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山
《杜鹃山》是根据王淑媛同名话剧改编的现代京剧,是文革时期的八大样板戏之一。该剧由北京京剧院创作,于1964年首演,引起强烈反响它由许多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主演,并被许多歌剧移植;1974年,谢铁力导演的同名电影上映。同年10月,《杜鹃山》剧组受布梅丁总统邀请赴阿尔及利亚演出,该剧流传海外。此外,这部作品还有电视剧、歌剧、豫剧等多种版本。
《杜鹃山》讲述了党代表柯翔带领一支农民自卫军登上杜甫山,与汉奸斗争,粉碎敌人 赞扬中国共产党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品质。剧中的唱腔朗朗上口,在保留传统京剧唱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留下了诸如“家住安源萍水头”云飞松吼山奔”如经典的咏叹调,甚至掀起了模仿主角 社会上的发型“柯湘头”的潮流。
创作背景 编辑本段
素材来源
20世纪50年代,《杜鹃山》的创作者王淑媛随中央慰问团到中央苏区和福建江西等南方革命根据地演出,听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革命传说。在苏区采访王淑媛、知识和经验也为他提供了《杜鹃山》的创作素材剧中雷刚的创作原型是红军指挥员潘虎,他在家乡组建了一支能打仗有铁的纪律的红军游击队,最终走上了井冈山此后,潘虎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京剧作品《杜鹃山》源于王淑媛创作的同名话剧1962年,王淑媛在《剧本》杂志上发表了该剧,即《杜鹃山》的原剧本第二年,它被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在上海青年艺术剧院首演,然后被改编成鞠萍演出。宁夏剧团受评剧《杜鹃山》的启发,将该作品移植排演为京剧《杜鹃山》。
创作过程
1963年,话剧《杜鹃山》在上海青年艺术剧院首演致力于京剧现代化的江青看完剧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应江青要求,北京京剧团由薛恩厚作曲、张艾丁、汪曾祺、肖佳把作品改编成京剧版《杜鹃山》。次年,第一届全国京剧现代戏展演在北京举行,包括北京京剧团和宁夏京剧团演出的两部京剧《杜鹃山》演出结束后,这部作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随后又连续演出了200场,但两部京剧的演出都因为不同的原因被迫终止。
1968年,江青再次命令北京京剧院排演《杜鹃山》,由汪曾祺作词、杨宇民负责编剧,周仲春担任导演,剧名改为《杜泉山》。然而,由于改编后的剧本没有充分反映其他根据地的革命,时任国务院文工团副团长的余惠勇在江青 的要求。
本版《杜泉山》由原作者王淑媛和汪曾祺撰写、作为编剧,杨宇民单独撰写、相互修改、集体讨论定稿和联合改编的办法后,王淑媛一行去了湖南、深入江西革命老区采访体验生活。同时,为了验证史料,他去井冈山采访,走遍了30多个据点,从而论证了故事符合历史真相。剧中何翔的名字也改成了柯翔、武斗改名为雷刚,来自杨春霞、由马永安主演,余慧勇亲自演唱并设计音乐。1973年5月1日,《杜泉山》在北京工人剧院上演俱乐部,赢得广泛赞誉《杜泉山》之后,其原名恢复为《杜鹃山》。1974年,谢铁力导演的同名电影《杜鹃山》上映。
剧情简介 编辑本段
1928年,在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期间,湘赣边的杜鹃山区农民起义军在队长雷钢的领导下奋起反抗地主,但节节败退。雷刚队长被捕越狱时,柯翔奉命成为这支农民自卫队的党代表。柯翔努力教导自卫队成员在杜甫山区进行土地革命,克服了自卫队内部矛盾和与地主势力的外部矛盾,使这支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后来,房东 s武装头目蝰蛇攻打杜甫山,杜妈被捕为了给杜妈报仇,雷刚中了埋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柯翔命令自卫队转移,让李带队守山,自己率队夜袭狱城,救出雷刚和杜妈妈。在柯翔 s营救,文启九这个间谍想带队投降很久了队员李劝说队员避免倒戈的情况。柯翔凯旋归来后,当着队员的面杀死了奸细文启九。最后自卫队和新四军联手,消灭了毒蛇胆武装的地主,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幕后制作 编辑本段
