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其他艺术    艺术作品   

上海滑稽戏

上海滑稽戏是中国唯一一个专门从事喜剧和滑稽戏的戏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上海滑稽戏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文化从30年代开始从吴越文化和欧美文化中分离出来,在上海发展起来,成为“兼容并蓄”的上海代表文化。上海滑稽戏将喜剧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效结合,并融合了西方喜剧,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分支,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如《阿混新传》《七十二家房客》。

上海滑稽戏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广泛流行后来,在抗日战争中期,它将上海 s“文明戏”独脚戏”结合西方喜剧和地方戏剧的表演特点,最终发展出上海滑稽戏这一中国传统戏曲的新类型。文革期间,上海滑稽戏被戏称为“庸俗”各种表演都被片名禁止。之后,直到1978 年前后,才重新组建了滑稽剧团。2011年,上海滑稽戏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滑稽戏的表演以上海闲话为主,职责是制造笑料和噱头,给观众带来欢乐。如今,上海滑稽戏多以街头生活为题材,以喜剧和滑稽戏的形式反映上海人民的真实生活,被誉为“使人开心的艺术”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发源

滑稽”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出现的比较早在春秋时期,荀攸是一位用这种表演形式来讽刺皇帝的艺术家。汉代《史记·滑稽列传》年也有记载,书中将“滑稽”形容为“用含蓄的方式谈话,也能解决纠纷”之后唐代的“参军戏”宋金杂剧、从元代到清代的戏曲都包含了大量的戏曲“滑稽”元素滑稽滑稽戏的雏形早在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血的基础。

初创时期

(1926年-1930年)

滑稽戏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并随着城市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断形成和演变。在清末的西区改革运动中,滑稽戏是以“新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融合了国内外戏剧文化,进而形成了滑稽戏、搞笑新剧和有趣剧,还把“滑稽穿插”应用到新剧的表演中。从此,一种新的中国传统戏剧形成了,即“独脚戏”之后在中外喜剧、在遍布江南的滑稽戏和戏曲的影响下,滑稽戏诞生了,喜剧演员和独脚戏演员往往掌握了两种戏曲的表演技巧。 

20世纪初,滑稽戏继续发展壮大,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演员们在影院、在剧院等地表演积累了很多经验,为滑稽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繁荣时期

(1930年-1937年)

上海滑稽戏上海滑稽戏

20世纪30年代前后,因为宽松宽容的文化环境,滑稽戏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喜剧演员和新剧。现阶段滑稽表演场地以游乐园和厅会为主。这期间诞生了著名的搞笑三人:分别是“老牌滑稽”王无能、社会 会搞笑的”江笑笑、潮流滑稽”在刘春山,滑稽戏领域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此外,1930年,由王、钱无量,刘春山、盛呆呆,江笑笑、鲍乐乐,陆奇奇、陆希希、丁怪怪、赵希希创作的滑稽剧“五福团”他开始在新世界游乐园等地演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这期间搞笑新秀不断涌现,比如包亦菲、程笑亭、朱等人为滑稽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喜剧演员创作了四部电影,《鸡鸭夫妻》《拼命》《到上海去》。

调整时期

(1937-1941年)

八一三事件”上海的舞台演出已经中断了两个月,滑稽戏的发展也因此面临挑战虽然各种演艺场所仍有滑稽戏表演,但滑稽戏越来越少了。随着上海唱片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滑稽演员选择加入电台广播行业并转向幕后。从那以后,无线电广播滑稽节目变得流行起来当时,受商业广告竞争的影响,上海几乎所有的广播电台都播放滑稽独角戏,这对滑稽戏的发展影响很大。这一时期,因为滑稽戏的兴盛,很多滑稽戏演员开始尝试其他领域。

过渡开发

(1941年-1949年)

江笑笑、1941年10月刘春山等人表演的滑稽悲剧《航空救国》,对滑稽戏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独角戏向滑稽戏的演变。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直接打击了上海滑稽戏的发展。面对艺人收不到教会会议,滑稽电台无法正常运转的局面,时任滑稽公会会长的蒋潇潇于 1942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滑稽剧团“笑笑剧团”随后,喜剧演员的表演组织发生了变化。

