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
竹竿舞,又称打竿舞、跳竹竿、跳花竿、竹杠舞、劈柴舞等,因人在两根竹竿滑动碰撞的空隙中跳跃而得名。主要流行于中国海南、广西、广东、海南、云南、贵州及其他省份的黎族、德昂族、壮族、苗族、佤族、瑶族、京族、基诺族、畲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此外,在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也分布广泛。
www.qwbaike.cn
起初,竹竿舞是黎族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古老方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逐渐成为一项兼具娱乐和健身属性的运动。该舞蹈道具简单、节奏感强,动作简单粗暴,形象生动,艺术感染力强,娱乐性强。跳舞时,两边各蹲几个人大家双手横握竹竿末端,按节奏敲打舞者随着竹竿开合不停的上蹿下跳,有一个磨刀的步骤、参差步、青蛙步、狗追鹿步、黄猄步、筛米步、猴子偷食步、鹰步等八个相对独立的舞步,单跳、双人跳、多人跳等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在各民族的庆典中、丰收、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或欢迎客人时的表演,传达了各民族的慷慨、艰苦奋斗的精神教会人们热爱劳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能提高人的素质的体质。
www.qwbaike.cn
2006年,海南省三亚市“黎族打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年,黎族民间柴火舞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www.qwbaike.cn
起源发展 编辑本段
www.qwbaike.cn
起源
www.qwbaike.cn
竹竿舞起源于海南黎族的柴火舞,但关于柴火舞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它起源于海南三亚崖城地区的黎族村落王理“作八”学说;有学者认为它起源于海南保亭、情人理论陵水地区的年代测定;有学者认为它源于海南白沙、五指山、 河周围的地区演变为庆祝丰收;有学者认为来自于建筑“船型茅屋”学说;有学者认为它起源于黎族先民 上山砍柴,进化到驱赶野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发展
www.qwbaike.cn
竹竿舞起源于海南省黎族聚居区,称黎语“卡咯”它的意思是不要放松据考证,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起初,这是一种葬礼舞蹈人们在举行丧葬活动时,会在祖先的遗体旁挥动木棍和竹竿,驱赶前来吃尸体的鸟兽,以保护祖先的遗体;后来演变成黎族的一种古老仪式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黎族人民获得了大丰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家家户户都做了新米、酿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畜、人们聚集在村庄的空地或草坪上,燃起篝火,点燃火把,跳竹竿舞,彻夜不眠,尽兴而归,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宋代流亡海南的文学家苏轼在诗歌中描写了黎族的竹竿舞,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典籍。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竹竿舞刚出现的时候,只有青壮年男性参加,后来逐渐发展成女性打杆男舞,再后来演变成男女共舞;随着时代的发展,竹竿舞在德 ang人、壮族、苗族、佤族、瑶族、京族、基诺族、畲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也很流行,成为一种常见的体育娱乐活动;在21世纪,竹舞不仅在传统节日举行,而且在喜庆的日子里作为娱乐。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舞蹈特点 编辑本段
www.qwbaike.cn
动作特点
www.qwbaike.cn
在竹竿舞表演中,舞者们是有节奏的、在有规律的乒乒乓乓声中,在竹竿的缝隙中,不仅要敏捷地来回跳跃、蹲下,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从而模仿人类劳动、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大致由八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 www.qwbaike.cn