团队组建
1970年8月,因为江青对《杜泉山》的排练不满意,他把创作和剪辑该剧的任务交给了余慧勇。余慧勇对创作表演团队进行了大调整。首先,它把原作者王淑媛和李忠诚调到北京,成立了王淑媛、汪曾祺、杨毓敏、李忠诚 编剧组,王淑媛任组长,汪曾祺任副组长。导演组由周仲春、张滨江负责表演和调度,请来了著名话剧演员刁光勤、朱琳负责指导演员和演员吟诵。余慧勇演唱及音乐设计,龚国泰及胡炳旭补充。
其次,余慧勇重新安排了演员阵容,由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女主角杨春霞担任女主角。具体的角色分配是杨春霞、杨淑蕊、严桂祥饰柯湘A、B、C角,饰演雷刚,高木坤饰演李,饰演李,饰演郑创造,刘桂馨饰演杜妈妈,饰演文七九。剧组成立后,曾去井冈山短暂体验生活。
剧本创作
《杜泉山》编剧组首先分析了北京青年团原版的优点和问题,发现领导和观众的主要意见是该剧被打破,于是重新讨论了全剧的结构、场次、情节、人物、冲突、主要唱段等,然后输入修改后的写法。作家和作家协会小组采用分别撰写,互相修改,集体讨论定稿的方法四位作家一起写了剧本的初稿,立即征求专家意见意见,然后修改了第二稿。
第二稿出来后,余慧勇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杜泉山》里的对白都要押韵白,于是编剧们分工写了一个押韵白版的剧本。稿子出来后,编辑团队互相修改,集体讨论定稿。最后,余慧勇和四个编剧一起对剧本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润色,包括歌词、念白等,反复推敲后定稿。
角色揣摩
排练京剧《杜泉山》的时候是封闭式训练,余慧勇亲自监制,江青经常指导。剧组的每个成员都全心全意排练,反复推敲每一段唱段、有时候,因为一个歌手经常练习到午夜之后,中间没有休息,演员也没有 我甚至没有时间去厕所。
在排练《杜鹃山》的过程中,杨春霞反复理解了全剧的内容,甚至背诵了别人的所有台词。为了加深对柯翔的了解,她阅读了大量关于农民游击队的史料,详细了解了当时的革命历史背景。因为是上海人,普通话不标准为了更好地塑造自己的角色,她认真听别人说普通话,回来后纠正自己的口音,很快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杜鹃山》中饰演杜妈妈的刘桂馨,出演该剧时只有26岁,却将角色演绎得令人印象深刻。彩排时,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刁光勤、朱琳和他的妻子专门教她练嗓子,当时生病的艺术家李多奎也教她唱歌。此外,《杜鹃山》中的一些主要演员都得到了前辈的指点比如饰演文七九的,就曾多次得到著名文武元老李的指导李不仅告诉他“朔风吹”的咏叹调,还要指导他如何把温七九 生活的眼睛。
舞美造型
1973年,京剧《杜鹃山》在北京工人剧院首演俱乐部虽然剧本中的正面人物田大江最初被描述为衣衫褴褛,但他在舞台上的衣服非常平整,补丁也很整齐,其他农民自卫军的衣服也是如此,看起来更加和谐。柯翔出场的时候白色衣服上虽然有血迹,但是整体少了,衣服也比较整齐,没有一点乱。
电影《杜鹃山》中,因为大部分场景发生在山里,所以布景以开满杜鹃花的山为主、翠竹、松木等,从而发挥电影布景的特长, 加强环境的真实感。剧中有一个小瀑布的场景摄制组在专门的棚子里搭起了一座山,还建了一个大水缸每天都要吊几吨水来灌满水箱准备拍摄时,水从山顶冲下来,看起来像瀑布。开拍前,江青认为导演组对样板戏不感兴趣,曾与之沟通,后要求尽快开拍。拍摄过程中有一场以竹林为背景的戏,但拍出来的竹叶是假的后来江青知道了这件事,命令陆军参谋长通过专列从江西把竹子运到北营。
作品赏析 编辑本段
题材创新
