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
潭柘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乡是4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创建于西晋(307年)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有1700多年的历史。寺庙建筑保持明清风格,是京郊最大的古代寺庙建筑群。
潭柘寺原名嘉福寺,为民所有'潭柘寺先来,后建燕京城'说起来,经历了北魏和北周两次“灭佛”它没有 直到唐朝才兴盛起来唐朝以后,宋、元、明、清朝,清朝是潭柘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由康熙皇帝命名'岫云寺'因寺后有龙潭,前有柘树,故名潭柘寺。
潭柘寺的主要建筑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是大型寺庙组成的中轴线,东路以四合院式建筑为主,西路是佛寺和三座独立殿堂的结合体。主体建筑有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潭柘寺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加上周围的森林和山野,总面积为121公顷。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初建时间
潭柘寺的初建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根据史料,有两种意见第一,它建于晋代据碑文记载,这一观点最早见于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吴《岫云寺莲池记》题词“在罗后岭金悦的贾府和唐越的龙泉都有一座叫潭柘寺的寺庙”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古籍中的刘东、于一正《帝京景物略》年录制“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另一种说法是潭柘寺建于唐代的高宗、从中宗到武则天早期美国政府(650-697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潭柘寺创始人华严禅师的头衔是在佛教里“华严宗”相对繁荣的唐朝皇帝高宗、出现在中宗到武则天时期之后,还有其他史料记载“寺庙起源于唐代,集中在金大鼎统治时期”的记载。
潭柘寺建于金代的传说影响很大,至今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从晋代到金代,潭柘寺一直处于传奇状态,没有任何传世物证。金代以后,潭柘寺建成,金世宗赐寺命名为龙泉寺,再到元代、明代、到了清代,潭柘寺的发展基本清晰。
寺名更替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307年)原名嘉福寺,唐代更名为龙泉寺,晋代的榆次寺名为大满居士。明代,龙泉寺卡夫卡寺等旧名相继恢复。清代康熙皇帝亲笔书写楷书“敕建岫云寺”,改名为“岫云寺”但由于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所以人们一直称之为“潭柘寺”
悠久历史
潭柘寺建于佛教传入中国和北京的初期,发展缓慢后来经历了北魏和北周两次“灭佛”它没有 直到唐朝才兴盛起来。唐朝会昌年间,唐武宗人李严信仰道教在道士赵贵臻和权臣李德裕的鼓励下,唐武宗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摧毁佛教。潭柘寺也因此荒废。辽代时,由于幽州地区法家兴盛,禅宗发展缓慢,潭柘寺香火衰落。唐朝武则天万岁(696—697年)在幽州巡抚张仁元的支持下,华严和尚在潭柘山上造山重修寺庙,潭柘寺有了一定规模。
金代潭柘寺是其复兴时期据记载,晋代熙宗时(完颜覃)1141年,他去潭柘寺拜佛时,金熙宗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皇族争相效仿。现在潭柘寺里有阿津王朝“释延明海韵禅师s塔”和“光辉同里禅师塔”两座砖石佛塔,还有“故了公长老塔”和“政言禅师塔”石体僧塔两座。大定年间,皇太子万艳云公代其父金世宗万艳雍前往潭柘寺烧香拜佛当时的住持和尚于冲禅师写了一首诗 quot《从显宗幸潭柘》quot为了这个目的,描写当时的盛况,和金明昌住了五年(1194年)刻成碑立于寺中,此碑犹存,嵌于金刚延寿塔后台崖。潭柘寺的主人广惠同里禅师在明朝廷的支持下对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忽必烈的女儿妙言公主在元代出家,潭柘寺成为皇家道观。相传元世祖忽必烈之女妙言公主生于潭柘寺,老于潭柘寺现在潭柘寺下塔院有一座高大的砖僧塔,上面有题词“妙言大师之塔”据《寺志》介绍,元代潭柘寺的名僧是瑞云艾禅师、雪磵禅师、柏山智公禅师。
明朝时,潭柘寺由朝廷出资多次修缮。阿明皇帝的谋士姚在潭柘寺潜心修行日本和尚吴经常讨论佛和■义跟姚在一起明命吴整顿寺院自明郑桐三年起,潭柘寺开始大规模修建,并在皇室的支持下,扩建了佛寺,使得潭柘寺基本上有了今天 的规模。明代以后,潭柘寺成为北京人春游的固定场所“四月潭柘观佛蛇”已经成为北京人民的传统民俗,每年都在潭柘寺举行“浴佛法会”莲池大会”龙华圣会”在等待佛事盛会的时候,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流浪僧人善男信女蜂拥至潭柘寺,如风云。
