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男,1949年1月1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日本当代作家。
1979年,凭借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第23届群像新人文学奖。1980年,发表长篇小说《1973年的弹子球》。1982年,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出版单行本。1985年,凭借长篇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得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1996年,凭借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获得第47届读卖文学奖。1999年,凭借纪实文学《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获第2届桑原武夫文学奖。代表作《1Q84》《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奇鸟行状录》等。
人物经历 编辑本段
出生不久,家迁至兵库县西宫市夙川。其曾在著作《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中提到:“我生在关西长在关西,父亲村上千秋是京都一和尚之子,母亲村上美幸是船场一富裕商家之女,可说是百分之百的关西种。“受家庭熏陶,村上春树非常喜欢读书。
教育经历
1955年4月,入西宫市立香栌园小学就读。身为国语教师的父亲有意识培养村上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他却始终未能入道,相反对西方文学却情有独钟。
1961年4月,入芦屋市立精道初级中学校就读。
1964年4月,入兵库县神户高级中学就读。
1968年4月,到东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就读。在目白原细川藩邸的私立宿舍“和敬寮”寄居半年,后退出。后来迁往练马区寄宿。距离最近的车站是都立家政,几乎不去学校,在新宿打零工,其余时间泡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里。
写作经历
1979年,在涩谷区千驮附近的神宫球场起了写小说念头,随后每晚在餐桌上挥笔不止,写罢投给“群像新人奖”评审委员会。投稿的原因在于“有字数限制”。6月,《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7月,《且听风吟》由讲谈社印行。
1980年,在涩谷区千驮谷一边经营酒吧,一边从事创作。
1981年,决心从事专业创作。酒吧转让他人,移居千叶县船桥市。3月,发表《纽约煤矿的悲剧》(载于《brutus》)。4月,发表《袋鼠佳日》,由此至1983年在该刊发表系列短篇。同年开始作为编委参与《早稻田文学》的编辑工作,为时一年半。
1987年1月,留居意大利西西里岛。发表波尔短篇译作《文坛游泳术》(载于《文学界》),《“The Scrap”怀念80年代》由文艺春秋社印行。7月,波尔短篇译作集《世界尽头》由文艺春秋社印行。
1988年2月,发表《罗马哟罗马,我们必须准备越冬》(载于《新潮》)。3月,赴伦敦,翻译托尔曼的《忆伯父》,由文艺春秋社印行。
1990年2月,在居住地涩谷区千驮谷目睹竞选众议院议员的宣传活动。5月至翌年7月,八卷本《村上春树作品集1979——1989》由讲谈社印行,发表《杰克·伦敦的假牙,突如其来的个人教训》(载于《朝日新闻》)。6月,叙写作为希腊、意大利“常驻旅行者”的体验并收有同夫人阳子的照片的《远方的鼓》由讲谈社印行,发表《托尼·瀑谷》(载于《文艺春秋》)。
1992年,由于延长美国滞留期限,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讲现代日本文学,内容为“第三新人”作品读解,副教科收为江藤淳的《成功与失落》。
1995年8月《奇鸟行状录》第三部《捕鸟人篇》由新潮社印行。9月,在神户市与芦屋市举行自选作品朗诵会。
1996年12月,独自采访东京地铁毒气事件62名受害者,每5天采访1名。2月,发表《第七个男人》(载于《文艺春秋》)。《奇鸟行状录》获第47届“读卖文学奖”。
2009年,长篇小说《1Q84》 BOOK1 BOOK2出版,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值新一轮巴以冲突高峰期,支持巴勒斯坦的各方力量极力劝阻,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最终前往以色列受奖,并发表了以人类灵魂自由为主题的获奖感言。
2011年,访谈录《和小泽征尔谈音乐》出版,并荣获第11届小林秀雄奖。
2013年4月推出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该书在发售第7天发行量达到100万册。此书在当当网小说排行榜排名第95位。
2014年4月18日,新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开始发售。据出版商文艺春秋介绍,新作接受预定,发行量达30万册。
2016年12月22日,最新首部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由新经典文化推出。
2017年2月24日,时隔七年发售新作《刺杀骑士团长》,作品中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他在接受《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多家日本主流媒体的采访时表示,试图忘记或者涂改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小说家,他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对抗。
2020年6月4日,日本文艺春秋宣布,71岁的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第一人称单数》将于2020年7月18日出版发行。
2020年7月18日,《第一人称单数》开始发售。
2021年8月20日,担任编剧的电影《驾驶我的车》在日本上映。
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将于2023年4月13日出版发行。
1993年7月,赴马萨诸塞州剑桥城的塔夫茨大学任职。
个人作品 编辑本段
出版年份 | 日文书名 | 大陆译名 | 台湾译名 | 英文译名 |
