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百科词条   

汝窑

汝窑是我国北宋末年的名窑,专门为宫廷烧制青釉青瓷、哥窑、钧窑、定窑也被称为北宋五大名窑窑址为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梁青庙、韩庄村一带。由于汝窑是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窑,学术界称之为汝官窑,人们习惯将汝窑生产的瓷器简称为汝窑或汝瓷。

汝窑瓷器造型古朴典雅,采用独特的缠足烧法釉料中加入玛瑙粉,釉面往往小而开,最后呈现出温润的天青釉色,在北宋皇室和上层贵族中备受追捧。由于汝官窑烧造时间只有20多年,传世文物不到100件,大部分被公共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收藏拍卖市场一旦出现,往往会创下天价成交纪录。

2001年,汝窑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汝瓷烧制技艺也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兴起发展

汝州,汝窑所在的地方,地处中国腹地、在嵩山和伏牛山交替的丘陵地带,历史上瓷业兴盛,如北魏的罗京窑北朝至隋唐的安阳相州窑隋代的巩义铁匠窑,都曾成功烧制出优质的蓝釉瓷器,其中还原气氛为铁[a]烧制的青釉是汝窑釉色的基础,为汝窑的创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晚唐、五代时期汝州鲁山段电窑的茶粉釉和青釉碗、盘、瓶子等实物标本,从造型特征、工艺特征、施釉方法、烧制技术为宋代汝窑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另外,从天蓝色的釉色来看、釉面气泡分布和“裹足支烧”工艺分析,比如汝窑和晚唐、五代越窑青瓷前后也有传承现象。宋代汝窑工匠借鉴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吸收了北方定窑的印花技术,继承了安阳象州窑的釉下雕刻、排桩雕刻技术与湖南五代时期的越南越州窑、陕西耀州窑“支钉支烧”技术,也可能启发你的窑工。

五代末至北宋初,为汝窑初创期。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至宋真宗干兴年间(1022年)应该属于汝窑烧造阶段。这一时期汝窑产品的特点主要是生产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釉色单调,装饰手法简单。

北宋中期,汝窑进入发展期。从宋仁宗天盛元年开始(1023年)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汝窑瓷器数量迅速增加,同时装饰纹样趋于丰富,刻纹多,线条流畅,图案清晰,釉面光亮,表面片密,工艺精细,打破了早期表面简单纯粹的局面。

建立衰落

汝官窑建立于北宋末年,经历了先选贡瓷,后立官窑的过程。汝官窑遗址梁青庙一带,釉色丰富、瓷土和地下煤矿资源丰富,附近还有玛瑙矿自五代以来,这里的陶瓷业已有规模。当地流传“从梁青寺到段店,一天就能赚一笔(一说进万万)民间谚语说明了烧瓷器的好处。由于汝窑的这些优点及其优良的品质,它在北宋后期首次被皇室选为烧制贡瓷。

汝窑被选为贡瓷,也与北宋皇室的审美取向密切相关。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年说“所以首都的计时装置不进入禁区,但是你可以用你的装置让它有芒。南宋的叶坚在《坦斋笔衡》年说“本朝定州白瓷损毁严重,汝州奉命制作青窑器。这在陶瓷史上是有名的“弃定用汝”根据学者的研究,有两个原因:第一,定州瓷是过烧[b]另一方面,它与宋徽宗和赵霁的审美情趣有关。宋徽宗信仰道教,道教始祖老子主张戒欲不雕汝瓷 其独特的天青釉给人一种清淡含蓄的审美体验,因此受到崇尚道教的北宋上层社会的青睐。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官窑,集中了最好的工匠,控制了最好的制瓷原料,专门烧制宫廷取样的皇家青瓷。

汝窑何时成为官办瓷窑,学术界说法不一:第一,在《汝窑的我见》年,陈万里认为开火时间是在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前后大约20年。首先,叶哲民提出这是在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徽宗宣和末年(1125年)大约40年。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两个判断结合了汝窑被选为贡瓷并最终成为官办瓷窑,专门烧制宫廷瓷器的时间因此,提出汝窑正式成为官窑的时间是在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至宣和末年(1125年)

