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人物百科    其他人物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又名武真人、大道公、华侨邓公,原名吴坤(tao)979年-1036年)他生前是北宋时期闽南的一名医生死后演变成闽南医神,并“海神妈祖”并尊为“海峡保护神”。

吴坤出生于北宋时期福建泉州地区同安县白蕉村(现在是漳州市角美镇白蕉村)年少时父母病逝,于是我有了学医济世的志向。年轻时游历名山大川,拜访师徒。盛年定居山东明岭下龙丘坑,青教旗(今厦门市海沧区)集药炼丹,以药济世。他待人不分贵贱,不求报酬当他在张泉地区遇到瘟疫时,他四处奔走,拯救生命,无数人活了下来。景祐三年(1036年)因为上山采药摔下悬崖,58岁去世。村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善良,并支持吴坤“龙湫庵”塑像纪念。从此,他被信徒们神化为医神,可以祛病康复。南宋时期,从药神演变为当地的守护神,消灾除疾。明朝四晋封,弘熙元年(1425年)封至“昊天金雀石喻慈济义灵冲应该保护国家财富惠普和惠普奇道,真君,无极帝”一个当地的神“大帝”的神格。此外,保生大帝还相信移民会带着神灵和神像渡海,因此台湾省各地都修建了寺庙、东南亚成为海内外同胞认祖归宗的纽带。

保生大帝的形象是一个通晓道教的儒者,身穿道袍,头戴儒者之冠。相关经典有《保生大帝真经》《保生大帝大道真经》等。相关影视作品《保生大帝实录》《神医大道公》。他的信仰活动包括祭祀和占卜。据现代统计,保生大帝的寺庙有600多座,大多分布在闽南和台湾省。最有影响力的祭祀活动是中国福建省的白蕉慈济宫、清教慈济宫和薛佳慈济宫。占卜求医是保生帝庙的一大特色。保生大帝 2005年和2008年,苗族的习俗信仰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录

人物生平 编辑本段

吴夲(979-1036年)北宋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白蕉村人(现在是漳州市角美镇白蕉村)生于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景祐三年五月初二。他的生平事迹最早记载于南宋古碑《神医大道公前传》:立于青礁慈济宫(东宫)的“杨志碑”宋嘉定成书于1209年,作者是陇西学者杨志)白蕉李和慈济宫(西宫)的“庄夏碑”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漳州知府庄夏撰)这两座纪念碑是在吴坤 ■死亡当时,吴坤还没有被彻底神化,所以这一描述是客观真实的。

奋志学医

据《慈济宫碑》,吴坤 的父亲叫童,母亲叫黄,都是贫苦的村民,从事农业和渔业。吴坤十岁时,父亲生病去世,因为没钱耽误就医几年后,他的母亲因悲伤和贫困而去世。吴坤深受这种逆境之苦,所以他决定学医并拯救世界。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吴坤首先拜蛇医为师,捉蛇采药。为了精通医术,我遍访名寺,拜师学医,到处采集民间草药,博采众长长处,又苦心炼黄,以至于年轻时就学会了巧画图,懂得人体血液中经络穴位的普及,善于针灸治疗病人使其活血,敷汤或草药使其返老还童,祛除疾病。据《慈济宫碑》报道,吴坤还学会了飞上三五步救人救物的艺术。他在气功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

