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羽鹈鹕
卷羽鹈鹕(学名:Pelecanus crispus),别名灰鹈鹕、天马丁鹈鹕、冠鹈鹕是鹈鹕科的一种鸟。成年体长160 ~ 180厘米;体重10 ~ 12斤。喙长,可达约40厘米。铅灰色,喙下有皮质喉囊,虹膜黄白色;眼睛周围裸露的皮肤是粉红色的,在繁殖期会变成亮橙色。体羽以灰白色为主,前额有月牙形纹路,颈后有卷曲杂乱的冠羽。翅膀宽,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尾羽短而宽。脚短,铅灰色,全蹼足。
卷羽鹈鹕主要分布在欧洲东南部、北非和亚洲部分地区,在欧洲东南部繁殖、西亚、中亚到中国西北;越冬于非洲北部、波斯湾、印度北部到中国南部。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沼泽、水库、河口和其他水域以及一些沿海地区。主要吃鱼,也吃两栖动物、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等。
卷羽鹈鹕于2017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上市.1,等级为近危(NT)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发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级为一级。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成年卷羽鹈鹕体型庞大。体长160 ~ 180厘米;体重10 ~ 12斤。翅膀长680 ~ 800毫米;口峰长度为362 ~ 450毫米;跗跖长度为121~149 mm;尾长160 ~ 180毫米。雄性和雌性卷羽鹈鹕的羽毛颜色相似。喙长而铅灰色,末端喙尖及上下喙缘前半部呈黄色,喙下有皮质喉囊,表皮呈黄色;虹膜黄白色;眼睛周围的裸露皮肤是粉红色的,繁殖期是亮橙色的。身体羽毛主要是灰色和白色的,肩膀、背、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有黑色的羽轴,脖子后面的冠羽卷曲凌乱,额头上部的羽毛呈月牙形线条。翅膀宽,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初级飞羽基部为白色;二级飞羽外侧黑褐色,羽缘白色,内侧斜褐色,1端/2处具白色羽缘;尾羽短而宽。脚短,铅灰色,全蹼足。幼鸟头颈部为白色,基部为褐色,上身多为浅褐色,多数羽毛中央有白色条纹,尾部为浅褐色;下体白色。所有羽毛的内腔和基部两侧都是白色的。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卷羽鹈鹕主要分布在欧洲东南部、北非和亚洲部分地区,在欧洲东南部繁殖、西亚、中亚到中国西北;越冬于非洲北部、波斯湾、印度北部到中国南部。在我国主要在新疆繁殖,在东南沿海越冬。
栖息环境:卷曲羽毛的鹈鹕主要栖息在湖泊中、河流、沼泽、水库、河口和其他水域以及一些沿海地区。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节律行为:卷羽鹈鹕是一种迁徙水鸟,它有三条不同的迁徙飞行路线,即黑海-地中海飞行路线、黑海中亚航线和东亚航线-地中海迁徙种群为在东南欧越冬的短距离候鸟,中亚和东亚繁殖种群分别为在南亚和中国东部越冬的长距离候鸟。在欧洲,卷羽鹈鹕的繁殖区在秋季腾空,它飞往地中海、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地区越冬。在中国,卷毛鹈鹕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迁徙到新疆等北方繁殖地,1011月冬季迁徙,飞往东南沿海省份越冬。其常成群迁徙。
觅食行为:卷羽鹈鹕主要以鱼为食,如鲤鱼(carp)等,也吃两栖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等。卷羽鹈鹕觅食时从高空直接潜入水中,用长长的喙捕食鱼虾,将猎物放入喉囊,然后排出多余的水分;在水中游泳时,抓住鱼并将其抛向空中,然后用它的长喙抓住它。有时它们会集体捕鱼,形成一个群体将鱼赶到岸边,从而在浅水区捕鱼在途中,它们会潜入水中,张开嘴,并随着水向前推进当鱼和水进入细长的喉囊时,它们会闭上嘴并收缩皮肤囊,并在排水后吞咽。它经常在接近中午和傍晚的时候觅食。
鸣叫行为:卷羽鹈鹕在繁殖季节停下来时经常发出粗糙嘈杂的叫声,但在非繁殖季节很少发出叫声。叫声似“wo——wo——wo”和“kh——kh——kh”等类似的声音。
社群行为:卷毛鹈鹕喜欢群居,经常成群出现在水面上。特别是在冬季,它高度群居,经常成群活动,并在小群体中合作觅食,偶尔单独行动。
其他行为:卷羽鹈鹕喜欢游泳,也擅长在陆地上翱翔和行走。游泳时经常把脖子缩成“乙”字形。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求偶交配:卷羽鹈鹕的繁殖期大约在4月至6月,交配和繁殖往往在3月下旬或4月开始。是找到配偶后形成的“一夫一妻”的伴侣关系。
筑巢:卷毛鹈鹕通常在迁徙到繁殖地一周后开始筑巢,它们的巢在湖泊里、在沼泽的芦苇丛中或水源附近的树上。鸟巢主要由枯枝和干草组成,非常巨大通常使用高约1米直径为0的桩.5~1.5厘米的芦苇和一些草料和树枝。在筑巢时,雄性通常将巢材料放在喉袋中,游近雌性并将材料交给雌性。
产卵:鹈鹕每窝产34个蛋,蛋大如拳头,平均大小为93mm× 58mm。父母双方轮流孵化。潜伏期为12 ~ 14天。
育雏:捕捉食物后,母鸟不会直接吞下食物,而是将其储存在喉袋中起初,它用半消化的鱼糜喂养雏鸟,当雏鸟长大后,它们会直接从母鸟的喉囊里吃小鱼。食物匮乏时,更强壮的雏鸟会独占食物。雏鸟早成。
生长发育:幼鸟生长很早,出生后12周学会如何飞行,直到14至15周后独立。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物种现状:2005年,全球卷羽鹈鹕的数量约为1万只.4万。其中,黑海和地中海的种群数量约为4350 ~ 4800只;东南亚和南亚的人口数量约为6000 ~ 9000人;东亚的人口约为50。2017年,全球卷羽鹈鹕种群数量约为114万~ 134万只。到2017年,在繁殖稳定的国家中,有四个国家出现了这种情况(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克兰和黑山)中国的人口数量起伏不定,有三个国家(希腊、土耳其和阿尔巴尼亚)一个国家的人口增加了(罗马尼亚)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总体种群数量趋于增加,但仍受到巨大威胁,因此估计其种群数量可能在未来三代内迅速减少。
威胁因素:人为因素:卷羽鹈鹕主要受到捕猎的威胁;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湿地被大量入侵和破坏,导致其越冬栖息地迅速减少;工业污染和农药残留导致水污染和富营养化;过度开发渔业资源导致其食物减少。1995年,在发现的个体中发现有机氯化物的残留量非常高。
自然因素:2007年,在保加利亚,野猪和野生动物的灭绝鸟巢是主要的威胁;2015年,保加利亚至少有2017人死于禽流感。
保护级别:这只卷曲羽毛的鹈鹕于2017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上市.1,等级为近危(NT)卷羽鹈鹕于2021年被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1999年,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搭建繁殖平台,希腊和保加利亚为卷羽鹈鹕提供筑巢材料,并在关键地点进行水质管理和增加守卫,降低了它们的死亡率,提高了繁殖成功率。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