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动物   

棕噪鹛

棕噪鹛,又称作棕画眉、大眼吊或山道士,是雀形目噪鹛科中的一种鸟类,隶属于黑喉噪鹛属。这一物种主要栖息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是一个典型的地域性特有种。其分布区域遍及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该鸟类的体型适中,体长介于25至28厘米,体重在80至100克之间。棕噪鹛的雌雄两性在形态上几乎没有差异。它们的体色为赭红褐色,头顶有显著的黑色鳞状斑。喙端呈现黄色或黄绿色,眼周裸露部分有明显的蓝色。鼻羽、耳羽上端以及颏部为黑色,后颈有淡黑色的窄羽缘。翅膀外侧的覆羽为棕褐色,飞羽的外翈是草黄色,基部呈棕栗色,内翈则逐渐过渡为黑褐色,直至尾部颜色变淡。中间的尾羽为棕栗色。喉部和上胸部呈淡赭红褐色,下胸部、腹部和臀部为灰色。虹膜为灰褐色,脚部颜色为蓝灰色或铅褐色,趾部也是铅褐色,爪子呈黄色。

2021年,棕噪鹛被纳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018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的评估,棕噪鹛被列为无危(LC)物种。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棕噪鹛的体型与画眉相似,具有25至28厘米的体长,体重80至100克,嘴峰长度为1.9至2.1厘米,翼展长度为10.8至11.9厘米,尾长为11.6至13.2厘米,属于中型鸟类。雌雄鸟的形态相同,上体赭红褐色,头顶有黑色鳞状斑,喙尖黄色或黄绿色,喙基、眼先、鼻羽、耳羽上端、颊前部以及颏部均为黑色。翅膀内侧的覆羽、飞羽与背部颜色一致,外侧覆羽为棕褐色。初级飞羽中1至7枚外翈为草黄色,基部为棕栗色,内翈为黑褐色,逐渐向尾部颜色变淡。喉部和上胸部为淡赭红褐色,下胸部、腹部、腋部、胁部及初级飞羽羽缘为灰色,臀部为白色。虹膜灰褐色,眼周裸露部分蓝色显著,脚部为蓝灰色或铅褐色,趾部为铅褐色,爪子为黄色。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棕噪鹛是我国独有的物种,其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具体而言,棕噪鹛滇西亚种主要栖息于我国云南省的西北部地区,而棕噪鹛华南亚种则分布在我国四川东南部、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广东安徽、浙江、福建等地。该物种拥有两个亚种,均局限于我国境内。华南亚种在四川、贵州、上海、广东北部等地均有分布,其中在贵州的栖息海拔一般在800至1800米之间;滇西亚种则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北部地区。

栖息环境:棕噪鹛偏好于海拔600至2700米的山地,尤其是在常绿阔叶林、落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中。它们常在植被繁茂、环境阴暗、水源附近潮湿且覆盖苔藓的岩石区域活动。通常,它们的巢穴构筑在低矮的乔木枝头。棕噪鹛通常在林下层或矮树层活动,很少出现在开阔地带或森林的高层,偶尔可见于6至10米高的林层。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觅食行为:棕噪鹛主要以昆虫为食,同时也会摄食植物果实、种子和砂砾。在数量较多、人为干扰较少且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它们会聚集在村庄附近的耕地和菜园等地觅食。

社群行为:棕噪鹛的社群行为多样,但它们更倾向于成群活动,有时单独或成对,有时聚集4至6只甚至更多的小群在地面上或林间活动、觅食。它们善于鸣叫,有时集群鸣声较为嘈杂。

节律行为:作为留鸟,棕噪鹛不进行长距离的季节性迁徙,习惯于在一个地区停留。

鸣叫行为:棕噪鹛的鸣声变化丰富,仅华南亚种就记录到17种不同的鸣声,包括单声、双声、鸣唱和效鸣等。

防御行为:尽管棕噪鹛善于隐蔽,但有时也会在景区路边等地活动,并不惧怕人类。亲鸟对巢穴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当巢穴附近有入侵者时,棕噪鹛不会轻易飞走,有时甚至会集群攻击入侵者。棕噪鹛的卵呈亮蓝绿色,这种颜色也是一种很好的伪装和保护色。

棕噪鹛棕噪鹛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棕噪鹛华南亚种的雌雄鸟在进食、啄土、梳理羽毛、跳跃和停歇在树枝上时,会发出响亮且多变的单声鸣叫。它们在拂晓、黄昏、同伴分离或求偶季节时,会发出柔和、悦耳的鸣唱声,鸣唱声的音节多变,持续时间可长达32分钟。雌雄鸟的鸣声略有差异,雌性的鸣唱由两个音节的呼唤声和三个音节的回应声组成;雄性的鸣唱则由三个音节(在陌生环境中或拂晓、黄昏时持续发出)和四个音节组成。雌鸟的鸣声相对单一,而雄鸟的鸣声随节律变化更为明显,繁殖季节时,雄鸟会发出特有的、婉转悠扬、圆润多变的哨音。

棕噪鹛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的3月至5月。它们的巢穴通常建造在竹林或树木繁茂的环境中,巢穴直径大约为10.3厘米,外直径约14.5厘米,高度为8.5厘米,深度为5.0厘米。巢形呈碗状,其外层主要由藤本植物的须和茎构成,中间填充的是竹叶和树叶,内层则由松针和纤维构成。在繁殖期间,棕噪鹛的鸣叫声悦耳动听,多变且圆润,类似于“呼一果一呼,呼呼”的重复哨声。它们的卵通常为2至4枚,呈现亮蓝绿色,无斑点,而刚孵化出的雏鸟呈柠檬黄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棕噪鹛中,有时会有两个以上的成年鸟共同在一个巢穴中抚养雏鸟,这表明它们可能具有合作繁殖的行为。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2007年11月5日,在中山植物园内记录到棕噪鹛12只。到2009年,国际鸟联盟估计中国境内棕噪鹛的数量大约有10000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云南发现了棕噪鹛的踪迹,数量在1只到10余只不等,均为滇西亚种。由于栖息地遭受破坏,棕噪鹛的种群数量预计呈下降趋势。

保护级别:2021年,中国将棕噪鹛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018年,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列为无危(LC)物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冯雨    下一篇 文须雀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