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建于1945年,几易校名,1958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与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合并重组,先后隶属高教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部管辖。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在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本科专业101个;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校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4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1、原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决定在省立第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立蚌埠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
1946年9月,安徽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决定,将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校于当月29号启用新印。
1947年6月3日,学校校址由蚌埠迁淮南洞山。8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在淮南洞山正式成立。学校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三科。
1949年1月,淮南解放。2月2日,淮南煤矿特区政府接管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0年1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建淮南工业专门学校,归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6月20日,学校改归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领导。10月,学校改名为淮南工业专科学校。11月28日,淮南煤矿管理总局通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由煤矿管理总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双重领导。
1951年3月13日,学校更名为“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其任务是专门培养煤矿工业所需的技术干部。4月17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6月18日启用新印。
合肥矿业学院
1955年2月,高等教育部和燃料工业部同意在合肥新址建校。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合肥矿业学院,隶属煤炭工业部。
1955年暑假后,各专业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专科学生。
1956年6月,西北工学院矿区开采专业学生65人、教师9人及专业设备一并调整到合肥矿院。暑假后,各专业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专科学生。
1958年9月,合肥矿业学院改名扩建为合肥工业大学,属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双重领导,迁合肥建校。10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正式成立。
1962年,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0年,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建筑工程学院。7月,工大附属中学成立。10月22日,合肥工大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全国32所重点工科院校之一。
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学校采矿系和地质系的煤田地质专业分出成立淮南煤炭学院。1977年,重新招收本科生,1978年,重新招收研究生。
1990年11月22日,学校培养的首位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1995年10月10日,由学校和安徽省财政厅共建的合肥工业大学财经学院正式成立。
2、安徽工学院
1951年,皖北干校并入(合署)皖南革命干部学校。
1952年,皖南革命干部学校、皖北干校合并组建安徽干部学校安徽干部学校,后更名为安徽行政学院。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机械学院,蚌埠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蚌埠机械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部分)、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安徽建筑工程学院。
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
1962年,安徽轻工业学院、安徽交通学院、安徽建筑工程学院(专科部分)并入安徽工学院。
1978年,合肥工业大学农机系分出,恢复安徽工学院建制,改名为安徽农机学院。
1978年,安徽农机学院更名为(复名)安徽工学院。
1997年2月,机械工业部正式通知,安徽工学院与原合肥工业大学组建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
199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被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新校区——翡翠湖校区。
2002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成立。
2003年8月,翡翠湖校区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
200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7年,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创办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学校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计划。
2010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校对口支援北方民族大学。9月,由新华社安徽分社、安徽省科技厅和合肥工业大学三方联合共建的科学研究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信息研究院成立。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5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合肥工业大学。9月,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成立。
2014年,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2017年2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3月,学校获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9月,学校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8年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位列其中。
2020年10月16日,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1年10月,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合肥工业大学入选。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互联系统的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正式立项。此项目由合肥工业大学牵头主持,清华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合作单位。12月,兰州工业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开展合作交流。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1日,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登特菲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协议。
2022年4月9日,合肥工业大学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7月消息,国盾量子与合肥工业大学、科大擎天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8月3日,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企业举行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
2022年12月,确定为第四批2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3年1月15日,合肥工业大学与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暨合工大智能院-宣城高新区-立讯精密-迈微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宣城市宣州区举行。
办学条件 编辑本段
根据2022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22院部,设有本科专业101个,其中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院部设置 | ||
机械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经济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文法学院 | 管理学院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数学学院 | 物理学院 | -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软件学院 | 体育部 |
技师学院 | - | 微电子学院 |
专业设置 | |
院系 | 专业名称 |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生物医学工程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业工程 | |
飞行器制造过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金属材料工程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材料物理 |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自动化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 | |
通信工程 | |
信息安全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应用化学 | |
化学 |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测绘工程 |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环境设计 | |
风景园林 | |
工业设计 | |
广告学 |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 |
地理信息科学 |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
环境工程 |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
