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洪钧街50号,是一座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黑龙江省的历史和文化、自然资源和艺术作品的综合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前身是1923年6月12日成立的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馆,后几经更名。1953年更名为松江省博物馆1954年,随着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松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筹备处合并成立黑龙江省博物馆,一直沿用至今。

黑龙江省博物馆有两栋建筑,分为前楼、后楼,总建筑面积15691.74平方米。前楼主要是展厅,总面积11416.8平方米;后楼分为仓库区和办公区,总建筑面积4274.94平方米。黑龙江省博物馆有63万多件各种藏品,包括历史、自然、有4个系列,52个类别的艺术和文学。其中国家一级品1670套12753件,二级品3251套6725件,三级品8336套14604件。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包括金代青铜坐龙、晋代山水人物故事镜等;自然收藏白垩纪鸭嘴兽骨骼化石、毛犀牛的第四纪骨骼化石、猛犸象骨骼化石和东北野牛骨骼化石;这里收藏了大量的现代艺术作品,包括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 的书画和邓散木 ■书法篆刻、于志学冰雪山水画等。

2006年5月,哈尔滨莫斯科商场旧址(展馆主楼现场建筑)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15日,黑龙江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建馆初期

20世纪初,当中东铁路开通时,一群俄罗斯学者到达哈尔滨,并提议在那里建立一个博物馆。经中国地方当局批准,以中国地方官员为主体,东省铁路监理王景春为会长的东省文物研究会成立。展厅归莫斯科购物中心所有(现省博物馆主楼)它于1923年6月12日重建并对公众开放。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

变迁时期

东方文物研究会展厅成立后曾多次更名。1929年至1946年,东省文物研究会依次更名为东省特区研究会(陈列所)侗省特区文物研究所、伪北满特区文物研究所、中国大陆科学院哈尔滨分院(博物馆)哈尔滨地质博物馆。1946年,日本投降后,俄国人接手并将其改名为哈工大交通经济常设陈列馆,后来又陆续改名为哈工大科学研究所、松江省科技馆和松江省博物馆。直到  1954年,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松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筹备处合并,成立黑龙江省博物馆。196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了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名称。

修缮新建时期

1978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建成办公楼,建筑面积1168平方米。1983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建成收藏仓库,建筑面积2949平方米。2005年9月,黑龙江省委常委会第104次会议决定新建一座高质量的大楼、现代黑龙江省博物馆。2021年4月12日,遵循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黑龙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合署办公。2021年4月13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竣工。新馆位于松北区太阳岛月亮湾,占地10万平方米,新建工程约5万平方米。新楼主体建筑由历史综合区组成、自然展区和相关技术辅助用房的构成。2022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始闭馆修缮,主要包括主楼和展厅。对于主体建筑的修缮工作,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展厅的修缮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观众的特点和需求对展厅进行重新装修。2023年5月16日,黑龙江省博物馆经过一年的修缮,对外开放试运营。

建筑布局 编辑本段

场馆设计

黑龙江省博物馆(老馆)馆舍由主楼(展厅)藏品库、办公楼由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5960平方米,其中主楼建于1906年和1908年,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修建之初,主体建筑为莫斯科商场,是哈尔滨最早的商场之一。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平面呈锯齿形对称构成,由三个标准节和两个转角连接件组成,采用曲线平滑的墙墩、窗户和凸起的方形平圆顶的设计是典型的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分为主题建筑区、前广场区和可持续发展区。新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彰显了黑龙江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建筑和景观的起伏进行整体规划、穿插交错的组织,以写意的方式再现了龙江大地千百年地质运动形成的自然景象“自然”龙江的建筑语汇表达和诠释了坚实的民族气质和文明精髓。历史展区的建筑形态由南向北蜿蜒而上,顶部轮廓苍劲有力通过大强度的切割倒角和扩张变形,使其具有动态形状、多维界面提供连续的视觉体验。自然展区独立设置,作为指挥建筑群的视觉控制点,造型纯粹、圆圆的,像盛露水的美丽容器。

馆内布局

黑龙江省博物馆有两栋建筑,分为前楼和后楼。前楼主要是展厅,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一楼是基本展厅和临时展厅,二楼是专题展厅。后楼分为仓库区和办公区仓库区地面为六层结构,收藏了博物馆的所有文物和大量中文书籍、外文资料;办公区在地上四层、地下结构,设有文物摄影室、文物修复室、剥制室、裱糊室、文物修复室、资料室等。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为地上二至三层,由一个综合性历史展区组成、自然展区和相关技术辅助用房的构成。其中,第一层由收集库区组成、技术修复区、行政办公区、考古研究区等;二、第三层,西面布置了八个展厅和珍宝储藏室;二楼中间有礼仪厅,厅南西侧分别设置报告厅和多功能电影院;二楼东部为观众公益活动区;三楼有一个自然展区。

