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位于西城区,是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北京天文馆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分为a馆(老馆)及B馆(新馆)A馆于1957年建成开放它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当时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B馆于2004年底建成开放。

(套),包括15件珍贵文物(套)重要的展品包括市政厅的珍宝“南丹铁陨石“福柯摆建于1957年、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从月球上收集了半克月球岩石。天文馆A馆中央是球幕内部直径23米的地平线型天文馆,里面收藏着镇馆之宝“蔡司IX光学天象仪”和极高的分辨率。b馆有宇宙剧场、4D剧场、3D影院共有三个科普影院,其中直径18米的宇宙影院拥有标准半球全天屏幕。天文馆还开设了宇宙之旅展览、宇宙穿梭展览、宇宙景观展等主题展览。

北京天文馆下属单位“北京古观象台”是明清皇家天文台,保存非常完好的天文古迹,1982年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文台顶上陈列的八件古代天文仪器是中国天文国宝,国家一级文物。

北京天文馆用人造星空模拟表演、天文知识展览、天文观测等形式宣传和普及天文知识;是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次被评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科普先进集体”天文馆 s 《奔向月球》荣获国际科教影视2019“中国龙奖”金牌《宇宙大爆炸》第七届夺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电影动画金奖,原创4D电影《童年太阳系》获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国产影片”和“最佳观众推荐4D电影”两项大奖。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筹建

1923年,德国蔡司工厂制造了世界 美国第一座天文馆,命名为“假天仪”然后世界 世界上第一个假展馆是在德国建造的。1932年,中国天文学会出版的期刊《宇宙》刊登了《假天—就是一架天象仪》,这是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高露为介绍天文馆和天文馆而写的文章。后张钰哲、陈遵妫、李晓芳等天文学家发表了世界天象仪发展概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天象仪的发展。 

1954年9月,中央文化委员会决定筹建北京天文馆,由中国科学院负责酝酿多年的天文馆到了成熟阶段。随后,中国科学院将《北京假天馆(天文馆)筹建计划》报请中央文化委员会批准筹建计划中的北京天文馆建设包括天文馆和报告厅、展览厅、图书馆、天文台、天文广场、办公楼、实验室、宿舍楼等。

北京天文馆北京天文馆

1955年10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协助下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北京天文馆在北京西郊动物园附近开始建设来自民主德国的专家卡尔博士和来自库尼斯的工程师参与了天文馆的设计。先是建办公楼和宿舍楼,1956年6月开始建天文馆、展览厅、报告厅等主要项目。1957年5月,天文馆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天象仪于1955年6月由东德的蔡司工厂运到北京,1957年主体工程完工后安装。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建成。开幕式在新建的北京天文馆前广场举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汉发表了祝贺讲话。北京天文馆建成时,世界上有20多个天文馆,但其中一半在二战中被毁。

回归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它建于明朝第七年(公元1442年),是明清皇家天文台。1911年革命后,它被改组为一个具有天文学的中央天文台、历算、气象、地磁四科。除了天文观测,气象观测活动也有所增加。1929年更名为国立天文展览馆,不再从事观测工作成为中国第一座天文博物馆,天文台持续观测天文长达487年。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时,为了保护文物,浑仪是明代制造的、简仪、漏壶、标准表小横纬仪半球仪等天文仪器被迫迁至南京,此后一直保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由于拆卸和运输困难,天文台上的八件清代古乐器未能一起旅行,明清古乐器被分离。

1955年12月,该天文台被划归北京天文馆。1956年5月,为了“北京古代天文仪器展览馆”的名称对外开放。

1956年9月,天文台在火星热潮期间对火星进行了大规模的科普活动观测,参与人数超过13000人陈毅同志等领导当时在场,用望远镜观察火星。

1982年2月,观象台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向社会重新开放,并更名为“北京古观象台”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为这座天文台题写了名字。

筹建新馆

1991年,基于世界其他国家天文馆的发展,以及北京老天文馆设备和建筑的老化,北京天文馆的改造被提上日程。北京天文馆是拆是留引起了社会热议,其中一个就是商业化方案“原天文馆内将建一座超高的现代化建筑”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同时遭到了李渊等天文馆元老和张开基等建筑师的明确反对。

1998年夏天,北京市民和公众听说天文馆可能被拆除,纷纷前往参观参观者的数量是平时的三四倍。2000年9月8日,决定由北京市政府投资2亿元新建一座博物馆,并保留旧馆新楼和旧楼相互呼应。

2004年12月,北京天文馆新馆建成(B馆)正式建成开业,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科普剧场、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等。其中,宇宙剧场直径18米,拥有标准半球全天屏幕,可同时容纳200名观众。

2007年7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美国小天体委员会将这颗编号为59000的小行星命名为“北馆星”,标志着北京天文馆对中国天文科普事业的贡献。