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电子商务 | |
工商管理 | |
会计学 |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 | |
金融工程 | |
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生物技术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数学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国际贸易)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交通工程 | |
交通运输 |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制药工程 |
药学 | |
微电子学院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 | 机械工程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宣城校区信息工程系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宣城校区商学系 | 物流管理 |
英语(商务) | |
宣城校区化工与食品加工系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分子化工方向)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精细化工、智慧交通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
根据2022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正高416人,副高885人;具有博士学位1410人,硕士学位66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与讲座教授12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常胜、刘永胜、何怡刚、陈斌、谢康、梁樑、汪萌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洪日昌、张博、龙建成、姜元春、黄海鸿、付超、段亚君、毕传兴、汪萌、吴宗铨
国家级教学名师:朱士信、杨善林
安徽省级教学名师:朱士信、王左辉、江立成、张崇高、鲁道荣、宋传中、蒋建国、胡学钢、李学良、张辉、朱家诚、方敏、宣天鹏、徐科军、陈新生、朱华炳、唐烁、姚日生、朱晓临、檀江林、高飞、侯整风、黄志斌、程继贵、张本照、张洪斌、杨志林、叶明、张建设、何建民、李早、黄康、刘丽、梁昌勇、崔鹏
国家级教学团队 |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电子商务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刘业政 | 2010年 |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赵韩 | 2010年 |
工科数学基础课教学团队 | 朱士信 | 2008年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宋传中 | 2008年 |
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团队 | 杨善林 | 2007年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截至2022年11月,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校高质量完成了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顺利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校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地质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 ||
学科 | 等级 | 评审时间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重点学科 | 2007年--教育部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二级重点学科 | 2007年--教育部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二级重点学科 | 2002年--教育部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重点培育二级学科 | 2007年--教育部 |
安徽省重点学科 | |||
机械工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思想政治教育 | 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 |
工程力学 |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精密仪器及机械 |
材料科学 | 材料加工工程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结构工程 |
应用化学 | 环境工程 | 企业管理 | 车辆工程 |
构造地质学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岩土工程 | 化学工艺 | 食品科学 |
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数学 |
电气工程 | 地质学 | 信息与通信技术 | 力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机械工程 | 土木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软件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商管理 |
专业学位博士点:工程博士(0852b)、生物与医药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 |||
外国语言文学 | 理论经济学 | 地理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化学 | 应用经济学 | 生物学 | 光学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建筑学 |
水利工程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交通运输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城乡规划学 | 风景园林学 |
美术学 | 设计学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二级学科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资产评估、建筑学、艺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翻译、金融、法律、药学、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仪器仪表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电子通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学科评估
2012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地质学、仪器科学与技术3学科分列第6、第8、第10位。
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数学 | B-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地质学 | C+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生物学 | C- | 建筑学 | B- |
力学 | C- | 土木工程 | B |
机械工程 | B+ | 水利工程 | C- |
光学工程 | C-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B+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城乡规划学 | C+ |
电气工程 | B | 软件工程 | B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工商管理 | B+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7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124个校外联合创业实习基地。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6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材料)、物联网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与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叉车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 | 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实验教学中心 |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自动化专业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精品课程 | ||
类别 | 课程名称 | 所属单位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宋慈和他的《洗冤集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 建筑物震害分析与防震对策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证券市场与大众理财 | 经济学院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等数学 | 数学学院 |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
构造地质学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
工程训练 | 工业培训中心 | |
材料成形原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管理信息学 | 管理学院 |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管理学院 | |
电子商务概论 | 管理学院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教学成果 编辑本段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国家级精品教材5门,57部教材遴选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65部教材遴选为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教材入选第一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
部分教学成果 | |
成果名称 | 奖项 |
基于HCSNEW模式的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工程教育质量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创新性研究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工程意识、工程精神和大工程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2013年度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科学研究 编辑本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安徽省实验室1个。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现代测试与精密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复杂产品制造过程优化与决策创新引智基地、老人福祉信息科技创新引智基地、清洁能源新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
