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文化百科   

苏东坡传说

苏东坡传说是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项目编号JS-04-Ⅰ-0038,属于民间文学。苏东坡传说是以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群。

2011年5月23日,“苏东坡传说”(杭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07月16日,“苏东坡传说”(黄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1月14日,“苏东坡传说”(常州)入选“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苏东坡传说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目录

历史源流 编辑本段

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性格豪迈,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一生虽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但对人生始终抱有超旷达观的襟怀;他同情百姓,关心生产,在各地为官期间,为当地老百姓切切实实做了许多好事。出于对苏东坡的喜爱,当地民间流传了众多关于他的传说。

各大版本 编辑本段

杭州版

苏东坡传说流传范围很广,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普查和编辑中,浙江、江苏、江西、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四川、广东、海南等省卷本都有所收录。其中,尤以苏东坡在杭州的传说数量最多,也最为出色。苏东坡曾先后两次在杭州任官,第一次任通判,第二次任知州,总共历时五年,在这里留下了大量传说故事。他在杭州期间留下的传说故事,与地方风物交相辉映,令人难忘。董校昌主编的《苏东坡在杭州的传说》就收入了当代还在流传的苏东坡传说56则。在杭州还流传苏东坡是一位美食家,人们还用东坡肉来做纪念。

黄冈版

古城黄州,因东坡而闻名天下。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正如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相传苏东坡在徐州、黄州、杭州三个地方做过“东坡肉”。在任徐州知州时带领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百姓纷纷杀猪宰羊上府慰劳,东坡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烧制红烧肉回赠予老百姓。大家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它为“回赠肉”。

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苏轼被谪贬到黄州,见黄州市面猪肉价贱,而人们不大吃它,便亲自烹调猪肉。有一次他食得兴起,即兴作了一首打油诗名曰《食猪肉诗》,诗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诗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开始争相仿制,并把这道菜戏称为“东坡肉”。

苏东坡二任杭州知州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葑草湮没大半的西湖重新恢复昔日美景,杭州的老百姓非常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醇香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赞赏称奇,于是“东坡肉”的美名更传遍了中国。

常州版

日前,经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公布,常州共有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批准为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由常州市天宁区文化馆申报、常州市名人研究会作为传承单位的“苏东坡传说”成功入选,编号为JSI—38。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常州有着不解之缘,他对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的常州情有独钟、无比眷念。他21岁考中进士时,就结识了10多位常州籍同科进士,与单锡定下“鸡黍之约”。在他以后40多年的人生中,曾10多次到常州,其间两次上表朝廷乞居常州,并担任过常州团练副使,晚年自海南赦归后定居并终老于常州。苏东坡去世后,他的长子苏迈和幼子苏过的后代定居常州。常州作为苏东坡的终老地和第二故乡,除留下众多遗迹,还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千百年来,这些传说故事在常州民间口口相传,成为常州名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州市名人研究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常州名人的学术研究,尤其注重于苏东坡传说的收集整理与保护,先后公开出版了《东坡常州奇缘》、《苏东坡常州传说故事》等书籍,并拍摄了《苏东坡传说》音像资料片,还于2011年8月份在苏东坡终老地藤花旧馆成功举办了“纪念苏东坡仙逝常州910周年名家书画藏品展”,成绩斐然,在全国引起广泛注目。

“苏东坡传说”被公布为江苏省非遗项目后,常州市天宁区文化馆和常州市名人研究会将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努力做好这项非遗的保护工作,为“苏东坡传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好基础工作。

人物相关 编辑本段

苏东坡(苏轼,公元1037—1101年),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苏东坡一生走过很多郡州、县邑,却对江南腹地、古运河畔的常州情有独钟。他先后11次来常州,曾任常州团练副使,在常州结友甚多,并终老于常州的藤花旧馆。

作为苏东坡的“第二故乡”,常州人对苏东坡的挚诚亦是世间少有的。在他处于危境和失意之时,朝中各式人等对他都避如蛇蝎,而常州和常州人,始终对他敞开温暖的胸怀。宋元符三年(1100)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儋州,临行无人相送。唯有常州人葛延之,不远万里深入不毛,给他送去龟寿帽、百家衣、茶叶及笔墨等文房数宝,为他祷祝平安。

苏东坡对于常州,则是一种文化力量。常州地区历来崇文尚艺,苏东坡这样一个文人,选择在常州安居正是适得其所。苏东坡11次来常州的经历中,既有访友叙旧,也有投亲小住,因此在常州民间留下了许多遗迹遗存和传说故事,成为了常州文化的宝贵财富。

当年苏东坡乘船来常州,在运河边上岸、泊舟的舣舟亭,和其作画的洗砚池,至今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常州的运河两岸,也留下了苏东坡的足迹。经广泛搜索整理而成的苏东坡在常州的传说,话本版本众多,内容极为丰富,传说中所涉及的人物、风物、名胜等等,都与常州有关,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有的还被改编成了影视和舞台剧本。

主要作品 编辑本段

《苏东坡对绝句》《佛印吃鱼》《呒没功夫》《教子君称职》《东坡游湖留地名》等。《东坡游湖留地名》主要说了东坡和佛印和尚相伴出外,游滆湖,看风景,路上每到一处,即兴题桥名、地名的传说故事。东坡题的桥名、地名、村名被当地百姓知晓后,一直沿用至今。

现今,天宁区文化遗存中与苏东坡相关的很多:当年苏东坡来常州泊舟的舣舟亭,仍矗立在运河边上的东坡公园内;当年苏东坡用过的洗砚池,已于上世纪完整移迁于东坡公园内;苏东坡终老常州的藤花旧馆,现在常州前后北岸65号,保存完好;苏东坡吟诗题的桥名、地名、村名 “安欢渎”“步云桥”“够爬桥”“晚步桥”“香泉亭”“东安”等,均沿用至今。

传承意义 编辑本段

苏东坡传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深深印刻在劳动人民的心里,已经与杭州地区的文化紧密结合,成为文化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湖甸龙舟会    下一篇 朱元璋传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