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距贺州市60公里,景区3.2平方公里,是岭南文化与山水完美融合的千年古镇。黄姚古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干春湿,夏涝秋旱。古镇多为喀斯特洼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大部分岩石是石灰岩,属于峰林—河谷和山谷中有许多喀斯特类型,如落基山脉。姚江、小珠江、兴宁河从东、西、北风从三个方向穿过古镇,沿岸有古树、竹子和奇石等自然景观。黄姚古镇起源于宋代,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岩溶山水景观、龙文化崇拜、明清建筑、广府民俗风情和革命历史遗迹举世闻名,主要景点是青石古街、带龙桥、兴宁庙等。

2007年,黄姚古镇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22年,黄姚古镇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目录

地理环境 编辑本段

位置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黄姚镇黄姚街道、广东、湖南三省交界处。它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10° 34′至110°19′北纬23度29分′至24°24′它的北部靠近钟山县和青塘镇、钟山同古镇相接;南部苍梧县,乡村樟木、富罗镇相交;西与蒙山县接壤,西南与走马乡藤县接壤;东临贺州市,毗邻凤凰乡和贺州市工会。西距昭平县73公里,东北距贺州市75公里,北距桂林200公里,西南距梧州210公里。四周为巩桥乡地。

气候

黄姚古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季节分明,冬短夏长,冬干春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水秋旱,冬季多霜雪。全年气温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为19摄氏度.8℃,极端最低温度约为-2.6℃,极端最高气温39°左右.4℃。黄姚地区降水丰富,是广西暴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在2000左右—大约2200毫米,春夏雨季降雨量最多,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因此有“登带龙楼观春涝”的景象。受季风气候影响,黄姚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风速相对较小,年均风速1级.5—1.7米/秒。

地貌

黄姚古镇多为喀斯特洼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是典型的喀斯特古镇景观。岩石多为石灰岩,以可溶性碳酸盐岩为主,属峰林—岩溶型山谷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它是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气候和水文条件下溶解和侵蚀形成的。古镇周围的山脉非常突出,其中真武山最为著名、鸡公山、酒壶山、叠螺山、有许多岩石山脉,如牛岩山,平均海拔100至200米,山峰陡峭,形状奇特。自然土壤主要由中层砂页岩红壤和棕色石灰土组成,肥力较好,水田比例较大。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姚的奇石资源古镇中有许多天然奇石,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水文

黄姚古镇位于漓江中游,漓江流域下游,漓江支流姚江流域、珠江、兴宁河交汇的主干道,这三条支流来自东部、西、北风从三个方向穿过黄姚古镇,水文特征鲜明。其中,黄姚古镇的主要河流是姚江,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石泉众多,水质清澈。镇上有昭平县最大的水库周嘉水库。

生物

古树名木众多是黄姚古镇的一大特色,其中的古榕树就是龙门榕树、龙爪榕树、睡仙榕树、大叶榕树(变色榕树)这里有7种千年石榕树,10种长林树,又名黄连,还有12棵古樟树,以及它们的龙门榕树、龙爪榕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建筑特征 编辑本段

黄姚古镇游龙盘街、中兴街、商业街的三个条形街区由各自具有防御系统的建筑组成,建筑之间通过桥梁连接、寨墙、门楼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古镇内八条主要街道的路面全部由石板铺成,总长度超过10公里。古镇中必有山中有水,水中有桥,桥中有亭,亭中有楹联,楹联中有匾额,构成了黄姚岭南古镇的独特景观。

建筑材料

黄姚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多为大砖黑瓦,具有墙体厚重的特点。在地址建筑中,出于抵御战争和盗窃的安全需要,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整体建筑布局都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因为古镇属于喀斯特地貌,又位于漓江下游,石头很多。黄姚人以石头为原料建造当地民居的独特居住形式大多数房子都是用石头和夯土混合砌成的墙,屋顶覆盖着瓦片。

建筑风格

通过分析黄姚古镇的特色古建筑,可以看出其建筑文化元素的风格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黄姚古镇的古民居遗迹丰富,风格独特。古民居是黄姚古镇最重要的文化遗存,遗存丰富,风格独特它们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明清建筑标本。如今,黄姚古镇的古建筑文物主要包括民居聚落、街道、桥梁、宗祠寺庙、亭台楼阁、古戏台、仙人古井等。古镇按照古代九宫八卦布局,属于明清岭南建筑风格。镇上的房屋依山傍水,多围绕祠堂而建;古建筑和文物保存相对完好。亭式古戏台造型优美、规模较大、充分体现古镇的艺术和文化。

