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哲学宗教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7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伊斯兰的经典是《古兰经》。中国过去称伊斯兰教“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并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儒释回”回即伊斯兰教)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无二理”的中国伊斯兰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目录

发展溯源 编辑本段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是:一切都不是主,只有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穆斯林举行祈祷、进行宗教教育和传教活动的场所是清真寺,又称清真寺“礼拜寺”伊斯兰教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中国主要是逊尼派,新疆信仰什叶派的穆斯林很少。

根据2012年7月24日的文件,中国有2000多万穆斯林。据1980年统计,中国约有1300万穆斯林)中国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兄弟民族。2021年12月3日4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2月6日,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政治协商会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表示,伊斯兰社会将自觉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历史与交流唐宋时期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任者向中国派遣了外交代表。

公元651年8月25日,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抵达长安安,中国(首都)大约在七世纪中叶,阿拉伯穆斯林沿着海边行走、鲁来到中国,主要是为了贸易。海上航线是从波斯湾到马纳尔湾,经孟加拉湾到马六甲海峡的中国南海,到达扬州、广州、杭州、泉州和昌安,从陆路到达中国新疆天山南北,然后到达昌安安。来自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外国人在自己家里向信徒口授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教义、条款,读《古兰经》,教他们过宗教生活并代代相传。同时,佛教的建立积极适应了时代的主流文化。然而,由于缺乏信徒和语言障碍,中国主流社会对这一信仰知之甚少。唐时称“大食法”,宋代被为“大食教度”伊斯兰教在10世纪初的五代时期传入新疆(中国的五代时期)维吾尔人在古代被称为“回纥”或“回鹘”汗国建立后,接受伊斯兰教,并以武力推行,以军事行动击败于阗地区的佛教势力,在南疆建立伊斯兰教。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广泛传播。

从1219年到1259年,在41年的时间里,蒙古军队三次大规模西征,把粮食摆上了餐桌、波斯、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移居中国。这些身份不同、元代将不同民族的人统称为回族。这些来自东方的穆斯林分布在全国各地,成家立业,形成了穆斯林居住区。中国的许多土著人因为婚姻和其他问题加入了穆斯林。此时,穆斯林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地方政府中也有穆斯林。穆斯林学者和宗教专业人士也享有豁免、免差、免役等特殊待遇。随着穆斯林和清真寺数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具有中国伊斯兰教特色的清真寺功能管理体系——。宗教思想接近儒家思想。

此时,伊斯兰教成为与其他宗教并行的独立宗教信仰,其基础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几个民族,即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和新疆维吾尔族,以及17世纪接受伊斯兰教的蒙古、回、汉、包 一个与藏族和其他民族混合的民族。这时唐宋时期的“化外之民”,成为了一个具有本土意识的中国穆斯林。明朝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实现了本土化。此时的穆斯林不是唐宋时期的侨民,也不是元朝时期的外地人,而是当地的穆斯林群体。朱明王朝建立后,实行了同化政策,穆斯林开始说汉语、改汉姓、穿汉装。而在当时的背景下(明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外伊斯兰文化的交流被切断。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成为必然、唯一的选择。清真寺是学校建筑、以儒诠经”讲经方法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特色教育体系。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美国的传统文化开始融合。

它不仅满足了穆斯林的空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在中国的领导下获得伊斯兰教各界的认可传统文化。清朝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艰难时期。穆斯林知识分子“以儒诠经”视野和社会影响,翻译内容“已由宗教哲学、宗教教规系统延伸到天文历法、地理与《古兰经》的汉译”然而,统治阶级受到压制,因为伊斯兰教规不符合主流社会的意识、这次袭击使穆斯林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尖锐,导致统治者与伊朗信徒之间的暴力冲突。在清朝的领土上,尤其是陕西、甘、宁、格林和其他地方爆发了“反清复明”许多反清斗争的口号。明清时期,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汉译运动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民国与近代民国是穆斯林爱国主义觉醒和实践的时期。辛亥革命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分崩离析“三民主义”,“五族共和”理念得到传播。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几次重大革命活动,直到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中国穆斯林都参加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穆斯林将军马福禄在天津附近和北京城内顽强抗击敌人,最终为祖国献出了生命。

