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活科普   

木卡姆

木卡姆(Maqam、Mukam)是集歌、舞、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欢乐颂是流传于新疆的大型套曲。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北疆、东疆各维族社区的歌词里都有哲人的箴言、先知告诚、乡村俚语、民间故事,包括民歌和文人诗词,是维吾尔族人民心灵的生动体现。

维吾尔族木卡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有明确记载的至少有500年。公元前123年,张骞被派往西域“摩诃兜勒”带回中原,龟兹音乐在公元4世纪与中原音乐结合,以《秦汉乐》为代表,后来见于龟兹文学和唐诗《轮台》“莫贺盐”,这是一种包含“艳(Yan或译称盐)趋(Kuy)乱(Yulan)三个部分的“大曲”11世纪,中亚喀喇汗王朝的喀什地区将包括“盐、趋、乱”式的大曲称为“琼乃额曼”,伊本·新浪创造的十二种模式:拉哈威、侯赛因、拉斯特、希加兹、阿布、布祖克、伊拉克、兹拉夫干、纳瓦、乌夏克、赞克拉、赛力克成为维吾尔木卡姆的音乐基础。13世纪,音乐家索菲丁·阿尔玛第一次使用它“木卡姆”这个音乐术语也被设计成多种模式直到16世纪,基本完全成熟的木卡姆才在叶尔羌汗国阿玛尼莎女王的支持下,被卡迪尔汗整理出来,同时保存下来“琼乃额曼”的曲式结构。在19世纪,阿里木·赛里姆、民间艺术家如赛提瓦尔迪将重组木卡姆,把维吾尔人 s“达斯坦”Dastan)和“麦西热甫”Mexirep)与原有的“琼乃额曼”大曲)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部具有更大音乐结构的木卡姆在同一世纪,“木卡姆”逐渐浓缩成12首套曲,浓缩的12首套曲称为“(《十二木卡姆》)50年代《十二木卡姆》完全是只有一个老艺术家在表演,抢救了6年才有救。

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次年5月20日在国内上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7月28日,会议一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

目录

艺术特点 编辑本段

虽然维吾尔木卡姆有自己的特点,但不同类型的木卡姆有一个最共同的规律性特征,或者说共性。

首先是即兴创作木卡姆以口头传播为主要传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谱简声繁”由于其特点,谱音与实际演奏效果差距较大在实际演奏中,还会即兴使用装饰性乐器,在不同的段落或音区填充或添加花朵,即演奏者在一定的旋律框架内选择歌词、段落反复、伴奏手法、旋律修饰可以灵活增减、取舍自由。

二是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品种上、内容多样、表演形式多样、音乐形态多样、舞蹈风格多样、乐器组合在几个方面是多样的;例如:木卡姆的文学内涵的歌曲包含哲学家和■谚语、古典文人 的诗歌民歌和故事也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命运的哀叹。

第三是诚信维吾尔木卡姆有非常完整的音乐结构,每一套都有调式、旋律、节奏、速度,各有一定的规律。该规范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篇幅巨大,结构复杂每个部分都有专门的术语在拍子节奏上,几乎涵盖了常规拍子中的所有拍子,甚至还有以四分音符为拍子的特殊拍子,每个小节6个,每个四分音符4个在表演形式上,也收集声乐、器乐和舞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组曲艺术形式。

四是综合性,主要体现在首先,木卡姆会采歌、舞、音乐是三个维度的艺术结合,其次是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融合了不同风格的文化信息。

第五是自娱,木卡姆 表演没有特定的场合,露天广场、茶馆、集会婚礼祭祀仪式都可以是表演场地观众可以席地而坐,喝酒或抽烟,边欣赏歌舞边聊天,音乐达到高潮时还可以拍手、呼喊、鼓掌,如果观众兴致很高,也可以加入进来,成为陈伟 的表现。

分类特征 编辑本段

分类

流传在新疆的木卡姆,不仅仅是一首歌、舞、音乐组合还是社会、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哲学的载体不仅包含人和物对生活的感悟,也包含了新疆维吾尔文化的精髓。新疆根据地域不同,音乐风格不同,主要分为四类:《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其中《十二木卡姆》算是回鹘木卡姆的代表。

特征

十二木卡姆

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区、和田、莎车阿克苏、新疆北部的库车地区和伊犁地区。它的《十二木卡姆》每一个都是大奈曼做的(大曲naqma)达斯坦(叙事诗 达斯坦)和麦西热甫(民间歌舞maxrap)三个部分,包括歌曲、有20到30首曲子,时长2小时左右,全部唱完需要20多个小时。