北宋末年,汝官窑停止烧造。学术界普遍认为,停止燃烧是由于金人南侵和战乱,相关技术失传。8]也有学者提出,在宋徽宗政治年间,专门在首都设窑烧瓷器,称为“官窑”之后你的御窑就被御窑取代了。汝官窑停烧后,金元时期,民窑窑口继续烧制汝窑,但制作工艺较差,做工粗糙,施釉过半,坯体较厚,成为普罗大众使用的青釉产品。

命名

中国唐宋时期瓷窑常以窑址所在的行政区划命名,汝窑以窑址所在的古汝州命名(包括今汝州市、宝丰县、鲁山县、襄城县、郏县专区,治州于汝州市) 汝窑的名称最早由宋人记载,如《南村辍耕录》引自南宋叶坚“窑器”条,说“在这个朝代,定州白瓷因癞而无法使用,于是汝州被命令制作青窑瓷器,于是河北唐、邓、耀州知晓,汝窑第一。

广义来说,宋代汝州所有的窑都可以称为汝窑然而,根据古代文献和一般学术惯例,“汝窑”成了一个专门名词,特指北宋时期为宫廷烧制青釉青瓷的窑,也就是常说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均、定窑中的汝窑也叫汝窑“汝官窑”人们也习惯将汝窑生产的瓷器简称为汝窑或汝瓷。

工艺特征 编辑本段

造型

与宋代其他名窑相比,传世汝窑的造型不如钧窑、定窑虽富,但椭圆形水仙盆、椭圆形洗、狻猊出香、使龙闻香是汝窑的独特造型。自从1987年发现汝官窑遗址以来,出土了许多新型器皿。

汝窑和汝窑传世去碗器、盘、盘等生活用品,大部分是宫廷所需的艺术陈设,如青铜般的串三足瓶、戟瓶玉壶春瓶、纸槌瓶、胆式瓶、椭圆形水仙盆、三足洗、三足奁、奉华尊、十瓣葵口碗、葵瓣盏托等。8]17]出土器型则有瓶、尊、盘、碗、盏及盏托、镂空高足炉、套盒、刻花龙纹钵、渣斗、板沿盆、龙把杯、握柄盖、莲瓣纹香炉、狮形配件、龙身雕塑残件等。17]其中,盘、碗、洗、灯座的腿都是向外翻的,是在模仿同时期的金银器皿的造型。

古汝窑传下来的瓷器与出土的汝窑有很多不同的造型。文献记载,汝窑有很多元素、装饰较少,这在传世汝窑中可以得到证实,出土器物表现出雕刻等多种装饰手法、雕塑、抹灰等,且有大量新颖的类型,如仿汉代铜壶,器身为戟并刻有凸起的兽面。出土文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传世文物与出土文物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解释。

釉面

汝窑以生产青瓷釉而闻名,与其选釉有关,即通过釉中的含铁成分,在还原气氛中烧制出包括豆青在内的以天青为主调的青瓷、豆绿、葱青、蟹青以及月白、卵白等。宝丰梁青寺汝窑遗址出土的大量瓷器多为天蓝色,带有“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说。

对汝窑釉的分析也可以推断出它的发展起源。古代华南青瓷胎成分多为高硅低铝,釉面为低硅低铝;北方青瓷的胎成分是低硅高铝,釉是高硅低铝。据分析,北方青瓷的汝窑釉属于高铝低硅,与大多数低铝高硅的北方青瓷釉完全不同,成分与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瓷接近,说明汝窑与越窑关系密切。

汝窑的釉面往往小而裂,最初是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的缺陷,后来被制瓷工人用来形成独特的装饰。因为棋子分的很细,比如冰的裂纹,慢慢旋转物体,在灯光下可以看到釉面冰裂纹,很有意思。开片有“冰裂”蟹爪”鳝血”墨纹”梅花”细碎纹”等名称。《格古要论》年,阿明曹昭描述了汝窑的开窑“宋代是浅蓝色,有蟹爪纹的是真的,特别是没有花纹的。传世汝窑釉面多为开纹,但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无开片)水仙盆,代代相传而已。

汝窑最传奇的釉料就是玛瑙粉的加入。据文献记载,汝窑釉中加入玛瑙粉,南宋周唐《清波杂志》有记载“汝窑宫禁烧,玛瑙粉作油(釉),只有为皇家挑回来的,才能卖出去,特别难得。据化学分析,玛瑙和瓷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玛瑙纯度更高,往往含有铁等呈色元素,对釉的颜色有一定作用。此外,宋代汝州盛产玛瑙,《宋史》年有记载“王靖雯在京西坑冶金公司玩,玛瑙产于汝州庆陵镇”宝丰梁青寺汝窑遗址作坊附近发现玛瑙矿,证实了文献记载。

