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头蛇
中国小头蛇(Latin name China Oligododon)俗称平衡杆蛇,是蛇科的一种小头蛇它无毒,长约半米分布于山区和平原,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吻鳞大,三角形,有许多背侧部分,比鼻鳞沟大,比高度宽,但不是圆锥形;鼻鳞1对,条状,倾斜,形成左右八字形;1对额鳞,楔形,长于宽,大于鼻间鳞,但其沟与鼻间鳞等长;额鳞大,六边形,长于宽,长于额鳞前缘与吻鳞后缘之间的距离,也长于顶骨鳞的沟长;鼻鳞2裂,前后方向排列,接吻侧两鼻鳞之间开鼻孔;颊鳞1,呈方形;眶前刻度1,长方形,眶后刻度2,眶上刻度1,无眶下刻度;前颞量表1,后颞量表2(3),均无棱;上唇鳞8,3-2-将3,分别为6或7,输入3-2-2型,6例中,第46片不切入唇缘,而是夹在前后唇鳞之间7例中,只有第6片不切入唇缘,而是夹在前后唇鳞之间正常情况下,第6块最大;下唇鳞8(7或9)其中第五个最大,第一至第四个与颏前鳞相切,有颏沟。脊鳞光滑,17-17-15行(偶为19-19-15)腹鳞宽,有侧边,雄性体176-184件,女性177人—189枚;肛鳞完整;尾下鳞片为双排,雄性5764对,雌性4748对。雄体最大体长为(520+105)嗯,体重62克;雌体最大体长为(490+110)嗯,体重73磅.5g。
头小,吻稍尖,瞳孔圆,背鳞光滑无棱,腹鳞有侧棱。在头的背面和侧面,第5至第6上唇鳞穿眼至额鳞和额鳞前缘,有黑褐色八字纹;从额鳞的后角开始,向颈部两侧延伸,形成一个“人”形黑褐纹。上后颞鳞上有黑褐色圆斑,部分个体无或不典型,此斑下方有斜纹延伸至颈腹部,部分个体无或不典型。颏下乳白。体背黑褐色,有11 ~ 15条黑边横条,延伸至最外侧背鳞,尾部有3 ~ 4条,横条间有3条黑色隐纹。腹鳞淡褐色,各有1 ~ 2个黑点,多数位置不一,部分无斑点,腹鳞两侧有白色侧边,连成白色纵线。尾巴下面的鳞片是乳白色无斑点,或者只有前段有斑点。
物种分类 编辑本段
中国小头蛇(学名:China Oligododon)它是一种钩端螺旋体属的爬行动物,俗称秤杆蛇。
中文正名:中国小头蛇
拉丁学名:China Oligododon(Ghent)
命名:Ghent, 1888;史密斯,1943年分类地位:动物群=脊索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有鳞动物=蛇类=盲蝽类=游蛇科=寡齿类=寡齿类(Ghent)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中国小头蛇作为一种属于小头蛇属的无毒蛇类,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生活习性。这种蛇体型小而细长,通常长约半米,适应多样的生态环境。它们的眼睛很小,瞳孔很圆,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昏暗的环境中保持一定的视力。中国小头蛇的头部有特殊的黑色斑纹,这有助于它们在自然环境中伪装自己。
在觅食行为上,中国小头蛇主要捕食蜥蜴和壁虎的卵,表现出对特定食物的偏好。这种蛇的捕食习性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通常在山区和平原的草坡或灌木上寻找食物。此外,它们有时会进入自己的家中,这可能是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来源,也可能是为了躲避天敌。
中国小头蛇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即在特定时间产卵,然后依靠环境温度孵化幼蛇。这种繁殖在爬行动物中很常见,这有助于它们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种群稳定。在生态习性上,中国小头蛇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躲在植被下或其他遮蔽物下,以躲避捕食者的威胁。
物种分布 编辑本段
小头蛇在我国的分布区域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蛇在中国很多省份都有,包括但不限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此外,中国小头蛇的分布也延伸到越南北部。在这些地区,中国小头蛇可以在各种生态环境中生存,从山区到平原,从草坡到灌木,甚至在人类居住区附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