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各个经济部门的总和,它的基本构成细胞就是各个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以及居民户。对国民经济的观察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从静态上看,国民经济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行各业的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各单位构成。从动态上看,就是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即依次从生产开始,经过分配,达到最终使用的不断循环利用过程。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对外贸易、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等,都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它受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与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支配。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基本介绍 编辑本段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经济环节、经济层次、经济部门和经济地区构成的。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突出强调经济的整体性和联系性。这个观点突破了将国民经济局限于国家各经济部门的构成总称的限制,在内涵上大大扩展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包括了经济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经济层次即: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各层次;经济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通讯、文化、教育、科研等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经济地区即:国内不同经济区域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区域和国际性区域,较为全面而翔实地阐述了国民经济涵盖的内容。
由此,我们来看国民经济的定义,国民经济学应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我国大学现在所讲的国民经济学,一般是经济学科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所属的研究生专业。
形成过程 编辑本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在原始社会阶段,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上限于一个原始公社的狭小范围。奴隶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在欧洲古代有些奴隶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上仅限于一个城市国家(城邦)的范围。
封建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上限于一个封建诸侯领地的范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一个国家内部各方面的经济联系比较有限,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国民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封建割据的消灭和统一的民族市场的形成,社会经济活动才完全突破了封建地域的束缚,在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范围内发展起来。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的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通过统一的国内市场联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统一的国民经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这就出现了社会主义国民经济。
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在近代和现代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在一般情况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建筑业等的发展,然后商业和服务业也随着发展起来,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新的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活动又不断地分化出来,形成新的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因此,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可以反映出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水平。
构成过程 编辑本段
第一,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
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通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
我国要发展国民经济,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得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的总体当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
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相同的经济产业构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以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包括有各不相同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在发生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达到它们应发挥作用的目的。
增长速度 编辑本段
与CPI关系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狭隘的理解是GDP增长速度,广义上讲: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也就是绿色GDP的基本含义。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会体现在与CPI成正比例关系的,CPI主要受市场的影响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区域性也会带来CPI的变动。
因此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形成CPI速度增加的唯一因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水平,但是不能够消除贫富之间的差距,反而会使这种差距更加拉大,简单的道理就是你增加1000元收入,人家是你的100倍就是十万元,虽然比例是定数,但是差距数值是在剧增的。简单的比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带动了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其结果就是决大多数的人买不起房子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决定性因素不是看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看人们的所得与购买力,能够在经济增加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也跟着加强才体现了这个国家是真正的全民发展。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
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
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假如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时趋于回落,反而会利淡该地区的货币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发展
2015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经济基础 编辑本段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况且中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才有精力发展其他产业,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社会不稳定何谈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何谈现代化建设。
中国经济史——国民经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谋求自己的繁荣和强大。
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坏。
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可能使更多的人力、物力、才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转移到第三产业,以推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但不会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而会促进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将来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降低,那只是相对数的降低,绝对数不但不会降低,还会提高。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它的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被淡化的。
经济性质 编辑本段
不同性质的国民经济
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同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资本主义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它受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与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支配。资本主义国民经济是在这些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所要求的各个部门之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是在资本家的剧烈竞争中,通过生产的混乱、巨大的波动和经济危机而强制地实现的。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对抗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和尖锐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冲突,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种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之间、企业之间、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仍然要通过商品的形式来实现。所以,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对于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各企业、各地区之间的矛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活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保证更好地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有着重大的意义。
支柱产业 编辑本段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温家宝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温家宝同时表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京普惠健康保 下一篇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