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动物   

白腹幽鹛

白腹幽鹛(学名:Pellorneum albiventre),隶属于雀形目幽鹛科幽鹛属,体形为此属最小的一种,体长14~15厘米,体重约17克,上体呈橄榄褐色,颏、喉呈白色且具黑褐色箭状或锯齿形斑,胸部、两胁呈棕皮黄色,腹部呈白色,均无斑纹。虹膜呈红褐色,上嘴呈暗角色,下嘴色较淡,脚呈肉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白腹幽鹛属留鸟,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西北部、缅甸不丹印度阿萨姆、孟加拉、柬埔寨和中国云南。主要生活在亚热带或热带,栖息于潮湿的常绿阔叶林中、干燥的灌丛草地、竹丛、次生林、开阔空间和松林分布在海拔1000米至4000米以下,随季节垂直移动,夏季向上移动,冬季向下移动。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常成群活动。性胆小而安静,常常藏在茂密的草丛中、竹林、次生灌木在地面或地面附近移动和取食。叫声是低沉的咯咯声、鸣笛和鸣啭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2016年,白腹幽鹛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险(LC)物种。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基本特征:白腹幽鹛是黄鹂属最小的物种,体长14~15厘米,重约17克。眼睛首先是灰褐色的,耳朵覆盖着带有浅色羽轴的棕色羽毛,下巴、喉部为白色,有黑色矢状或褐色锯齿状斑点,有时颜色较浅,不清晰。上半身从头到尾都是橄榄棕色,包括翅膀翅膀和尾巴更红,脖子和后背颜色相同。下半身的皮肤为黄色,腹部为白色,胸部为浅棕色橄榄棕色并形成一条宽胸带,两侧和下半身的其余部分为锈红色。雌雄羽色相似。虹膜红褐色,上口深色,下口浅色,足肉棕色。

近种对比:白腹幽鹛的近似物种是棕头猫头鹰(Pellorneum ruficeps)棕胸雅鹛(Trichastoma tickelli)及雀鹛属(Alcippe)鸟类。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白腹幽鹛是留鸟,分布在越南世界各地、老挝、泰国西北部、缅甸、不丹、印度阿萨姆、孟加拉、柬埔寨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的西盟、盈江等地。它的模型产地在印度曼尼普尔邦。

亚种分化与分布:白腹幽鹛有四个亚种,其中有一个亚种分布在中国,是云南西部的白腹幽鹛亚种(P. a.  cinnamon)

栖息环境:白腹幽鹛主要生活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栖息在气候湿润的常绿阔叶林中、气候干燥的灌木林和草地、竹丛、次生林、在空旷地和松林中,并随季节垂直迁移,夏季上移至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草原灌丛中,冬季下移至1000米以下的山麓和平原地带,常藏身于竹林中。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白腹幽鹛通常在秋天单独或成对活动、在冬季,活动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或3至5只动物的小组为单位进行。性胆小而安静,常常藏在茂密的草丛中、竹林、次生灌木在地面或近地面活动和取食,其食物主要是昆虫和昆虫幼虫。

叫声是低沉的咯咯声、清晰的口哨声和悠扬的颤音在带有变调的短句中反复出现,受到惊吓时的警告声低如流水。当在地面上行走时,它像老鼠一样移动;飞行时,短尾巴明显像鹪鹩(Troglodytes troglodytes)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白腹幽鹛的繁殖季节是从四月到七月。通常它们在森林下的竹丛或灌木中筑巢,不同亚种可能在高于地面的植被灌木丛或近地面的草丛中筑巢。巢呈杯状,巢材主要由草叶和竹叶组成,内部有细密的草叶。每个巢产3~4枚卵,有时只有2枚卵,大小为18枚.2~22.8毫米 × 14.1~15.9毫米。鸡蛋呈淡粉色,表面有深棕色斑点。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截至2016年,白腹幽鹛的全球种群数量尚未量化,但根据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标准,认为种群不具危险性,没有种群数量下降或对种群构成实质性威胁的证据因此认为白腹幽鹛的种群是稳定的,但在其分布的大部分地区被描述为稀有。

白腹幽鹛白腹幽鹛

2016年上市编号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LC)物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鯮鱼    下一篇 红白鼯鼠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