1937—1945年抗日战争中,各族穆斯林奋起抗日,积极支援前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穆斯林组织和武装力量。在马本斋沂南(1901—1944)在五年的时间里,回族人民 在其领导下的美国支队与敌人进行了100多次战斗,给该地区的敌人以严重打击。

1944年新疆的维吾尔人和少数民族—1949年,在伊利、塔城、阿勒泰地区建立了阿哈马蒂河·哈斯木(1914—1949)以他们为首的革命政权和武装集中力量打击新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势力,配合全国解放战争,在全国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促进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解放。

1953年5月11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京成立,包尔汉当选为协会会长。认为穆罕默德在世时没有系统地论述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但是《古兰经》中的两节列出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信仰真主和使者,信仰他降示给他的使者的经典,和他以前所降示的经典。谁不信真主、天神、经典、使者、最后一天,谁的确误入歧途”伊斯兰教信奉的真主的属性是仁慈。

古兰经中有一章叫做“至仁主章”列举上帝 对人类和精灵的仁慈。伊斯兰教强调诚实的美德。穆罕默德说:你应该坚持诚实的美德,因为诚实会引导你走向正义。这旨在强调诚实、反对虚假。中国 美国伊斯兰教认为伊斯兰教应该给人类带来和平与正义,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平等对话和交流。它要求每一个穆斯林坚定地认识到主的独特信仰、恪守中道、公正而不激进,以中国为正确,不走极端,反对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相信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友好交往是人类共同发展和世界持久和平的基础。它类似于儒家文化提倡的中庸之道和伊斯兰教提倡的中庸之道、不分级,中道、不太多意味着适度,这体现在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它提倡适度消费,既不挥霍也不吝啬,中道之心敦促人们在关系中不要太自私,从而实现团结和谐。

思想内涵 编辑本段

古兰经中的中道思想

《古兰经》中将“中正信士”称为“中道信者”。真主说:“有经的人啊!你们不要在你们的宗教上夸张过度。”又说:“因为他们背叛、过分。他们也不互相约束他们所犯的罪过,他们所做过的行为实在是罪恶。”又说:“真主的确不喜爱过分的人。”以上这些经训强调每一个穆斯林都要虔诚信仰、不偏不倚、恪守中道,不断增强团结意识、宽容意识、公正意识。

圣训中的中道思想

“圣训”是每个穆斯林的行为准则,穆罕穆德教导我们说:“真的,我比你们更敬畏安拉,但我斋戒也开斋,礼拜也睡觉,我也结婚。违背我的道路者,不属于我的民族。”这段圣训要求我们穆斯林要在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中的遵从中间道路。穆罕穆德说:“最优美的事是中正之事”;“你们应该走中间路线,后继者追上,超前者退回”,“不要贪婪现世,安拉就喜爱你,不要贪婪别人的财务,民众就喜爱你”,“你们不要对宗教过激,你们之前的人确因对宗教过激而毁灭了。”这些圣训证明了伊斯兰是宽容、和平的宗教,每一位穆斯林都要做到对任何事物,都主张平和、均衡的中道原则,不过分、不偏激、不走极端。

六大信仰

简称“六信”,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末日、信前定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也是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

信安拉

信安拉是伊斯兰教的信仰核心。“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每一位穆斯林都必须口诵“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古兰经中对安拉的特性和德行有详细的叙述,即安拉是独一的主。《古兰经》通篇都是在讲述安拉,并且《古兰经》的每篇开头都写着“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总之,在伊斯兰教的世界里,安拉被赋予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安拉无处不在,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永恒超然,独一无二,是完美无缺的。

信使者

伊斯兰教认为在真主与信教者之间,除天使之外,中间由使者接受安拉启示向世人传播宗教,穆斯林称他们为“圣人”或“先知”,使者并不止1个,虽然没有确切数字,但《古兰经》中讲到安拉在每个民族中,确已派遣一个使者。《古兰经》中提到的名字仅28位,其中最有名的有六位,他们被称为六大使者。伊斯兰教认为使者是人并不是神。穆罕默德曾说:“如果你们喜爱真主,就当服从我。”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成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之一。