2008年7月,老北京天文馆(A馆)翻新后重新开放。重点是天文馆的改造大厅内摆放的光学天象仪是一台先进的蔡司9光学天象仪,还配备了先进的光学天象仪和全天数字投影系统;此外,还增加了《玩转星空》和《奥运星空》大型专题展览。

设计布局 编辑本段

建筑设计

北京天文馆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包括a馆(老馆)B馆(新馆)两馆。建于1957年的北京天文馆是二战结束后亚洲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天文馆它的设计与莫斯科天文馆相比,也沿袭了美国的先例,主要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张开基设计、宋融、秋和其他来自民主德国的设计师专家和工程师也参与了天文馆的设计。

北京天文馆的造型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大厅布置在建筑中间,天文馆上升,两翼为展厅和报告厅。门厅的八角形外观符合平面布局。同时冲淡了建筑朝北立面带来的阴郁感立面处理采用西方古典建筑手法,庄重稳重、屋檐也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云纹图案,室内装饰强调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大堂内及周围摆放了大量与天文相关的画作,雍容华贵。

北京天文馆主馆(A、B馆)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天文馆,展览厅和演讲厅,以及天文台、气象台、天文广场等附属建筑。主厅中央是一个八角形大厅,室内放置高约10米的福柯摆。门厅和天文厅由走廊连接。天文馆的外屋顶是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技术先进成熟,直径25米,厚6厘米,由民主德国的专家设计;内顶是直径23米的半球体。

馆内布局

A馆(老馆)

A馆主要有天文馆和东、西两个展览厅。天文馆为圆形平面布局,分为内外两层蔡司天文馆放在天文馆的中央。展厅和报告厅平面呈长方形,可以独立使用报告厅的放映室和管理办公楼位于大楼的二层。

天文馆位于北京天文馆A馆中央球幕内径23米,可容纳400名观众同时观影内部是红色的、绿、褐、蓝色四个区域的布置,保证每一位观众都有很好的欣赏体验视角。

B馆(新馆)

B馆有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下两层。设有宇宙剧场、4D剧场、3D剧场3个科普剧场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科普教育设施。其中,b馆一楼有一个航天飞机展厅、3D剧场、餐厅,b馆底楼有一个太阳展厅、月球陨石展厅、宇宙巡展,b馆二楼有宇宙剧场、4D剧场、星空咖啡吧等。 

天文展览 编辑本段

基本展览

宇宙畅游展览

宇宙巡展位于天文馆B馆一楼。展览从地面观星开始,周围的星星会“陨石”以此为起点,逐步深入太空了解月球、行星,还有太阳系外的太空,甚至还有人类尚未解开的宇宙谜题。展览中有一个孙家、月球漫步、陨石部落、星座显形、宇宙之谜、挑战岛、多彩宇宙、巨眼观天、星星相伴、宇宙灯塔、太阳科学馆等11个主题展厅。

宇宙穿梭展览

航天飞机展览位于天文馆B馆底层。以“宇宙穿梭”为主题,分为宇宙的进化、宇宙尺度、系外行星、引力透镜、逃离黑洞、天体系统、时光旅行等七大主题展厅。从“宇宙演化”一开始用视觉冲击建模的方式呈现宇宙演化的各个阶段,伴随着宇宙的演化“年历”,将漫长的宇宙演化史压缩成一部“年”,以“年”确定本单元宇宙发展中的主要事件。

宇宙风景展览

宇宙景观展位于天文馆B馆二楼。主要以大而美的图片的形式来展示星系、星团、星云和其他深空物体。展示了一个看似很小但实际上大约1光年长的“马头”星星,形状像草帽“螺旋星系M104”北半球夜晚肉眼可见的物体“昴星团M45”等。

临时展览

镜图史话”展览:2022年1月,北京天文馆推出全新的原创展览“镜像图片的历史——黄金时代的早期望远镜和经典星图”展览会上展出了二十多件作品、19世纪的古董望远镜非常优秀,重现黄金时代的欧洲古典星图还设置了多个原创互动展览,向观众展示天文发展的望远镜时代。

古台展览

北京古观象台有魏紫厅和东、西翼有三个展厅,分别陈列“中国星空”西学东渐”和“灵台仪象”三个主题展览。在古平台的院子里,有1:3件明代青铜军人和简单器具的复制品和1:3件郭守敬原计划的复制品。在陈方的后院,有古老的计时仪器,如日晷和手表,还有天文测量仪器,如按原始比例复制的明军仪和简仪。

中国星空”主题展览

中国星空”主题展览位于魏紫厅,是古代平台中最大的展厅,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

西学东渐”主题展览

西学东渐”主题展位于西翼,主要展示了明末以来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天文学发生碰撞的曲折过程。

