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市(现属佛山市顺德区),是香港恒基兆业集团创始人、新鸿基地产副主席以及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主席,被誉为“香港股神”和“香港地产大亨”。
1958年,李兆基与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共同创立了永业公司。1963年,他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携手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1972年,李兆基辞去新鸿基总经理职务,仅担任副主席,获得价值约5000万元的地皮和物业。1975年,他创立了恒基兆业有限公司。李兆基用物业换取了永泰建业公司1900万新股,掌握了永泰42.9%的股权。
20世纪80年代,他完成了包括耗资33亿人民币的北京恒基中心在内的一批投资项目。同时,他还收购了中华煤气、香港小轮和美丽华酒店集团的控股权。2004年,李兆基宣布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公司”,开始涉足投资行业,并大量购买在港上市的内地中央企业股票。2011年起,李兆基陆续辞去旗下33家子公司董事职务,逐渐淡出。2015年7月1日,他将领导权传给小儿子李家诚,并安排李宁和欧肇基两位重臣辅佐。2019年3月20日,李兆基正式宣布退休。
李兆基曾获得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本地及海外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和荣誉院士等称号。1997年,他以147亿美元的身价位列全球富豪榜第四位,成为亚洲首富。2008年3月,他同时获得上海复旦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三大内地顶级学府的多项荣誉,这是史无前例的荣誉。李兆基在内地和香港的公共服务经验丰富,贡献卓著,2007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对社会的重大贡献。2021年4月,《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李兆基位列第47名。2024年10月29日,《2024胡润百富榜》正式发布,李兆基家族位列中国富豪第九位。
早年经历 编辑本段
李兆基1928年出生于广东省顺德。他自幼在家乡私塾接受教育,其父在广州经营银庄。李兆基7岁时便常去父亲的“铺头”用餐,从小就对生意有了深刻的认识。小学毕业后,他开始在父亲的银庄工作,从学徒做起。时局动荡,使他深刻认识到,无论是法币、伪币还是金元券,都可能因政治变迁而一夜之间变为废纸,只有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首选。12岁时,李兆基已经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成为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和黄金奇才。
商业经历 编辑本段
李兆基在商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从1958年创立永业公司开始,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1963年,他加入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并在1972年辞去总经理职务,担任副主席。此后,他通过一系列的投资和收购,逐步扩大了恒基兆业集团和新鸿基地产的业务规模。20世纪80年代,他完成了多个大型投资项目,并成功收购了中华煤气、香港小轮和美丽华酒店集团的控股权。2004年,他进入投资行业,大量购买内地中央企业股票。2011年开始,他逐渐淡出商业舞台,将领导权传给下一代。
1948年,李兆基随父迁至香港,彼时文咸东街汇聚了众多金银店,专营黄金交易、货币兑换等业务。得益于早年银庄经验,李兆基很快融入了香港金银行业,与何贤等澳门势力人物合作,在金银贸易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吸引了同行的关注。