磨刀步骤是持竿人将细竹竿放在粗竹竿上开合,舞者踩在开合的缝隙上、跳跃而过;错步敲杆的方法和磨刀是一样的舞者双脚在一个开放和封闭的缝隙中交替来回跳跃,每次一只脚触地;蛙步是持竿者将细竹竿错开,与大竹竿相撞,发出类似蛙鸣叫的声音跳跃方法与锐化步骤相同;狗和猫的追鹿步模仿狩猎场景持竿人将一根细竹竿举过头顶,来回击打另一根细竹竿,发出有节奏的砰砰声两名舞蹈演员一前一后互相追逐前者扮演一只惊慌失措的鹿,后者扮演一只猎狗;黄耀步 打竹竿的方式、步伐大致和狗追鹿差不多;筛米的步骤是持竿者将两对细竹竿以“井”之字形架放在一根大竹竿上,四人分别握住两端做一个休整,舞者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队“井”在字形的打开和关闭间隙之间移动、跳跃;猴子偷食步骤是四个人把细竹竿扛在肩上,相对而立,两个平行的细竹竿放在他们的上方“井”话,然后由四个人有节奏地握住它的两端,由一只手拿着稻草或其他物品“井”在字口上摇摆“引诱”舞者模仿猴子偷吃谷物,在封闭的攻击中上窜下跳,避免被攻击;鹰步是把米臼放在两根粗竹竿中间,再把两对细竹竿放在臼口上“井”字口,“井”一根细竹竿直立在口边,几个人坐在细竹竿的末端稳住饭臼。舞蹈过程中,四个人分别在直立的木头旁边插上四根细竹竿固定,同时推动它旋转舞蹈者爬到细竹竿顶端,用腹部撑住,张开四肢,模仿鹰在空中展翅飞翔,唱起歌来,推木人和围观者也跟着附和。 www.qwbaike.cn
音乐节拍
www.qwbaike.cn
竹竿舞是以音乐或鼓为基础的,而且、并、分、分的4/4拍子音是基本节奏,用来敲竹竿,跳舞两根竹竿敲击时,双手张开,用细竹竿敲击其下的粗竹竿;收杆时双手合十,用细竹竿击打粗竹竿。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表现形式 编辑本段
www.qwbaike.cn
舞蹈的组织很简单选择宽阔的场地先放两块直径20厘米左右的、地面上平行放置长约4米的粗竹竿,放置410根垂直距离约34米的细竹竿敲竹竿的人每两个人拿一对杆子,一手一根,分别位于细杆子的两端持竿人的姿势会随着鼓乐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坐、可蹲、是的,参与者总数从3对到5对不等;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持竿人根据音乐节拍和鼓点,不停地分割手中的竹竿、一高一低,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随着节奏,越来越快,难度更大;随着竹竿的开合,跳竿子的人不停地用脚上下跳跃,根据竹竿的开合调整舞步,同时自然潇洒地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在确保他们不 不要踩在竹竿上,被竹竿抓住,跳到竹竿广场的另一端就成功了当跳杆者赢了,持杆者会大叫“嘿、呵嘿”声音,大气豪放洒脱,热烈欢腾。据说擅长跳竹竿的男生大多聪明敏捷、适应性强,会受到女生青睐,动作优雅、一个敏捷大方的女生也会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竹竿舞可以一个人表演、双人跳、多人跳等表现形式。一个人跳舞的时候,舞者在竹竿中间,沿着四个空格一个一个的跳,跳舞,前后循环;双人或多人跳时,每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一组,要求每组动作整齐一致,可以垂直排列,也可以两人一组、3人、四个人肩并肩手拉手跳,按照一对竹竿开合的节奏,在开合的缝隙里灵巧地跳跃跳过最后一个空间后,它们会反复返回,如此循环,直到玩得开心为止;而有些竹竿舞的跳跃方式比较多,包括双脚跳跃、单脚跳,翻筋斗,甚至踩高跷做高难度动作;根据舞蹈节奏,可分为1/2拍跳法、2/3拍跳法、3/4拍跳法和其他跳法。 www.qwbaike.cn
价值功能 编辑本段
价值寓意
www.qwbaike.cn
起初,竹竿舞是黎族古老的祭祀方式人类诞生初期,先民觉得大自然变化快,神秘莫测,自己又小,所以敬畏自然,试图通过祭祀祖先和神灵来祈求风调雨顺;它包含了黎族最基本的灵魂不灭的宗教观念他们认为死者中的人与阴间的灵魂之间仍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阴间的灵魂会监督死者中的人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今天仍然流行的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信仰,所以竹竿舞始终贯穿着保护祖先遗骨,安抚死者灵魂、减轻失去亲人的痛苦、缅怀逝者、劝生的内涵和功利目的是表达人与自然的方式之一的思想和感情。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逐渐在De ang人、壮族、苗族、佤族、瑶族、京族、基诺族、在畲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 www.qwbaike.cn
社会功能
竹竿舞也代表了一个民族是他们的精神纽带。这种舞蹈既是集体的也是个人的它表达简单,通常由多人表演表演时竹竿相互碰撞,细竹竿与席架碰撞,产生旋律节奏,老少皆宜不同年龄段选用不同的音乐节奏,其伴奏音乐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突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参与者在愉快轻松的自然环境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同时,竹舞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慷慨、艰苦奋斗的精神教会人们热爱劳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能增强人的力量的体质。
www.qwbaike.cn
民族特色 编辑本段
www.qwbaike.cn
德昂族
www.qwbaike.cn
竹竿舞曾是德昂族的一种丧葬舞蹈ang国籍其主要特点是用马弦铃和六根竹竿作为表演道具表演时,舞者将马弦铃缠在腰上,敲击地上的竹竿跳舞,其中竹竿象征马,敲击竹竿发出的声音代表马蹄的声音过去,只有在德 ang民族是70多岁了吧、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前三天,比每天都早、中、晚上跳一次舞,赞美死者生前的功德,让死者骑“马”向西走,避免东奔西跑的痛苦。21世纪后,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娱乐健身舞蹈,不定期会有演出。