悬壶济世

盛年时,吴坤定居于山东青教旗明岭下龙丘坑(今厦门市海沧区),亲自凿井取泉(也就是说,单晶姚权的神圣印记今天依然存在)每天上山采药,用龙丘坑天然岩权凿成臼(就是今天没有真正的药臼,历史遗迹依然存在)多年来我一直在收集医学和炼丹术,孜孜不倦。据《同安县志》报道,吴坤救天救物,救了世界,靠医疗让世界闻名,没有拿任何人的钱。他曾经遇到过一个少年被劫匪砍伤胫骨骨折,生命垂危吴坤把浑身是血的少年抱回小屋,为它接上断骨,内服外敷,专心调养,把少年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这样救人的事迹赢得了远近村民的赞扬。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鼠疫在张泉地区流行。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农村一片荒芜吴真人不顾自身安危,带领弟子奔赴疫区,跋涉锦州的崇山峻岭,奔波泉州的乡村,以救民为己任。他在泉州时,住在花桥亭,在那里给所有的人施丹药。他的医术和医德赢得了泉州人民的赞誉和尊敬。为了纪念吴真人 的医德,后人在吴真人居住的地方建了一座官庙,名为华侨宫,并供奉了一尊雕像,以纪念他的恩情。后来发展成送药送药的地方,为了发扬吴真人的美德。

《同安县志》也记录了吴坤的显灵“帮助宋高宗渡过黄河,逃离南方”和“鄱阳湖出现拯救朱元璋”两则故事。他还说,吴坤生前曾揭露过御用名单来对待皇太后生病后,为了感谢吴坤,大帝想让他成为神医,但吴坤婉言谢绝了。但是宋碑的两面都没有包含这一重大事件。《同安县志》还说,明朝永乐十七年,吴坤出家为道士“丝线过脉”神奇的医术治好了文皇后的乳房疾病,获得了“长命百岁,无极,伟大的人生”之封号。

道教生活

吴夲生前不吃荤、不结婚,挺像一个严守戒律,对道教有兴趣的和尚。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闽书》年孙毅写的: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他的第一个曾祖父孙天喜,吃河鱼生病,在家附近的岐山卧佛寺调养。一百八十多位方士修成了真理,头发很漂亮,相当不朽他们去过居士庙和乌镇(吴夲)听说裴阳真在修寺学仙方面很有造诣,于是涉水过河,前来寻访取经。裴阳珍对吴坤和彭丽媛印象深刻的不同世俗的外表和言论,他们相处得很好裴阳珍毫不掩饰自己所学,并把它交给了吴武珍。吴武真见孙病了。就是巧手为天玺治病,三天见效,半个月平复。病愈后,孙天玺喜出望外,要赏他一百金吴武真拒绝了他,所以孙、吴也成了知心朋友,裴阳珍走后,两人一直互通消息。

坠崖逝世

景祐三年(1036年)吴坤去文普山龙池岩采药,不幸坠崖身亡,享年58岁。村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善良,并支持吴坤“龙湫庵”塑像纪念。

宗教角色 编辑本段

医神:《西宫檀越记》和《杨碑》中的吴坤是一个自守的大清、一个相当道学的民间医生。在《庄碑》年,吴坤 他生前医术高明他死后,他的医术被信徒们神化,他们用道教仪式向吴坤祈祷以求康复。《杨碑》记录“死后,超自然的利益,人民有疮,疾病和痰,他们不 我没有注意医生,但是他们正在等待帮助。撮盐水,把剑横在面前,焚香默默祈祷,但沈嘉已经起飞了”《杨碑》年的吴坤作为医神的地位进一步加强,生前的医疗活动颇具道教色彩,治疗疾病往往是“医巫并用”,称吴夲“若按病施药,如一枝断箭,或吸水饮病,虽患奇,远近皆治。

保生大帝保生大帝

地方保护神:南宋时期,吴坤 的功能大大扩展,他逐渐从医学精神走向消灾、万能的地方守护神进化而来,各种相关的神话传说应运而生。给吴坤发号施令的权力,保护他不受小偷的侵犯、护卫乡里的职能。吴坤也显示了他的精神,以确定混乱的青白礁,这有助于创造东宫青角宫和西宫的白角宫。南宋以后,吴坤 它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治病,也可以治病病,以雨救旱,挖井取泉,防匪防贼,祈求名利,或祈求熟悉。

