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西藏山溪鲵

西藏山溪鲵,别名杉木鱼、羌活鱼等。属小鲵科山溪鲵属的一种。雄性大鲵全长175 ~ 211毫米,雌性大鲵全长170 ~ 197毫米..头是平的。犁骨齿有2排,呈八字形。手掌和跖骨没有角质鞘【zhí】。尾巴背面呈深棕色、深灰色或橄榄灰色,上面有小斑点或没有酱黑色斑点。

西藏山溪鲵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西藏自治区、重庆、青海和四川等省。生活在海拔1500-4250米的高山或高原溪流中,大多生活在溪流中的岩石下或泉沟中的岩石下。白天呆在家里,晚上出去。食肉动物。它主要以盛产于山涧的钩虾为食。

截至2019年底,低海拔地区的西藏毛茛种群数量减少了30%以上。2019年,西藏山溪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VU。2020年,它与VU一起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藏医药领域,西藏的大鲵(养殖品种)可以入药。此外,该物种的皮肤分泌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目录

命名分类 编辑本段

名字:1878年,布伦格尔根据四川宝兴的中国斑蝥(1872年)发现了斑蝥属。1925年,施密特在他的文献中首次描述了这一物种,并根据其模式起源“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在提达西南(甘肃省提达西南,靠近甘肃和西藏边界)的甘肃省西藏边境附近”将其命名为“西藏山溪鲵”。1927年,施密特在另一份文献中对西藏大鲵的情况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将该模式的起源确定为“北纬33°左右的甘肃西藏边界”。吴在2000年的书评中解释了这一模式的起源,即甘肃省的“临洮县”。但据考证,这一记载可能与原始文献有所不同,该模型的起源实际上应在北纬33°左右的四川西北部。

分类:梁飞等(1983)的研究指出,西藏蝾螈没有角质鞘,这与山溪鲵明显不同。同时,研究还指出,通过背部是否有斑点来区分山溪鲵和西藏毛茛并不可靠。鉴于这种区分的困难,梁飞和其他人认为斑点蝾螈是西藏蝾螈的同义词。然而,赵(1990)在染色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华绒螯蟹的核型为2n=68。这一特征被认为可以区分中华绒螯蟹和相关物种,因此赵主张中华绒螯蟹是有效物种。然而,这项研究没有涵盖模式标本的起源,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观点的准确性。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西藏的大鲵看起来像蝾螈。成年雄性大鲵全长175 ~ 211毫米,雌性大鲵全长170 ~ 197毫米,雌雄大鲵尾长分别约为头长的104%和96%。成虫体长110~160毫米,幼虫体长一般在130毫米以下。在繁殖期,怀卵的雌性体型较大,腹部圆滚滚。产卵后,雌性细长且腹部小,而雄性则短而细长。成虫体尾背面呈深褐色、深灰色或橄榄灰色等。,上面有酱黑色的小斑点或无斑点(皮肤疣【luǒ yóu】突变株为浅棕黑色);腹部很轻。亚成体的体色大多为黄绿色。幼虫体色多为黑灰色,腹部一般为青石色。

大鲵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短,吻端宽而圆,吻边不明显;鼻子略靠近吻部;眼睛比前角到鼻孔距离大;嘴角在后眼角下方,上唇皱襞极其发达,下唇皱襞较弱,被上皱襞覆盖;上下颌有细密的牙齿;颈侧无鳃孔或鳃渣;前颌烟囱较大,有2排短犁齿,左右间距较宽,呈“八”字形,每侧有4 ~ 6颗齿。树干圆柱形或稍平;尾巴的基部厚而圆,向后逐渐变平;尾鳍褶皱低而粗直,末端钝圆。皮肤光滑(少数区域有遍布皮肤疣的变异个体),从眼后部到颈褶外侧有一条浅沟;车身侧面一般有12条肋槽;头腹部有许多纵向褶皱,颈部褶皱呈弧形。前后肢相贴时,指趾端之间的距离为2 ~ 3根肋骨。手指和脚趾末端扁平,手指侧膜明显或薄弱,末端纯圆,手掌和脚掌无角质鞘;前脚有4根手指,后脚有4根脚趾,个别手指和脚趾末端呈黑色。雄性和雌性大鲵的肛门都微微隆起。雄性大鲵肛裂前端为短横缝,其前缘中央有一浅色乳突,向后形成纵沟;雌性娃娃鱼的尾巴比雄性娃娃鱼短,肛裂为纵缝。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西藏大鲵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陕西、西藏自治区、重庆、青海和四川等省。具体来说,它的地理分布范围从四川西部到青海、西藏东部的大雪山和岷山,从北部的甘肃天水到南部的四川九龙,再到东部的秦岭和大巴山,再到东部的陕西宁陕和柞水,属于高山物种。

