影响鱼类的表皮和呼吸系统,大马哈鱼的首选PH值为6.0~8.为了保证鱼卵的成功孵化和鱼苗的成活率,大马哈鱼在上游阶段往往会选择水质澄清、沙砾或沙砾底的水道或支流。幼鱼下河入海后,先在河口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游到远海生活它们经常栖息在公海的顶层,很少下潜到50米以下。

qwbaike.cn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洄游习性:大马哈鱼是溯河洄游鱼类,生活生长在北纬35°以北的北太平洋远海所有的淡水盆地性成熟,返回产卵亲鱼。大马哈鱼有两个生态群,即夏季溯流而上的夏大马哈鱼和秋季溯流而上的秋大马哈鱼,每年进入东北的秋大马哈鱼属于秋大马哈鱼。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每年9月初出现,种群数量与日俱增,9月下旬达到高峰,10月初明显减少,直到江面封冻,大马哈鱼的回归才算结束。 www.qwbaike.cn

觅食行为:大马哈鱼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以小鱼为食。在淡水中孵化的鱼苗主要以水中未成熟的摇蚊幼虫为食、蜉蝣、毛翅目、积翅目、双翅目、桡足类和甲壳类动物的幼虫有时会吃死去的成鱼。成鱼进入淡水繁殖时停止进食。白令海中部的大马哈鱼会随着猎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而改变其食物构成。6月底至7月中旬,海洋表层浮游动物数量丰富,此时各类浮游动物成为大马哈鱼的主食,其中磷虾最为重要。8月中旬至9月中旬,浮游动物密度降至7月的一半,大马哈鱼的主要猎物开始转向鱼类,如灯笼鱼、阿拉斯加狭鳕和单鳍大西洋鲭鱼

大马哈鱼大马哈鱼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生长繁殖:大马哈鱼一生只会繁殖一次,性成熟的年龄通常为35岁每年在上游繁殖的亲鱼大多是4岁的,其次是3岁和5岁的个体由于雄鱼的性成熟年龄早于雌鱼,所以洄游队伍中也有少数2岁的雄鱼和6岁的雌鱼。每年秋天,性成熟的大马哈鱼成群结队地从鄂霍次克海迁徙到中国东北的河流中,来到它们出生的地方繁殖下一代,在此期间它们的行程数千公里。产卵场的水质得到澄清、水流较急、一条有砾石底部和泉水的河流。产卵时,雌鱼用尾鳍摆动,用水冲洗沙子,挖出一个直径1米的洞、一个深约30厘米的椭圆形坑,随后是橙红色、直径5.4~7.4毫米鱼卵排入坑中。受孕卵数因雌鱼体长体重不同而异,通常为2800 ~ 5300枚,平均约4000枚。与此同时,雄鱼也将精子排入坑内,随后亲鱼再次用尾鳍扇动砾石将受精卵掩埋。产卵成功后,雌雄亲体并不离开,而是在卵坑周围巡逻,防止捕食者的攻击。大约10天后,筋疲力尽的亲鱼相继死亡。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生长发育:产卵期为10 ~ 11月,水温4~14℃,孵化期100~120天。第二年春天,鱼苗从鱼卵中孵化出来,当卵黄囊完全被吸收后,长到5厘米长的幼鱼顺流而下,开始了出海之旅,沿途摄取无脊椎动物,在河口地区短暂停留后,它们正式踏上了前往遥远的海洋栖息地的旅程。在海洋中生活了3~4年并达到性成熟后,大马哈鱼再次回到出生地产卵,如此周而复始。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主要价值 编辑本段

经济价值:大马哈鱼肉红肉多,脂肪丰富,味道鲜美,是一种珍贵的经济鱼类除了鲜食,还可以腌制和熏制。鱼蛋营养价值高,咸鱼蛋富含蛋白质和卵磷脂,可以补充人体神经细胞。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生态价值:大马哈鱼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其栖息地与湿地相连、山溪、河流和湖泊距离海洋和迁徙路线数千公里,并与100多种物种形成了水陆空生态链、食物链。因此,可以说大马哈鱼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促进了许多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是高纬度地区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伞护种、指示物种。 qwbaike.cn