有清一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林兴潭柘寺多次,影响力达到顶峰。清康熙皇帝叶璇扩建并振兴潭柘寺,多次入住潭柘寺。康熙三十六年,康熙视察修缮一新的潭柘寺,为山门题词“敕建岫云寺”,潭柘寺改名为“岫云寺”据《寺志》介绍,潭柘寺从清康熙三十一年大规模修缮到清末光绪年间,备受朝廷青睐。
1929年,蒋介石视察潭柘寺,加强警卫。抗日战争时期,潭柘寺的当权僧人与侵华日军关系良好,寺庙受日军保护。民国时期,吴、蒋介石参观了潭柘寺,给了一些保护抗日战争时期,潭柘寺因主管僧人与日军交好而免于战乱。解放后,人民 美国政府将潭柘寺移交给北京市园林局管理,并对寺庙进行了修缮,使其成为一个观光公园。
地理环境 编辑本段
潭柘寺坐北朝南,背靠宝藏珠穆朗玛峰,四周是九座马蹄形山峰,潭柘寺古寺建在宝藏珠穆朗玛峰南麓。 潭柘寺的建筑布局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寺庙在半山腰,大殿依山逐级升高。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建筑和景点。
建筑特色 编辑本段
潭柘寺规模宏大,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加上周围的森林和山野,总面积为121公顷。北京故宫9999间半,清朝鼎盛时期潭柘寺999间半现在潭柘寺共有房屋943间,其中古殿638间建筑保持明清风格,是京郊最大的古代寺庙建筑群。
潭柘寺的主要建筑可分为东、中、西三路和中路是大型寺庙的中轴线,主要建筑是庙前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已拆除)和毗卢阁等。东路以四合院建筑为主,有住持 的庭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西路建筑由一座高基座的佛寺和三座体系独特的寺庙组合而成,其中包括冷艳坛、戒台大殿、药师殿、文殊殿、祠堂观音堂西南斋、写经斋、大悲坛等院落。
还有其他建筑和经典,如潭柘寺的刘备亭、竹林、佛塔等,潭柘寺入口外的南坡上还有各朝代竖立的大大小小的佛塔,分上下两层、下塔院。
寺庙布局 编辑本段
潭柘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中间道路上依次有牌坊、白石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流杯亭、行宫院和舍利塔;西路有观音寺和石鱼。
牌楼
中轴线的最南端是一座巨大的木牌楼,形似三楼三室四柱,上覆黄色琉璃瓦,檐下饰斗拱。过桥后,既是山门,又是砖石结构。斜顶山有三个宽面和三个券门,都是用汉白玉雕刻的,在明室的中间挂着一块匾,是康熙 英国皇家钢笔“敕建岫云禅寺”
天王殿
山门后是王者殿,宽3间绿色玻璃歇在山顶,屋檐下装饰着斗拱国王庙前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天王庙左右两侧供奉着4尊高约3米的巨型雕像“四大金刚”彩绘雕像,东方是一国之君,手持琵琶;南方是增长之王,手持利剑;西方是大眼睛的国王,手里缠着龙;北方,有天王,右手拿伞,左手拿银鼠。
大雄宝殿
国王的背后 s殿是大雄宝殿,是全寺最大的建筑宽5间,黄色琉璃瓦,绿色镶边,上下檐饰斗拱。上下檐上各挂一大块金匾,上檐为“清净庄严”,下檐为“福海珠轮”,均为乾隆所书。庙前有宽阔的平台,四周用石栅栏围着,有汉白玉吊梯供上下。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背后有灯,背光上雕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火焰图案等,佛像下方是石制须弥山,左右两边分别是阿难、迦叶像,清代遗物。
毗卢阁
三庙后面是毗卢亭,也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亭式建筑。7个房间宽,上下两层。下室有5尊木质彩绘金菩萨。大厅里有一块乾隆皇帝写的大匾“圆灵宝镜”和一副“寺枕龙潭,七祖支传妙法;山与秃鹫岭相连,九峰葱茏”的楹联。庙的上部是三佛,下部是六角须弥山。
观音殿
观音寺是潭柘寺最高的建筑,位于左道最北端,有三个开间、歇山式,高41尺,深49尺,宽6尺大殿屋顶铺着黄色琉璃瓦,前面有一个平台,四周是汉白玉栏杆,大门由乾隆皇帝悬挂在额头上:莲界慈航匾额。大殿正中,有一尊观音菩萨像,是用黄金彩绘的。观音像两侧,立着龙女和散财童子。
流杯亭
刘备馆位于东路宫院内,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翠竹流水景观建筑、碧瓦朱栏。悬挂在刘备馆的是一支干龙御笔“猗玕亭”横匾和亭台的中央用汉白玉雕成一条水道,形似南方的水龙头、看起来像只老虎它的头在北边,把山泉引到沟里。刘备馆的水箱大约有10厘米宽你可以把玻璃放进水箱,随水漂流人们可以坐在水箱周围,拿一个杯子来喝、吟诗赋词。是一处娱乐之所。
祖师殿
祠堂位于观音堂西侧相传唐代的华严禅师和后唐的追随者禅师都在此佛堂中示寂,故名为祠堂。大厅三面墙上挂着十幅清代潭柘寺住持的画像,是第十代律师、第十一代梁海律师、第12代光复律师、第十三代尹姬律师、第14代朱元律师、第十五代振昌律师、第十六代元奎律师、第十七代普德律师、第十八代慧宽律师、第19代春月律师生前的样子。每幅画像的空白处都有一首赞美诗。