信经典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曾降示了许多经典,如易卜拉欣的《苏候福》、达乌德的《栽布尔》、穆萨的《讨拉特》、尔撒的《因吉勒》、穆罕默德的《古兰经》等,共约114部。但是《古兰经》之前的经典,其原文已全部遗失。只有《古兰经》是保留完善的经典,所以信经典,实际上是信仰《古兰经》。古兰经是每个穆斯林有时间就要诵念得经典,时刻按经典去做,去理解世界。

信天使

天使又称天仙或天神。伊斯兰教认为天使是光创造出来的,不分性别,不分老幼,没有肉体,不吃不喝,也不睡觉,是妙体。他们对安拉唯命是听,安拉让每个天使拥有双翼或三翼,或是四翼。每一个都有特定的地位。例如伊斯兰教的四位大天使,传达安拉启示的吉布利勒,《古兰经》就是通过它传授给穆罕默德的。观察宇宙万物的米卡伊来。世界末日来临时吹号的伊斯拉飞来。专门掌管死亡的阿兹拉伊来。等等很多,没有一个确切的数目,而绝大多数也叫不出来名字。伊斯兰教还认为天使是有“排班”的,夜班天使与昼班天使轮流,他们会在晨礼和脯礼时相会。在真主与人之间,有一半是神一半是人的桥梁,伊斯兰教认为这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信仰天使便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之一。

信末日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能创造世界,也可以毁灭世界。对于人类来说,末日是从死亡中复活,接受真主的审判,因此也有人称这一信仰为“信复生”“信末日审判”。伊斯兰教将信末日作为六大信仰之一,便是让人们知道,今世的善恶,都将得到真主的判决。行善者进乐园,作恶者堕入火狱。警告世人做的事会得到报应,多行善事,维护社会稳定。关于伊斯兰教的世界末日,《古兰经》中这样记载。天神吹响号角,告知人们世界末日来了,召集世界上所有人。然后发生大地震,人们会惊恐万状,大地变的光秃,宇宙将还原到被创造之前。所有人都会到真主那里听候判决,根据善恶进入乐园或火狱。而人类会被划分三等,一、行善者最先进入乐园,里面有宝石床榻,长生不老的童侍服侍,饮不醉人的美酒,丰盛的水果鸟肉,珍珠一样漂亮的妻子,在乐园里他们听不到恶言和谎话。二、幸福者,古兰经中并没说这种人是否可以进入乐园,但是他们享受无刺的酸枣树,香蕉树,漫漫树荫,泛泛河水,丰盛水果,与被升起的床榻。三、薄命者,他们生活在毒风和沸水中,在黑烟的阴影下,既不凉快,也不美观,伊斯兰教认为这种人是不信教者,不信末日者,他们虽然今世曾富贵豪华,但是由于不行善,在末日会得到报应。

信前定

伊斯兰教认为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安拉创造和安排的。《古兰经》的第54章49节提到“我(真主)确已依定量而创造万物”。在《古兰经》中,人们可以找到关于世界的起源、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法律和道德、家庭生活、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论述,所以伊斯兰教认为真主为人和世界所确定的一切都记在天经中。每个人的生死、祸福、善恶、美丑、胜败都是安拉提前预先规定的。如《古兰经》中提到“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各人的寿限了”。

五大功修

伊斯兰教的修行方法即五大功修,分别是念、礼拜、斋戒、天课,朝觐


五项基本功中的念,即是念“清真言”,“念”从口中发出,直达内心;心的记主是最高等级的记主。而记主就是记念真主,是五功修中的第一门功课,用阿拉伯语念证词“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奴仆和使者”。其中有高念,低念,默念。但念作证词时不应默念,应发出声念。念作词就是赞颂真主,赞颂使者。

