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活科普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又名白毫,简称银针,针状,满白毫,白如银,故名白毫银针,属于六大名茶之一,——白茶“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毫银针属于轻发酵茶制作方法只有萎凋和烘烤两道工序,但采摘要求非常严格一般只取芽头或芽,有十不摘的规矩。独特的加工工艺使白毫银针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营养成分冲泡后茶汤呈淡杏黄色,香气清新,滋味鲜甜。

白茶主要产于中国福建省,根据茶叶品种不同可分为大白水仙白小白。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一种,选用的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针形茶是由大白茶树上的厚芽制成的根据产地和选用的茶树品种不同,白毫银针可分为北麓银针和路楠银针,根据感官质量,白毫银针还可分为特级和一级。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传说福建政和瘟疫肆虐,疾病不计其数一个农民的三个兄弟姐妹决定上山去找仙草给人民治病一位老人告诉他们,上山后只能往前看,不能往后看可惜上山的两兄弟没能遵守,变成了石头最后,姐姐找到了仙草,将种子撒满山坡,帮助村民躲避瘟疫。这种传说中的仙草就是茶树的种子,人们采摘茶芽泡茶,就是这种白色的银针。

白毫银针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就有记载“永嘉县城东有一座白茶山”所谓白茶山,就是《宣和北苑贡茶绿》年宋代福鼎市太姥山记载的贡茶“龙团胜雪”原料与白毫银针一致,明末清初周良工《闽小记》称为太姥山古茶“绿雪芽”,现称为白毫。据《中国名茶志》,1796年(清嘉庆初年)福鼎选用了菜芽有性群的壮芽,打造出白色的银针1857年,福鼎市培育成功茶树品种福鼎大白从1885年开始,福鼎大白壮芽就被用来制作白银针。政和县于1880年成功培育出政和大白茶树,1889年开始生产白毫银针。

生长环境 编辑本段

白毫银针主产于中国,福建福鼎市及政和县。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而且山区海拔高,森林覆盖率强,土层肥沃,多云多雾;政和县位于福建省北部,茶叶种植区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土壤多为红壤、幼龄红壤和红壤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都适宜茶树生长。

采制工艺 编辑本段

白茶按采摘标准不同可分为茶芽茶和叶茶,单芽制成的茶称为“银针”所以白毫银针只采粗壮的单芽头或采回有两片叶子的新芽,只取芽心,而且采摘标准严格,以十不采摘为准则:雨天、露水未干、细瘦芽、紫色芽头、风伤芽、人为损伤芽、虫伤伤芽、开心芽、空心芽、病态芽均不采摘。

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简单,只有萎凋和烘烤两道工序。萎凋是将采摘下来的茶芽均匀地铺在萎凋帘上,放在通风处自然萎凋或在弱阳光下晒干,使茶芽含水量降至20%左右。焙炒是将茶芽高温烘干,然后采摘,剔除次品和杂质,最后用补火焙炒,使茶芽含水量在5%6%之间。

品质分类 编辑本段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中的精品,根据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它通常分类如下:

根据不同的产地和茶叶品种:可分为北路银针和南路银针北路银针产于福鼎市,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芽肥而厚,富有光泽,汤色浅黄明亮,味道鲜爽,具有淡香的特点;路楠银针产于政和县茶树品种为政和大白茶,芽薄,光泽差,但香气清亮,滋味浓而适口。

按感官品质:可分为特级和一级特级品质优良,芽强而蓬松,洁净均匀,光泽强,香气纯正,清香扑鼻,汤色浅杏黄而明亮,叶肥而软亮,滋味鲜醇,香味浓郁;一级品质次于特级,茶芽的形状和品质略次于特级。

冲泡品饮 编辑本段

白毫银针要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不要直接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要70℃-茶叶用75℃的水冲泡时,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揉捻,茶汁不易浸出,所以冲泡时间要长一些冲泡时,茶芽先浮在水面,再部分沉入杯底,上下交错,具有观赏性。当茶汤变黄,香味出现,就可以喝了。

储存方法 编辑本段

白色的银针需要密封、避光、常温下存放,存放处不要存放有强烈气味的物品,以免影响白毫银针的香味锡瓶更适合做储物容器、瓷坛、有色玻璃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君山银针    下一篇 花胶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