20世纪50年代初,李兆基洞察香港经济结构变动,转而投身五金及进出口贸易,不仅积累了资本,还拓展了商业网络和人际关系。
1958年10月29日,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等共同成立永业有限公司,郭得胜因年长及招揽众多亲友和商业伙伴,成为公司领导,担任董事总经理。
1963年1月17日,李兆基、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创立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初期规模微小,注册资本500万元港币,实付300万元。新鸿基迅速崛起,三人合作默契,被誉为“三剑侠”。
20世纪60年代初,香港经济陷入低谷,冯景禧移居加拿大,李兆基和郭得胜却坚持留港,在市场动荡时低价收购土地,经济复苏后,新鸿基迅速发展,至1971年,已开发23个项目。1969年,冯景禧重返香港,回归新鸿基。
70年代,香港股市开放,三人决定将新鸿基企业上市,更名为新鸿基地产,吸引公众资本支持地产业务。上市后,公司利用股票市场筹集资金,规模和资产迅速扩张。上市后,“三剑侠”的合作模式发生转变。冯景禧敏锐地察觉股市商机,创立新鸿基证券公司,减少在新鸿基地产的股份。李兆基也减少持股,独立发展。
在1972年,随着新鸿基企业上市,三人选择各自追求兴趣,走上不同的事业道路。尽管他们分道扬镳,但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李兆基作为新鸿基地产的董事和战略投资者,依旧与伙伴保持着合作关系,使得他们的“分家”显得像家族中的兄弟分家一般,虽各自独立,关系依旧融洽。
1972年9月12日,李兆基辞去新鸿基总经理职务,保留副主席职位。他获得了价值约5000万元的地盘和物业,并与胡宝星等人共同创立了永泰建业公司。永泰建业公司成立时正值香港股市的繁荣期,李兆基将公司每股元的股票定价为元上市,从而获得了大量现金。
1973年7月10日,李兆基注册成立了恒基兆业有限公司,专注于地产业务,业务涵盖地产买卖、发展计划、楼宇租赁、设计、建筑、旧楼重建和物业交换等。恒基兆业持有永泰股份超过50%,成为其控股公司。同年,香港股票市场刚从垄断转向开放,但“石油危机”的爆发给香港的外向型经济带来了冲击。李兆基抓住土地价格低迷的时机,积极吸纳优质地皮,并将目光转向新界,尤其是收购新界原居民手中的“Letter B”。
20世纪70年代中期,李兆基开始收购黄金地带的旧楼,在原有地块上建设新楼。由于单个小物业收购不足以支撑地产项目的发展,恒基兆业通过收购多个业主的物业,整合土地资源。他不仅在本港寻找旧楼,还到海外寻找有物业的侨民,几十年来并楼无数。
1975年,李兆基牵头开发沙田第一城。他以2000万元的价格,与郭得胜、李嘉诚和郑裕彤合资获得开发权。整个项目分为七期建设,主要建设53座27至34层的楼宇。第一期于1981年竣工并分阶段销售,项目历时6年。若以最后一期于1988年竣工计算,项目历时13年,创下了香港地产业的新纪录。
在20世纪80年代,李兆基将注意力转向了大陆市场,他首先对广东的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项目进行了投资。随后,他完成了以耗资33亿人民币的北京恒基中心为代表的一系列投资项目。在此期间,李兆基还采取了多元化经营策略。他看中了拥有大量地皮但业绩不佳的中华煤气和油蔴地小轮(后更名为香港小轮),在股价下跌时逐步吸纳股份。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两家公司面临内外挑战,原大股东向李兆基求助,李兆基借此机会成为这两家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从而掌握了这两家公司。
1981年,李兆基将中华煤气和油蔴地小轮的控股权注入恒基兆业有限公司,随后将地产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了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同时,他利用股市牛市和地产高潮,将恒基兆业地产公司上市,筹集了10亿港元资金,增强了资金实力,使公司在股市和地产低潮中得以平稳度过。
1985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以6亿港元的价格,从母公司恒基兆业及李兆基本人手中购入永泰建业股票,通过这次收购,恒基地产增加了永泰的36个地盘,拥有近900万平方英尺的楼面面积,土地储备扩大了23%。