木卡姆木卡姆

旋律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音乐的结可以是一个音符、两个音甚至三个音;第二,半升音(即四分之三音)经常出现;第三,在曲调的某一层次或几个层次上可以有几个不同音位的音调;第四,上、下游移音(活音)它大量存在,对音乐的风格影响很大。常有“同主音转调”同音列转调”和“同调移位”随着乐音的变化,音乐和乐句往往以弱节奏开始和结束,各种切分也较为常见。其朗诵曲和叙事曲的旋律起伏往往呈现多层抛物线状,而其舞曲的旋律相对平缓,但音域宽达两个八度。

歌词方面,朗诵歌曲的歌词大多出自中世纪著名诗人纳瓦伊、甫祖勒、麦西热夫等人,哀叹人生的苦难、教海劝人是主要内容;舞曲的歌词来源于民歌,主要内容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大部分歌词都是三段一句;朗诵歌和叙事歌的歌词各有几段到十几段不等,每段2句、4或5个句子,每个句子由7~16个音节组成。其词曲关系属于“依曲度词型”,大量使用衬字正字照字、词汇甚至是音步、音节多次反复。在配器方面,南疆民间以萨塔尔达普为主(周径较小的手鼓)主乐器,有时伴有卡隆和巴拉曼;在北疆,民间主要使用大理石、都它尔和达普(手鼓)为主要伴奏乐器。此外,各地还有倡导乐队演奏,21世纪还有木卡姆社团和专业表演团体演奏管乐器乃、巴拉曼、苏乃依,演奏弦乐器萨塔尔、改良艾捷克,弹拨乐器大理石、都它尔、喀什热瓦甫、卡隆,斯特林格和打击乐Dapp、它石、库修克、纳格拉等人出场

在表现形式上,根据不同场合可以是1-两个人的小型演出也可以是多人组成的大型演出。在婚礼、在农闲季节的家庭聚会上,通常会有一位艺术家演唱并演奏Chatal,另一位鼓手和他一起演唱;在大型节日晚会上,音乐家会演奏Chatal、弹拨尔、独它尔、热瓦甫、艾捷克、扬琴、手鼓、沙巴依、卡隆和皮皮等乐器为大家演唱的歌曲、伴着舞蹈,气氛十分热烈。

刀郎木卡姆

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叶尔羌河西北边缘到塔里木河两岸,特别是喀什地区的买买提、巴楚、阿克苏的莎车阿瓦提三县最常见。《刀朗木卡姆》每套都是穆凯迪曼做的、且克脱曼、赛乃姆、赛勒凯斯、色力玛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前缀散板按顺序演唱的不同节拍、有节奏的歌舞组曲篇幅较短,每部分的演唱时间约为6至9分钟,12首组曲全部唱完约需两个半小时。

在音乐曲调方面,有很多结、一级多位、四重奏中性和更特殊的六音节,最鲜明的特点是季度是用来作为音乐的结尾,做、Re、Mi、sol、五个音符可以作为“乐调首音”音乐的变化包括:其中第一个音符的位置保持不变但音乐关系改变的音调变化,以及其中音乐关系保持不变但第一个音符的位置改变的音调变化,以不同的旋律作为后缀、不同音乐段落形成的音调变化。它的旋律比较平淡,但是音区是 (b1-b2)范围大多是八到九度。它的歌词不是固定的,因地而异这是一首在刀郎广为流传的民歌前后歌词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其内容多表现为男女之间的爱情、哀叹人生、告诫教导、思念亲人、乞求上苍者。每首乐曲填充了233,356 ~ 4首歌词,每首歌词由4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包含533,356 ~ 11个音节,以7或8个音节居多。在配器方面,它主要使用刀郎艾捷克、刀郎热瓦甫、卡隆和一些大小不一的Dappe(手鼓)等伴奏。

在表现形式上,从给予到脱西(召集人)主持完毕,男女舞者陆续入场,两人一对,互相转身,动作缓慢而整齐。第一阶段,舞者踩着铃鼓的节奏,一起跳舞那人伸展双臂,推开树枝和草、寻找野生动物的踪迹,女子将手放在背后,手举得高高的,表示要点火并左右旋转,紧紧跟随男子。第二阶段,随着音乐的曲调变化,舞者紧凑地起舞、敏捷,从左到右,巡逻防守,围歼猎物。进入第三阶段,音乐变了,节奏加快了,舞蹈也变了,动作剧烈起伏,表演突然有了跳跃、男女相向、围成圆圈、猛烈歼击之状。进入决赛阶段,音乐高亢激烈、庆祝和欢快,重唱的恢复,快速的旋转,气氛达到了高潮,充分表达了猎狗人胜利后的喜悦,此时旋转加快,持续时间长者获胜。