礼拜

礼拜是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阿拉伯语音译为“索拉特”, “祷告”、“赞颂”之意。礼拜是穆斯林的“天命”功课,是“五功”中的第二纲领。《古兰经》和《圣训》中多次提到礼拜的问题,对礼拜功课做了严格的规定。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天礼拜五次,分五个时辰,分别是晨、响、脯、昏、宵、称五时拜。每周五称聚礼日,这一天有主麻拜,又称聚拜。开斋节拜和宰牲节时有会礼,在这两个节日上有特有礼拜的礼数。在为亡人举行祈祷仪式时也会按照仪式进行礼拜。

封斋

封斋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之一,封斋又称“把斋”,其阿拉伯语为“索姆”,有“戒除、坚忍、克制”之意。斋月的斋戒期为29天或30天,每天从黎明到日落,从黎明时吃完封斋饭开始便不能饮食,禁止性欲行为,日落后在马上吃开斋饭。这样一天的斋戒就完成了。斋戒之人必须做到眼不视邪、口不言邪、耳不听邪、脑不思邪,并不许有恶意中伤、造谣污蔑、说谎吵架、偷盗凶杀、赌博嫖娼等违法行为。斋月在伊斯兰教历中是固定不变的,于伊斯兰教历九月,此月被称为“莱麦丹”,其中有“磨练”的意思。关于封斋的正式规定是在《古兰经》中,“有信仰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和“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穆罕穆德依据古兰经规定于伊斯兰教二年八月宣布伊斯兰历的每年九月为斋月。

天课

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是伊斯兰信仰的第四基柱,是每一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天课是阿拉伯语“则卡提”的音译,意为“洁净、廉洁”等。天课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心灵,二是净化财产,就是说使完纳天课者的思想、精神不断得到升华,摆脱吝啬的控制。这是安拉对那些丰衣足食的穆斯林的主命,让他们把每年盈余财富的一部分用作帮助贫困和有需要的人。

朝觐

朝觐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真主安拉在的《古兰经》中说:“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凡具有朝觐条件的穆斯林一生都要朝觐圣地一次。朝觐是伊斯兰教多种族穆斯林的国际性宗教活动,是缅怀先知易卜拉欣的国际纪念活动。

教派类别 编辑本段

逊尼派

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伊斯兰教的正统派——逊尼派,承认四大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都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祐之)的合法继承人,中国伊斯兰教派的理论分歧不大。无论是格底目、伊赫瓦尼、西道堂,还是伊禅教派或门宦教派,都是逊尼派,都承认四大哈里发为正统,而且大都遵守大伊玛目阿布·哈尼法的教法。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既不是根本信仰的互异,也不是政治主张的不同,而主要是在宗教修持或具体宗教仪式上存在一些差别。

伊赫瓦尼

伊赫瓦尼派由东乡族大阿訇马万福创立,伊赫瓦尼是阿拉伯语,意为“兄弟”,又称“哎亥里逊乃”,意为“遵经”,一般被称为“新教”。在1888年,马万福在麦加朝觐留学期间,深受当时阿拉伯半岛瓦哈比派提倡的“回到《古兰经》中去”和“遵经革俗”的思想影响,1892年归国后,提出“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在河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创始伊赫瓦尼派。在宗教思想上伊赫瓦尼也信守逊尼派的教义和思想。

格底目

格底目派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派,“格底目”原意为“遵古”,,是伊斯兰教中比较保守的教派,自16世纪依禅卡兰将苏非派传入中国后,部分人参加了苏非派,部分人参加了伊赫瓦尼派,20世纪80年代,这一派人数大为减少,即便如此在人数上它仍然还是一个多数派,他们长期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接受儒家思想最深。格底目派一直奉行着逊尼派的教义思想,以古兰经为基础,严格遵守“六大信仰”“教门原根八件”和传统的礼制。

西道堂

西道堂的创始人用刘介廉的《天方性礼》《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等宣传伊斯兰教教义,故有“汉学派”之称。

四大苏非及其门宦

门宦是伊斯兰教苏非主义派别及所属各支派在中国回族穆斯林中的通称,新疆的苏非主义各支派通称为“依禅”。

虎夫耶学派及其门宦

“虎夫耶”,系原意为“隐藏”“低念”。它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苏非学派之一,派教上属于逊尼派。

