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
七夕节(拼音:qī xī jié),又称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七姐诞、七娘生,时在农历七月初七,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除汉族外,满族、朝鲜族、壮族、侗族、苗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节日最早可能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小雅·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当时七夕为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因社会制度限制个人自由,故托言天上星宿以求慰藉。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清晰可见。织女星与两旁两颗较暗的星形成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在此东面可见牛郎星。(《夏小正》: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
汉朝以后,七夕开始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正式成为属于适龄男女的节日。(东汉应劭《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目前成为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日期被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主要的习俗是乞巧、祈愿、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结扎巧姑等。流传到日本亦是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的形成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由来传说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牛郎织女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牛郎织女传说的生成
关于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
-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 岐彼织女,终日七襄。
-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 睕彼牵牛,不以报箱。
《大东》篇原是一首表现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怨刺周王室的诗。这一节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当今的统治者也是如此,虽身居高位,却无恤民之行,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此时,它们只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到西汉时期,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塑像,面面相对。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都明确指出在昆明湖畔的左右两侧分别塑有牵牛、织女像。他们已从天上来到人间被远远地隔离在湖的两边。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见明显。《古诗十九首》首先透露了这一信息。其中的《迢迢牵牛星》吟道: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灌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
这里的牵牛、织女二星已具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受着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而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清楚的。
进一步说明问题的,是东汉人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其中有一段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见《岁华纪丽》)
这表明,在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风俗之中了。发展到这一步显然是要经过相当长期并且是十分积极活跃的演进过程的。
稍后的三国时期,更有不少诗文反映了这一内容。如唐代李善为《文选》魏文帝《燕歌行》作注时引了曹植《九咏注》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可见牵牛、织女已经成为诗人们表现爱恋和思念之苦的一种突出和常用的意象。
节日演化 编辑本段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织女星名称的由来可以从《诗经·豳风·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来推敲得知,由于九月是气候较为凉爽的晚秋,也是穿着寒衣的时节。九月授衣,则必须八月裁制,七月当然就是织妇们织布的时间。牛郎星名为牵牛,则有着“牺牲”的意思。《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杀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时,正好是草木丰茂,用以贡献牧草给牲畜的时节;到八月则依据牲畜体格,观察哪些适合用以祭祀;九月则宰杀牲畜用以祭拜神明。
而《礼记·月令》称八月为“循行牺牲”,而此时织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则升上天顶,宛若在追逐织女星般。七夕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背后应该有着配合时令与天文景象的源由。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最早称为双星节、双七节,自汉代起称为七夕节、乞巧节,到唐宋时,又称为女儿节、少女节。从七夕节最早的称呼来看,其起源糸由星名衍变而来。汉代以前,牛郎称“牵牛”,它与织女不过是银河两岸的星名而已。它们之间既无故事情节,也没有七夕节日之说。二者七夕相会的传说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的漫长过程。
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生活的长期安定,过去那种为统治者服务的“天神合一”思想不再是神话故事的唯一内容,一些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热切渴望的神话故事的越来越多。正是在这一时期,牛郎织女由星名演变成了男耕女织的神话人物,并且被注入节日的内容。《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最好的佐证,说明其以广为流传。同时在《淮南子》、《风俗通》中出现了“乌鸦填河桥而渡织女”和“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传说。在民间随之产生了七夕看织女星和穿针、曝衣等文化习俗。
至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一书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更为有趣的是,由于魏晋文化的繁荣,此时的登楼晒衣改为了登楼晒书。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远超过了前朝。比如七夕期间以锦彩结成楼殿,“嫔妃穿针,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的场景,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特别是吟咏七夕的诗篇更比比皆是,仅全唐诗中就有仅千首。比如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祖咏同题诗亦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宋代以后民间的乞巧活动更为丰富,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一步完善,并有了新的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是增加了男孩儿祀牛郎神的习俗。每逢七夕,便设“乞巧市”,专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开始,连续数日。到七夕之夜,小儿则置笔墨纸砚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小女孩则至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杨朴曾诗云:“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梅尧臣诗云:“古来传织女,七夕渡明河。巧意世争气,神光谁见过。隔年期已拙,旧俗验方讹。五色金盘果,蜘蛛浪作窠”。
明清时期,七夕做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则是家家陈瓜果等食品和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牵牛郎、织女二星乞巧。据《清嘉录》载,百姓用巧果或偕花果,“陈香烛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从七夕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来看,其文化内含既是对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的神化和赞颂,也是劳动人民对男女爱情坚贞信念的祈祝和向往,特别是通过乞巧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充分再现了一种特定意义上的精神寄托。
节日习俗 编辑本段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不过,古人乞巧不独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后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
《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闺中秘戏”,“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是指一种小型蜘蛛。《东京梦华录》则说:“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曾提及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到了现代,七夕节又被人们称为“爱情节”。许多商家和民众称之为“中国情人节”,但由于“情人”一词可能产生的歧义,以及七夕传统习俗中并没有情侣约会的内容,因此民俗专家认为称为“情人节”不适当,而应称“爱情节”。在中国大陆、台湾,七夕节被商家作为商业促销的一大良机,而传统习俗则呈现失落。
传统七夕女儿节习俗虽然没落,但现代七夕却以情人节样貌重生,在台湾七夕是情侣约会重要的节日,再经过商业化后七夕情人节的重要性已不亚于西洋情人节。
民俗特色 编辑本段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只不过是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另外,七月正值各色植物活泼朝气的盛夏,一些七夕节风俗还与夏季特有的季节特色紧密相连。
