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沙地灶头画

沙地灶头画是中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目编号编号:JS-04-Ⅶ-0042,属传统美术,沙地灶头画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指民间艺人以乡间农家烧饭做菜用的灶头为载体,用各种颜料手工绘制在灶壁上的图案,用来装饰、美化灶头,表达农家美好愿望的乡土艺术。几百年来,嘉兴的百姓在灶间演绎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故事,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传统民风民俗。如今,灶头画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www.qwbaike.cn

目录

历史溯源 编辑本段

​​​​​​​灶头画是一种民间技艺,在启东、里下河地区曾风靡一时。解放前,农村地区用砖砌灶的人家很少,只有少数有钱的粮户才用得起砖灶。解放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砖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了美化灶头,也为了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了祈祷丰收与平安,人们开始在灶头上画画。都说民以食为天,在内容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鱼)、牧童嬉牛等很自然成为了百姓人家的首选灶花,还有观音菩萨、大肚弥勒、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也是灶花的常用题材。也有人喜欢花草山水,总之,灶花的题材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在材料上,最早的灶花都是黑白的,所用之墨是用铁锅上的“镬锈”自制的。把“镬锈”刮下来加上醋,放在石槽里打烂,打的时间越长,质量越好,不易退色。到70年代才开始改用店里买的墨了。后来,随着各种水彩、油画颜料的出现,灶头画也开始进入彩色时代。在画画技艺上,南通灶头画和上海浙江一带的灶头画又明显不同,南通灶头画通常以线条画为主,色彩上较为简洁、朴素,画面更为清新、雅致。

www.qwbaike.cn

艺术特色 编辑本段

它采用的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壁画的画法——湿壁法十分相近。湿壁画,就是不等墙面干燥在墙灰湿漉漉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纹样、图画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

www.qwbaike.cn

嘉兴灶头画图案多姿多彩,其图案表征亦各不相同,其分类也很难有一个非常精确的界定,有的内容交叉于两类之间,如《松图》是植物类与动物类的结合体。图案所呈现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吉祥文字、线条纹样、器物和植物果品七大类。绘在农家灶头上的装饰图案和戏曲故事画。题材有“喜鹊登梅”、“鹿鹤园春”、“松鹤延龄”“百年好荷”等吉祥图样;有些装饰纹样多饰在灶沿,如万字、回纹、流水纹、方格纹等。灶头画 有以单色绘成,也有彩色绘成,作者多为农村中的泥水匠。

www.qwbaike.cn

如今,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灶头上贴瓷砖渐渐流行,于是灶画被彩色瓷砖所取代,泥水匠的这项专利,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www.qwbaike.cn

由于灶头的构造不同,灶头画所呈现的艺术视觉效果亦不尽一样。嘉兴农村千家万户厨房里的一座座灶头,几百年来,深深地相融于农家的点滴生活。她像一位慈母,不但捧出了农家的一日三餐,哺育了农家的一代又一代,为农家带去了无限的希望,同时还弥漫着纯真、淳朴的乡土艺术气息。至2009年底,在嘉兴1100多个行政村中,仍有2000多名灶画艺人活跃在乡间,他们砌灶、画灶,传承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www.qwbaike.cn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常州烙画    下一篇 连云港贝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