嘎德林耶学派及其门宦

“嘎德林”原意为为“大能者”,中国伊斯兰教四大苏非学派之一,派教属逊尼派,12世纪为伊朗人艾卜杜·卡迪尔·吉拉尼于公元1078年~1166年所创,盛行于巴格达,是苏非派中比较大的一个教团,后分两支,一派主张结婚修道,一派不婚配,出家修道。

哲赫忍耶学派及其门宦

“哲赫忍耶”原意为“公开”,是中国伊斯兰教各门宦中人数最多、传播地区较广、教权比较集中和巩固且流传时期最长的门宦之一。哲赫忍耶原为波斯人艾卜·玉素甫·哈木丹首创于波斯,后经阿布都·嘎德尔·吉拉尼的充实在波斯得到发展。后传入中亚,约于16世纪传入中国新疆的莎车、喀什等地,又称黑山派。哲赫忍耶在派教上属逊尼派。

库布忍耶学派及其门宦

“库布忍耶”原意为“至大者”,源于中亚人纳吉姆丁·库布拉的库布拉维教团。传入中国时间尚不明确。

什叶派

什叶又称十叶,原意为“追随者、宗派、同党”由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信徒组成,所以称什叶派或阿里派。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产生了继承人问题,该派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及其后代才有资格成为继承人。什叶派因在伊玛目数目及谁是最后一位“隐遁的伊玛目”问题上的分歧分成不同支派,主要有十二伊玛目派、栽德派和伊斯玛仪派,主流派别是十二伊玛目派。

主要场所 编辑本段

清真寺

清真寺是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课、进行宣教、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和举办经堂教育的场所。截止2012年7月23日中国各地有清真寺30000余座,遍布穆斯林居住的各个地方。

中国清真寺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

唐宋时期在穆斯林居住的东南沿海一些地方已出现了清真寺。中国穆斯林先民在大约唐宋年间遗留下来的四座古老清真寺,分别是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寺以及杭州凤凰寺。四座清真寺都曾发掘整理出大量历史文物,是早期阿拉伯穆斯林来华经商和传教的佐证。四座古寺建筑风格都同时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和阿拉伯建筑的特点,寺内保存至今的石碑石刻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陆上“丝绸之路”

伊斯兰教东传,宋代以后中国的内陆城市西安、北京、开封、济南等地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经商需要,穆斯林也逐渐从沿海向内陆聚集。北京牛街礼拜寺约建于996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古寺之一。在这座礼拜寺南讲堂的东边,院中有两座古老的坟墓,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作出贡献的两位来自中亚的筛海长眠于此。清真古寺在中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甘肃等地也有多座,如河北泊头清真寺、山东青州真教寺、济南清真东大寺、山西太原古寺、北京东四清真寺、甘肃兰州西关清真寺、青海西宁东关大寺和宁夏同心大寺等。

古代清真寺

仙鹤寺

仙鹤寺位于扬州市区汶河南路南门街111号,由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十六世裔孙普哈丁于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创建,近800年历史,是中国东南沿海四大清真寺之一,仙鹤寺内建筑保持宋、元、明、清的古典风貌,古建筑群按仙鹤的体型布局:大门对面照壁墙为鹤嘴;大门堂为鹤头;向北甬道为鹤颈;礼拜殿为鹤身;南北两厅为鹤翅;南北两棵柏树为鹤腿;南北两口水井为鹤眼;竹林为鹤尾。从空中俯瞰,酷似仙鹤,故以此著称。

凤凰寺

凰寺又称真教寺。据清康熙九年(1670)《真教寺碑》称,该寺始建于唐朝。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上,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公尺,建筑面积约1370平方米、礼拜殿面积约570平方米,寺内有水房及殡葬房等附属设施,是伊斯兰宗教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2001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圣寺

怀圣寺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在唐代繁盛一时的“蕃坊”。唐、宋以来,广州为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当时广州的阿拉伯等富商多数聚居于此,他们为广州带来经商的机会,也带来了不一样的伊斯兰教文化。除了用作宗教用途以外,光塔还兼具了导航、气象观测、海上瞭望等功能。