塔院
潭柘寺周围有许多1000多年的佛塔,位于山门外的南山坡上、下宝塔最集中由于年久失修,现存的是潭柘寺前的上塔、下塔院,据统计,有75座佛塔被保存下来,由于朝代不同、墓塔主人的地位不一样、下层佛塔的佛塔形状各异、风格不一。僧塔的出檐有五、七、九、十一、十三种,层数越多,墓塔主人在佛教中的地位越高。潭柘寺现存塔中,塔最高、金代大定十五年檐数最多(1175年)广惠同里禅师所建的塔,共有九层。根据形制和朝代,大致可分为金代佛塔、元代僧塔、明代僧塔、清代僧塔。
舍利塔
潭柘寺东路综合体后面有一栋高楼、白佛塔,俗称佛塔,原名金刚延寿塔,由景悦国王朱展堂建于明朝第二年(1437年)这座佛塔是按照喇嘛庙的风格建造的它是一个蹲伏的身体,下面有一个亚洲形状的须弥山,上面有三个环形的钻石带,一个高耸的圆锥形宝塔有十三个环形带(象征着佛教徒所说的十三天)宝塔顶部有一个象征性的日子、月、明星饰品总是超过5英尺高。
古寺四宝
潭柘古寺有“ 四宝” , 一个给“ 画祖” , 两个人“ 自油柱”三是三三三五六,三三三五六“ 白石堂佛”三三三五六,三三三五六四是“ 石鱼” ,其中大雄宝殿占了两个“ 画祖” 和“ 自油柱” 。画祖”正殿的东墙很大“指画”壁画。自油柱”是佛像前原有的两根柱子每到春秋两季,柱子本身就会渗油,故名“自油柱”此柱康熙三十三年毁于火,不复存在。
同时还有将“宝锅”和“石鱼”作为古庙的第二件宝物,“宝锅”It 国王面前有一个铜锅的宫殿;石鱼”挂在寺内龙王殿门廊上,远看似铜质,三三三五六击之下能发出清脆的音乐。
有一个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做饭用的。这个壶原来在东跨院北室西室,那里有一个直径4米的更大的壶、It s 2米深,熬粥要16个小时,一次能放10米的石头。因为锅底厚,文火慢炖,煮出来的粥又粘又香。
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前廊有石鱼,为1.7米、重150公斤,看起来像铜,其实是石头敲击时它能发出五种声音据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的。
柘树
据《寺志》报道,潭柘寺山上以前有很多柘树,现在只有牌楼西侧的几棵留作供人观赏。柘树为桑科小乔木或灌木,夏季开花,雌雄异株,头状花序粗壮,腋生,果实形似桑葚,圆形,可食。木材坚硬致密,为名贵木材据说潭柘寺的橘子皮可以治不孕,人们争相剥,导致潭柘寺山上的柘树被毁。
二乔玉兰
潭柘寺著名的古树有“帝王树'高度30多米,树龄1000多年,是潭柘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潭柘寺二乔玉兰种植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也是朝廷赠予的花木,极为珍贵。寺中的玉兰为紫、白玉兰和双色玉兰在北京很常见、黄玉兰,这个紫色是白色的、二乔玉兰有两种颜色的花是极其罕见的这样的古二乔玉兰,北京遍地都是恐怕只有在潭柘寺才能看到,潭柘寺是北京一绝。
帝王树
在大雄宝殿和潭柘寺毗卢阁之间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银杏树,据说是辽朝所植“帝王树”相传为乾隆皇帝所名,已有千年历史。东边的一个高30米,围着6个人左右,树冠遮住了大半个院子现在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其西侧有一颗“配王树”也是银杏树,后来被培育出来。
进香古道
自晋代以来,潭柘寺香火鼎盛,特别是自明代以来,潭柘寺成为北京百姓春游的固定场所。潭柘寺古道纵横交错,有些是由皇室或政府资助的“御道”或“官道”有的是由香会、朝圣者和其他人筹集资金来建造它“香道”有的是富贾、由一家运输货物的公司建造的“商道”还有的是焚香拜佛建的“军道”等等。潭柘寺有五个著名的古代朝圣地,即:鹿潭古道旁潭古道新潭古道门屯古道王坦古道。鹿潭古道是从北京通往潭柘寺的一条主干道这里原本是一条山路,路面质量很差,清廷出资将其拓宽平整。
潭柘十景
潭柘寺十大著名景点包括平原红叶、九龙戏珠、千峰拱翠、万壑堆云、殿阁南薰、御亭流杯、雄峰捧日、层峦架月、锦屏雪浪、飞泉夜雨。
开发保护 编辑本段
1957年10月28日,潭柘寺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9年,直通潭柘寺的盘山公路建成,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潭柘寺在文革中被毁1978年至1980年,政府拨款修缮潭柘寺,并于1980年重新向游客开放。
1997年僧人入寺,潭柘寺被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佛教活动主要在大雄宝殿举行。道长大师去当监工,多次花钱维修大雄宝殿和修复佛像。
2001年6月,国务院确定潭柘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夏天,潭柘寺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庆祝建寺1696周年。据考证,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2007年9月9日,潭柘寺举行了隆重的建寺1700周年庆典。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