www.qwbaike.cn
壮族
壮族的竹竿舞通常在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充满欢乐的气氛表演时,壮族青年男女身着传统精美的民族服装,在竹竿的空隙中扮作一对,模仿蚂蚁、豹子、画眉和其他动物以美丽的形式起飞,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天堂的感激。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苗族
苗族竹竿舞通常在重大节日举行、欢迎贵宾时,由8对青年男女表演,男的穿着短外套,腰间系着红绸,女的穿着手工制作的大裙子,在苗族大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整场舞蹈分为山地遭遇战、搭桥过河、相恋、载新娘回家的四个环节主要表现青年男女 s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和理想,同时也孕育了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质朴自然。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佤族
www.qwbaike.cn
在过去,佤族 竹竿舞也是一种丧葬舞蹈也是在村里那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后,人们载歌载舞为他送行,表现了佤族人民 面对死亡,他的生死观是宽广的。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和其他动物形式起飞,活泼欢快的舞蹈动作。
www.qwbaike.cn
瑶族
www.qwbaike.cn
瑶族的竹竿舞大多在重大传统节日举行,村民们会组织传统的对国王的崇拜、播放歌曲和其他活动,包括竹竿舞。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传承保护 编辑本段
民间发展
www.qwbaike.cn
竹竿舞节奏感强,动作简单粗暴、形象生动,艺术感染力强,娱乐性强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竿舞的习俗在黎族中流传开来、演变,而后其原有的祭祀色彩逐渐消失,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强身健体的活动,并逐渐在德 ang人、壮族、苗族、佤族、瑶族、京族、基诺族、流行于畲族等少数民族中,被称为“东方的健美操”
www.qwbaike.cn
在广西壮族聚居区,竹舞已经成为壮族标志性的民俗文化,每年,“三月三”在葛平,成千上万的壮族青年男女跳竹竿庆祝节日,形成了千人齐跳竹竿的壮观景象,吸引了许多游客参加;在海南黎族聚居地,竹竿舞已成为青年男女的一项普通娱乐活动“三月三”当他们穿着节日服装时,他们聚在一起跳竹竿并寻找它“搭档”,架设“鹃桥”为了增进交流,加强友谊。而它也被文艺工作者搬上了艺术舞台,成为一种迎接外宾的礼仪和仪式;竹竿舞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普及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观赏性强,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1957年黎族首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反响热烈,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表演艺术家去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开展交流活动,表演竹竿舞,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被称为“世界上罕见的健美操”,扩大了竹竿舞的影响力。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保护措施
2008年,有关部门在三亚市崖州区浪店村成立,浪店村有跳柴火舞的古老习俗“黎族大柴武传Xi所”为了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海南的竹竿舞也走进了校园,中小学和大学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一些学校还成功举办了竹竿舞比赛,为爱好者提供了方便、可行的学习途径;竹竿舞还与景点相结合,海南三亚的宋传奇等景点都有竹竿舞表演,既展示了海南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景点的文化内涵,又赋予了竹竿舞鲜活的生命力;同时,竹竿舞已经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表演项目。
www.qwbaike.cn
2006年,海南省三亚市“黎族打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被定为国家级相关传承人,三亚群众艺术馆为相关保护单位。
2008年,黎族民间柴火舞被列入海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促进竹竿舞在民间的传承和发展。 www.qwbaike.cn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