国家工程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有色金属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现代显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及成形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IC设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应用物理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及成形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绿色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类):智慧养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安徽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数字化精密铸造创新中心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工业安全与应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现代成像与显示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汽车NVH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产品精深加工省级实验室、安徽新能源利用与节能省级实验室、安徽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省级实验室、安徽低温与制冷技术省级实验室、安徽飞机雷电防护省级实验室、情感计算及先进智能机器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现代测试与制造质量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工业安全与应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航空结构件成形制造与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
安徽省工程实验室:安徽省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监测工程实验室、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及工业节能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有色金属材料与加工工程实验室等
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分布式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自动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锻压数控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功能高分子工程研究中心等
安徽省中试基地: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中试基地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NVH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微电子机械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变频电机及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冶金精整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水处理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精细化工催化加氢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安徽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等
科研综述
根据2018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创造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三相异步电机,第一个客机防雷系统等,填补了众多领域的空白,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4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5项;获批授权专利1675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持有量高居安徽省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位。
项目承担
2017年,学校纵向科研项目到帐经费为24361.43万元,首次获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同时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4项,总直接经费6285.1万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批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其中获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牵头项目1项,牵头课题7项,总合同经费3547.83万元;获批各类军工项目19项,其中首次获批装备发展部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1项,合同经费700万元;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10项,首年合同经费845万元;获批主持和参与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30项,其中学校作为主持单位6项;首次获批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1项,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2项;新增立项横向项目740项,合同总经费19405.88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39项。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12408.47万元。
授权专利
2017年,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申报专利1330项(其中发明专利1176项、PCT申请3项);获批授权专利571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62项)。
科研获奖
2018年,合肥工业大学共有49项成果获2016年度、2017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3项。同时,合肥工业大学作为共同完成单位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11月,学校申报的科技项目“现代传媒建筑(安徽广电中心)复杂钢结构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科研获奖(包含合作完成) |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和等级 | 时间 |
人机协同的智能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之一 | 2020 |
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6 |
大别山东段深部探测与找矿突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16 |
基于DSP的全数字式高性能科氏质量流量计的研制与应用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复杂环境安全高效射频识别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应用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4 |
基于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开发与应用 | 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 2014 |
多媒体数据分析与检索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奖二等奖 | 2014 |
CRI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 | 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07 |
铸铁材质参数液态在线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系统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6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资料。
学术期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报连续荣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安徽省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全国高校优秀学报称号;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行列;此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成为《中国科学引文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来源期刊;2001年,获得《CAJ-CDF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3年,入选《中国期刊综合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2004年,获评“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同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预测杂志》
《预测杂志》(双月刊)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
《大学数学》
《大学数学》杂志为数学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类学术刊物,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大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合肥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为国家级数学专业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2月,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合肥校区)有馆藏图书297.95万册,电子图书218.6万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186个,中外文电子期刊6.9万种;订阅中外文现刊1061种、1634份。图书馆书刊在屯溪路校区馆西楼和翡翠湖校区馆实现借阅一体化服务。保留屯溪路校区馆东楼有《科图法》书库。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与多所国(境)外知名大学实施各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合作办学、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学校有来自各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合作与交流院校一览 | |
国家和地区 | 院校 |