黄姚古镇黄姚古镇

其次,黄姚古镇因水而成,体现了古代民居选址的亲水文化。整个黄姚古镇被珠江和兴宁河夹在中间,两江汇合为姚江,自北向东流经全镇。黄姚民居特别注重东南向“风水”黄姚人认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们的幸福和不幸与房屋的位置密切相关,人们必须顺应自然才能生存,因此所有人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因此,古镇的建筑设计是沿着水路方向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民居建筑选址的亲水文化。这是因为在古代,水路是重要的交通线,沿水而居有利于居民取水方便、排水、灌溉、消防等,也有利于居民 旅行和便利的贸易。

第三,黄姚古镇的民居“房高窗小”该建筑的建筑特点体现了防洪和避暑的功能。黄姚古镇的房屋大多为两层砖混结构,这是因为古镇沿水而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年春季多雨两层砖结构有利于防洪;其次,由于夏季炎热,住宅建筑的建造主要以避暑为主,避免避暑的最佳方法是遮阳较小的窗户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空间布局错落有致,更有利于屋内通风。

第四,黄姚古镇内的街巷全部由青石板铺就,民居建筑的整体布局体现出较强的防御功能。黄姚古镇丰富的天然岩石为其民居建筑的建造提供了优良的天然石材,因此古镇的大街小巷基本上都是用青塘山的岩石铺成的。此外,石板街的另一大特色是铺砌工艺精湛街道空间尺度宜人建筑布局合理。街巷两旁商铺林立,自古以来商业交流发达。在黄姚古镇,街道是道路元素的主导因素,包括八条老街,其中自然、金德、安乐三街相连,曾是清初古镇的主要商业街从这三条老街延伸出其他街道,然后衍生出九甲街和刘同街。8条老街保留了相对完整的明清建筑。黄姚古镇的街道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街巷全部由石板砌成,全长约1.5公里,共有9999块绿色石板,石板方格之间没有粘合剂,全靠精确的尺寸,牢固地拼接而成。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却丝毫没有松动。

第五,黄姚古镇的石桥形式多样,亭台楼阁设计巧妙。黄姚古镇的石桥是其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因为两条河在这里交汇,在方圆不到4平方公里的黄姚镇有15座不同形状的石桥横跨在河上。因街连桥、连桥街以其形式多样结构简单坚固实用而闻名,这也是黄姚拥有它的原因“石桥博物馆”之誉。其中,在护龙桥、双龙桥、在三星大桥的桥头,有一些设计巧妙风格独特的小亭子,与桥身相连。整个古镇的建设“水”作为主题,三条来自东方的河流、西、北部三个方向在境内交汇,形状九曲三折,反映了古镇的房屋和城堡,充分体现了“山是骨骼,水是血液”的环境构想。桥一直是中国南方传统水乡意境的点睛之笔。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黄姚古镇有十多座风格各异的桥梁,这表明古镇的祖先正在与人打交道、住宅与水关系中的智慧。古镇中的桥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在桥中得到了突出体现“龙”文化气息深厚。据说在古代,一条龙来到了古镇,所以人们建造了桥梁和寺庙,希望能留住这条龙,所以古镇中的桥梁名称几乎都与龙有关。

主要景点 编辑本段

黄姚古镇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可分为建筑景观、红色景区等自然景观。其中,黄姚古镇的主要景观类型为建筑景观。总体布局反映了黄姚的古建筑“有山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有桥的地方,就有亭有亭子的地方,就有对联有对联的地方就有牌匾”的特点。

青石古街

青石古街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镇上有八条三公里长的主要街道每条街道按照一定的比例连接在一起街道下面还有一条排水道,将排水道的雨水全部排出。这条街的交叉路口是“丁”在字形的交界处,有“丁财双旺”的意思。这条街的建造和生产充分显示了当时工匠的聪明才智,它被称为“黄姚一绝”

安乐街

安乐街位于古镇中部它以安乐寺命名,有安居乐业的意思。安乐街的繁荣始于清朝嘉庆元年它是古镇最重要的商业街区之一街道两旁都是人行道,非常热闹。

带龙桥

戴龙大桥位于黄姚大街以东的中兴大街、真武山脚下,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年它是黄姚古镇黄姚街15座石桥中最大的阶梯式石拱桥桥拱以半月形横跨河岸,连接李煜街和中兴街。桥拱石之间有特制的猪腰形铸铁锁,将整座桥牢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座桥长22米,宽3米采用铁铆石水架桥技术、旱涝保收的排水方式让这座桥不仅科学,而且美观。大拱离水面3.横跨主河道2米,小拱为早期拱,桥面无护栏。传说这座桥是当地人为了将真武山的龙神引入鲤鱼街而建造的,这也是建造这座桥的原因“带龙”的名字。