种群现状 编辑本段

历史上,中国的大马哈鱼产卵地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松花江、牡丹江和图们江,其中松花江和牡丹江已多年未见溯河种群。中国大马哈鱼的数量呈减少趋势,1947年至49年的平均渔获量为30.60,000条鱼,从1950年到1969年的平均捕获量是37.两万起,1970年至1979年平均18起.8万,198089年平均21.从1990年到1999年,平均渔获量下降到4.50,000,2000年至2004年平均收获量仅为1.9万尾。图们江的大马哈鱼资源在历史上非常丰富,但后来由于渔业生态环境恶化、河流污染和无序的过度捕捞破坏了鱼类资源,大马哈鱼的产量骤降至1/10。2004年,专家对乌苏里江大马哈鱼繁殖种群结构特征的数据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种群个体的体长和体重明显小于历史,总渔获量仅为2.5万尾、7.5吨,历史较低,种群处于濒危状态,需要保护。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哥伦比亚河下游曾经有一百多万条大马哈鱼的上游种群,但由于过度捕捞、随着支流产卵场和河口觅食生境的破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种群规模不断下降,到50年代已从大部分支流消失,有时洄游种群甚至不足100只。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末暂停了商业开发,并增加了一些孵化场,但上游人口仍只有2500人,约为3%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美国华盛顿州胡德海峡的夏季大马哈鱼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北美的这两个种群已被确定为受威胁的进化重要单位。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保护现状

2007年12月12日,中国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上市大马哈鱼。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999年,美国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流域和胡德海峡的两个种群被列为《美国濒危物种保护法》受威胁进化显著单位。
www.qwbaike.cn

致危因素

造成大马哈鱼数量危机的主要因素如下: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水质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化工厂、冶炼厂、工厂的出现造成了大量的污水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大马哈鱼的迁徙、产卵和索饵。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产卵的迁徙路线向上游受阻。由于农业灌溉的需要,人们修建了一些水坝,这些水坝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也为洄游的大马哈鱼设置了障碍。

qwbaike.cn

河道破坏严重。随着黄金开采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淘金船在河流中挖砂和采矿,改变了河流的原始地貌,导致河流水质恶化,破坏了生态环境。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产卵场被破坏消失了。大马哈鱼对产卵地的要求很高由于水库的建设和储存,一些产卵场在被淹没后消失了。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非法捕捞难以杜绝,渔政管理存在不足。渔政执法人员人手不足,船舶等执法装备配备不到位,难以有效遏制非法捕捞违法活动。俄罗斯在下游的过度捕捞也是中国大马哈鱼资源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www.qwbaike.cn

保护措施

目前,主要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人工孵化放流站,坚持大马哈鱼增殖放流。早在1956年,我国就在乌苏里江饶河设立了人工孵化放流站,进行大马哈鱼的增殖放流。上世纪80年代末,他在黑龙江抚远、东宁县绥芬河流域、吉林珲春先后建立救助站。在过去的30年里,富源和东宁已经放流了5600万尾大马哈鱼鱼苗。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建立国家级大马哈鱼水产种质保护区: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大马哈鱼,中国建立了五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包括珲春江国家级大马哈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绥芬河东宁段国家级大马哈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在严格监管非法捕捞的同时,继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加强渔业执法:禁渔期延长,捕捞强度不断降低大马哈鱼主产区抚远市的渔船数量从2010年的500艘逐年减少至287艘。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进行栖息地调查: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栖息地调查、栖息地状况评估增殖放流等,大马哈鱼产卵场的恢复也在研究中。不断完善资源节约制度,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中国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野生鱼类资源保护的意见》《黑龙江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细化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大马哈鱼最低捕捞标准,严格控制捕捞强度。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亚历山大鹦鹉    下一篇 麦穗鱼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