另外,典型汝窑釉中的气泡很稀疏,需要用放大镜观察10倍以上,且大多浮在上层,比较亮,所以称之为“寥若晨星”

胎体

汝窑瓷器胎体薄,有盘、碗、樽、洗器的器壁和器底几乎一样厚,与同时期的其他窑变瓷器不同。轮胎材料为低硅高铝,含铁、钛含量高,所以在氧化焰中烧成土黄色,在还原焰中烧成灰色。汝窑瓷胎颜色为土黄色、灰白、灰色多种。

因为汝窑的瓷器是人工烧制的[c],导致胎质不是坚到细腻,而是略松,其颜色颇似人们烧香时落下的香灰,俗称“香灰胎”另外,胎体内有大小不一的气孔,这是手绘造成的,也是釉面融化快,胎体内的水分排不完,卡在釉下的结果。

烧造

烧汝窑的窑一般是北方典型的倒焰馒头窑,建在地下,会烧(燃烧室)这个空间与窑房结合成一个馒头房。这种窑的优点是烧成温度可达130,033,356℃,可烧还原性气氛,升温和降温容易控制,保温容易。

据研究 ,汝窑胎、釉中的铁含量约为2%烧结温度约为1200℃,最终烧结由合适的还原气氛控制。根据尸体的颜色,有学者推测燃烧气氛可能是先燃烧氧化焰,再燃烧还原焰。

汝窑烧制的最大特点是“裹足支烧”也就是说,釉面包裹在底部而不露出轮胎,而且是支钉制造的因为支钉很小,所以被称为“芝麻钉”支钉 的作用,第一,是避免器物底部因满釉裹足而在烧成后粘在烧面上;第二是防止物体倒塌。汝窑有三五个支钉,除了椭圆形水仙盆有六个支钉。汝窑并非全部“裹足支烧”,瓶、盏托、熏炉、碗等器物被发现烧过底部无釉。

梁青庙汝窑遗址出土了大量匣钵、垫饼、支钉垫饼和其他窑具,其中照明是工匠判断窑内温度的工具上部上釉,下部不上釉,上部中间有一个圆孔,烧制时可用火钩从窑中取出检查。

代表器物 编辑本段

据故宫博物院编《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器荟萃》一书统计,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汝窑瓷器传世90件。其中瓶5件、三足樽2件、三足樽承盘1件、椭圆水仙盆6件、酒盏托盘1件、茶托盘4件、荷花行温碗1件、碗2件、59件圆形盘子、花口洗4件、椭圆形洗4件、鹦鹉形盖钮1件。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伦敦的大卫基金会收藏最多。一些学者认为其中四个是由碎片拼接而成的、残缺不全、民间收藏或者属于韩国青瓷的应该淘汰。

汝窑青瓷莲花式暖碗

高10.4厘米,16口径.2厘米,足径8.1厘米。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皿造型仿自金银器皿,形似盛开的莲花,俯视似十瓣。满釉,底部有五个支钉标记。这种器具主要用于盛放锅注入温水后,壶内液体的温度不易流失,是同类型中唯一的传世产品。

汝窑青瓷无花水仙盆

高6.7厘米,口23厘米,口16.4厘米,底部水平19.3厘米,底部纵向12.9厘米。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缠足烧,通体青釉,底有支钉六迹胎体略呈米黄色,整个器的釉面纯净无纹路物件的外底刻有乾隆皇帝的一首诗。

汝窑青瓷碟(丙蔡」铭)

高1.5厘米,10口径.9厘米,底径8.2厘米。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胎质较薄,釉色饱满,釉粉略呈绿色,底部三个烧点沿边缘排列,器身布满片,底部中心刻有“丙”蔡”二字。据研究,“丙”字是清朝乾隆皇帝收藏的古董分类“蔡”该词表明此盘曾为北宋权臣蔡京家族所有。

汝窑天青釉串纹三足罐炉

高12.9厘米,直径18厘米,底座直径17.8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个炉子模仿汉代的青铜模型。直口平底,口径和底径差不多,三脚撑着。通体施淡天青釉,光亮光滑,釉面细纹,足端无釉。外壁近口沿处、两个弦在底部附近凸起,三个弦在腹部中间凸起。传世的三条腿汝窑炉只知道三个,现在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伦敦大卫基金会和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

