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民歌
五河民歌是流行于安徽东北部淮河中下游地区,以五河为中心,再向安徽传播的一种传统音乐、江苏省十几个县市和山东省部分地区。
五河民歌作为淮河流域苏皖交错地区发展起来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它兴盛于明代,直到1949年以后才出现“五河民歌”名称。1957年,五河民歌《摘石榴》在安徽省第一届民间乐舞会上获奖,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张红满、薛胜友等优秀歌手。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五河民歌以小调为主、劳动号子、秧歌(田歌)由三类组成,以小调民歌最多。五河民歌最初以清唱剧为主,后来变成了伴唱,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唢呐、笛子、笙、梆子等。表演以唱说为主,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模式主要是征用模式和宫廷模式、商调式、羽调式、角模式共存的模式。同时,五河民歌以五河县方言为载体,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2008年,五河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保护五河民歌,五河县拨出专项资金保护五河民歌老艺术家、培养传承人实施五河民歌“一十百千工程”
www.qwbaike.cn
历史渊源 编辑本段
五河民歌是流传于安徽省五河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中国民歌形式它的发源地是五河县小溪镇,这里曾隶属滁州市凤阳县,所以也很受欢迎五河民歌属于凤阳民歌体系的一个小分支。现代意义上的五河民歌以五河为中心,涵盖凤阳、固镇、盱眙、泗洪、明光、蚌埠、怀远及其周边地区,乃至沿淮淮北地区优秀汉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代表。
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据史书记载,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明朝洪武年间,江淮地区是移民迁入之地。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夏,迁江南民间地淮南,赐钱买农具。随着人口的迁移,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长江流域的齐鲁文化和吴楚文化传播到淮河中下游,与淮河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五河民歌文化。 www.qwbaike.cn
五河唐代属泗州洪县,宋代属五河县元代曾属扬州府管辖。五河民歌的歌词经常出现“下扬州”之类的句段。五河民歌最早的记载是明代天顺二年编纂的县志“孩子们在新年前的两三天打腰鼓夏娃、唱山歌往返乡村,叫迎新年'记录在《五河县志·风俗》。同时《五河县志·古迹》年记载了五河八景“南浦渔歌、北原牧歌,东沟鱼歌、西坝农歌反映了五河民歌的广泛传唱和影响。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五河民歌”这个专有名词出现在1949年以后1957年1月5日,在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表演大会上,五河县小溪乡农民、女歌手安华芝凭借演唱《摘石榴》获得歌唱奖,引起了省文化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 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在五河、以蚌埠为核心,波及皖苏两省十几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并涌现出马、曹新云、张红曼、薛胜友等一批著名五河民谣歌手出现在《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颂淮北》等多个优秀节目中。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
表现形式
五河民歌的表演以唱腔和口语为主, 既有独唱、对唱、说唱、小唱等表演方法。独唱居多,领和合的形式主要出现在苗号子和部分歌舞中。在关于男女爱腈的小调中,形式基本上是男女对唱。 www.qwbaike.cn
音乐特征
五河民歌的调子是五声音阶,但在淮北平原的泗州戏中流行、淮北梆子、在歌剧中,增加了一些曲目“变宫”清角”变徵”,形成六音音阶,伴有变调。音韵组织的核心是一个二年级和一个三年级组成的三音组,词形就是以这三个音为基础的。从调式上看,五河民歌以调式为主( 2 33 5),宫词式次之(1 2 3 5 6 1),商(2 3 5 6 1 2)羽调式(6 1 2 3 5 6)再次之,角调式(3 5 6 l 2 3)至少多种模式并存。同时也有少量的民歌,在旋律中相互交替。 www.qwbaike.cn
五河民歌的节拍主要有两种, 分别是规则节拍和变化节拍(或混合拍子) 规则拍子主要用在小调和劳动歌曲中,拍子多为2/4、4/4拍为主。改变拍子主要用在田阳歌曲中,在民歌中也用作衬音、它出现在衬词和句子中,如《起秧号子》中的节拍是由4组成的/4、3/4、2/4拍构成。
节奏方面,五河民歌多用四分、八分、附点、前八后十六、前十六个和后八个节奏形式。五河民歌的节奏主要有两种首先是频繁发生“不稳定性”节奏是最常见的组合在五河民歌的停顿部分,经常使用中性节奏,可以使停顿在句子中表现出稳定和不稳定。 五河民歌在停顿或结尾时经常使用这种节奏与渐进性音调的组合,把音乐简化到复杂。另一种节奏类型是O ⅹ,偶尔会有轻快的北闪板节奏。
www.qwbaike.cn
艺术特征
