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蒙古百灵

蒙古百灵,学名为Melanocorypha mongolica,俗称蒙古鹨,是百灵科中的一种留鸟。1983年,该物种被正式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区鸟。到了2021年1月,它被提升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蒙古百灵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贝加尔地区,偶尔也会出现在朝鲜。在中国,它们主要栖息于内蒙古的中部和东北部、河北、宁夏北部、青海东部、黑龙江以及吉林西部。它们偏好于开阔的草原、平原、半荒漠和农田等地。

蒙古百灵以其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而闻名,被誉为“鸟中歌星”,与著名的画眉鸟齐名,并成为中国四大名鸟之一。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蒙古百灵的平均体长为16.6至19.5厘米,平均体重为0.45至0.60千克。雄性个体普遍比雌性个体体型稍大。它们的羽毛颜色与麻雀相似,上体为栗红色或黄褐色,下体为白色,脚部呈肉色,后爪长而微弯。最显著的特征是胸部和颈部中间有两条黑色条纹,宛如项链。雄鸟的羽毛颜色较深,尤其是上胸两侧的黑色斑纹明显。雌鸟的羽毛颜色较淡,上胸两侧的黑色斑纹较小。在冬季,雄鸟的头顶周围呈现栗色,形成环绕头部的栗色圈。

雄鸟的头顶中部为棕黄色,周围为栗红色。眼周和眉纹为棕白色,向后延伸至枕部。虹膜为褐色,喙为黑色。颊部和耳羽为土黄色,上胸两侧各有一黑色块斑,胁部有不太明显的栗色纵纹,背部和腰部为栗褐色,羽缘为沙黄色。翅上大、中、小覆羽均为栗红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白色,基部为黑褐色。三级飞羽为淡栗色。尾上覆羽为栗红色。中央尾羽为栗褐色,其余尾羽为黑褐色,端部为白色,冬季羽色较淡。下体为白色,脚部为肉色。雌鸟的羽毛与雄鸟的冬季羽色相似,但上体羽色较淡,上胸两侧的黑色块斑较小。幼鸟的头顶和前额为黑褐色,喙为铅色。眉纹为棕黄色,眼线、颊部和耳羽为棕白色,虹膜为褐色;喉部有暗色斑,胸和两胁为棕黄色。下体接近白色,跗跖为肉色,爪为褐色。蒙古百灵的舌头上覆盖有角质鞘,舌尖分叉,每个叉尖端又分出两个小叉。此外,它们的鸣管和鸣肌发达,能够模仿多种声音。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蒙古百灵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和赤塔州,朝鲜地区偶尔也有出现。

中国分布:在中国,蒙古百灵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部和东北部、河北、宁夏北部、青海东部、黑龙江以及吉林西部。

中国境内,蒙古百灵的分布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宁夏、陕西、甘肃、青海以及云南等省份。

栖息地:蒙古百灵偏好于开阔的草原、平原、半荒漠以及农田等环境。除了夏季,它们的生活环境通常与自身的体色相匹配。夜间栖息地多选择干燥的、沙质化的荒草地或收割后的农田,它们会在田地沟壑或灌木丛旁挖掘小坑作为巢穴。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觅食习性:蒙古百灵是杂食性鸟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同时也捕食蝗虫、蚱蜢等昆虫。幼鸟的食物几乎全部为昆虫,尤其是蝗虫,其次是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蒙古百灵的食物会随着季节变化,冬季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禾本科草籽、谷物和糜子等;夏季则几乎全部以昆虫为食,如蚱蜢和蝗虫等;春秋两季则兼食昆虫和种子。

蒙古百灵蒙古百灵

鸣叫习性:蒙古百灵幼鸟受到惊扰时会发出类似“sha......”的沙哑噪声,用作威吓。雌雄鸟的召唤声听起来像是“jililili”和“zilalala”。雌鸟对离巢幼鸟的召唤声则类似于“jilili”、“jili”、“jililili”。当人接近有幼鸟的巢穴时,雌雄鸟会飞起并发出警叫声,雌鸟的警叫声听起来像是“jilijilijia”。雄鸟能够发出多种鸣叫,其中一种强烈的鸣叫听起来像是“jiu.ji-jiujiujiujiujiujiu”。当雀鹰等掠食者接近时,蒙古百灵群体会惊飞并发出“ya-yal”或“ar-ar-arl”的叫声。在繁殖季节遇到掠食者时,群体会发出“jilie、jilie”的叫声。

繁殖行为:在繁殖季节,雄鸟常常在空中或地面连续发出多种叫声。其中一种叫声听起来像是“jiu.jie-jiu”,通常出现在成套复鸣即将结束时。另一种叫声听起来像是“jilieli”,并连续重复几次。