吐鲁番木卡姆

主要流传在吐鲁番地区。《吐鲁番木卡姆》每套都是穆凯迪曼做的、且克特、巴西且克特、亚郎且克特、朱拉、赛乃姆、赛勒克、尾声等段落(或者是它的一部分)组成,“赛乃姆”和“赛勒克”在它们之间,也有三种节奏变化“那孜尔库姆”目前收集的11套《叶鲁番木卡姆》包含66首曲子,全部唱完需要10个小时左右。

在乐音方面,与《十二木卡姆》相同或相似,充满变化和节拍、节奏多样,多见变化半音、四分之一轻声和游移活音。其旋律与《十二木卡姆》相同或相似。他的歌词大部分是民歌,少数是古典诗人的作品,主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哀叹人生,思念亲人。在编排方面,主要使用Sattar、弹布尔、都它尔和大、小达普伴奏。

在表演形式上,从婀娜端庄的舞蹈开始,舞者根据不同的节奏变换舞步。进入Sainaim段落后,舞步加快,心情变得开朗、温暖,在这一点上,纳齐尔库姆”段子出现时,先夸张生动地模仿各种有生理缺陷的动物和人体的动作,幽默逗人发笑,然后进行抢币、叼花、手握手帕等竞技舞蹈。参赛者应该身体前倾,做劈叉动作、弯腰后仰,用嘴捡起地上的硬币、花、帕尔默,而且还要克服人们不时故意移动钞票的情况、花、帕尔默 s位置。音乐在掌声和欢呼声的催促下会越来越快,大家的情绪也会越来越高,直到有一个赢家捡到硬币或鲜花、帕尔默,就结束这一段,转向美、徐缓的“赛勒克”,从而结束了这场木卡姆表演。

哈密木卡姆

主要流传在哈密地区。它由二十四章组成、在360首曲子中,有19首保留至今,因为维吾尔族人习惯使用“十二”是最全的一首,所以逐渐合并成十二集,全部唱完需要将近20个小时。每组《哈密木卡姆》随机序列、麦西来甫由两部分组成,即开头有散板的序曲,后面有10到20个没有器乐的间奏,在一套木卡姆中,每首歌所用的曲调和歌词基本不重复。

就音乐曲调而言,索尔是最受欢迎的一个、do、re、拉是结,相邻的音符以递进为主,有时在六到八度,五度的大音程上下跳跃、六、七音模式比升半音和降半音更常见、半升半降音。它的音域通常在一个八度到一个半八度之间。他的歌词多为地方民歌,色彩浓厚,主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哀叹人生、告诫、哲理和思念亲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哈密艾捷克、哈密热瓦甫和大埔。

在表演形式上,有先唱散板的序曲,然后一个人宣布麦西来夫已经开始唱散板部分一遍(无音乐伴奏),逐渐加入艾捷克、铃鼓等乐器,然后选一个有声望的老人(女手)拿一朵花跳一会儿,然后邀请另一个人上台跳最后,他们相互敬礼三次。之后,这朵花就不断地有规律地不散地传了下来“花”是邀请对方的信号跳舞的时候,一个人经常拿着盘子说一句祝福的话跳舞时面部表情庄重,动作和音乐要协调。

其他木卡姆简述

乌兹别克族木卡姆

也称为《莎什木卡姆》,意思是“6套木卡姆”,分别为《布孜鲁克》《拉斯特》《纳瓦》《都不》《西》,形成于中亚的锡尔河、在阿姆河流域,随着中亚的乌兹别克人向中国迁移,木卡姆这种风格各异的乌兹别克人也传到了北疆的伊犁和南疆的喀什、莎车、叶城等地。每一部木卡姆都是由察尔合克米组成的(器乐曲部分)和艾修来克斯米(叙诵歌曲部分)构图,主要用乃意(横笛) 、巴列曼(管子)艾捷克、弹布尔、都它尔、热瓦甫、扬琴)打谱等乐器,辅以擦拭、颤、滑、回到其他创作音乐的技巧。

伊拉克木卡姆

它是伊拉克主要的传统古典音乐,曲目丰富,乐器独特它不仅是伊拉克音乐史的数据库,还展示了各种阿拉伯音乐之间的互动。它由多种音乐和旋律组成,包括即兴创作在表演中,要求主唱和乐队有复杂的互动和呼应,乐队的主要乐器是扬琴、尤克里里和铃鼓等,他们的表演多是私人聚会、咖啡屋或剧院作为伊拉克人的集体音乐和文学遗产,因其独特的人声和器乐音色而深受音乐家们的喜爱、学者和许多伊拉克人都喜欢它虽然这一地区的其他阿拉伯音乐已经受到影响或消失,但《伊拉克》依然完好无损,尤其是其华丽的声乐技巧和即兴创作,在伊拉克依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不仅演出很多,还出唱片。2008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阿塞拜疆木卡姆