地位影响 编辑本段

地位

由于烧制时间短,汝窑由政府垄断,世界罕见它在宋代非常珍贵,被用作礼物或贡品。北宋时,汝窑被惠宗赏赐给蔡京家族。到了南宋,人们已经颁布了“近尤难得”的感叹。据周觅《武林旧事》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一岁(1151年)宋高宗赵构的宠臣张浚向高宗献礼“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共16件汝窑器物。

历代对汝窑推崇备至,到了北宋,更是将“汝窑新窑器”和“越州古秘色”不相上下,南宋人烧青瓷更多“汝窑为魁”的说法。明末收藏古玩之风盛行,人们逐渐将汝窑与其他名窑口并称为汝窑,正如郜琏在《遵生八笺》中所说“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张对《清秘藏》说“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写于明末《宣德鼎彝谱》年,说“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后来因为柴窑不属于宋朝,是个谜,后人就省略了,把你、官、哥、均、被评为宋代五大名窑,并将汝窑列为第一,如嘉靖、王世茂在《窥天外乘》年万历年间说,“宋代汝州为第一窑,史静御窑为第二窑。

汝窑也受到历代收藏家的追捧,最著名的是乾隆皇帝。据统计,乾隆时期的183首涉瓷诗中,有15首是关于汝窑的,传世的汝窑作品不到100件,其中刻有乾隆皇帝御诗的有22首(有一种现象,不同的物体上刻着同一首诗),反映了乾隆皇帝 对汝窑的偏爱。

现当代陶瓷爱好者对汝窑还是很有好感的,每次出现在拍卖会上都受到热切的追捧。比如2017年10月3日,一件北宋汝窑的天青釉被洗,佣金超2.94亿元,创下当时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

影响

古代仿烧

汝窑在明、清代官窑厂有正式的仿烧。明代仿烧仅见于宣德时期,常见的传世型为蛐蛐罐、葵花式洗、鸡心碗等,釉色较透明,是汝窑的仿制品“香灰胎”色彩方面,工匠们在景德镇当地生产的白瓷泥中,加入了适量富含氧化铁的紫泥,器皿的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淡淡的知识让人一看就知道。清代仿烧集中在雍正、乾隆乾隆两朝有明确记载,《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由于烧成温度高,釉面光亮、车英不同于北宋汝窑青瓷的半透明乳白色,乾隆曾感叹“仿汝不似汝”感,并写诗云“现在景德镇没办法,也是蓝宝石色飘来的”,都表示了对釉色的不满。整体来看,明清御窑厂对汝窑的仿制只是仿釉色,基本不仿器形。

近代仿烧

民国27年(1938年),临汝县(今汝州市)蟒川绅士李照光、李少初在茫川沿河店办了复兴汝瓷厂,有20多个车间,40多个工人,主要生产民用瓷器,还专门建了一个小窑模仿如松窑瓷器几年的努力,始终没有成功。

现代汝瓷

现代人模仿汝窑到临汝县(今天,汝州市是古代汝州国的所在地)最早。1957年7月,周恩来在全国轻工业局长会议上指示: “要恢复五大名窑的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临汝县汝瓷厂接受了修复汝窑瓷器的任务。1958年,汝瓷豆青釉烧制成功。1964年,汝瓷豆青釉产品经河南省轻工业厅审定,基本符合汝窑的特点,可以投入小批量生产。

1973年10月,由轻工业部投资,在汝州市西北部建立了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开始了专业的汝瓷研究和生产,当时还仅限于烧制豆青色瓷器。20世纪80年代,天蓝色釉、月光釉已经修复成功。43]综合仿制品是在梁青庙汝窑遗址被发现后,在汝州发现的、宝丰、禹州等地有火灾。43]1998年以来,汝瓷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当地新的经济优势产业。但也有陶瓷研究者认为,现代汝瓷工艺仍有待提高,仍存在造型略显平淡珐琅浑浊釉色偏蓝制造工艺支钉过大或过小等不足,整体与正品汝窑有一定差距。

非遗保护 编辑本段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5月,国务院公布汝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Ⅷ-189。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手办    下一篇 竹雕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