展览陈列 编辑本段

黑龙江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为《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以肃慎族系遗存为中心》《自然陈列”“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墨韵冰魂北国情——于志学艺术馆藏精品展》。特展《铁笔翰墨——邓散木艺术专题陈列》。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融合古今中外,涵盖自然、历史艺术等很多门类都有很强的黑龙江特色。新博物馆有八个基本展览,即:(《黑龙江社会历史陈列》《黑龙江自然历史陈列》《邓散木艺术陈列》《哈尔滨俄侨历史陈列》《贝林野生动物标本陈列》《大庆石油历史陈列》《北大荒历史陈列》《黑龙江林业历史和生态陈列》)

基本陈列

黑龙江省历史文物展览——集中展示了苏神族的遗迹

展览设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二楼展厅,集中展示苏神宗族遗存,包括“北土先民(大约6000年前-公元907年)海东盛国(公元698年3354926)金源霸业(公元926年——1234年)华夏一统(公元1234 33541911年)四个部分。这次展览展出了1000多件历史文物,包括新石器时代的渔猎工具、陶器,还有亚布力出土的三合玉和双玉。通过陈展全方位、从多个角度再现了古代黑龙江苏神氏族的发展、演变历程。展览引入先进的AR技术,即通过智能手机的AR扫描,实现虚拟场景与现实互动下的体验导赏系统模式,以趣味互动的方式传达展馆和展品的文化信息,扩大观众 感知周围环境,并丰富普通观众的参与体验。

自然展厅

展览设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二楼展厅,自然展览面积1250平方米它由古代动物和现代动物组成,共展出1200多件标本。展览通过标本生态景观和大型壁画展示生物和环境、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包括鲑鱼的迁徙、兴安岭的留鸟、东北虎驼鹿等生态景观。通过对古代黑龙江恐龙的研究,、第四纪冰河时期古生物学、东北森林动物及儿童四展活动中心展示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

黑龙江俄罗斯文物展

展览位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楼,展览面积750平方米,展出400多件珍贵藏品。展览通过“哈埠初成”商场峥嵘”尊师重道”凝固华彩”科研曙光”百花齐放”纸媒风云”日常生活”八个单位等,再现了20世纪初东铁建设中以俄罗斯人为主的侨民的哈尔滨文化、工商业、建筑、教育、出版业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是哈尔滨 百年历史文化在现代。

墨韵冰魂北方国情——于志学艺术收藏精品展

于志学,笔名感兴趣、甘澄是冰雪山水画的创始人。于志学,1935年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市祖籍山东文登大水泊。展览位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楼的于志学美术馆本次展览是于志学捐赠给黑龙江省博物馆的一幅精品画作,分为山水画和人物画两大类,还有一些随笔和素描(均为手稿)本次展览浓缩了冰雪山水画派创始人于志学的艺术轨迹,展示了近百幅各个时期创作的作品,是黑龙江冰雪艺术不可多得的瑰宝。

哈尔滨e华侨历史展

哈尔滨俄罗斯对外文化交流、移民文化的融合是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哈尔滨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俄罗斯文化涉及到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宗教、交通、城市发展、侨民等。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的俄罗斯华侨展览馆占地约1000平方米,对俄罗斯华侨产业至关重要、俄侨商业、俄侨金融业、俄侨服务业、文化教育、城市生活宗教信仰等领域进行了全景展示,展现了哈尔滨 s“俄侨”文化印记。

大庆石油史展览

大庆油田历史展是一部具有鲜明石油科技文化特色的石油地质科普作品集、石油科技博物鉴赏、黑龙江省石油科技展览展示和石油发展史陈列馆配有勘探开发、科技成就、油田发展史展览馆等,展示各种标本、化石、实物、展口、模型和史料等展品。其中,探索发展部展示了太阳系地球、石油地质构造、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油气勘探开发过程等科普知识;科技成果馆主要展示当代油气勘探开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水平;油田开发史馆主要展示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过程。展览运用先进的展示手段,展示了大庆油田从发现到产油的全过程,讴歌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