清净寺

清净寺位于泉州市涂门街中段,历史上泉州修建的伊斯兰教寺多达六七座,而泉州清净寺是其中最早的一座。“此地人们的第一座礼拜寺,就是这座最古老的礼拜寺,名称‘艾苏哈卜寺’,建于回历400年(公元1009—1010年)。300余年后,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古德斯,即设拉子著名的鲁克伯哈只,修复并更新了它,建筑高悬的穹顶、加阔了甬道,重修了高贵的寺门并翻新了窗户,于回历710年(公元1310年—1311年)竣工。”在泉州清净寺门楼北墙上方的两行阿拉伯碑文,是这座伊斯兰教寺院悠久历史的力证。

三大圣寺

麦加大清真寺

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又称“禁寺”,坐落于沙特阿拉伯境内麦加城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的克尔白天房所在地。在穆罕默德时代,为了保护麦加天房,遵照《古兰经》启示,特将克尔白天房四周划为禁地,规定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禁地内不准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异端行为,因此圣寺有了“禁寺”之称,麦加大清真寺构造极为简单,起初只不过是个长方形露天场地,而周围也没有其他建筑。先知圣寺

先知寺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城。622年9月穆罕默德带领他的皈依者和妻室迁徙此地后所建。开始,清真寺建筑相当简单,建筑用泥巴、草和树枝建成,寺长约52.5米,宽45米,院墙不过一人高。由于当时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初期首府,圣寺是政治和宗教的中心,因此在以后年代里这座先知圣寺在不断扩大。阿克萨清真寺

阿克萨清真寺又称“远寺”,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古都斯)城内。按伊斯兰教广义习惯说法,阿克萨清真寺是一块崇洁的圣地,是伊斯兰教初期的穆斯林礼拜朝向。公元636年,哈里发欧麦尔来到耶路撒冷,与当地居民签订了著名的“欧麦尔信约”,信约肯定了古都斯城归属伊斯兰教管辖。后来在伍曼叶王朝时期重修了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

教律教规 编辑本段

伊斯兰教的教律一般都来自于《古兰经》与《圣训》,伊斯兰教中的禁令非常多,如禁饮酒、赌博、崇拜偶像、求签、奸淫、吸毒贩毒等等。其主要目的是让教民品行与信仰端正,身心健康。

关于伊斯兰教关于饮食的禁忌,伊斯兰教认为若想保持心灵纯朴、思想健康理智,精神热诚,身体健康就应该对饮食注意。《古兰经》中明确规定准许人们吃一些佳美的食物,禁止吃污秽的食物。如不可以食用自死物,即使是牛、羊、鸡、鸭的自死,如病死、冻死、砸死以及压死等非宰杀而死均不可食用。

关于禁食猪肉,不吃猪肉源于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大,却多为沙漠,地域中猪很少,而养牛马骆驼很多。其《天方典礼》中也提到“豕,畜类中污浊之尤者也,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人卑污,有锯牙,好所以攫。啮生肉,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魅为祟,仍最不可食物也。”,伊斯兰教从宗教、审美、伦理、卫生的角度讲,猪是不干净的,所以禁食。

关于禁“酒”,阿拉伯人素有滥饮的通病和恶习,饮酒在传教初期并未禁止。圣门弟子在礼拜时念错经文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后又针对酗酒、赌博等恶习颁布了最严禁令,自此饮酒被伊斯兰教断为违法,违者必惩。处禁酒外,伊斯兰教的某些教派还不许吸烟,但没有明文规定。

文化艺术 编辑本段

中国伊斯兰教因民族、地域等原因服饰、风俗习惯均有不同,在中国是多元化的宗教。

安保族的文化与艺术

信奉伊斯兰教的安保族,因古代与蒙古相邻所以服饰与蒙古族相似。又受土族、藏族影响有所变化,男女在春、夏、秋穿长衫、戴礼帽,有些男子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脚穿绣花鞋,服饰色彩较鲜艳。如今,保安族男子平时戴白色或黑色号帽,身穿白衬衣,黑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时多穿中山服、军便服或夹克。女子穿色彩艳丽的右衽上衣、长裤,外套坎肩,并嵌有花边,一般戴盖头。

