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英文名称:papular urticaria)属于皮肤科就诊疾病,又称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但成人也可患此病。往往同一家庭中几人同时发病。春秋季节发生较多。本病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本病即为虫咬皮炎。临床特点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红晕,自觉瘙痒。

目录

发病因素 编辑本段

大多数发病主要昆虫叮咬有关,如蚊子臭虫、蚤、虱、螨、蠓等叮咬后引起的过敏反应。个体素质对昆虫叮咬反应不同。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使对这些物质过敏的儿童产生本病。这是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致敏需10天左右,此时再受叮咬则促成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可产生脱敏作用,因此本病一般在7岁左右停止发病。

临床表现 编辑本段

皮损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发生后不久便成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内容清,周围无红晕。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有的皮疹为较硬的栗粒大丘疹,搔抓后呈风团样肿大。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一般幼儿患者红肿显著,并有大疱,常有剧痒而影响睡眠。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皮疹经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但有新疹可陆续发生使病程迁延较久。常复发,一般无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病症症状 编辑本段

  • 发病前有明显蚊虫叮咬病史。往往家庭中几人同时发病。

典型症状瘙痒

  • 自觉瘙痒。

  • 常因剧痒而影响睡眠。

  • 搔抓可引起继发皮肤感染。

皮疹

  • 皮疹多发于身体背侧、上肢外侧、下肢前侧,皮肤可见集群或散在红色丘疹。

  • 绿豆至花生米大小,呈纺锤形红色风团样,高于皮肤,中央常有小水疱、疱液清亮,抓破后形成浆液性或血性结痂。

  • 皮疹可分批反复发作,1~2周后皮疹可逐渐消退,有色素沉着,但有新疹可陆续出现,使病程长久,常复发。 

  • 丘疹性荨麻疹通过临床表现特点即可诊断,无须特殊检查。

鉴别诊断 编辑本段

荨麻疹的区别是本病不是单纯的风团,而是风团样损害。
1.Hebra痒疹
是以四肢伸侧为主的米粒至绿豆大丘疹,浸润明显,多对称分布,可见抓痕、血痂、湿疹化等,常伴有淋巴结肿大水痘有丘疹、水疱,红晕显著,头皮和黏膜亦有发疹,有的呈黑褐色痂,痒轻,有前驱症状和轻度全身症状。
2.大疱性丘疹性荨麻疹
患儿常同时伴有风团样损害,根据皮疹性质,结合病史,则易与类天疱疮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相鉴别。

治疗方法 编辑本段

  • 丘疹性荨麻疹,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 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或外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1%薄荷霜以及糖皮质激素,可消炎止痒。继发感染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 中药:服用防风通圣丸,或荆防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浸渍材料    下一篇 脓疱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