被认为是阿塞拜疆的古典音乐,结构严谨,适合即兴创作,吸收了民族歌颂英雄业绩的曲调、节奏和演奏技巧,没有特定的演奏场合,由一位歌手和传统乐器演奏,也没有固定的形式,而是由不同的大师流传下来的各种音乐版本。木卡姆反映了阿塞拜疆的历史及其与其他不同民族的接触过去,木卡姆主要在婚宴和艺人表演派对。然而,阿塞拜疆并入苏联后,其社会政治动荡和西方化的影响给木卡姆 的审美特征和表现形式。2008年《伊拉克木卡姆》收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承保护 编辑本段

本卡姆经过了漫长的口口相传的历史,逐渐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境地在人民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两三个年长的艺术家能唱完整套到了50年代初,全疆只有阿宏吐尔地一个人会唱全套。1951年3月,中央音乐学院的万和他在《人民音乐》做编辑的妻子,病危他们带着一岁的孩子来到新疆,担任新疆十二木卡姆工作组组长他们用无线电发生器录制了近两个月,次年2月开始根据录音进行音乐录制,直到1956年6月才完成由于长期左胸抵桌,他们左胸变形,眼睛高度近视;同年,声谱和录音送北京审核后,中央领导任万树将十二木卡姆整理成书出版。1963年,文化部艺术研究所毛继增教授来新疆搜集整理木卡姆,记录了近 103356小时,留下了一套 ,但在“文化大革命”1975 年,自治区五十年纪念日,广播电台收集整理了木卡姆的一部分,当时作为不健康的爱情反映被砍掉了、宗教艺术中的音乐。1986年,自治区组织木卡姆研究队,邀请当时的老艺术家,经过回忆和反复排练,为研究班提供了一些素材。1993年6月,-7月,自治区在哈密举办木卡姆研讨会赛皮丁亲自出席研讨会,邀请了全国部分知名人士和木卡姆艺术家,自治区广播电视台亲自采访报道,并录制了相关木卡姆资料。199 年,新疆艺术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合作,对哈密木卡姆进行了完整的录音,录制成 VCD,最终完整地保存了这一珍贵遗产。

民间发展

进入21世纪,木卡姆已经走进新疆中小学的课堂,维吾尔族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和学习自己的民族艺术。2009年,从小热爱音乐的王偶然看到一部关于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在新疆表演木卡姆的纪录片,被深深地震撼了直到2023年,他的足迹遍布300多个村庄,是2000多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记录文字和影像资料,保护和传承新疆木卡姆艺术 件。乌鲁木齐将6月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每年6月,木卡姆乐团都会走上舞台,参与非遗景区的组织工作、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河南卫视“中国节日”该系列是非遗影视形式的跨界融合,以新疆哈密木卡姆为创作素材。从2006年开始,木卡姆艺术积极参与全国演出、展览活动。新疆木卡姆艺术团2023年7月走出国门,赴印尼巡演,向世界介绍木卡姆艺术。

保护措施

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5月20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中国上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以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列入名单之初,文化厅就开始制定一系列保护规划,遗产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如对相关传承人给予年度补贴,建设10个木卡姆传承中心等。同时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出版传播。直到2010年7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一致通过《伊州长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从多方面备案、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继承和振兴已经标准化,使木卡姆 木卡姆的保护和传承有法可依,前景光明。

文化价值

新疆位于古丝绸之路研究西域文化,就要研究新疆的维吾尔族,研究其发达的歌舞音乐文化,研究所谓的维吾尔百科全书“木卡姆”艺术,在维吾尔人眼里,木卡姆成了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甚至国家认同、具有宗教信仰等多种艺术元素和文化含义的词语。维吾尔木卡姆是一部器乐集、歌舞是大型套曲,器乐既有表演功能,又有舞蹈伴奏;歌曲分为讲述故事的叙事曲和表达情感的叙事曲。虽然不是所有的维吾尔人都从事木卡姆表演,木卡姆 维吾尔人的音乐旋律早已融入血液,因为维吾尔人已经把自己的历史、英雄故事和民族信仰、人生教训,思念亲人都融入木卡姆,18岁就要办节日、麻扎朝拜仪式、木卡姆是在生命仪式等重要场合表演的,所以一旦音乐响起,维吾尔人就会充满血性凝聚力和强烈的认同感,正如民族学家关凯所说:文化可以连接人与人群体成员通过共同的世界观和历史命运感将情感和信仰整合成一个整体,塑造共同的身份”木卡姆体现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为后续的教育功能分析奠定必要的基础。也是为了研究古代西域的历史、社会、风俗、艺术与现代维吾尔族道德信仰、民间习俗、文化艺术等重要信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古琴    下一篇 苏格兰风笛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