美国 | 乔治-梅森大学、戴顿大学、特洛伊大学、丹佛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北亚利桑那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东华盛顿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洪堡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曼斯菲尔德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塞勒姆州立学院、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洛分校、北德克萨斯州大学 |
德国 | 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斯图加特大学、德累斯顿理工大学、慕尼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不莱梅大学、科隆大学、图宾根大学 |
加拿大 | 滑铁卢大学、瑞尔森大学、多伦多大学、里贾那大学、西蒙菲沙大学 |
澳大利亚 | 迪肯大学、科廷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弗林得斯大学、莫纳什大学、西澳大学 |
英国 | 卡迪夫大学、利物浦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苏塞克斯大学、谢菲尔德哈雷姆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考文垂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阿尔斯特大学 |
法国 | 巴黎第十三大学 |
安特卫普大学 | |
爱尔兰 | 国立高威大学 |
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 | |
韩国 | 忠南国立大学、国民大学 |
台湾地区 | 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中兴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义守大学、云林科技大学、逢甲大学、静宜大学 |
香港地区 |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
澳门地区 | 澳门大学 |
俄罗斯 | 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 |
白俄罗斯 |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文化大学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2022年6月23日,合肥工业大学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大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屯溪路校区举行。
知名校友 编辑本段
企业界
姓名 |
任传俊 |
张家仁 |
浦天祥 |
赵经彻 |
叶青 |
周玉成 |
季学智 |
祝义才 |
余夕志 |
赵建国 |
燕福龙 |
李一农 |
奚国华 |
谢彪 |
刘敬桢 |
李新亚 |
张炜 |
王统建 |
毛卫东 |
王玉珏 |
张玉牛 |
朱元巢 |
李富生 |
魏光林 |
戴晴华 |
陈伟农 |
董长征 |
李峰 |
徐平 |
朱福寿 |
蔡玮 |
汪舒鸥 |
左延安 |
安进 |
戴茂方 |
赵厚柱 |
尹同耀 |
鲁付俊 |
刘汉如 |
吴海 |
童金根 |
童永 |
肖正海 |
谢力 |
唐军 |
冯鑫 |
刘磅 |
赵建军 |
李立功 |
马向群 |
王斌 |
李彧 |
丁叮 |
金友华 |
王元曦 |
董志良 |
黄海洲 |
魏臻 |
李炜 |
杨玉国 |
陈平 |
冯树荣 |
屠筱北 |
锁炳勋 |
胡继红 |
谢志刚 |
朱庆龙 |
王松青 |
丁建 |
林巨广 |
严建文 |
吴宗彦 |
廖恩荣 |
胡小林 |
张全雷 |
学界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获得荣誉 编辑本段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学校在京领新国际所发布的2019年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英国本科方向第147名。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25日,位居QS发布的2021亚洲大学排名榜单第351-400位。
2021年7月26日,合肥工业大学入选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1年7月,入选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2年1月,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2022年2月,选入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2022年3月18日,入选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预选名单。
2022年4月,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排名
2020年12月,2020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发布,合肥工业大学位列第132位。
2021年1月3日,位居2020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综合指数榜单第128位。
2021年1月21日,位列2021中国内地大学ESI排名第80位。
2021年4月26日,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82位。
2021年8月,合肥工业大学位居“202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501-600位。
2022年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合肥工业大学斩获历史最好成绩,分别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TOP100中排名大幅跃升至第8位(上年度为22位);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TOP300中位列第19位(上年度为26位);在《2017-2021年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全部)中位列第18位(上年度为24位);在《2017-2021年全国理工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TOP20中,排名第16位(首次入榜);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六轮总榜单(本科)》TOP300中位列第30位(上年度为33位),各项榜单全面刷新。
文化传统 编辑本段
校徽
标志为圆形,内外双环结构显示了学校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努力的精神;采用红、白、黑三色,红色选取主楼建筑的红砖色彩,与黑、白搭配,鲜明协调的色彩展示出工科院校稳重大方的气质。
标志主体为合肥工业大学主楼正面视图,庄重典雅的造型,象征了合肥工业大学厚重的文化积淀、扎实的人才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以及求实的学术态度。下方"1945"为建校年代。
标志上的中文校名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的,中英文校名对照体现了合肥工业大学的国际性、开放性。
校名
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
校旗
合肥工业大学校旗印有学校标识和中英文校名,呈竖式排列,中文校名文字为邓体;校旗的颜色采用红白相间,红色取自校区内1958年建造的教学主楼的红砖颜色,区别于一般旗帜颜色,凸显其历史的厚重感。白色取自校园广植的白玉兰花色,因其白玉兰为合肥市市花,从而体现学校所处地域的特色;校旗白色部分占整个校旗面积的三分之二,寓意工科在学校学科布局上的主体地位,上下红色部分占三分之一,分别寓意理科和文科,诠释了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科性大学特点。
尺寸规格:一号旗帜:2880mm×1920mm;二号旗帜:2400mm×1600mm;三号旗帜:1920mm×1280mm;四号旗帜:1440mm×960mm。
校训
厚德、笃学、崇实、尚新
厚德,为开阔、大度、包容之意(见《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笃学,意为致志专心(见《三国志》之《孙瑜传》中“笃学好古”);崇实,即为实事求是之意;尚新,为在推究(调查研究)事务(学术)的原理上开拓创新,提出科学可行的理念。
校歌
《弦歌一路高声唱》 北带淮河,南襟浩浩长江。 合肥工大在皖中央。 器识为先,品德为上,求知求真,弘实学养。 弦歌一路高声唱,培育万千栋梁。 厚德笃学,我们毕生的追求; 崇实尚新,我们永远的理想, 永远,永远的理想。 东临巢湖,西眺巍巍大别山。 合肥工大在皖中央。 学术精进,思想开放,科技创新,教学相长。 青春如火好时光,志在祖国富强。 厚德笃学,我们毕生的追求; 崇实尚新,我们永远的理想, 永远,永远的理想。 |
校区校址 编辑本段
综述
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学校合肥工业大学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宣城校区共4个校区。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简称“合肥校区”;宣城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区。
屯溪路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南校区),地处合肥市繁华路段,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校区由屯溪路(南一环路)、马鞍山路、九华山路、宁国路环绕,校区占地面积1250亩。屯溪路校区是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基地,也是学校行政与教职工生活的主校区。校区正北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主教学楼,东北部为本科生宿舍楼和教职工住宅,西北部为西二教学楼和各学院、研究院的科研楼群,中北部为运动场。中部为后勤服务楼群与图书馆。东南部为三国古迹斛兵塘,西南部为教职工生活区与附属中学,中南部为行政办公楼群与学术会议中心。
2010年,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主教学楼被列为合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月,被列入“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翡翠湖校区
2001年4月,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开始建设,校长陈心昭命名新校区为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
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翡翠湖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坐落在风景旖旎的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环湖路、翡翠路环抱,呈“心”形;东临锦绣大道商业区,北倚大学城公共建设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处在合肥大学城的中心位置。
六安路校区
六安路校区为原安徽工学院校址,安徽工学院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址恢复安徽工学院。1997年1月重新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合肥工业大学,当年6月挂牌,成为合肥工业大学六安路校区,也称北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位于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薰化路301号,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
根据2018年11月综合信息显示,校区规划办学用地面积为21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系、电气与自动化系、能源化工系、城市建设工程系、生态环境系、物流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文法系、英语系、食品科学系等12个系,1个基础部,在校本科生11000余名,研究生200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