专题陈列

铁笔书法——邓散木艺术展

该展览于2007年启动,展出了当代著名书法家邓散木的作品、印章、书法、有196扇和印刷作品,显示邓散木 他一生的艺术成就。

临时展览

黑龙江省博物馆每年适时举办和引进临时展览,现已形成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星”系列展、每月一县”系列展、寒暑假活体动物展览”系列展览以及“中华传统民俗”系列展览等。2023年5月16日,《哈尔滨往事——20世纪初哈埠社会生活展》《玉见南山——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文物展》《冰舞墨韵——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朱晓东冰版画作品展》四个新展览在改造后的黑龙江省博物馆设立。

一个月十七个县——神奇的青冈 猛犸故乡

展览于2017年6月28日至8月28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楼每月一县展厅举行。展览分“万古冰川 古兽游乐园”辽金追溯到 年”猛犸故里 幸福新城”文化积淀 关颖故里”四章,第一章分为青冈古地理环境、化石的发现和保护研究、三个单位的冰川巨兽;第二章为青冈县何小槐古城遗址、青冈县后关家古城遗址的两个单元;第三章分为中国猛犸象故乡、青冈参加了首届全国化石文化周、青冈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猛犸象故乡”以及人民大会堂“陆海丝绸之路”中国猛犸象之乡青冈属化石推介会四单元;第四篇章介绍“葫芦烙画”和“玉米秸秆画”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塘里的王子——寒假活青蛙特展

展览于2018年1月10日至6月3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楼展厅举行。展览分为两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是“蛙的家族”,介绍青蛙的外貌特征、蛙类之最、蛙的捕食、角蛙小档案、角蛙趣事、非洲牛蛙的小档案等;第二单元“黑龙江蛙类家族”,介绍林蛙家族、东北林蛙小档案、中国蟾蜍小档案、美洲牛蛙小档案、青蛙家族成长史等等。

哈尔滨过去——20世纪哈布社会生活展

展览于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暨黑龙江省博物馆建馆一百周年开幕,包括“移民定居——中国人民和的生活”建设公路和兴业——铁路建设科学繁荣”国际大都市——融合了多元文化”分三个部分,共展出1382件文物。展览使用了文物、图版、场景还原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陈展手段,全方位展现哈尔滨城市发展历史。

遇见南山——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文物展览

展览于2023年5月举行•18 国际博物馆日和黑龙江省博物馆成立100周年,包括“山不高, 玉为灵”玉出南山 泽北四方”以及“捕捉,捕鱼和狩猎 茁壮成长”在三个部分中,展出了245件文物。本次展览以饶河小南山出土玉器为主题,集中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饶河小南山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馆藏精品 编辑本段

金代铜坐龙

这个藏品是金代早中期的皇家物件195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市金城会宁府遗址出土是国家一级文物。青铜龙由黄铜制成,是一种收藏龙、麒麟、狮子和狗的形象和特点集于一身,设计理念和雕塑水平高超。青铜龙蹲着,龙头微抬,嘴里似乎在吹口哨;它的肩膀微微拱起,左前腿倾斜,左爪飞在祥云上,祥云与后腿相连;右前腿直立,爪子与地面相连;龙尾上翼向外卷曲,龙头、肩部和四肢饰以滚边,雄壮威严。龙的前右腿、尾部和祥云处有分两个方向的扁锭残片,是当时连接固定铸造的。

齐王 墓帛服

这些收藏品在1988年5月就存在了“北方马王堆”金代齐王墓被发掘。齐王墓是一口木棺,男女合葬在一个竖穴里棺材里的男的年纪大了,留着胡子,腰间别着一把玉柄短刀,双手各拿一个金块,8层楼17件衣服;女中年,头面部裹黄绢,腰佩饰物,颈戴玛瑙金链,着9层16件衣服。两个头后面放一个楷书“泰和第三师掌管齐王”木牌。这座墓出土的文物丰富,保存完好,其中有多种服饰。

齐王的丝织品墓主要是男人和美国和女人 的衣服,其中分为棉、夹、共有三十多件单品,有长袍、衫、裙、腰带、鞋、袜、冠帽等。服饰原料有绢、绸、罗、锦、绫、纱线等,经纬线排列紧密,富有弹性、韧性良好。大量的面料采用挑线技术,还有相当数量的织金制品,包括织金丝(绫)织金绢、织金锦等。此外还采用印、绘、刺绣和其他技术,刺绣方法可分为编织刺绣、打籽绣、盘香绣、平针、接针、钉线、铺线、圈金等10余种;其颜色分为驼、绛、棕、烟、酱、绿、青等;花纹图案有团龙、夔龙、云、飞鸟、鸳鸯、朵梅、团花、卷草、璧桃、蝴蝶、卷云等;袍、衫多为盘领、首先,它具有强烈的北方民族特色。齐王墓出土的丝织品被用来研究宋代、黄金时代的缫丝技术、纺织技术和印染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南宋《蚕织图》

