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丹阳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丹阳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丹阳酒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晋代王嘉的《拾遗记》,南北朝时已风靡大江南北。该技艺以酿坊生产形式长年流传于丹阳民间,主要流布于丹阳境内的云阳镇以及里庄、延陵、珥陵、访仙、导墅等乡镇。它的生产与延续与丹阳的地理、气候、水质、粮食作物等条件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地域关联性。解放后国家实行公私合营,众酿坊合并,改组成地方国营丹阳酒厂,该技艺得以传承至今。

丹阳为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气候温和,盛产糯米,素有“酒米出三阳,丹阳为最良”之美誉,历史上就以酿造美酒而著称。该酒因需长期封缸陈酿,故名“封缸酒”。其主要原料为本地产的优质糯米。其工序繁杂,技术要求高,主要工艺流程为:选米、蒸饭、淋饭、加药、拌饭、搭窝、来酿、封缸、榨酒等。每个环节都要十分到位,因为特定的原料和水质,并与特定的工序相结合,方可酿出鲜甜醇厚、,具有典型丹阳特征的封缸酒。其酒液呈琥珀色,香气醇厚,口味甜浓,色香味独具。因而,它作为中国甜黄酒的代表,有“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之美誉。

以师徒传承为主。自丹阳酒厂改组后,主要传承人有邱维汉、赵寿大、赵新华、许朝中、毛忠瑞等人。该酒在中国黄酒家族中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别具地方风味的特征、独特的工艺技术以及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享誉海内外。

目录

​概况介绍 编辑本段

丹阳封缸酒,素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内外。丹阳封缸酒南北朝时就已出名。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阳,故丹阳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称。丹阳黄酒历史悠久,酿造史已有3000余年,境内出土的西周青铜凤纹尊,兽面纹尊以及青铜方卣等远古酒器证明,早在西周时期,这里已有相当发达的酒文化了。

江苏丹阳封缸酒历史悠久。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阳,故丹阳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称。

传说很久以前,江苏镇江一条街上有一口井,冒出的不是水,而是酒。这口冒酒的井冒出的酒又醇又香,10里以外都闻得到它的香味,整天都可以闻到它的香味。所以这条街上酒店特别多,来吃酒的不要花酒钱,只要买些小菜就行了。因此每天来这儿喝酒的人也多了,这条街也就有了名气。三国时,蜀国猛将之一的张飞路过镇江,一下码头就闻到酒香,馋得嗓子直发痒。一打听,说这儿有口酒井,他也顾不得"将士在外不得喝酒"的军令,来了就喝酒,一口一碗,一边喝一边喊:“好酒!好酒!”一口气喝了不知多少碗,人也瘫到地上不省人事了。这事被关公知道了,就气呼呼地跑来责问酒家,为什么要给他兄弟喝这么多酒。酒家说:“我们的酒是井里出的,不要钱,随便哪一位上门,都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的”。关公不信,世上会有冒酒的井和不要钱的酒?要店家带他去看看。他趴在井边往下一看,这井里的一股酒气直往上冲,他猛吸一口,浓烈的酒味冲得他直咳嗽,脸憋得通红通红。关公的大红脸也就因此而成的。关公想:这酒不花钱,人们就会贪杯,这样不知要误了多少大事。于是,他挥起青龙偃月刀,一下子把井劈成两半,井里的酒满街横流,成了一片酒的海洋。后来,据说这条街就叫“酒海街”。酒井里淌出的酒,顺着运河流到丹阳,丹阳家家户户用缸把酒封存起来,逢年过节,婚嫁吉日,或生孩子喝"三朝酒"时,才倒点出来招待亲友,这就是后来丹阳有名的封缸酒。丹阳封缸酒:素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内外。丹阳产封缸酒在南北朝时就已出名。1984年荣获国家银质奖,在全国甜型黄酒中评比名列第一。

酿造工艺 编辑本段

丹阳封缸酒
丹阳封缸酒
以当地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用麦曲作糖化发酵剂。粒大、均匀、洁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质清甜、含多种无机盐类矿物质的玉乳泉水,配以特制酒药,经低温糖化发酵,在酿造中,当糖分达到高峰时,兑加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后,立即严密封闭缸口,养醅一定时间后,抽出60%的精液,再进行压榨,二者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坛,再严密封口贮存2-3年即成。酒色棕红、明亮,香气浓郁,口味香鲜。酒度40度含糖分28%以上,总酸0.3%。酿造成酒后色泽棕红,醇香馥郁,酒味鲜甜,酒为十四度以上,为黄酒中上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兴化传统木船制作技艺    下一篇 金坛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