灵台仪象”主题展览

灵台仪象”主题展位于东翼,主要展示古天文台的历史沿革,藏在古天文台的天文仪器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已被拆分、退货和转运历史。

科普剧场 编辑本段

天象厅

天文馆位于A馆中央,拥有先进的设备,在球幕上模拟真实的自然星空、天象变幻、太阳系穿梭、太空探索等天文图片。上映的电影涵盖星座、太阳、月球、星系等基本天文概念,其中《宇宙大爆炸》以宇宙的诞生和演化为背景,从“大爆炸”火球开始剧烈变化,诉说着宇宙100多亿年的演变;《奇妙的星空》可以看北斗七星、牛郎星织女星、飞马座、猎户座和其他四季星变化和发光;《走近黑洞》是一次黑洞的极限冒险之旅,探索宇宙中神秘的天体是如何在极端的物理条件下演化的。

宇宙剧场

宇宙剧场位于B馆二层,直径18米它拥有标准的半球全天屏幕,球屏系统拥有庞大的天文数据库,启用实时模式,通过立体显示清晰呈现复杂的天体运动。上映影片主要有:《系外行星:发现新世界》通过逼真的3D特效,跟随相机解开系外行星之谜,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太空的奥秘;《古玛雅的天文:宇宙的观测员》是墨西哥苏美尔天文馆推出的科普节目,展现了天文学上的古玛雅、历法、建筑等方面的成就;《迷离的星际》讲述星际恒星、行星的演变、能量爆发和毁灭,星云的详细变化,等等。

4D剧场

4D剧院位于B馆二楼,有200个座位它可以呈现立体图像并产生水射流、喷风、拍腿等多种特效;上映影片主要有:《撞击与生命》讲述了40亿年前小天体的撞击拉开了地球生命的序幕,地球保护了生命,抵御了来自太空的威胁;《穿越寒武纪》结合化石模拟和复原技术,再现了寒武纪时期中国澄江生物群的真实面貌,展现了“寒武纪大爆发”《消失的土星光环》是一部以探索科幻宇宙为主题的4D电影主人公范晓和发明家 s的父亲出发驾驶新发明的星际飞船前往遥远的土星,开始了未知的土星冒险。

3D剧场

3D影院位于B馆地下室,116个座位,屏幕宽度12米、它高9米,是一个小型的巨型银幕剧场,呈阶梯状。上映影片有:《奔向月球》是天文馆制作的3D电影,获得国际科教影视2019“中国龙奖”金奖,介绍中国 美国的月球探测计划、登月、驻月等内容;《海狮:生存空间告急》是一个关于濒危海狮生存的故事,呼吁人类保护海狮,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小行星:极端任务》)通过逼真的视觉效果和计算机图形技术,展示宇航员探索小行星在太空漫游中的潜在作用,排除到达小行星的太空冒险。

古迹馆藏 编辑本段

天文馆馆藏

到2021年,北京天文馆拥有773件藏品(套),包括15件珍贵文物(套)藏品分为石质类、钟表仪器类、铜器类、纸质类、望远镜和陨石等。重要的收藏品包括市政厅的珍宝“南丹铁陨石“福柯摆建于1957年、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从月球上收集了半克月球岩石。

南丹铁陨石

南丹铁陨石是北京天文馆的镇馆之宝,放在北京天文馆老馆(A馆)的正后面。这颗陨石降落在1516年6月的一次大型铁陨石阵雨中,1958年在广西南丹被发现,重680公斤属于粗粒八面体型铁陨石,外形美观,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气痕,全身覆盖一层深色熔融外壳。

傅科摆

福柯摆是一种用来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是法国青年福柯在1851年发明的,因此被称为“傅科摆”北京天文馆的福柯摆是1957年一起建造的,位于老博物馆(A馆)大厅被覆盖着黑色大理石的圆形墙环绕着白色大理石钟摆刻有时间和角度钟摆是一个装满铅的铜球,重约170公斤。

月岩(半克)

月岩:重0.5克,属于高钛月海玄武岩,是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从月球澄海东南着陆区采集的样品1978年,美国卡特总统的安全顾问访华时,送给中国领导人1克月亮石。一半用于科研,剩下的一半存放在北京天文馆B馆一楼展区。

清代石碑

清石碑立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高2.2米。正面记载了半天象仪和小地平经纬仪因义和团变形而制作和破损的史实,背面列举了用于建造仪器的各种资金。

清代日晷

日晷是中国古代广泛使用的计时工具。这个日晷是清朝制造的,长13厘米,宽11厘米.7cm。

汉代昭明镜

此昭明镜直径9.5cm,汉代制造,是铜镜中常见的一种,流行区域较广。

邮票

这枚邮票由中国和丹麦于2011年联合发行,采用赤道经纬仪绘成。

亚当斯折射望远镜

这是1796年英国制造的测量折射望远镜,物镜直径为:3/4-Inch  (19-mm) 镜筒长度(OTL)(: 21 3)4'