革命样板戏”转变为“现代京戏”其最大的突破首先体现在文学剧本的改革上。革命的现代京剧,大多讲的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如何领导农民进行武装斗争;《杜鹃山》作者描述了大革命失败后,农民是如何渴望和寻求党的领导的。比如雷刚,一个无所畏惧,不计后果的英雄,奋斗之后发现自己无法领导革命,选择了抢劫布施朝廷“抢”党员,一个女共产党员,给话剧构思带来了新的意境。
此外,在京剧《杜鹃山》中,适当删除了复杂的戏剧冲突和次要人物的矛盾关系,弱化了该剧的故事性,让观众更加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同时《杜鹃山》本身就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改编成京剧后,通过一些偶然事件的增加改变了人物的命运,比如一座小山掉进山涧却被一个不知名的联络员救了。
音乐革新
《杜鹃山》对京剧音乐进行了创新,发展成为完整的音乐体系。首先,《杜鹃山》年,余慧勇设计了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比如《血的教训》的咏叹调,咏叹调的音色以胸响的方式变化,显得甜美、明亮的歌唱音色,在“涓涓细水入长江”一句话,交响乐伴奏的插入和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歌剧色彩;其次,这部剧完全是为人物设计的、鲜明的音乐形象贯穿全剧,从而形成以音乐创作为参照的整体音乐设计。
该剧还进行了韵白调整:在传统京剧中,年白称之为“韵白”现代戏为了让更多观众看得懂台词,歌词都是普通话,唱词改成了北京和白;但在《杜鹃山》中,京白背白字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的需要,所以全部采用《杜鹃山》等现代戏“韵白制”自始至终,全剧用韵读白,讲究节奏、有节奏的,比如第二场《春催杜鹃》“禁止喧哗,违者将被捆绑”等等,既提高了念白的音乐性,又避免了背诵的拖沓、冗长。
同时《杜鹃山》也对模式进行了对比使用。首先,该剧是传统男声“二黄”上五度调式的对比手法在中间进行;同时,传统的女性声音和纯粹的存在“二黄”情态对比在《杜鹃山》中很少使用,但根据人物的情感需要而大量使用,比如杜妈妈、在雷刚 s aria 《数不尽斑斑血泪帐》“老人家、莫悲伤”等等,加强歌唱的表演能力。
此外,《杜鹃山》在乐队改革和戏剧创作上也有所创新。该剧在京剧“四大件”在 quot京剧和京剧quot到了1920年,中国和西方的混合乐队被进一步用来使京剧更具音乐性。比如第四间奏《众战士过场音乐》及其配乐,引入了西方谐音和大小音的对比,结合湖南省的特色音调,既充满了中国民乐风格,又更具时代感。
舞美探索
在传统京剧中,演员可以通过面部刻画来辨别角色的好坏。《杜鹃山》虽然没有脸书,但是可以通过服装来识别一个人物所属的阵营。比如女主角柯翔用的肩巾上有五角星符号,显示了她作为党代表的革命身份;其次,京剧样板戏的服饰虽然现代,更贴近日常生活,但仍然具有传统京剧的审美特征。比如剧本中描述的田大江,虽然衣衫褴褛,但舞台上的衣服却很平整,补丁整齐,人物总体看起来很有气势。
传统京剧服饰的风格也关系到舞台的表演效果,可以辅助表演和舞蹈动作。《杜鹃山》虽然没有袖子,、羽毛等传统装饰增强了舞蹈的美感,但通过其他道具和动作来表现。比如男女兵第七场麻纤维舞,演员有很多腿部动作,包括“飞脚”滑叉”翻身飞脚”扫堂腿”等等,为了突出行动的范围,人物 凉鞋特别系了红色流苏,增强了视觉美感。
局限性
《杜鹃山》虽然为京剧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被视为“样板戏”第一,这项工作的安排负载了太多的政治宣传任务,导致说教过多、剧情停滞不前,也是其被诟病的主要原因。虽然作者为了避免概念化、通过安排情节来阐述弊病、设置场景等方式,在剧情中间穿插思想,分散到不同的场景中,但还是避免不了一个场景中有太多的政治主题。
重要演出 编辑本段
1963年,宁夏剧团观看评剧《杜鹃山》后深受启发,将其移植到京剧《杜鹃山》中,由李演出、由李丽芳主演,同年10月在银川舞台正式演出。与此同时,北京京剧团改编并排演了邱的京剧《杜鹃山》、赵燕侠主演。