1988年,李兆基进行了公司重组,将永泰建业更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将中华煤气和油蔴地小轮的控股权置于“恒发”旗下。此后,“恒发”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百货零售和酒店旅游等领域,与母公司“恒地”在地产买卖、建筑营造、财务按揭及信托管理等方面进行分工。
1993年,李兆基从杨志云家族手中收购了美丽华集团,获得了美丽华酒店和物业地皮、美丽华大厦物业和地皮,以及中国内地多个投资项目的权益,包括蛇口南海酒店、广州广发花园、上海虹桥美丽华花园等。
2004年12月15日,李兆基成立了“兆基财经企业公司”,管理家族在全球分散的500亿港元投资。随后,他投入巨资大量购买在港上市的内地中央企业股票,如中国网通、中国人寿、中国电力、中国石油等。在三年内,将500亿港元增至1700亿港元,被誉为“亚洲股神”。
在2006年中国银行于香港挂牌之际,李兆基追加投资,购入13.14亿股,相当于约4.97亿美元,对中国银行给予了坚定支持。随后,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上市,李兆基斥资10亿港元购买新股。2014年,面对碧桂园的困境,李兆基的旗下企业再度出资2.5亿美元以助其渡过难关。然而,自2007年起,李兆基的投资连续遭遇挫折。
2008年,兆基财经的市值从最高点的2000亿元急剧缩水至1000亿元,至2009年时市值已减少至六成。2013年,李兆基在二级市场上投资4亿港元,购得旭辉控股4%的股权。到了2019年,李兆基以300亿美元的身家荣登《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二名。
自2011年开始,李兆基陆续辞去了旗下33家子公司的董事职务。直到2019年,他正式宣布退休,这个过程历时八年。2019年9月10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公布李兆基辞去恒基地产董事会主席及总经理的职位,将公司领导权移交给了李家杰和李家诚。当天,李兆基也宣布辞去新鸿基地产董事局副主席的职务,但仍然保留了恒基地产执行董事和新鸿基地产非执行董事的职位。到了2024年10月29日,2024年胡润百富榜揭晓,李兆基家族以1750亿元的总资产在中国富豪榜中排名第9位。
社会贡献 编辑本段
教育领域
香港教育贡献
在2000年,李兆基慷慨捐赠750万港元,助力香港青年协会李兆基小学的建立。面对2003年香港经济困境,李兆基捐款4500万港元予香港理工大学,以促进教育事业。作为回报,理工大学于2006年将新落成的多功能大楼命名为“李兆基楼”。
2005年,李兆基捐赠2500万港元用于香港兆基创意书院的建设。同年,他向香港科技大学捐助3300万港元,以支持其发展。作为感谢,科技大学将校园图书馆命名为“李兆基图书馆”。
在2005至2006年间,李兆基捐资5000万港元予香港中文大学,以促进卓越学科的发展,并设立“李兆基教育基金”奖学金。2010年,中文大学为表达感激之情,将新建的教学楼命名为“李兆基楼”。
2006年,李兆基捐款1000万港元予香港城市大学,该大学将新建的学生宿舍命名为“李兆基堂”。
2007年,李兆基向香港公开大学捐资5000万港元,以支持校园发展。同年,他向香港科技大学捐出4亿港元用于新校园的建设,并命名为“李兆基校园”。同年,李兆基向香港大学捐资5亿港元,其中2.5亿用于校园发展,另外2.5亿设立李兆基奖学基金,促进大学未来发展。作为感谢,香港大学将百周年校园内的会议中心命名为“李兆基会议中心”。
2018年,李水基向香港城市大学捐资1.2亿港元,支持大学长远战略发展。同年,李兆基向香港大学捐资1.5亿港元,以成立智慧科学研究院。此外,他还捐出1亿港元支持香港恒生大学长远战略发展。
1978年,李兆基与郑裕彤先生共同捐资180万港元扩建顺德华侨中学,并设立维修基金。
1994年,李兆基与郑裕彤各自出资8000万人民币,共同兴建了“顺德李兆基中学”和“顺德郑裕彤中学”。
2008年,李兆基向复旦大学捐款1亿人民币,用于改善校园设施和学习环境,这是复旦大学历史上收到的最大一笔社会捐赠。作为感谢,复旦大学将新建的图书馆命名为“李兆基图书馆”。
2009年,李兆基向北京大学慷慨捐赠一亿元人民币,这笔款项中一亿元用于建设李兆基人文学苑,八千万人民币设立李兆基讲座教授基金,该基金资助的教授将被冠名为“李兆基讲座教授”,旨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加入北京大学。另外二千万元则用于成立李兆基楼公共教室的维修与运营基金。