兴宁庙

兴宁寺,建于明末,清道光二年(1755年)重建。这座寺庙位于姚江和兴宁河的交汇处该庙主要供奉的是北方皇帝真武。庙前有一个凉亭,在它的上面“且坐喫茶”该牌匾是乾隆年间当地学者林作楫所写,收录于《中华名匾》年。

东门楼

东门楼位于新兴街南端,始建于清初,历时两年(1737年)重建,坐北向南,是古镇重要的代表性门楼之一。它是姚江北岸的人们从东面进出古镇的门楼,从和县到昭平的古道必须经过这个门楼。门楼北接真武山城墙,南接姚江护城河,西接街巷民居城墙,形成一个防御功能最强的围屯堡、保存最完整的门楼。此外,新门楼中最古老的东门楼是贺州唯一的元代建筑。

古戏台

古戏台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位于姚江朱宝庙东侧,是一座有背景的建筑、厢台、侧栏单檐的八柱亭式戏台也是黄姚古镇唯一的古戏台。古戏台坐东向西,有一个巨大的石台底座,结构严谨,包括前台和后厢两部分“凸”字形,清乾隆年间题黄尧举人林作楫“可以兴”三个字的匾。九个放置在平台木板下的大水箱具有振动和声功能。舞台上上演的传统戏曲是桂剧、彩调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 美国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曾在这里演出。1983年,黄姚古戏台被昭平县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广西省委工作委员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广西省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36年11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建立的地方领导机关。1945年8月,广西省工委迁至宝珠关领导广西革命工作。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将宝珠关定为中共广西省委工作委员会旧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广西省委工作委员会黄姚旧址纪念馆在售票处旁二层住宅楼一楼,共设六个展厅。展厅呈长方形,由原省委工委改建而成。展示方式以展板为主,图文并茂。同时,一些展厅有监视器和互动屏幕,可以播放实时新闻或通过电子文档了解当地的革命历史。

《广西日报》昭平班旧址

《广西日报》原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机关报1944年桂林沦陷后解体,随后出现了《广西日报》宜山版、百色版和昭平版,其中昭平版是中共广西地下党组织通过统战关系创办的进步报刊。1945年1月,报社地址迁至黄姚古镇映秀街麦家庄。

钱兴烈士广场

钱兴(1909-1948)党员,广东怀集县人,1940年任广西省工委书记。1942年至1945年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后,他坚持斗争,领导了广西革命。1945年8月,在钱兴的领导下,广西省工委转移到黄姚,继续坚持革命工作。1948年11月在怀集的一次战斗中阵亡。为了纪念烈士,人们于1986年建造了这座高楼.6米雕像,并将广场命名为钱兴烈士广场。

开发保护 编辑本段

开发

20世纪90年代,随着黄姚古镇旅游开发的序幕拉开,其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二三十年后 发展中,黄姚古镇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色彩的旅游形象,即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历史文化元素为主要脉络的文化旅游。

1995年,为加强对黄姚的保护,带动该地区脱贫,广西政府将黄姚古镇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并发展其旅游业。1999年,广西昭平黄姚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当地政府部门对黄姚古镇的旅游开发高度重视,成功申请并获得国家专项补助资金1800万元。同年,在tvbi 年代两部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相继播出,黄姚古镇吸引了广泛关注。

2011年9月21日,贺州市市长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昭平县黄姚镇等特色名镇名村建设”2012年,黄姚古镇编制为《黄姚古镇旅游策划》,用于指导旅游业的发展,为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贺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广西黄姚旅游文化产业区。2016年至2017年,黄姚古镇成功入选第二批特色小镇,进入全域旅游发展期。古镇再次升级改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黄姚花海、黄姚大剧院等一大批周边文化旅游点。

黄姚古镇古建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修缮古建筑:对于受损或未开发的房屋、修复街道,修复有缺陷的门、窗、阁楼、墙壁等,从整体建筑风格上展现古建筑文化。同时,利用灯光美化古镇夜景,打造“夜游黄姚”项目,提升游客体验。

二是重视石板街的商业发展:石板街一直是黄姚古镇的集中商业区,因此古镇中有许多商店,商店往往与房屋和家庭作坊共用。沿街商铺大多由黄姚当地居民经营,很少对外出租。安乐街主要经营黄姚特色食品,如豆豉、辣椒酱、泡菜等。鲤鱼街主要是一个农民 农夫餐厅土特产等,以及一些小型文艺酒吧,各种颜色的九重葛基本上都种植在居民住宅的入口处。整个新兴街都是发达的客栈,每个客栈都不卖货但有品茶区。