古代天文台纪念碑和收藏品

北京古观象台(包括仪器和附属建筑)它是世界上保存非常完好的天文遗迹,大约有700年的历史1982年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文台顶上陈列的八件古代天文仪器是国家一级文物,堪称中国天文国宝。观象台高14米,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20多米。台上南、西、放置在北三面的清代天文观测仪器如下: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线经纬仪等八件,均为青铜铸造,刻有龙纹、云纹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

天体仪

天文馆位于古天文台的顶部。它是中国唯一幸存的大象这是康熙八年至十二年的作品(公元1669-1673年)比利时传教士费迪南韦尔比斯特制作。仪器重3850kg,高2.735米。天象仪是用来演示天象的仪器,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你总能知道当时天空中的实际天象。

玑衡抚辰仪

纪的陈仪位于古天文台的顶端。是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去观象台,看到台上的仪器都是西方的结构和系统,于是他命令秦遵循浑仪系统、西方法的规模铸造了一个中西结合的新仪器。由当时任秦传教士的戴进贤刘松龄设计并监制,在乾隆十九年建成(1754年)竣工。仪器重5145公斤,高3.379米。

学术科研 编辑本段

北京天文馆是北京第一个天文科普、教育及研究机构。2019年成立科研部,研究方向涉及时域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星系宇宙学、恒星物理、星际介质陨石和行星科学等。天文馆拥有多种陨石样品,以及阿里望远镜等科研资源,其场地海拔5000米以上,并开展了大视场巡天平台等观测设备建设。

《天文爱好者》由北京天文馆主办的杂志创刊于1958年。2001年推出《天文爱好者》“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交流竞赛”2003年《天文爱好者》与北京天文馆合办“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将每年举行一次。2005年,《天文爱好者》发起并举办年度“天文爱好者星空大会”,至今已连续举办,成为我国天文科普的品牌活动。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社教活动

北京天文馆集展示和教学于一体,举办天文知识展览、天文科普讲座、组织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组织公众观测等活动,向学生等广大公众宣传普及天文知识,让北京天文馆真正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天文馆的科普活动有宇宙少年团、冬夏令营、天文小主播、宇宙观察员、天文小讲堂、天文竞赛、移动天文馆和其他各类项目。其中“明星是我的好朋友”天文馆里过大年”等等都成了品牌活动。

文创设计

北京天文馆的文创产品涵盖了星星的故事、飞向天空、仰望星空等话题,还有天文书籍、星图教具、创意产品、活动教具、科学实验、望远镜和配件等产品类别,经典的热门产品是太空计时器、DIY60望远镜、活动星图等。

在2020年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中,北京天文馆的两款文化创意产品入选文博创意设计复赛“优胜作品。一是“北京古观象台书签”一套古观象台线条画由篆刻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张永林先生篆刻,北京天文馆以此为基础推出文创产品“古代天文台书签套装”,展现了古代八大天文仪器的风采。二是“跟随天文馆去探索”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根据收藏和天文知识,设计制作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宇宙探秘系列、多彩星球系列笔记本、最初的梦想(东方红一号)笔记本信封护照夹、最初的梦想(土星)笔记本信封护照夹、多彩星球彩铅笔、速写宇宙彩铅笔、飞向月球系列环保袋和笔袋、小宇航员系列 T  T恤等。

北京天文馆新开发了“全天星座系列”文创产品于2022年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出该产品是基于北京天文馆全天88星座图的全天星座衍生文创系列产品主要产品有《全天88星座扑克》《纸工天球仪》等。

所获荣誉 编辑本段

1958年6月,国家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Te 23 北京天文馆”,含北京天文馆、人造星空各一张。

2015年3月,北京天文馆获得北京市科普基地优秀活动展评三等奖。

2016年4月,北京天文馆授牌“全国100个优秀信息化科普教育基地”

2016年9月,北京天文馆获奖“北京市科技普及先进集体”称号。

2016年9月,北京天文馆入选“中国第一批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7年5月,北京天文馆入选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奔向月球》荣获国际科教影视2019“中国龙奖”金牌《宇宙大爆炸》第七届夺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影视动画金奖。

2017年6月,北京天文馆在丰宁“科技创新·科普惠民”活动荣获“特别贡献奖”

2018年11月,北京天文馆入选“中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名录”

2020年4月,北京天文馆入选北京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2023年4月,北京天文馆4D原版电影《童年太阳系》获得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国产影片”和“最佳观众推荐4D电影”两项大奖。6月,北京天文馆科普剧《凝望苍穹——天文国宝 百年纪实》获得2022北京地区博物馆“优秀教育案例”荣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文字博物馆    下一篇 中国地质博物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