此集为南宋楼哀所画(1089-1162),字寿玉。此图总长1100 cm,图中心518 cm,长27.5厘米,附言横460厘米、纵28.7厘米。画卷布局以长廊式房屋贯穿画卷,蚕浴腊月、清明日暖种、谷雨和s的第一次睡眠以24件关于蚕织的事情结束。长屋用简洁的边界笔画出瓷砖、斗拱、梁柱、窗口,以长廊为背景,画家正在采摘树叶、大眠、约茧、藏骨灰盒的长房外,是忙碌的大字。这幅卷轴的头部是宋代的繁盛的鸟兽帛,铅与前面隔着水缝在一起“蕉林书屋”封末有元代郑子有、鲜于枢、明代宋濂、刘崧、清代乾隆帝、孙承泽和其他九个后记。

长卷《蚕织图》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1983年7月,经故宫博物院著名书画专家徐邦达鉴定、刘九庵、王一坤等人确定了,道“本卷是一级文物中的极品,作为国宝问心无愧,不逊于历史”

金代山水人物的故事镜像

这件藏品于1975年在黑龙江省绥棱县阿津贵族墓中出土女真贵族曾经用过的镜子。镜子背面的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接下来的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以山水画为背景的人物故事,大致画面如下:在山脚下,一个戴着草帽穿着布大衣的农民正拿着锄头在地里耕作画面左侧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下有两个穿长袍的官员在指地。铜镜背面下部的图案是一对雌雄鲤鱼在河中嬉戏它们张开嘴鼓着腮帮子,展开鳍,摆动尾巴,掀起朵朵浪花。设计布局合理,镜面工艺精湛,是中国金代铜镜的杰作。

唐代渤海天门军印章

此件藏品于1960年4月在北京渤海宁龙泉府遗址出土黑龙江省安县。原藏于渤海文化馆,1963年8月11日移交黑龙江省博物馆。渤海天门军印高通4.3厘米、边长5.25厘米X5.3厘米、厚1.4厘米、柄高2.9厘米。印章为青铜,镶铜,扁扣,中间圆孔,桥形 印章面略呈方形,印章为汉字篆刻“天门军之印”印背楷书“天门军之印”,印章凸起,笔画之间形成0.9 cm凹槽,细笔画相当有力,圆润活泼。天门军印起源于上京皇城,可以作为研究唐代是否存在类似中央皇军的军事组织的重要线索它是中国现存唯一的渤海印章,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披毛犀化石骨架

毛犀牛又名毛犀牛,属于翼手目鼻蝶科犀牛亚科,是一种已灭绝的古生物。毛犀牛生活在晚更新世,早更新世为腔棘鱼属,中更新世通过燕山犀牛逐渐发展。它们的体型与现代非洲犀牛相似,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化石骨架是1956年富拉尔基钢铁厂基建时,在距离地表9米多的泥砂层中发现的。整个骨架属于同一个个体,完整性接近100%中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毛犀牛骨骼,被定为一级标本。根据对发掘现场和化石的深入分析,这只毛犀牛是一只青壮年,死于秋冬季节没有人类捕猎或动物撕咬的痕迹,可能是在河边饮水时死亡。

南宋《兰亭序》

此图创作于南宋,长33,356,141.1厘米,37厘米宽。此序为元代书画家赵孟頫题写“曲水流觞”四个字,全图描绘了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在浙江惠济殷珊的兰亭雅集,在溪边饮酒作诗、观山赏水的场景。

画面上,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坐在小溪两岸,表情各异,形象生动。有的写诗,有的起身拿酒,有的看山景。文人墨客中,一条清溪蜿蜒,溪中飘着碧绿的荷叶在每一片荷叶上,都有一个东晋的叫商的酒具。荷叶载着蜻蜓在小溪里谁停在那里,谁就起来喝酒,然后写诗那些可以 不会写诗会被罚三次。除此之外,还有17个男生为他们服务,有的负责倒酒,有的负责把盛酒器具从水里拿出来。他们面部表情活泼,似乎很喜欢聚会。