1979年 | 风の歌を聴け | 且听风吟 | 听风的歌 | Hear the Wind Sing |
1980年 |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 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 | 1973年的弹珠玩具 | Pinball, 1973 |
1982年 | 羊をめぐる冒険 | 寻羊冒险记 | 寻羊冒险记 | A Wild Sheep Chase |
1985年 | 世界の终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 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 |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
1987年 | ノルウェイの森 | 挪威的森林 | 挪威的森林 | Norwegian Wood |
1988年 | 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 | 舞!舞!舞! | 舞·舞·舞 | Dance Dance Dance |
1992年 | 国境の南、太阳の西 |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 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
1995年 | ねじまき鸟クロニクル | 奇鸟行状录 | 发条鸟年代记 |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
1999年 | スプートニクの恋人 | 斯普特尼克恋人 | 人造卫星情人 | SputnikSweetheart |
2002年 | 海辺のカフカ | 海边的卡夫卡 | 海边的卡夫卡 | Kafka on the Shore |
2004年 | アフターダーク | 天黑以后 | 黑夜之后 | After Dark |
2009年 | 1Q84 | 1Q84 | 1Q84 | 1Q84 |
2013年 | 色彩を持たない多崎つくると、彼の巡礼の年 |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 没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礼之年 | Colorless Tsukuru Tazaki and His Years of Pilgrimage |
2017年 | 骑士団长杀し | 刺杀骑士团长 | - | - |
出版年份 | 日文书名 | 中文译名 | 英文译名 | 出版处 |
2020年 | www.qwbaike.cn | 第一人称单数[3] | www.qwbaike.cn | www.qwbaike.cn |
1980年 | 中国行きのスロウ?ボート | 开往中国的慢船 | A Slow Boat to China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80年 | 贫乏な叔母さんの话 | 贫穷叔母的故事 | A 'Poor Aunt' Story |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
1981年 | ニューヨーク炭鉱の悲剧 | 纽约煤矿的悲剧 | 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
1981年 | スパゲティーの年に | 意大利面之年 | The Year of Spaghetti |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
1981年 | 四月のある晴れた朝に100パーセントの女の子に出会うことについて |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 On Seeing the 100% Perfect Girl One Beautiful April Morning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81年 | カンガルー日和 | 看袋鼠的好日子 | A Perfect Day for Kangaroos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1981年 | カンガルー通信 | 袋鼠通信 | The Kangaroo Communique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82年 | 午后の最后の芝生 | 下午最后的草坪 | The Last Lawn of the Afternoon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83年 | 镜 | 镜子 | The Mirror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1983年 | 萤 | 萤 | Firefly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1983年 | 纳屋を焼く | 尖角酥盛衰记 | The Rise and Fall of Sharpie Cakes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84年 | ハンティング?ナイフ | 猎刀 | Hunting Knife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1984年 | 踊る小人 | 跳舞的矮人 | The Dancing Dwarf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84年 | 野球场 | 棒球场 | Crabs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1985年 | パン屋再袭撃 | 再袭面包店 | 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 www.qwbaike.cn |
1985年 | 象の消灭 | 象的消失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www.qwbaike.cn |
1985年 | ファミリー?アフェア | 家务事 | A Family Affair | www.qwbaike.cn |