栖息地:西藏大鲵是一种适应高原或高山寒冷气流的有尾两栖动物。它生活在海拔1500-4250米的山区或高原溪流中,但多生活在3000米以上溪流中的岩石下或泉沟中的岩石下,有许多石头较多、水质清澈的溪流。随着纬度的增加,西藏大鲵的海拔也会相应降低。如四川南江地区分布在海拔1600~1850米,陕西留坝在海拔1500~1700米。它要求栖息地的森林覆盖率更高。西藏的大鲵是终身水生物种,有时它有上岸的习惯。成虫主要选择砾石基底的主流缓流区,幼虫主要选择生活在卵石基底或泥砂基底的回水区浅滩。溪流水深15 ~ 40厘米,pH值5 ~ 8。

生活习惯 编辑本段

节奏行为:西藏的大鲵白天潜伏,晚上出来活动。白天,天昏地暗。大多数成年人躲在岩石或枯枝下,他们的头不时露出水面呼吸。一般很少在水中活动,而幼虫活动较多,白天时不时能看到它们游动。西藏的大鲵通常在晚上18: 00到早上6: 00活动。繁殖期的藏鲵白天也有活动,其中雌性较多,白天很少能看到雄性,偶尔能看到少量雄性躲在石缝或大石头下。当七八月雷雨来临时,上岸躲在草丛中或爬上灌木丛。西藏大鲵于12月至次年1月初进入冬眠期,2月至3月初出来活动。其中成虫比幼虫更早进入冬眠,一般在12月初进入冬眠,幼虫在12月底至次年1月初进入冬眠。冬眠的地方是在溪流中大石头底部的沉积物中,或在岸边杂草的岩石深处。

觅食行为:西藏的大鲵是肉食性动物,几乎在夜间进食。它主要以山涧中盛产的钩虾为食,占总食量的70%~90%。此外,还使用一些昆虫的成虫和幼虫,如溪流中或溪流岸边的蜉蝣科、步甲科、蛱蝶科、石蛉科和蚯蚓。食物的种类与季节有关,春季单调,秋季复杂,冬季简单,所有季节的胃内容物中都出现沙子。

运动行为:幼虫快速敏捷。成虫反应迟钝,对繁殖期的活动不敏感,因此容易被捕捉。繁殖期后,它敏感而活跃,很难捕捉。晚上,雄性和雌性藏鲵爬出庇护所,在水面上移动。看到光后,他们迅速躲在大石头下或保持不动。雄性大鲵一般集中在水域中心深处的大岩石下,雌性大鲵则在浅水区底部大范围爬行。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西藏大鲵的繁殖季节是从5月到7月。繁殖季节雌性泄殖腔周围有明显的肿胀和膨出,泄殖腔呈椭圆形并纵向裂开,泄殖腔开口红色,泄殖腔前端无圆锥形突起;雄性泄殖腔孔周围无明显肿胀和膨出,其前端有一圆柱形突起。有些个体有较大的圆锥形突起,泄殖腔比雌性泄殖腔小。

通常有两种求爱方式。一种是雄性通过摇尾巴炫耀20-30分钟,然后雌性主动靠近雄性或用吻轻轻触摸雄性的尾巴,最后完成拥抱过程。另一种是雄性主动靠近雌性,用吻轻轻抚摸雌性的头以示亲密,最后雌性接受雄性的“求爱”行为并拥抱它。

西藏山溪鲵的体外受精。在拥抱之前,雌性首先产生一部分卵袋并附着在石头等物体上。然后雄性和雌性拥抱在一起,用它们的后腿把卵袋拉出来,同时雄性在卵袋上射出精液。期间,雌性不时张开嘴,偶尔发出“咕咕”声。同时男性身体极度弯曲,持续2 ~ 3分钟,之后逐渐恢复正常。经常有重复的行为。

产卵幼仔:西藏的大鲵在5月底或6月初产卵,一年只有一次。产卵期平均温度为5.8 ~ 9.7℃,水温为4 ~ 7℃,p H值为6.25 ~ 6.35。一般选择溪流中水流相对平缓的地方产卵。每次有2个产卵袋,卵袋有弹性且坚韧,它们用一个普通的手柄粘在石头上,手柄呈左螺旋弯曲状。卵膜透明微黄,卵白灰色。卵袋长87 ~ 180毫米,直径10~12毫米,每个卵袋通常装有16 ~ 25枚卵。产卵后,雄性有30 ~ 45分钟的护卵行为。当其他雄性靠近时,它们会摇头或抬起头来看着它们,与此同时,它们会张开嘴咬人。如果有必要,它们会用头部发动冲撞攻击,直到它们远离产卵地。

孵化生长:孵化期水温4 ~ 13.5℃,气温-2 ~ 25℃,平均孵化期59.5天。所有幼虫都在6月中旬前孵化。孵化时有3对外鳃和1对平衡分支。前肢芽分支成3或4叉,后肢芽出现。幼虫体长33~35毫米时,手指和脚趾角质化;外鳃有3对,鳃长而平,唇褶明显,背鳍褶始于体后部。当幼虫长度为41毫米时,背鳍在尾巴基部折叠。全长49毫米时,背鳍和腹鳍褶皱变窄变厚,外鳃变短,眼睛位于头侧,眼睛和面部明显。当全长约64毫米时,外鳃消失,颊裂闭合,头后凹陷明显,颈部褶皱形成,尾鳍褶皱明显变窄变粗,即完成变态。幼虫一般在2~3年内达到性成熟,可以繁殖。