在2009至2011年间,李兆基对清华大学的捐赠总额达到三亿元人民币。为表彰李兆基的慷慨,清华大学特地在校园内设立李兆基贡献纪念馆,展示其慈善理念及其长期对公益事业的贡献。
海外教育领域
1979年李兆基创立了牛津大学的“李兆基奖学金”,每年从香港选拔二至四名优秀学生赴牛津深造。1991年,他与郑裕彤共同捐赠六百万美元(约合港币四千六百八十万元)支持耶鲁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研究计划。2007年,李兆基博士向美国斯坦福大学捐款一百万美元,设立了“李兆基学士奖学金”,旨在为国际学生,尤其是华裔及亚裔学生提供资助,以获得公平的入学机会,培养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并培养该校的领导人才。
人才培训
1982年,李兆基与其他朋友共同创立了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为国家培养了超过七万八千人,资助和主办的教育项目超过七百五十个,学员遍布全国。2006年12月29日,李兆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温暖工程”捐赠了3.3亿元人民币,用于在中西部地区培训一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一万名乡村医生。2012至2018年间,李兆基捐款一亿二千万元人民币,资助超过一千五百名大学校长和书记到海外知名大学进修,涉及近四百九十七所学校,覆盖学生总数超过九百一十四万人。自2019年起,李兆基全额赞助香港桂冠论坛,邀请邵逸夫奖得奖人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学家参与,包括学术研讨会、对谈会、工作坊等活动。
赈灾建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八级地震后,李兆基在5月14日捐款1000万元港币,5月19日通过私人基金会捐款1亿港币,其中八千万用于重建广元市中心医院大楼,服务三省六百万人口。6月初,李兆基及恒基集团再次捐款4.6亿港币,总计捐款近6亿港币。
2023年8月10日,李兆基基金经由香港中联办向中华慈善总会捐助2000万元人民币,以支持京津冀及东北地区的防汛抗洪及灾后救援工作。
医疗领域
李兆基的贡献始于1980年,他与郑裕彤共同捐资310万港元,用于建设“顺德医院”。1995年,他创办了仁安医院,成为香港首间开设急症门诊的私家医院。2006年,李兆基投资2.11亿港元进行医院扩建,新增四层楼,床位增加110张。如今,仁安医院已成为一家拥有超过300个床位,享誉国际的全科医院。
在2007年至2012年的五年间,李兆基向中华海外联谊会捐赠了5050万元人民币,重点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包括贵州、山西、湖南、新疆等17个省市的农村地区。他建造了1000所海联卫生室,以提升农村卫生条件。2014年,他再次捐款5亿元人民币,用于在五年内额外修建1000所海联卫生室。
在新冠疫情期间,李兆基共捐赠了约1.5亿港币的抗疫物资和现金,无偿提供了占地125万呎的四幅土地,用于建设社区隔离设施和临时货物接驳场。他还全额资助了香港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的纳米光触媒长效消毒剂喷涂,捐赠了口罩、手提电脑、中药冲剂及保健物资,并支持了疫苗研发工作。
社会扶助
2008年,李兆基捐资1亿港币,支持水立方的建设,并在2008年至2009年间赞助了香港奥运马术比赛和东亚运动会。2009年,他捐款1400万元人民币,在宁夏建造集雨水窖及集水场,与中国水利部和清华大学合作,帮助西部农牧民解决用水难题。2013年8月13日,李兆基向广东省儿童福利会捐款300万元,以救助茂名市、湛江市和云浮市的1000名孤儿。同年,他捐赠了屯门蓝地10万呎土地给博爱医院,用于建设全港最大的长者护养及护理院舍,预计2024年完工,可提供1433个长者宿位。
2018年,李兆基基金设立恒基精英运动员嘉许计划,至今已为香港运动员提供了近3900万元港币的现金奖励。该计划涵盖了包括2018年和2022年亚运会及亚残运、东京2020奥运会、东京2020残疾人奥运会及2021年全国运动会在内的多个大型综合运动会。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