抗日战争后,演出市场开始好转,动荡的社会环境为喜剧演员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闹剧再次兴盛。在这个阶段,滑稽“新三大家”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张樵侬、笑嘻嘻、沈一乐,程笑飞、小刘春山、俞祥明)对于滑稽戏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现当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滑稽剧团的组织结构和体制趋于稳定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有四个风格各异的滑稽剧团,即上海人艺团和上海话剧社s艺术剧院、大公滑稽剧团、大众滑稽剧团、海盐滑稽剧团,在这个阶段诞生了《一碗饭》《三毛学生意》这样优秀的滑稽剧。文化大革命后,上海滑稽戏因其接地气的风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迅速复活这一阶段产生了《七十二家房客》《王先生到上海》《出色的答案》等优秀剧目。

近年来,上海的滑稽戏演员逐渐萎缩,演员转向电视综艺和原创作品、剧本荒等诸多问题,与电视节目中搞笑表演喜剧节目大行其道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闹剧开始愈演愈烈“滑稽”

艺术特点 编辑本段

曲种特征

上海滑稽戏以现代题材为基础,描绘了市民的方方面面以喜剧和滑稽剧的形式生活,以创造笑料为使命,这叫使人快乐的艺术。  滑稽戏多元包容,既融入了中国民俗文化,又渗透了西方文化。滑稽戏的特点之一是方言,民间滑稽文化中有大量的方言俗语、谚语、笑话、咒语、文字游戏、幽默散文等,带有南方口音和北方口音的方言是制造幽默的重要手段。

表演形式

表演滑稽戏需要四种技巧,即“说、学、做、唱”一名优秀的滑稽戏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说”学”它需要滑稽戏演员掌握各个地区的方言,并将这些方言巧妙地融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此外,演员还需要熟练掌握喜剧语言节奏。做'它要求滑稽演员具有轻松的表演风格,形象地塑造人物,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完美地贴近真实人物。演员需要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过程,性格 s的情绪真实而自然地流露出来,让观看演出的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变化,体会到或为剧情的进展而高兴、还是悲伤的情绪氛围。对一个滑稽演员来说最困难的一课是“唱”功。演员为了表演的需要,需要掌握九调十八调、各种歌剧的唱段和曲调,以及流行歌曲等。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学习滑稽小调和江南小调,还要学习各种歌剧的名段和一些美声唱法、民歌、外国歌剧,尤其是学流行歌曲。

角色

上海滑稽戏的角色通常来自民间文化中的刻板形象。在滑稽戏中,千篇一律的人物被用来展开情节和冲突。憨者、小丑和智者是上海滑稽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三种定型形象。

在滑稽戏中,傻子通常扮演主角或仆人的角色,角色简单笨拙。It 这是滑稽戏中的一个重要角色s滑稽戏“滑稽”重要的诠释来源。滑稽戏里常把傻子分为两种,即傻子和执着的傻子。小丑一般都是聪明但贪婪的形象,不仅有男小丑,也有女小丑,而女小丑往往以悍妇为主,通常是反派。

智者基本都是正面形象,经常被作家所歌颂,表现出聪明睿智的人的特征。人物的智慧在于脱离困境的能力,在于识别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同一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充分表达了底层人民的生存和生活智慧。

艺术流派 编辑本段

海派滑稽

滑稽戏,从1907年的新剧发展而来,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类型。作为海派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海滑稽戏旨在制造笑料和噱头,在笑声中表达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笑声中反映社会现状创作方法独具海派特色,代表剧目有《活菩萨》《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苏派滑稽

苏派闹剧以苏州闹剧为代表,形成于江南吴语文化中、发展,又在江南文化的渗透中与其他地方文化形式交融,所以具有海派风格、浙派的滑稽动作与众不同。苏联闹剧更注重剧情的合理性和、人物的塑造。 的代表曲目有《快活的黄帽子》《一二三,起步走》《苏州二公差》等。

浙派滑稽

浙派的滑稽戏以杭州滑稽戏为首,源于杭州 的小发烧和独角戏。在邻家戏文明戏等剧种的影响下,表演的雏形在杭州逐渐形成。浙派浙江大学s的滑稽动作在小发烧昏厥的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新的喜剧艺术剧,通过曝光来展现、反讽和滑稽手法来表现艺术特征。浙派的代表剧目有《阿峰其人》《阿六头说新闻》《开心茶馆》等等。