人工繁殖 编辑本段

养殖环境:矩形养殖池是合适的。进水管应距池底约60厘米,入口处应安装过滤网,以防止杂质进入。出水管的位置应与池底持平或略低于池底,以保证水的流通。应该在池底铺上沙子,同时放一些石头。池塘的墙壁应该用水泥抹平,以尽可能保持光滑,并在池塘的墙壁上建造几个人工洞穴。在池塘中央设置饵料台,要求台面平整,可放置数块石板,约占养殖池的1/3,边坡比例为1:4。为了防止大鲵在进食时受到惊吓,应在水池顶部搭建一个带有黑色遮阳网的遮荫棚。水池建成后,将在大约50厘米的深度首次注水,然后等待3-4天后将其排空,然后再次注入新水。反复操作3~4次后,池壁和洞壁上就会形成一层附着物,此时就可以放养娃娃鱼种了。养殖池中应有长流水,水质清洁,pH值为6.50 ~ 7.50;适宜的水温为7℃~18℃。夏季可覆盖遮阳网降低水温,冬季可覆盖塑料薄膜提高水温,以促进西藏大鲵的生长发育。

鲶鱼放生:每平方米水面可投放15种大鲵。为保证养殖效果,每个养殖池尽量保持相同规格的大鲵品种,避免以大欺小、自相残杀,提高成活率。为防止大鲵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带入大鲵池塘,可对放养的大鲵苗用1%龙胆紫溶液浸泡消毒。方法如下:将大鲵种子按1:100的药液比例配制后,浸泡在药液中15-20分钟,然后捞出大鲵种子放入养殖池中进行养殖。

饵料投喂:西藏的大鲵以动物饵料为食,富含蛋白质、锌、铁、钙和磷。饵料的种类应该广泛且搭配良好。为了保证大鲵的新鲜饵料供应,可以在旁边建一个池塘,为繁殖能力强、容易摄食的鱼类和软体动物储存一定量的饵料。

疾病控制:人工高密度养殖西藏毛茛的发病率比野生种群高出数倍。常见的病害有尾腐病和皮腐病。关键是保持水的清洁。

约束条件:西藏大鲵作为有尾两栖动物的低等类群,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在人工育种中,它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首先,人工养殖很难模拟野外自然条件下提供个体栖息地的流水环境、高森林覆盖率和大石块。其次,西藏大鲵生活的溪流水化学类型属于重碳酸盐组,水质硬度约为6.0,离子含量为100-300 mg/L,pH值为5.9-6.4,水中溶解氧为9.3-12.1 mg/L,但人工养殖水质难以达标。再次,西藏大鲵栖息地的年平均水温不超过14℃,人工养殖很难保持恒定的低温。第四,人工养殖的大鲵如果配合其他食物投喂,在西藏的饲养情况并不理想。

主要价值 编辑本段

西藏的大鲵(养殖品种)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经济价值。它的性味作用是咸而温的。药用部位为肉、脑、胆。其中,肉类滋补壮阳,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和肾腰疾病;外用脑治疗头疮;胆汁和大脑有同样的作用。接骨丹是甘肃民间中药,其主要成分是西藏山溪鲵,对骨折愈合和骨形成有明显疗效。此外,大鲵的皮肤分泌物具有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成分为蛋白质性质,具有高温下短时间稳定、常温下长时间稳定的特点。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物种状况:截至2019年,西藏山溪鲵在高海拔地区广泛分布,但低海拔地区的种群数量正在减少,在过去三代(世代长度为七年)中减少了30%以上。

保护级别

2019年,大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第3.1版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处于易危级别(VU)。

2020年,西藏山溪鲵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与VU处于同一水平。

2021年,西藏大鲵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危险因素

影响西藏大鲵种群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过度捕捞和利用、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西藏山溪鲵西藏山溪鲵

第一,过度捕捉和利用。大鲵作为我国的传统藏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将其用作药材的习俗导致其渔获量增加,特别是在繁殖季节,这严重影响了西藏蝾螈种群的繁殖,阻碍了其种族的延续。

第二,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人们修建水库等活动,大量使用水资源,导致溪流径流不稳定,其栖息地破碎化、碎片化,导致机体受损和分布范围缩小,严重影响其繁殖和生存。

第三,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如两栖性和皮肤的高渗透性),西藏大鲵极易受到环境污染,特别是酸雨的影响。此外,旅游、放牧和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严重污染了大面积水域的环境,使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第四,全球气候变化、紫外线辐射增加、环境激素和疾病传播等许多自然因素都会导致人口下降。

保护措施

西藏大鲵是甘肃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青海省优先保护西藏大鲵的栖息地——马可河及其支流,并将马可河设为常年禁渔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方斑东风螺    下一篇 黑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