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彝族左脚舞

彝族和彝族的左脚舞,也被称为“跳脚”跳左脚”三跺脚”迭脚”,彝语称“咕遮”,古名“堕左脚”是中国彝族的传统民间歌舞,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左”对于大个子,总是先用左脚跳舞,人们习惯称之为“左脚舞”。彝族左脚舞起源于云南省牟定县“俚颇”和“倮倮颇”彝族的两个分支,李坡分支,叫左脚舞“玛咕舞”,即“老人舞”舞者年龄较大,动作简单,用各种跺脚动作演绎;罗坡分支的左脚舞名“咕遮调”,即“左脚舞”楚雄最流行的舞蹈,讲究整齐,步调协调。与其他民族舞蹈不同的是,彝族左脚舞的数量是不受限制的、年龄不受限、歌舞一体、舞步多变。左脚舞动作简单、优雅、动作幅度大,通常多人用手或不用手围成一圈跳舞,动作整齐、协调,舞步不断变化;服饰具有彝族特色;内容和题材丰富,有情歌、酒歌类、节日等类别涉及彝族的生产生活、文化饮食等诸多方面;依托彝族三月会议、火把节春节、婚姻等场合为主要继承方式。彝族和彝族透过书籍看中国的左脚舞文化、音像资料、特色旅游的传播和发展,使彝族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彝族的左脚舞文化影响深远,表现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06年,牟定县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彝族左脚舞之乡”2008年,“彝族左脚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舞蹈特色 编辑本段

舞蹈特点

彝族表演左脚舞的人数不限,三至五人即可、也可以是几十、成百上千或上万;彝族表演场地左脚舞不限,场地大小可根据表演人数选择;彝族左脚舞者年龄不限,男女老少皆可。彝族和彝族的左脚舞节奏很快、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形式丰富多样,舞蹈队形有逆时针的圆圈,也有直排或横排。彝族人用左脚跳舞,一般都是跳广场舞、公园、在家等场地,转圈跳舞根据人数和场地大小,可以组成一个大圈子,也可以在里面组成一个小圈子大家可以携手,跟着伴奏。彝族和彝族左脚舞一般出现在牟定的各种民族节日中,如三月节、二八会、火把节、六月六桂花会、春节等因此,彝族人民 的左脚舞也在这些节日上传承下来;彝族和彝族的左脚舞也出现在各种婚姻中、乔迁、生日、迎宾、娱乐、舞台表演等场合,逢年过节或娶妻、盖房子、乔迁新居时,亲朋好友会穿上彝族服饰庆祝,饭后跳左脚舞也成了必备节目。

舞蹈动作

彝族运动与彝族文化左脚舞很简单、优雅、幅度大等特点,左脚舞姿只要保持上半身直立,有两种方式牵手和不牵手牵手时,先垫左脚,再利索地移动右脚、协调,基本动作有“三垫一”直脚、跺脚、踏脚、垫脚、甩脚、提脚、合脚、抓住脚等,并根据音乐节奏改变脚部动作;当你不 手牵手t跳,动作幅度大,特殊动作有串花、翻身、闪腰、勾脚以及小腿的“偏、转、折”等等,跳舞的时候,两个人隔着一定的距离,围成一圈一个接一个地跳,这叫“三跺脚”狗撵羊”舞步随着曲调的变化而变化,一曲一跳,但跳法差不多。彝族和彝族左脚舞多为男女搭配男人和女人的步伐是英勇的,妇女和姿态优雅,刚柔并济。牟定彝族左脚舞根据舞蹈动作可以分为寻找goo、意咕、颇咕、题咕、美体咕五种。寻找粘性物质,放慢脚步,走出那只脚、踮脚、全身颤抖是整个舞蹈的前奏;意咕,又称“甩脚舞”,以踮脚、甩手、扭着腰互相跳舞,节奏很轻,找到咕后再跳;颇咕,又称“翻身左脚舞”翻身的时候,放开正握着的手,左右扭动腰部,然后踮起脚尖、出脚,一组动作完成后,牵手继续跳;题咕,又称“合脚舞”,以合脚或踮脚与舞者同唱共舞,曲调多用“三跺脚”挖木拉”等;身体咕动,左脚舞的末端部分,以脚尖着地、出脚、跺脚、是整个歌舞的高潮和尾声,以串花和欢快的节奏为主曲调如下“串花调”狗撵羊”等。

音乐特点 编辑本段

彝族和彝族左脚舞离不开左脚调,左脚调来源于彝族的山水、风土人情、、酒歌类、情歌类、讽刺类、叙事类等类型。彝族和彝族从音乐结构上看,左脚调有四种风格一是音乐节奏轻快,富有活力,牟定彝族 的左脚舞曲充满了情感、浑厚的民族精神,大多数左脚曲调用强弱对比明显的节拍来表达刚健热烈的情感;二是高八度的演唱特点,演唱时左脚声调会加虚词,如“啊哩啰”罗哩罗“以此类推,在小的声音上把原调提高一个八度,使声音清脆悦耳,具有彝族特色,如《月亮出来了》;三是鲜明的民族调式结构,音阶中广泛使用左脚调式,调式中广泛使用羽毛调式,其次是会徽调式、宫调式、角调式等;第四种是独特的民族伴奏乐器,一左一脚的短曲式结构、对称的正方形,容易即兴创作;而左脚舞的旋律多采用重复或变奏重复,使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服装特色 编辑本段