代表剧目  编辑本段

第一种闹剧是以独角戏改编的“段子”代表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等。这些剧目具有较为完整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思想特征,因而被视为滑稽戏的优秀传统剧目。第二种闹剧是移植自新剧的剧目,代表作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第三种闹剧来自传统戏曲、电影戏剧剧本改编的漫画剧本,代表剧目包括《苏州二公差》《西望长安》010010《天罗地网》等。第四部闹剧改编自国外喜剧剧本,代表作是《活菩萨》。该剧已经连续上演了一年零九个月,是滑稽戏发展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一部剧。另外还有一些根据现实生活改编的滑稽剧,代表作有《阿混新传》《路灯下的宝贝》《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等。这些戏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和生动描述,展现了滑稽戏特有的幽默魅力和讽刺风格。

1956年,上海市文化局牵头成立了传统剧目整理委员会,其中滑稽戏分会邀请了一批漫画界人士,通过他们的回忆和整理,制作了一批滑稽戏剧目。经上海市文化局筛选,部分优秀作品编入《上海市滑稽剧传统剧目目录》。

作品集锦 编辑本段

《滑稽大戏考》

《滑稽大戏考》是杨小凤写的,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关于滑稽戏的歌本。书中收录了85首滑稽戏的歌词,包括《大国民风度》《神经病姑娘》《跑单帮》等剧的歌词。

《滑稽小戏》

《滑稽小戏》收录了张口述的30部滑稽剧的表演脚本,包括《官与贼》《呆中福》等优秀滑稽剧。此外,和张的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一起收录。

传承保护 编辑本段

传承价值

相声表演包容性广、广泛性和边缘性,这首先表现在戏剧表演技巧和风格的融合上、戏曲、曲艺、流行歌曲等艺术形式,但很难简单概括归类。同时以街头生活中的荒诞元素为题材,善于触及社会文化的敏感话题,表现出敏锐的触觉和观察力。虽然它有时会引起一些争议,但它的幽默和笑声有助于缓解生活的紧张和无聊,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从本质上来说,相声表演是普通人的艺术,它的生活来源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瞬间。

传承现状

目前滑稽戏的传承和发展形势严峻,了解滑稽戏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没有现场看过滑稽戏表演。而且目前滑稽戏的剧作家在思想和作品上大同小异,产生的优质作品数量少,成熟的剧作家少之又少。此外,当代滑稽戏通常仅限于“社会问题剧”固定的思维模式旨在揭示现存的社会问题,显示新与旧、进步与落后、创新与保守的矛盾赞美新风格、目的是教导观众。但这种模式导致滑稽戏中的艺术元素越来越少,削弱了喜剧精神。

传承困境

近年来,上海滑稽戏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很多演员转行做电视综艺,削弱了滑稽戏的表演团队;另一方面,原创作品的缺乏和剧本的短缺也限制了滑稽戏的创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视节目中的搞笑表演和喜剧节目越来越受欢迎。

保护措施

为了摆脱困境,我们需要深刻理解滑稽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喜剧艺术的本质。喜剧不仅可以赞美,也可以批判。所以可以借鉴中西讽刺喜剧、幽默喜剧、从荒诞喜剧和感伤喜剧中吸取经验。尤其是传统戏曲和民间喜剧艺术,是滑稽戏可以挖掘的艺术瑰宝。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语言形式来突破方言的限制,从而将滑稽戏传播到全国。比如《新72家房客》 的表演采用了普通话和上海话混合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为滑稽戏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上海滑稽剧团的申报下,滑稽戏于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把滑稽戏推向国际喜剧艺术的舞台,上海市滑稽剧团还组织并参加了上海国际戏剧节2015年以来,邀请了20多个国家的36部经典喜剧进行文化交流。通过搭建国际喜剧节这个平台,上海滑稽戏可以走出上海,走向世界,也可以引进国外的优秀剧目。 

荣誉奖项 编辑本段

2018年,上海滑稽剧团以《皇帝勿急急太监》获得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重要活动 编辑本段

2009年,上海青艺相声剧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了滑稽戏《喜从天降》,该剧在《缺啥补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改写,演出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9年,上海滑稽剧团在吴淞街道松溪社区带来了《欢乐到你家》综合曲艺演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乌盆记    下一篇 碗碗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