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文化百科   

梨膏糖制作技艺

梨膏糖制作技艺是中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目编号编号:JS-04-Ⅸ-0036,梨膏糖制作技艺是无锡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项目。

目录

历史溯源 编辑本段

梨膏糖最早始于唐朝,传说唐朝贞观年间,宰相魏征之母患咳嗽病(气管炎)又怕吃药,御医就用中药煎汁,加梨汁、冰糖熬成梨膏糖给她吃,不久即痊愈。后来皇宫权贵竞相仿制,成为当时显赫一时的宫廷秘方,再后来慢慢流入到常州民间。

早年的吴金寿是常州“百草香梨膏糖店”的开办者,艺名“小名利”。1958年他偕同包云飞(小得林)在常州市东大街开设了“街头艺人说唱卖糖合作社”,1963年迁址南大街,并改店名“百草香梨膏糖店”。很多上年纪的,都记得这家老招牌的店。包云飞为了更好地、更大范围吸纳梨膏糖世家和传人,于当年年找到蔡家,要求将花式梨膏糖和药梨膏糖(黑糖)共同开拓常州市场。有着祖传制黑梨膏糖技艺的蔡茂山就成为了包云飞(小得林)当年的关门弟子,艺名“笑嘻嘻”。

蔡茂山师傅现住在常州福利院,他是蔡氏梨膏糖的第三代传人,而他的爷爷“蔡天赐”,早年更是名动“上海滩”。记者前不久去看望蔡茂山师傅的时候,老人红光满面,只是腿脚不太灵便,但思路清晰,尤其对“梨膏糖”祖传手艺念念不忘,希望有人能传承他的事业。

如今蔡氏梨膏糖真的后继有人了!蔡茂山的长子蔡亚刚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决定将这一非遗项目发扬光大,专门开办了梨膏糖厂。不仅如此,蔡亚刚的胞姐蔡亚萍以及外甥等,也都投身到梨膏糖的事业当中。

蔡家梨膏糖采用梨汁、桔梗、杏仁、胖大海、茯苓、甘草等多味中药,加糖按比例熬成汁,制成糖块。以前的老百姓习惯称他们的梨膏糖为“药梨膏糖”,也称“黑糖”,那是因为这种梨膏糖加了祖传配方的中药,糖块呈深咖啡色或者浅黑色而得名。

蔡氏药梨膏糖经过科学检测,其干燥失重、微生物、还原糖、菌落总数等指标,全部合格,目前已取得了QS认证。与梨膏糖如影相随的是“小热昏”。它靠诙谐幽默的语言,和一面小锣,把听众逗得前仰后合,开怀大笑。它是卖梨膏糖艺人,在街头招揽顾客的一种说唱表演。“小热昏”一般针砭时弊,观众喜闻乐见,在旧社会,为免遭迫害和麻烦,故取名为“小热昏”。人们既买了梨膏糖,又能从艺人口中了解国家大事,是旧时常州地区广大老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像“裁缝师傅勿吃我的梨膏糖呀,袖子管缝到领口上呀;皮匠师傅勿吃我的梨膏糖呀,锥钻戳到大腿上呀……”等都是经典的老段子。

据了解,蔡氏梨膏糖第四代传人蔡亚刚,为了让常州老百姓都能听到“小热昏”,还将组织常州首家“小热昏说唱团”,轮流在各大社区演唱呢!广大居民们可以试目以待了。

主要特点 编辑本段

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其工艺、技艺、科学而严谨,被赋予了常州地方风味和特色。其选料大多益气清火、明目补肾、清音利咽、平喘润肺的中草药组成。口感舒适、老少皆可,四季宜服。馈赠礼品。常州梨膏糖制作技艺已成为江苏省级非物质遗产。常州梨膏糖的代表有常州老字号蔡天赐梨膏糖,代表人物有蔡天赐梨膏糖的四代单传传承人蔡亚刚先生等。

制作工序 编辑本段

遵循古方,将18味中草药煎炖熬40分钟取药汁与冰糖雪梨秘制收膏而成。有止咳化痰、平喘顺气、清喉润肺等功效。1.煎液:将雪梨榨汁,与18种中草药一起加水煎煮,每隔20分钟将汁液取出一部分,再加水继续煎煮,这样连续取汁液两次。2.浓缩:将两次取出的液汁用旺火烧开,然后再改用文火煎熬,当液汁浓缩时加入冰糖粉,并不断搅拌至粘稠状,再加入橘红粉,继续搅拌;当用筷子挑起成拉丝状即可停火,熬制过程,火力应逐渐减少。3.划切:将经浓缩的粘稠液倒入搪瓷盘内,烧凉后压平,厚度为5到6毫米,然后用薄刀片划切成长宽皆为5到6厘米的小宽(一般不切透),待凉透时即为梨膏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青铜失蜡铸造技艺    下一篇 邓尉探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