东乡族的文化与艺术

信奉伊斯兰教的东乡族用东乡语演唱吟诵的民间叙事长诗,如《米拉尕黑》《战黑那姆》《诗司尼比》《和哲阿姑》《葡萄蛾儿》等。东乡族民间的传说和故事,据调查,已基本定型的传说和故事多达1600多种。

信奉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服饰非常有民族特色。有冬季名为“吐马克”的男子帽,带有两个耳扇,后面有能够遮风雪、避寒气的长尾扇。帽子里层一般用黑羊羔皮或狐狸皮制成,面子用绸缎。冬季名为“波尔克”的圆顶帽,由水獭皮、貂皮、狐皮等兽皮以及羊羔皮制成。

回族的文化与艺术

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其头饰是最为典型、最富有特点的服饰。在衣、冠颜色上以白、绿、黑色为主。回族还有习武之俗。而历史上曾经被称为“昆仑派”,是中国四大武术派别之一。回族的传统体育还有踏脚、打木球和掼牛等。

撒拉族的文化与艺术

信奉伊斯兰教的撒拉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最有特点的是“说”“唱”。其中说有神话《阿腾其根•麻僧保》,有故事《阿姑尕拉吉》、《阿娜云红姬》、《桃花姑娘》、《采赛尔》、《鸽子姑娘》、《青蛙给农夫当狮子》、《公道县长》等等。唱有作品《阿里玛》、《巴西古溜溜》、《撒拉赛西已尕》等。

塔吉克族的文化与艺术

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吉克族的文学丰富多彩,有传说、故事、诗歌、舞蹈。演唱诗歌有《雄鹰》《白鹰》《聪明的宝石》《利克斯尔》《各式各样的》和《利可司尔水鸟》总称“玛卡木”。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

塔吉克族特有的乐器有“纳依”(用鹰翅骨做的短笛)、巴郎孜阔木(弹拨的七弦琴)、热朴甫(弹拨的六弦琴)。舞蹈有鹰舞、习俗舞、模拟舞、傀儡舞和歌舞戏等。

塔塔尔族的文化与艺术

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塔尔族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成立了塔塔尔剧团,先后将《巴西玛哈木》《可爱的人》《哈丽亚巴诺》《逊干尤里吐孜》《打短工的艾合买提》《塔伯里迪克》《为了他人》等剧目搬上舞台。塔塔尔族乐器种类很多,有“库涅”(二孔直吹的木箫)、“科比斯(置于唇间吹奏的口琴)、二弦小提琴等。

维吾尔族的文化与艺术

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有民间故事《桑树荫影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古典文学有《乌古斯可汗传》、《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和《五部长诗集》等。维吾尔族民族乐器也多种多样,有弹拨、吹奏和打击乐器等数十种之多。医学著作有《医学宝鉴》、《伤寒解义》,《论自然界》、《论人体学》、《论神经学》、《器官的功能》、《论自然物的热性、寒性,湿性、干性》,《回回药方》《维吾尔医百科全书》等。

乌孜别克族的文化与艺术

信奉伊斯兰的乌孜别克族现存大量孜别克文字的文学作品,叙事长诗、寓言、谚语、格言、传说、故事、民歌等。如《阿勒帕米什》《坟墓中出生的孩子》《母驼和羔羊》《猴子和木匠》《乌龟和蝎子》等。

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的出生地,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地,位于红海东岸,是沙特阿拉伯汉志省的首府,是全世界穆斯林祈祷的朝向和朝觐的地方,商业发达,为沙特阿拉伯的贸易和政治中心之一,每年接待全世界朝觐者约250万人左右。历史上,麦加有一座神庙,名称为克尔白。克尔白神庙是古代阿拉伯多神教的中心。公元440年穆罕默德祖先古莱什部落在克尔白旁修建“议事堂”,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伊斯兰教。623年穆罕默德将克尔白神庙定为伊斯兰教徒的礼拜朝向。628年宣布朝觐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天命。630年穆罕默德率军征服麦加,将克尔白神庙的多神教神像全部清除。631年穆罕默德将克尔白改为清真寺,并将周围化为禁地,并规定非穆斯林不得到麦加朝觐。由此麦加正式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伊斯兰教圣地——麦地那