五河民歌风格多样、承、转、 的四种句式quot何 quot占主导地位,与 quot三个 quot、五句、六七十天句式为辅,呈现出多种句式并存的格局,大部分句式都有衬词、衬腔。 www.qwbaike.cn
五河谢敏的旋律略有起伏,基本音域在十度左右,全曲由三个音组成、四音列、五音列构成。反映男女爱情的小调,旋律为二度、三维顺利进展为主,纯四、五度跳为辅,偶尔可能出现七度跳,主旋律线上的装饰音较多。由于江南调的影响,五河民歌音程中的小调和大调阶出现的频率较高, 偶尔会跳到七度和十度。有些民歌包含了北方民歌的大胆元素。 www.qwbaike.cn
五河民歌包含了五河方言的附加成分“子”的复合词,如“早清子”早晨),“那块子”那里)五河方言里也有很多地道的词,比如 “乖乖”我的哥嘎”你小”小”
www.qwbaike.cn
伴奏乐器
五河民歌最初是以清唱剧为基础,后来逐渐发展为伴唱。伴奏乐器主要可以分为拉和奏、吹奏、打击三大类。演奏的主要类型是二胡,当地俗称二胡“二蒙子”,系以蛇皮、用蛇皮做的,还配有自制的柳琴代替二胡。演奏主要是唢呐、笛子、笙。打击乐课主要是自制梆子,简单的就是木棍、碟子代替。
代表作品 编辑本段
据初步调查,五河民歌有180多首。因为这个地区大部分是平原、丘陵,没有山,所以没有民谣,只有歌、 秧歌、小调、风俗歌和儿歌。五河民歌分田秧歌、主要有号子和小调三种,其中小调民歌最多。 www.qwbaike.cn
劳动歌曲大致可以分为农耕、建筑、几类,比如处理歌曲。比如农耕号子《牛号子》的代表类型,就是由当地劳动人民在田里放牛时的随机喊叫声发展而来的。以及昵称《淮河大堤长又长》《秧号子》,反映了五河地区的水利条件和种植特点。秧歌的内容大多是赞美生活、庆祝丰收,比如《如今农村新事多》《大米好吃要把秧栽》。小调民歌的主题涉及人与自然的生活和自然风光,而且大多是歌颂青年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如《摘石榴》《花赞》和《八段锦》。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文化价值 编辑本段
五河民歌是淮河流域苏皖交错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典型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既体现了五河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文化交融的历史脉动。五河民歌反映了五河人民赖以生存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在传统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主题大多是赞美劳动、歌颂爱情、点评时政、描绘景物、叙述历史。五河民歌,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不仅带给人们娱乐,更达到教育社会的作用。同时,五河民歌来源于民间,以五河县方言为载体,以淮河流域的民俗为根,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 www.qwbaike.cn
传承保护 编辑本段
流传现状
五河民歌知名度不高,能唱的很少。而且它的传统歌曲比较老套,多是青年男女之间的调情话语,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许多地区的民歌已经衰落或濒临灭绝。而且面临着五河民歌的传承,后继无人活着的民间艺人都80多岁了,年轻人不愿意或者没有兴趣接触传统民歌民歌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
保护措施
1995年,蚌埠艺术学院编辑出版的《蚌埠民间歌曲集》收录了28首五河民歌。2007年4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安徽五河民歌选》,选录了60多首具有代表性的五河民歌,成为研究淮河地区地方文化的重要参考。2008年6月,五河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www.qwbaike.cn
央视两次邀请这个县的民谣歌手进行专访,三次走访该县制作的五部专题片在央视音乐频道多次播放。《摘石榴》被中国民歌博物馆收录,著名歌手祖海、张燕、歌手阿宝等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在央视等大型音乐活动中演唱。五河县拨专款保护五河县民间老艺人、培养传承人工作,落实五河民歌“一十百千工程”即全国著名歌手,十位优秀民歌传承人,一百个五河民歌表演队,一千个业余民谣歌手。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五河民歌也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截至2010年,该县实验小学、五河三小成为小民谣歌手的培训基地。自2004年以来,他参加了儿童与健康多次在安徽省进行艺术表演。五河民歌渗透到五河中小学开设的课程中,地方高校作为传播地方音乐文化的主阵地。其中蚌埠学院音乐系教师运用西方传统作曲技法将五河民歌《摘石榴》改编成多声部合唱,在2012年安徽省大学生美展中获得专业组一等奖。
www.qwbaike.cn
获奖情况 编辑本段
2001年,五河民歌《摘石榴》获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金奖;2004年,五河民歌《再唱摘石榴》《洗白衣》在安徽省第六届花鼓灯会上获得一等奖;2006年,五河民歌《摘石榴》受邀参加“安徽2006新年交响音乐会”2007年12月,五河民谣歌手在文化节举办的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中获得优秀歌唱奖;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2012音乐中国杯”在全国音乐比赛中,五河民歌《摘石榴》获得银奖。 www.qwbaike.cn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