黄姚古镇还在古镇内开发了非物质旅游文化元素,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利用民俗节日吸引更多游客:黄姚古镇将把二月二的舞蹈变成龙、三月三的庙会、七月七的取水节、7月14日的柚子灯节等民俗节日是吸引游客的焦点;黄姚古镇当地居民的文化信仰、文艺表演、传统习俗等等都有呈现;通过举办传统节日,传承古镇历史文化遗产,推广黄姚古镇“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发展。二是利用宗教文化开发登山观光项目。黄姚古镇利用自然山景和以传说和故事为文化背景的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景观,开发各种登山游览祭祀活动等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登高远眺黄姚风光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与保护。

保护

1983年,黄姚古戏台被昭平县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199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部门开始对黄姚古镇古建筑进行初步保护、文明阁、宝珠关等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将龙桥纳入保护范围、真武亭、兴宁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昭平县政府公布《黄姚风景名胜旅游区管理办法》号文,将黄姚古民居群列为绝对保护区,依法进行保护。

2007年,黄姚古镇因其历史悠久风貌保存完好,被广西文化厅和住建厅联合推荐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昭平县委员会 2008 、县政府、 建设局委托广西规划院编制《黄姚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08-2025)》(以下, 被称为《黄姚保护规划(2008)》)

2017年7月,《贺州市黄姚古镇保护条例》经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当年10月正式实施。这是贺州市自2016年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第一部实质性地方性法规,也是广西第一部关于古镇古村落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条例》黄姚古镇规划、保护、利用、管理层的责任和义务得到明确定义和确立“科学规划、保护优先、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同时要强化法律责任,依法合理设定行政处罚,针对古镇保护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为黄姚古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2018年,黄姚古镇总体规划修编,其中包括历史文化保护专题和黄姚古镇保护范围、保护要求、保护目标等内容与《黄姚保护规划(2008)》保持一致。

2019年至2021年,上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多次组织开展古镇保护条例作用调研,并就整治违法建筑提出建议、市容市政管理、维护旅游市场,全面开展黄姚古镇保护系列工作。

《黄姚保护规划(2008)》实施以来,在镇政府和黄姚古镇保护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保护成效显著,保护规划目标基本完成保护方面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历史遗产保护:保护规划分为三个保护区,新、改建、扩建工程严格按照建筑高度进行、体量、色彩管控要求的落实,完整地保持了古镇的格局和风貌。分批对规划中提出的古镇文物保护建筑和重点建筑进行修缮加固,并对部分建筑进行置换功能。保持古镇街巷的整体格局,保留主要街道的自然街景—迎秀街—金德街—安乐街—鲤鱼街和八条人行支路的延伸石板路以原貌进行了翻新,延续了街巷的肌理和空间尺度。随着对古镇的不断保护,旅游业的繁荣也促进了黄尧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居住环境改善:保护规划提出的市政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在规划实施中已基本得到满足。道路改造提升等项目的成功,进一步优化了两侧街道规模和风貌,总体效果良好。同时,也保护了黄姚和九三学社的聚集、山水格局三水环抱,走向耀江、小珠江、兴宁河黄姚段污水治理将增加沿岸植被绿化率;提升了鸡公山、九虎山的绿化建设;配套垃圾收集设施,安排专人定期处理,古镇人居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重要事件 编辑本段

1983年,黄姚古镇被昭平县列为县级文化遗产,其建筑历史载于《中国戏曲志·广西卷》号。

1994年,黄姚古戏台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化遗产,同年被列为自治区旅游景区。

1995年,黄姚古镇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1年,黄姚古镇被列入“旅游业推动了全国小城镇的建设”示范项目,国家、区、县级资金共690万元用于街道、环境、水、电力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改善。同时,古镇景区和历史文化景观开发被纳入旅游国债并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2003年,黄姚古镇景区正式挂牌成立。

2005年9月,黄姚古镇在中外旅游推介会上被亚太旅游联合会等组织列入名录“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镇”之一。

2006年,黄姚古镇被纳入其中“外国人在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

2007年,黄姚古镇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9年,黄姚古镇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0年,黄姚古镇被评为全国风景旅游名镇。

2011年3月,黄姚古镇由《行游天下》杂志出版、搜狐旅游、中国旅游胡同社区等媒体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古镇”之一。

2013年5月,黄姚古镇被评为黄姚古镇CNN报道“中国最美的五大水乡之一”

2005年9月19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上,黄姚古镇获奖“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镇”称号。

2017年7月,黄姚古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9年12月,黄姚古镇被中国侨联列为中国华侨华人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2年,黄姚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景山公园    下一篇 五峰山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