1964年6月,全国现代京剧展演大会在北京举行宁夏剧团改编的《杜鹃山》和北京京剧团改编的《杜鹃山》一起参加了演出。演出结束后,该剧引起各界关注,随后连续演出200场,座无虚席。
1973年5月,《杜鹃山》更名为《杜泉山》,再次修改、排练,由王树元、黎中城、由王增茂等人改编的《杜泉山》在北京工人剧院正式上演俱乐部。同年9月,由北京京剧院改编的《杜鹃山》在北京正式演出全国各地的京剧团纷纷前来学习,移植了很多地方戏。
2013年,由国家京剧院改编的现代京剧《杜鹃山》在杨春霞梅兰芳大剧院上演、高牧坤、《杜鹃山》的刘贵新等人亲自给青年演员指导。
2018年6月,由吉林省歌剧剧院京剧团改编的京剧《杜鹃山》亮相吉林省大众剧院这种重新安排带来了成功的塑造“柯湘”角落里的京剧演员杨春霞亲自去长春教他。此外,演出由国家京剧院著名鼓手李中华排演和指挥。
2021年4月25日,由著名的梅派青衣、石,国家一级演员,主演沪剧版《杜鹃山》第十二届“东方名家名剧月”压轴亮相。
2022年1月2日,《杜鹃山》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作品影响 编辑本段
作品地位
《杜鹃山》是后期样板戏的巅峰之作当时,除了揭示重大主题外,它的音乐、唱腔和罕见的诗韵使其在样板戏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其次,话剧《杜鹃山》改编成京剧几经波折,几经版本并最终成型,而这个过程也是京剧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的缩影。
此外,现代京剧《杜鹃山》体现了红色经典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时代记忆和历史传承,具有文化影响力、感染情绪、在艺术功能的启发下,该剧的创作实现了政治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剧中人物以当年的一些真实人物为原型,以京剧的形式传播,可以让这段革命历史形成文化,一直流传下去。
衍生作品
70年代,东风豫剧移植京剧《杜鹃山》,由胡小凤饰演柯翔,成为东风豫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西方作曲技法在中国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197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京剧《杜鹃山》拍摄成彩色电影,由著名电影导演谢铁力执导,杨春霞执导、马永安、刘桂欣、由王忠心等人主演,于1974年5月23日在全国上映,这进一步提高了该剧的知名度。
2009年,由张少林执导,丁海峰、伊春德、由陶玉玲主演的电视剧《杜鹃山》播出了此次翻拍本着尊重原著和当代人审美的原则,对原著故事进行了拓展。播出后,北京京剧院和原作者王淑媛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7年1月,大型原创歌剧《杜鹃山》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这次改编既保留了京剧中的故事,又将原京剧音乐中的动机融入了戏曲音乐中。歌剧《杜鹃山》由王冼平执导,女主角柯翔将由北京歌剧舞剧院的歌手万山红和演员吴春燕联合主演。
《杜鹃山》在文革后一度被重新改编移植成电视剧、歌剧、电影和其他不同的艺术风格。2021年,北京京剧院整理了《杜鹃山》的原创资料和1964年的演出现场录音,将该剧更名为《乌豆》,以纪念已故大师,并展示与改编版本的区别。同时,经历过该剧创作和演出的刘耀春,、裘红、谭孝曾和其他艺术家指导了重新编排,力求以原生态的方式在舞台上再现《杜鹃山》。
2022年1月2日,《杜鹃山》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足见《杜鹃山》作为样板戏经典剧目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