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referred to as China's 24 solar terms)是基于对太阳周年运动的观测,形成的一套关于时令、气候及物候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与实践活动。地球公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约为365天。天文学上,以太阳从黄经0°起始,每行进15°为一个节气点,每月包含两个节气,全年共行进360°,形成二十四个节气点,统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该节气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夏商时期,古籍《夏小正》已有冬至与夏至的记录,标志着人们开始依据星象、气象及物候信息,初步构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框架。其发展历经春秋,至秦汉时期趋于完善,经历了从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到四时八节,再到完整二十四节气的演变过程。汉初,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国家历法体系,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对后世历法编制及天文历算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沿用逾两千年。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将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现象紧密关联,总结出七十二候与二十四番花信风,以五日为一候,三候构成一个节气,每候均对应着动物、植物、鸟类及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自然现象。二十四节气深刻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节庆习俗、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并为健康养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人们依据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及日常生活节奏。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进一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领域,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节气划分 编辑本段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作为节气的划分,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体系中,每月的首个节气被定义为“节气”,具体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及小寒。紧随其后,每月的第二个节气则称为“中气”,依次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及大寒。
立春
亦称正月节、立春节、岁节或岁旦,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一年四季的起始。此时期,自然界展现出万物萌动复苏的显著特征,预示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以及春耕播种的时节到来。
雨水
作为第二个节气,其命名源于此时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降水量增多的自然现象。雨水节气的降临,使得空气逐渐温润,为越冬作物的返青与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标志着惊蛰节气的到来。此节气意味着立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并活跃起来。惊蛰期间,春光明媚,气温与地温迅速上升,正值春耕大忙之际。
春分
作为春季九十天的中点,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进入昼长夜短的时期。春分前后,中国进入早稻播种期,越冬作物也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
寓意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新芽初露,万物生长旺盛,农民忙于春耕春种。清明节期间,人们还有踏青、祭扫坟墓的习俗。
谷雨
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雨水滋润大地,促进五谷生长。此后,气温迅速回升,天气转暖,春雨绵绵滋润着田野,农业生产进入繁忙阶段。
立夏
作为夏季的首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达到45度,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随着自然界生命力的蓬勃展现,夏季正式接替春季,标志着孟夏时节的启程。立夏作为传统上气温显著攀升的起点,其后夏季特征愈发明显,雷雨频发,农作物步入快速生长期。小满节气,标志着大麦、冬小麦等夏季收获作物籽粒初成,虽饱满但未至完全成熟,故得名。此时,自然界植被茂盛,春季播种的作物亦处于茁壮成长阶段。
芒种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直接指导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其特点为天气渐暖、日照时长增加。“芒”指带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种”则指种子,意味着这些作物已成熟待收。同时,也是播种稻、黍稷等有芒谷物的最佳时期。夏至之日,太阳抵达黄经90°,直射点达到北半球最北端,接近北回归线,导致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此日标志着炎热季节的开始,万物生长达到顶峰。随后,太阳南移,北半球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小暑
意味着天气开始转热,但尚未至极点,其标志为梅雨季节结束,伏天开始。此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步入盛夏,常伴有大风、雷暴及冰雹等极端天气。大暑,则代表炎热至极,相较于小暑,气温更高,阳光最为强烈,雷雨频繁,正值中伏,为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然而,极端高温也可能抑制作物生长。
立秋
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35°,预示着秋季的到来。此时,秋雨频仍,农作物渐趋成熟,气温逐渐回落,呈现秋高气爽之景。但部分地区仍受“秋老虎”影响,炎热持续。处暑,则进一步标志着暑热将退,秋季深入。 “处”字蕴含隐匿与终结之意,而“处暑”则标志着酷热暑天的终结。它作为气温下降的拐点,预示着气候转凉的趋势。此时,三伏天或已结束,或接近尾声。处暑时节,四处洋溢着秋收的繁忙景象。
白露
白日尚感炎热,但夜幕降临后气温迅速下滑,昼夜温差日益显著,夜间气温可骤降至二十余度。随着天气渐凉,水汽在地面或低矮物体表面凝结成露珠,故而得名“白露”。白露前后,往往伴随着一段持续的阴雨天气。
秋分
与“春分”相似,太阳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长几乎相等。此日正值秋季九十天之中点,故称为“秋分”。秋分过后,日降水量虽不大,但降水天数却有所增加。
寒露
为秋季第五个节气,步入深秋,冷风带来丝丝寒意。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95度,随着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持续减少,气温不断下降,露水愈发寒冷,仿佛即将凝结成冰,故称为“寒露”。寒露时节,中国北方红叶满山,尽显深秋之美。