1986年 | ローマ帝国の崩壊?一八八一年のインディアン蜂起?ヒットラーのポーランド侵入?そして强风世界 | 罗马帝国的瓦解?一八八一年群起反抗的印地安人?希特勒入侵波兰?以及强风世界 |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1881 Indian Uprising, Hitler's Invasion of Poland, And The Realm of Raging Winds | www.qwbaike.cn |
1986年 | ねじまき鸟と火曜日の女たち | 发条鸟与星期二的女人们 | The Wind-up Bird And Tuesday's Women | www.qwbaike.cn |
1989年 | 眠り | 眠 | Sleep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89年 | TVピープルの逆袭 | 电视人 | TV People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90年 | トニー滝谷 | 东尼泷谷 | Tony Takitani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1991年 | 沈黙 | 沈黙 | The Silence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91年 | 绿色の獣 | 绿色的兽 | The Little Green Monster | The Elephant Vanishes |
1991年 | 冰男 | 冰男 | The Ice Man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1996年 | 七番目の男 | 第七个男人 | The Seventh Man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1999年 | 神の子どもたちはみな踊る | 神的孩子全跳舞 | All God's Children Can Dance | after the quake |
2000年 | 蜂蜜パイ | 蜂蜜饼 | Honey Pie | after the quake |
2005年 | 偶然の旅人 | 偶然的旅人 | Chance Traveller | 东京奇谭集 |
2005年 | どこであれそれが见つかりそうな场所で | 不管是哪里,只要是能找到那个地方 | Where I'm Likely to Find It | 东京奇谭集 |
2005年 | 日々移动する肾臓のかたちをした石 | 日日移动的肾脏石 | The Kidney-Shaped Stone That Moves Every Day | 东京奇谭集 |
2005年 | 品川猿 | 品川猿 | A Shinagawa Monkey | 东京奇谭集 |
旅游文学
发表年份 | 日文书名 | 中文译名 |
1990年 | 远い太鼓 | 遥远的太鼓/远方的鼓声 |
1990年 | 雨天炎天 | 雨天炎天 |
1998年 | 辺境·近境 | 边境·近境 |
2000年 | もし仆らのことばがウィスキーであったなら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
报告文学
发表年份 | 日文书名 | 中文译名 |
1997年 | アンダーグラウンド | 地下 |
1998年 | 约束された场所で | 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 |
2004年 | 雪梨 | 雪梨 |
合作作品
发表年份 | 中文译名 | 写作 | 绘图 |
1985年 | 羊男的圣诞节 | 村上春树 | 佐佐木MAKI |
1996年 |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 | 村上春树、河合隼雄 | www.qwbaike.cn |
1998年 | 爵士群像 | 村上春树 | 和田诚 |
2003年 | 爵士群像2 | 村上春树 | 和田诚 |
随笔作品
发表年份 | 日文书名 | 中文译名 |
1983年 | 象工场のハッピーエンド | 象工厂的Happy End |
1984年 | 村上朝日堂 | 村上朝日堂 |
1986年 | 村上朝日堂の逆袭 |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 |
1986年 | ランゲルハンス岛の午后 | 朗格汉岛的午后 |
1987年 | 'The Scrap', 懐かしの一九八〇年代 | 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 |
1987年 | 日出る国の工场 | 日出国的工厂 |
1989年 | 村上朝日堂 はいほー! | 村上朝日堂 嗨嗬! |
1994年 | やがて哀しき外国语 |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
2001年 | 村上ラジオ | 村上收音机 |
2009年 |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语るときに仆の语ること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
2011年 | 村上春树杂文集 | 无比芜杂的心绪 |
2014年 | おおきなかぶ、むずかしいアボカド 村上ラヂオ2 | 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
2015年 | サラダ好きのライオン | 爱吃沙拉的狮子 |
翻译作品
翻译年份 | 原著名称 | 日文书名 |
1996年 | Babylon Revisited | バビロンに帰る |
1996年 | Shot In The Heart | 心臓を贯かれて |
2002年 | Children On Their Birthday | 诞生日の子どもたち |
2002年 | The Complete Works of Raymond | 英雄を讴うまい |
2003年 |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キャッチャー?イン?ザ?ライ |
2006年 | The Great Gatsby | 大亨小传グレート?ギャツビー |
首先,村上小说的结构、写作手法以及语言风格虽有明显的西化痕迹,但透过这些时髦的外包装,不难发现其意识、意趣、情致的深处,仍受到浸染佛禅哲理的“无常观”、日本固有信仰的幽冥观、儒家的部分道德伦理观、物我一体、悲喜与共的自然观以及由此生发的怅惘孤寂、豁达或无奈之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也是通篇贯彻的悲悯与拯救意识的基石。