大帝神格:明清时期,人们编造了大量有关乌坎的神话故事从吴侃活着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故事“神通”到去世后的种种“灵异”全方位的神化使吴坤 作为神的形象更加饱满。明代朝廷四次授乌坎:洪武五年(1372年),敕封“好田豫伊势凌镇郡”永乐七年(1409年),敕封“万寿无极大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敕封“恩人,昊天,苗毅,惠珍,君宝盛达”洪熙元年(1425年),敕封“昊天金雀石喻慈济义灵冲应该保护国家财富惠普和惠普奇道,真君,无极帝”一个当地的神“大帝”的神格。

宗教形象 编辑本段

在明代,唐太和蔡等著名儒学家的倡导,使保生大帝形象儒化万历年间,保生大帝的形象更加鲜明。万历壬寅年(1602年)应魁慈济宫,《吴真人世修道果碑》全州县谢家贤所写,载保生大帝:衣为道,冠为儒,剑在左,印在右”保圣大帝是一个熟悉道教的儒生,身穿袈裟,头戴儒生冠。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李光地也颇为儒雅他死时,“道服儒冠”

艺术形象 编辑本段

保生大帝的形象在不同的地域和时代有所变化。早红脸端庄,脸鲜红,冠肃穆因为瘟疫,脸色非常凝重。从此变成了一个送福行善的温柔优雅的形象色彩淡雅,右手持佳,左手持玉玺。后来出现了儒生头戴方巾,手捧极品的形象。

民俗信仰 编辑本段

保生大帝的信仰和习俗主要包括祭祀和占卜。此外,在保生大帝信仰的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

祭祀:牺牲包括求神分灵、进香乞火、周游全国等,都是官方节日、朝圣游行,也流行和简单的家庭崇拜。每年,在保生大帝的圣诞节,(农历三月十五)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聚集在祠堂举行大型祭祀活动,其中有影响的是中国福建省的白蕉慈济宫、青教慈济宫和台湾省薛佳慈济宫。台南薛佳慈济宫每年都举办“上白礁”祭祖仪式,隔海相望的遥远祭祀,以示我们不 别忘了我们祖国的祖先仪式。盛典延续了300多年,从未间断。 

卜签:占卜分为药签和灵签。求药签是保生大帝庙的特色信众到保生大帝庙铺药签后,可根据药签处方到药房取药治疗药签的药方多为常见中草药,对常见病有一定疗效。此外,青教慈济宫的66首诗,多是关于行善积德勤奋进取等中华传统美德。

其他:坐瞑仪式:晋江深沪镇沪江宝隽寺的信众,每年农历五月初二保生大帝升时,都会举行坐禅仪式。信徒们拿一把椅子,整夜坐在庙里或庙前,祈祷避祸。

扶乩:南京丰州镇英魁慈济宫的信徒一个城市向来有在寺庙里助人为乐的习俗据《吴真人祠记》记载,当时的县令黄到庙里求字。

做龟:在保生大帝生日那天,德化县丁干村大清宫的信徒们会用糯米做一只大乌龟祭祀保生大帝,祝愿保生大帝永生,信徒们健康平安。

酢大福:广东省大埔县广福宫每年农历九月十五举行“酢大福”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不仅仅是为了祭神,更是作为人们相聚的舞台。

主要影响 编辑本段

对保生大帝的信仰影响深远这些寺庙不仅建在福建,也建在广东和广西,还有台湾省,甚至东南亚。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省有200多座保圣帝庙,包括台北保安宫、台中元保宫、台南薛佳慈济宫等,香火十足,信徒众多。随着中国侨民走出国门,移居东南亚各地,当地也出现了供奉保圣大帝的寺庙比如菲律宾明利拉有宝泉寺主炉,新加坡有宿务支炉,天府宫、金兰庙等都设有保生大帝。保生大帝的民间信仰超越了国界,形成了吴真人的宗教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载体之一美国对中国的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之一;在两岸交流中,保圣大帝作为闽台共同的本土守护神,发挥着情感沟通的纽带作用,对增进两岸民众的认同感和情感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保生大帝信俗    下一篇 灶神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