黑龙江满洲龙

黑龙江满洲龙是第一个产于中国的恐龙化石,与“神州第一龙”家乡嘉荫的美誉,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有科学记载的恐龙化石发现地。自1978年以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在嘉荫古龙山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其中1978年至1979年的这次发掘意义重大。经过两年的实地发掘,在嘉荫龙骨山地区发掘出1400多件化石黑龙江省博物馆利用这些化石在黑龙江形成了两具东北龙骨架,其中最大的一具真骨含量接近90%不幸的是,1994年,吉林巡展毁于大火。这条黑龙江的东北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动物,生活在6500万年前。因为它的扁嘴和鸭子的很像,所以被称为鸭嘴龙。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学术机构

2015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博物馆成立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心。截至2022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还设有历史研究部、自然研究系和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系。

学术交流

2013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和业务合作,先后从省内外博物馆引进《黑土英魂——东北抗联著名英烈事迹展》《阳光下的罪恶——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最美的昆虫——世界蝴蝶标本展》等十余个展览,与俄罗斯文化部门联合举办并引进《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艺术创作展》010《俄罗斯阿穆尔州美术家作品展》等十余个交流展览。

2018年8月29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萨克斯坦博物馆交流论坛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座谈中,黑龙江省博物馆王军馆长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领导就交流和展览合作达成共识。

2019年5月23日,首届“黑龙江博物馆馆藏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学术研讨会。会议重点讨论了博物馆藏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博物馆和社会教育、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探讨和学习新技术、把握博物馆行业发展新趋势。

学术成绩 

自1923年以来,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文物已近百年、考古、博物馆专业的专家学者科研成果显著,出版专著53部,发表文章1419篇。黑龙江省博物馆成立初期,编辑出版中文、英文、俄文、西班牙和日本出版物,涉及考古学、民族学、经济学、地方史、自然科学等研究领域,如《我们的家园——中俄国际摄影展》(丛刊C)10期、(《东省文物研究会汇报》)丛刊A)12期、《地方科普著作》和《考古》等;从1946年到1949年,连续出版了9期《人类学杂志》俄文期刊。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关于邓散木生活和作品的出版物和书籍,如1964年和1979年两次编辑出版的《哈尔滨自然科学家和民族学者协会会刊》1986年至1992年出版的《黑龙江省博物馆资料汇编》41986年至1990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和《北方书苑·邓散木金石书法专辑》2011年至2017年出版的《邓散木楹联墨迹选》010010《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粹》01010出版了诗歌书画和大型书籍《中东铁路大画册》(52卷)等。此外,还包括定期出版资料、报纸和时事通讯《北大荒版画》《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古代书画》和《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近现代书画精选》等。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社教活动

近年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相约龙博”系列项目,开设小型教官培训班、自然科学体验馆、第二课堂等社会教育平台多年来积极参与全球自然日的活动。2022年11月5日,“相约龙博”一系列在线科普课程之一“神奇的食物链”开讲;2023年1月8日,“相约龙博”一系列在线科普课程之一“奇妙的对称”开课。2016年4月18日,黑龙江省博物馆移动馆“远离毒品、远离邪教、远离赌博、倡导绿色上网”特展走进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5月6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之“昆虫世界中的装甲战士—锹甲”走进季红小学(哈西二校区)2022年全球自然日,黑龙江省博物馆记录“展览赛”表演赛”科普绘画赛”故事播讲赛”科学展演赛”宣传视频发到学校,各校老师组织在网上观看。

文创开发

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改造了黑龙江省的黑土文化、北大荒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在现有收藏元素的基础上,精选艺术品质、实用性、100多种15000个系列的时代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教育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有:夜光书签、龙博建筑金属书签、左龙祥云金属书签 、青花瓷钥匙扣书签组合、金镶玉钥匙扣、铜坐龙软胶笔、铜坐龙橡皮、铜坐龙软胶U盘、鼠标垫、文件夹等;生活用品系列文创产品如下:冰箱贴、手机支架、磁铁式收纳夹、龙博帆布袋等;还有纪念币系列的文化创意产品、徽章系列文化创意产品、DIY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等。此外,黑龙江省博物馆还有纪念币系列文化创意产品、青铜龙指尖陀螺文创产品和DIY系列文创产品。

所获荣誉 编辑本段

1986年,莫斯科商城旧址被哈尔滨市政府定为一级保护建筑。

1999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大颐寿者——潘天寿作品精选》《中国首家俄侨博物馆》获省级十大精品展览一等奖,《于志学藏品集》获全国十大精品展览提名奖。

2005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被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集体。

2006年5月25日,哈尔滨莫斯科商城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3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被评为AAA级国家旅游景区。

2012年12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2012年11月15日,黑龙江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8年,“黑龙江俄罗斯文物展”荣获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优秀展览推广奖。

2022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青海省博物馆    下一篇 连云港市博物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