迁徙与节律行为:春季,部分蒙古百灵会迁徙到外贝加尔地区繁殖,而大部分则留在原地。冬季,它们会迁徙至戈壁沙漠等无雪或少雪的地区越冬,尽管气温可能降至零下37摄氏度,但它们仍能以芨芨草的种子为食,安然度过严寒。积雪融化后,它们会返回繁殖地。平时,蒙古百灵在黄昏时聚集过夜,混合群可达千只左右;而清晨则分散成几十只到百只的小群体去觅食。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蒙古百灵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月至8月。在此期间,雄鸟于2月份开始脱离群体并开始鸣唱,至3月份进入求偶和炫耀阶段,通过跳跃和鸣唱来吸引雌鸟的注意。雌鸟则于5月份选择在山杏、虎榛子等矮小灌木以及锦鸡儿、针茅等草丛下的地面凹坑中筑巢。这些巢穴隐蔽性高,不易被发现,偶尔可见雄鸟携带巢材。巢穴呈浅杯状,挖掘完成后,通常在次日即开始铺垫,巢材主要由禾本科植物构成,内部铺垫柔软的细草叶,约4至7天内即可完成筑巢。6月至7月,雌鸟开始产卵,每日一枚,有时隔日一枚。每窝产卵数量通常为2至5枚,其中4枚最为常见。卵呈淡沙色,点缀着大小不一的褐色斑点,在钝端分布较为密集,卵的尺寸约为23.5毫米×18.5毫米。孵化期为10至12天,每年繁殖1至2窝。

雏鸟期:蒙古百灵的雏鸟通常在日出前孵化,初生时体重约为2.3至3.0克,眼睛为灰色,眼裂闭合,无法鸣叫,身体呈肉红色,胎绒羽紧贴体表,半日内即展开成枯草黄色,长度约为10至13毫米。雌雄鸟共同负责喂养雏鸟并清除其粪便。雏鸟1日龄时,每日平均喂食10次,7日龄时增至20至30次。在繁殖季节早期孵化的雏鸟,亲鸟在雏鸟约15日龄时停止喂食;而晚孵化的雏鸟,亲鸟雌鸟在巢中的时间会随着雏鸟的成长而逐渐减少。雏鸟在8日龄时离巢,亲鸟会通过叼食逗引雏鸟,引导其离开巢穴。雏鸟出壳当日体重可增加约一倍,3日龄时羽毛毛囊清晰可见,部分雏鸟开始睁开眼睛。4日龄时完全睁开眼睛并能鸣叫,5日龄时大部分覆羽和部分飞羽开始生长,7日龄时头部、背部和翼部出现横斑纹,8日龄时所有羽毛都长成,胸部和腹部羽毛多合拢。15日龄时,雏鸟能够飞跃短距离并自行觅食。

成年期:蒙古百灵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各种气候和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们在雀形目鸟类中寿命较长,是雀形目中寿命最长的鸟类,被誉为“寿星”。在野生环境中,蒙古百灵的平均寿命为7至8年,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条件良好,一只蒙古百灵可以活到20至30年,且依然能够鸣叫。

主要价值 编辑本段

蒙古百灵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以其朴素羽色、清脆鸣声而闻名,被称为“鸟中歌星”,与画眉齐名。然而,由于其被列为保护动物,捕捉和养殖都是违法的。

此外,蒙古百灵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蒙古百灵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特别是在育雏期,它们主要捕食昆虫以喂养幼鸟。这种鸟类不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是农业领域的有益鸟类,同时也是害虫的天敌。在孵化一窝幼鸟的过程中,百灵鸟可以消灭约1.5万只害虫。若一对百灵鸟每年繁殖三次,那么它们一年内总共能消灭约4.5万只害虫。由此可见,百灵鸟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种群现状:蒙古百灵的种群数量正在逐年减少。从1994年至2004年,在东北地区,蒙古百灵的种群数量在十年内明显下降,减少比例超过20%,其分布范围和栖息地质量也在持续下降,同时捕捉的压力依然存在。

自21世纪初,蒙古百灵的分布区域,特别是森林公安负责管理的区域,其管理和保护措施得到加强,导致种群数量有所上升。在2013年5月至7月期间,在四子王旗的格根塔拉和苏尼特右旗的赛罕塔拉(荒漠草原)、锡林浩特市的毛登牧场和白银库伦牧场(典型草原)等地,共记录到蒙古百灵224只。在荒漠草原的平均密度为每20公顷0.75只,而在典型草原则为每20公顷27.25只。

全球蒙古百灵的种群规模尚未有精确量化,但在中国,其种群估计在10,000至100,000对之间,约1,000至10,000只迁徙个体,以及50至1,000只越冬个体,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威胁因素包括草场被开垦为农田、过度放牧、牲畜践踏,以及人类捕捉等。

保护措施包括:自2000年5月至7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公安局针对百灵鸟繁殖期遭受非法猎捕的现象,开展了全区性的“严厉打击非法捕捉、贩卖蒙古百灵的专项斗争”。

2010年,满洲里达赉湖公安分局开展了“严打整治行动”,查扣和拯救了超过300只蒙古百灵成鸟和幼雏,并成功抓获了三名网上在逃人员。

2012年,通辽市通过“爱鸟周”活动,与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执法人员合作,对城区周边的乱捕乱猎候鸟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并对花鸟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打击野生鸟类的买卖。

2016年,蒙古百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等级。

2019年,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繁育救护中心与乌兰诺尔管护站合作,放飞了一批救护成功的野生动物,其中包括蒙古百灵。蒙古百灵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区鸟,在辽宁和吉林两省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21年1月,蒙古百灵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哀牢髭蟾    下一篇 焦俊艳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