其次,村上作品中情调的经营、细节的刻划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凸现(尽管没有对他人的心理描写)仍然是日本式的。日本文学一个最主要的传统特点就是委婉细腻,富于阴柔之美,善于用小场景、小情节、小道具来传达人物丰富多变、细小微妙的心理感受、情趣和意绪,营造出令人心旌摇曳的伤感、悲悯和韵味绵长的艺术情调。在村上笔下,这样的情调、韵致、氛围可谓随处可见,而且经营得出神入化,曲尽其妙。作者自己也说过:“我的确非常喜欢日常生活中无所谓的细节性风景,非常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是怎样通过这些细节同世界发生关系,以及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是怎样得以发生的,我对此非常有兴趣”。
再次,村上虽然刻画的是游弋于社会主流或主体人群之外的“边缘人”,但边缘人的感受和心理未必就是边缘感受,边缘心理。不错,村上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不去公司上班,不求出人头地,不想升官发财,更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是蜷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喝啤酒、听音乐、看外国小说,但这个小房间并非与世隔绝,只是与外部世界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罢了。而他那特立独行的自尊与傲骨、应付浮燥驳杂世界的淡泊与从容,对物质利益的漠视与超脱,以及对世俗和市侩的反感和拒斥,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所缺少的宝贵的东西。日本文学评论家岛森路子说过:“是我又不是我,是现实又非现实,是虚构又非虚构,精神视野中有而现存世界中无却又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通——村上春树一直在写这样的东西,这样的现代神话”。“……这似乎既是作家个人的世界观,又是我们这个时代共通的感性”。一言以蔽之,村上写出了边缘人的社会意义。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引起广大读者,包括主流读者的共鸣。
作者说他讨厌日本传统小说特别是“私小说”,那种乱糟糟湿漉漉黏糊糊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和人事关系。这首先表现在对政治机构、权力技术、官僚体制的无视和戏弄,村上最蔑视这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存在,甚至对自己赖以生活其中的“高度资本主义化”的现代都市也从未心满意足;其次表现在他一向以完全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个人并同其保持距离。村上从不接近任何人,不写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纠葛、不允许主人公涉足他人的精神疆域和私生活禁地,甚至不描述“我”以外之人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在村上作品中,主体远离客体,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客体。
村上春树尽管骨子里是日本式的,但其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了的。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视角来审视、把握、感受日本社会的一切,用一种非日本的语言来诘问日本的当代话语。举个简单例子,小说主人公看的哲学书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文学作品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托马斯·曼的《魔山》、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听的音乐自然清一色是西方的;就连在医院看护奄奄一息的病人讲的都是古希腊悲剧里的人物。
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一体化。村上小说中经常出现类似寓言、神话等离奇荒诞的情节,如《寻羊冒险记》《舞!舞!舞!》中的鼠和羊男,《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世界尽头”,《奇鸟行状录》中的zos房间等一系列情节等。
村上是通过使现实世界虚无化、使虚无世界现实化来讲人事物的本质的,他借此重新构筑现实世界,却又强调新的世界的虚无化本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握存在的本质,把握自己意识的根。在村上那里,任何世界都归结为意识,而意识的根即是意识自己。
人物事件 编辑本段
诺贝尔文学奖常年陪跑者
被称为诺贝尔奖界“小李子”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7年被视是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但均没能获奖。
获得荣誉 编辑本段
文学类 |
▪2023 2023年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文学奖 (获奖) [ ▪2015 安徒生文学奖 (获奖) ▪2011 西班牙卡塔龙尼亚国际奖 (获奖) ▪2009 耶路撒冷文学奖 (获奖) ▪2009 第64届 每日出版文化奖 《1Q84》 (获奖) ▪2007 朝日奖 (获奖) ▪2007 第一届 日本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大奖 (获奖) ▪2007 桐山环太平洋图书奖 《盲柳睡女》 (获奖) ▪2006 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获奖) ▪2006 World Fantasy Awards 《海边的卡夫卡》 (获奖) ▪1999 桑原武夫学艺奖 《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 (获奖) ▪1996 读卖文学奖 《奇鸟行状录》 (获奖) ▪1985 谷崎润一郎奖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获奖) ▪1982 野间文艺新人奖 《寻羊冒险记》 (获奖) ▪1979 群像新人文学奖、芥川奖候补 《且听风吟》 (提名) ▪1980 芥川奖候补 《1973年的弹子球》 (提名)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