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位于沙特阿拉伯汉志省北部,距麦加400公里。穆斯林曾以“和平之城”“胜利之城”“城邑之首”“坚固的乐园”等90多个美名加以赞扬。是沙特阿拉伯的贸易中心之一。公元622年穆罕默德面对麦加多神教徒,为保存实力,寻求转机,分批将穆斯林迁徒至雅思里布并改名为麦地那,意为“先知的城”,该名称一直延续至今。穆罕默德到达麦地那不久就颁布了《麦地那宪章》,规定麦地那应被穆斯林和犹太人视为圣地。双方均有义务抵御外敌。麦地那作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由该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规定下来的。

伊斯兰教圣地——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世界闻名的古城和宗教圣地之一,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位于巴勒斯坦中部。它既是犹太教圣地,也是基督教圣地,还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城内有阿萨克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及“飞马”石墙、圣石等圣迹。据传耶路撒冷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地方,所以被伊斯兰教尊为地三大圣地。623年以前耶路撒冷一直是穆斯林祈祷的朝向。

主要节日 编辑本段

圣纪日

伊斯兰教节日之一,相传穆罕默德诞生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51年3月12日(公元632年),逝世于伊斯兰教历11年3月12日,因此圣纪又称“圣忌”,国外伊斯兰教一般是纪念他的诞辰。中国格底目和回族伊斯兰教的其他几个教派的圣纪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初和三月底一整个月中的不同日子举行,且纪念的是圣穆逝世。活动内容为念经做善事,宰牛宰羊,设宴聚集或不设聚餐,分发牛羊肉,每户一份。

登霄节

登霄节音意为“米尔拉吉”,原意为“阶梯”或“上升”,相传伊斯兰教历7月27日夜晚穆罕默德乘仙马从麦加禁寺夜行至耶路撒冷的远寺,在那里身体和灵魂一并升高到第7层天上,亲眼见到真主的迹象和奥秘,见到了阿丹、伊德里斯、穆萨、尔萨、易卜拉欣等圣人,同时参观了天堂和地狱。穆罕默德与当日平安返回麦加住所。在这天夜晚,穆斯林要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

白拉台夜

白拉台夜又称“拜拉特夜”“白拉提夜”或“换文卷夜”,原意为“清白”,“忏悔”或“豁免”,总结一年的功过是非,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八月舍尔巴乃等十五个夜晚。白拉台夜大致内容为礼拜,请阿訇诵白拉台经,布施,以博得安拉的好感从而获得保佑和恩赐,还要为死者诵经。

大赦之夜

大赦之夜又称“盖德尔夜”或“平安之夜”“高贵之夜”,原意为“夺定”和“前定”。时间为教历9月莱麦丹第27日之夜。据说安拉将古兰经于这一夜一次性降到接近大地的第一层天上。在这一夜,穆斯林有“坐夜”的习俗,念经祈祷、彻夜不眠。有些家庭制作美食,馈赠亲友,整夜不眠。

开斋节

开斋节音译为“尔德-非图尔”,新疆地域称为“肉孜节”是波斯语“斋戒”的音译。斋戒规定穆斯林必须完成三件功课,即从黎明到黄昏不饮,不食,不吸烟不交合,任何物体不进入体内,也不能故意呕吐。伊斯兰教规定小孩、不健全的人、残疾人、太老的人、太弱的人可以不封斋。封斋不是只挨饿,而是要戒心、戒口。每年伊斯兰历的9月,成年穆斯林要封斋一个月,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开斋,即过开斋节。是一个规模盛大的节日

宰牲节

宰牲节又名“古尔邦节”,在天方典礼中成为“祀节”,定于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为纪念易卜拉欣父子为安拉牺牲的精神,在此日宰牲。在中国古尔邦节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保安、塔塔尔十个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伊斯兰教宰牲只用骆驼、牛、羊三种畜生,除会礼、宰牲外,庆祝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阿述拉节

阿述拉是阿拉伯语,意为“第十”,指伊斯兰教历1月10日。中国伊斯兰教派格底目也把阿述拉作为自己的节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无为    下一篇 笏板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