霜降
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冬天的临近。此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夜间气温可降至0℃左右,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成白色疏松的冰晶,即霜冻,故得名“霜降”。
立冬
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阴雨寒冷转变,万物进入休养收藏阶段,田间劳作至此结束,作物收割后需妥善储藏。
小雪
是反映降水与气温变化的节气,此时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将愈发寒冷,降水量逐渐增加。随着气温下降,开始降雪,大地呈现初冬景象。由于冷空气频繁南下,需加强防寒防冰工作。 在大雪时节及其前后,中国黄河流域区域逐渐出现积雪现象。从农业角度来看,有俗语称“瑞雪兆丰年”,意指大雪带来的低温能有效杀灭越冬害虫,对农作物生长有益。大雪节气标志着降雪量的显著增加,与小雪、雨水等节气相似,均直接反映了降水状况。
冬至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导致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中国民间有从冬至开始“数九”的习俗,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至三九时段,地面热量达到最低,天气最为寒冷,故有“冷在三九”之说。
小寒
节气后,寒冷季节正式开始,小寒意味着天气虽冷但尚未至极点。此时,中国北方地区常遭遇大雪,可能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
大寒
时节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天气寒冷至极。大寒过后,立春接踵而至,气温逐渐回升。至此,地球完成了一次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物候现象 编辑本段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将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现象相结合,总结出了七十二候体系。每五日为一候,三候构成一个节气,每一候都伴随着动物、植物、鸟类及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物候”。其中,植物候应包括萌芽、开花、结果、衰落等;动物候应包括蛰伏、生长、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则涉及风雨雷电的出现与消失、始冻与解冻等。以雨水节气为例,冰雪融化,春意初现,一候为水獭捕鱼祭天,二候为鸿雁北归,三候为草木萌动。七十二候中,同一动物、昆虫或天气现象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相反或连续的变化,如“玄鸟至”与“玄鸟归”、“蛰虫始振”与“蛰虫坯户”、“雷发声”与“雷始收声”等。
二十四节气作为农民广泛使用的“农业气候历”,指导着农民进行耕地播种、田间管理、粮食收储等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民顺应时节劳作的重要依据。 农民俗语如“农耕依赖节气”、“清明时节播种瓜豆”、“立夏迅速除草,小满期待麦黄”、“芒种播种麦,秋收红薯待寒露”,深刻揭示了节气对农业生产时序的严格规定,遵循节气安排农事活动,是农业历史中长期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智慧。
在中国,农业生产普遍遵循二十四节气作为基本框架,然而,由于地域性气候差异的存在,二十四节气的应用在不同地区展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例如,春季南方回暖早于北方,江苏地区常在“谷雨”前播种棉花,而山东则适宜在“谷雨”时节播种,既不过早(“清明早”则不宜),也不过迟(“小满迟”则误时)。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的核心原则,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此外,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生产,还深刻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节庆习俗及宗教祭祀活动中。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以及清明祭祖,均为重要的祭祀仪式。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北方习俗吃饺子,南方则吃汤圆,以此庆祝冬至阳气回升。这些习俗反映了中国人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养生文化 编辑本段
二十四节气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诸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以及“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等节气养生谚语,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健康指导。所谓“食哉惟时”,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既体现了特定节气的饮食文化,也蕴含了科学依据。冬至吃饺子源于医圣张仲景“驱寒娇耳汤”的传说,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一习俗有助于冬季驱寒暖胃、增强体质;而夏至吃面则因小麦新收,食材新鲜且营养丰富,同时热面有助于发汗,适应夏季养生需求。 古人通过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展现了“冬病夏治”的传统智慧。在着装习惯上,民间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反映了立秋后随着秋雨频降、气温下降,民众需加强保暖的常识。
传承保护 编辑本段
中国农业博物馆致力于保护与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通过深入研究和系统整理,已编纂并出版了包括《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农谚大全》等一系列专著。2017年3月29日,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该博物馆与安徽省文化厅、淮南市人民政府共同在淮南市举办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
在“申遗”方面,二十四节气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农业博物馆自2014年起启动申报工作,并于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领域,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推广传播方面,2017年8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二十四节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证书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揭牌展示,同时开幕的还有二十四节气专题展。2019年6月27日,“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2023年12月2日,涉农高校二十四节气传承与创新论坛成功举办,旨在促进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