彝族人用左脚跳舞时,对服装很讲究楚雄彝族服饰反映了彝族人民他们崇拜自然,并在服饰中反映生活和自然的元素彝族用左脚跳舞的服饰属于楚雄彝族服饰之一。牟定和左脚舞蹈服装以黑色为主、蓝色、红色、黄色有四种颜色,黑色是彝族传统服饰中的主色调,尤其是居住在山区的黑彝族黑彝在彝族中占统治地位,黑色服饰象征着黑彝的尊严;彝族的蓝色代表天空,牟定的蓝色代表彝族的左脚舞衣也象征着彝族的纯洁;红色在崇拜火的彝族中是火焰和生命力的象征,所以红色是牟定彝族服饰的主色调;黄色是太阳的象征,是彝族人民对太阳的崇拜和丰收的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的服装主要是蓝色和白色、衣领、给袖子系上花边;妇女与健康她的衣服大部分是红色的、蓝色、橙色、以黄色等亮色为主,用红色、黄、粉红色梅花球和黑色头巾的头饰可以搭配塑料珍珠,而传统的彝族未婚妇女 的帽子大多是“鸡冠帽”现代年轻女性 的帽子大多是“花环帽”还有用银制品制成的腰布,绣有精美的图案和丝带;牟定彝族人用左脚跳舞时,女性一般穿绣花鞋,男性穿生鞋;牟定和的左脚舞蹈服还会配一个银手镯、耳饰等。牟定 的图案彝族的左脚舞蹈服饰也反映了彝族的传统■对自然的崇拜,如“石榴花刺绣”虎头刺绣”这些图案中的老虎是彝族的图腾,而石榴则象征着多子多福等彝族家庭成员通过这些富有寓意的刺绣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彝族左脚舞彝族左脚舞

传承发展 编辑本段

流传现状

彝族左脚舞作为一种传统少数民族舞蹈,记录了彝族人民历史和生产生活的发展历程,彝族左脚舞包含了彝家人民风人情、民族服饰、传统制作工艺等文化内容,在民俗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领域都具有研究价值。在发展的过程中,左脚舞的创作缺乏创新和特点,在现代社会新媒体等娱乐方式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的冲击下,学习彝族左脚舞的年轻人越来越来少,使左脚舞传承出现断层,这都是彝族左脚舞传承存在的问题。

彝族左脚舞作为一种影响很深的彝族舞种,左脚舞文化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使各族群众在这一共同参与的文化形式中找到共识,感受到团结的氛围和凝聚力,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三月会,都有除彝族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前来参加,如回族、傣族、苗族等;而影响的地区也由牟定辐射到南华、姚安、大姚、元谋及昆明等地区;同时当地的旅游、餐饮、住宿、婚庆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彝族左脚舞文化使当地的民族服装、乐器、工艺品等开辟了市场,如民族服饰中的腰带、鞋垫、绣花鞋、围腰等刺绣品,如贴有“左脚舞”文化符号的各种商品,都受到了游客的喜爱,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使彝族左脚舞文化的影响更加深远。截至2023年5月,牟定县共有左脚舞方面的各级传承人13名,业余左脚舞歌舞队近360支,骨干人员600余人,歌舞乐代表性艺人20多人,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左脚舞队。

保护措施

彝族左脚舞最初是彝族人自娱自乐的民族活动,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承载了彝族的传统文化,其文化内容丰富,富有民族特色,有彝族文化”活化石”之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楚雄州政府围绕彝族的民族特色、风情及牟定彝族左脚舞,大力发展旅游等,通过“三月会——牟定左脚舞民族节”、特色古风小镇、“左脚舞之乡”这样有特色的项目,大大提高了牟定左脚舞的文化影响。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将左脚舞民族文化带到各地,让更多人认识牟定彝族的传统歌舞。改革开放后,牟定彝族左脚舞得到充分的发展,1981年,牟定县人民政府正式将“三月会”列入政府工作,于每三年举办一次;1997-2004年,牟定县政府文化部将左脚舞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发行了系列书籍、录音带、VCD等,如录音带《三月的火》、书籍《左脚舞之乡——牟定》、VCD《牟定左脚舞》《高山顶上茶花开》等;2004年,牟定县政府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左脚舞民族文化节,并创作了左脚舞与左脚调相结合的舞台演出;至今,彝族左脚舞成为了牟定的标志性文化,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为保护这一传统民族文化,在政府的推动下,对彝族左脚舞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加工,以书籍、音像作品等方式发行于世;政府出资为传承人提供保障、颁发证书,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在彝族聚居地的中小学开展相关的文化课,将彝族左脚舞带进课间操,使更多青少年认识学习传统文化;举办民族文化工作会,举办左脚舞比赛活动,开展培训班,培训相关人才。

获奖荣誉 编辑本段

2005年 ,牟定县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左脚舞的故乡 ”

2006年,牟定县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彝族左脚舞之乡”

2008年,“彝族左脚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7200人参加的舞蹈,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型的直排型舞蹈”称号

2010年,彝族左脚舞在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上获得银奖

2021年,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旺火    下一篇 大理三月街民族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