1.针线 女孩子们乞巧用的器物都极为精细。乞巧用的针就有很多种,双眼、五孔、七孔、九孔,精细异常。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曝晒,过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水中便清晰可见各异的针影来。如果针影是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2.鲜花 除了针线,女子们还在鲜花上做文章。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放在露天的庭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还有些妇女捣凤仙花,取汁,染在无名指和小指甲上,称"红指甲"。
3.唱歌 唱《乞巧歌》也是过七夕节重要的一项活动。歌是这样唱的:"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4.祭织女 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香案,供上水果、仙花向织女乞巧。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嬉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5.窃听哭声 七夕情人节还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听哭声的人必须要是个童女,在夜来人静之时,悄悄的走进古井旁边,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6.许愿 虽然说七夕节上少女是绝对的主角,但已婚的人和年老的人也都各怀所愿,等着在七夕节这天许下美好的愿望,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据说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灵验。
7.预告收成 据说七夕的天河,还可预告当年的收成,天河明显,收成就好,粮价就低;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粮价就高。还有一些地区在七夕做"青苗会",也是一种许愿的活动。
8.玩偶 北宋时期,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几天,市面上还会推出各式应节的特殊产品。例如以蜡铸成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做成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称之为"水上浮"。有人还用蜡制成婴儿玩偶,妇女买回家后将玩偶浮在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还有人在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在磁碗里,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七月也是荷花盛开之际,有人便动脑筋,折下未开的荷花,做成假的双头莲,造型可爱,颇受时人欢迎。
9.晒书、晒衣 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又促成了另一项七夕的习俗--晒书、晒衣。历史上关于文人晒书、晒衣的习俗有过几则有趣的小故事。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考虑到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司马懿决定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暗中探查真相。当时正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按照风俗,正在家中晒书。亲信回去后禀报魏武帝说司马懿并没疯,而且还在家中晒书。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刻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外,汉代还有晒衣的风俗。魏晋时,这一风俗也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传承价值 编辑本段
七夕节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其中,深入人心的牛郎织女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题材,它与民俗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间活动,是文学、民俗学、游艺诸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城市一般不过七夕节,在农村还保留着相关节俗,一些传说也还在流行,但乞巧活动已经淡化,所以七夕节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步弱化,需要加以挖掘和保护。
中国
江南
江南的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西南
染指甲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年轻姑娘们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这样可以年轻美丽,对未婚女子而言还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
山东
胶东地区则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妇女们穿上新装,欢聚一堂、盟结七姐妹;少女们则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称巧饼,用来祭祀织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广东,人们六月便开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临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鹊桥,还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七夕之夜,人们在厅堂中摆放八仙桌,摆上各种精彩纷呈的花果制品和女红巧物。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闽南
在闽南,当地人把织女称为“七娘妈”,是保护孩子平安的神。闽南的习俗在七夕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红糖糯米饭以驱虫防瘟疫。
香港
现时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过往的传统习俗,于七姐诞当日到纸扎店购买“七姐衣”,于当晚用来拜祭七姐。而过往日子的妇女,亦有在拜祭之时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绿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传得手艺。
在坪洲及西贡,分别有两间七姐庙,坪洲的七姐庙名为仙姊庙,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现时在香港,年轻人不太重视七夕,反而情人节则备受重视,当中实有一些微妙的文化差异。
台湾
七月七也是“七娘妈”的诞辰,七娘妈是儿童的保护神,床母是幼儿的保护神,台湾人有拜“床母”的习俗,有幼儿的家庭便在这晚祭拜床母,还会焚烧纸钱“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除了在台南、鹿港还保有做十六岁成年礼,传统七夕民俗活动在台湾已日渐式微,但在庙方宣传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七夕民俗活动。
现今七夕大多被商人炒作,变成商业化的七夕情人节,汽车旅馆成为约会的热门去处。
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便把农历七月初七改为公历七月七日庆祝。阴历的七月七日被日本人称为“旧七夕”。
琉球
琉球的习俗是扫墓、祭祖及晒书。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七夕,是韩国以及朝鲜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七夕节,和中国的七夕节一样,也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前后,气温逐渐下降,雨季逐渐开始的时期,在此期间的降雨被称为“七夕水”。这段时间里南瓜、黄瓜以及甜瓜开始丰收,人们常常向北斗七星祭祀油炸南瓜。
七夕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白居易
-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权德舆
-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古意 (唐)孟郊
-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罗隐
-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宋之问
-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祖咏
-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词 (唐)崔颢
-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鹊桥仙 (宋)秦观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鹧鸪天 七夕 (宋)晏几道
-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鹊桥仙 (宋)范成大
-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 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行香子 (宋)李清照
-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二郎神 七夕 (宋)柳永
-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
-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传承保护 编辑本段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其民俗和七夕节的传承与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西和乞巧节民俗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11年,石塘七夕习俗、天河乞巧习俗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等。2012年,“七夕贡案”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14年,郧西七夕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如今在甘肃省西和县、湖北省郧西县等地区,仍保留着七夕“乞巧”习俗。在西和县,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当地人会进行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节段的活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