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北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我国的重要湿地之一,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11月,河北省张家口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76公顷,其中湿地保护与恢复面积238.5公顷,湿地保育区保护面积535.5公顷,人工湿地保护效果较好,主要湿地类型为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涿鹿县东北部,西起官厅水库,东至下花园县界,南至涿鹿县县城东北,北至官厅水库与青龙河汇合处。公园位于我国最大县域内的河流湿地之中和最大湿地保护区之内。这里具有河流、湿地、沼泽、森林四大湿地类型(湿地)多种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湿地资源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涿鹿县是国家著名的“避暑胜地”、“养生福地”、“健康家园”;被誉为“百里画廊”“北方旅游名县”“京北绿色明珠”“中国白洋淀之乡”;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3个自然保护区之一。目前共有鸟类147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23种(其中包括白琵鹭、黑脸琵鹭、白枕鹤)1种〉、鱼类40余种】和鸟类18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3种)。
公园简介 编辑本段
湿地公园地处涿鹿县西北部,紧邻官厅水库和青龙河,区域总面积376公顷。公园以河流、湿地、沼泽、森林四大湿地类型(湿地)为主,并兼有人工湿地建设和自然景观等多种景观。属于典型的河流——黄河流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为地形起伏不大,河床为沼泽化草甸,河岸及两岸为沙丘,河流自东北向西南纵贯整个公园,是我国河流湿地类及沼泽类湿地类型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在此期间,各种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环境也相应出现了较大变化:湿地植被以草等植被为主;动植物种类以水禽及水鸟为主;水生植被以水生挺水植物和水生浮叶植物为主;浮游植物以浮萍和睡莲为主;水生植物以水葫芦为主;陆生植被以芦苇和香蒲为主﹔野生动物种类以陆生脊椎动物为主;野生高等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涿鹿桑干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已被河北省林业厅认定为河北省第一批陆生森林保护区之一及省级森林公园,是河北省唯一一个以陆生森林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3.4%,森林蓄积量为53万立方米。同时保护区内还拥有多处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就在保护区内生活了7年半之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中。
生态系统 编辑本段
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河流、沼泽、湖泊和人工湿地4大湿地类型和森林和沼泽4种湿地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类型齐全,其中河流湿地属典型草原型,沼泽湿地属典型河流型,森林湿地属典型森林型。湿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北高南低。由三条河流的自然地貌单元为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两条河流为官厅水库和桑干河,两条河流两侧森林茂密有林地密布,草原和林地星罗棋布。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湖滨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河流上建有堤坝;周围为农田、居民点;河流两岸有林带和芦苇沼泽;湿地内有河流草甸以及湖泊、沼泽等多种类型湿地景观类型。湿地内各种生物资源十分丰富,鸟类和鱼类众多,生物资源以动物性保护动物为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琵鹭;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雕等6动物;野生鸟类有白枕鹤等51种;植物有珙桐、银杏等40余种及各种经济植物数十种。
生态系统功能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它通过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方式,维持并调节着当地的河流、沼泽、森林、农田和城市的不同区域。在我国,河流湿地是仅次于湖泊湿地和库塘湿地的第三大面积湿地。河流湿地在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是重要的固碳汇水通道和储碳库。由于河流和沼泽的不同类型湿地在自然和社会经济价值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对国家的气候和水资源环境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大作用(如河流湿地对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湿地不仅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水土,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水质价值和调节气候价值两个方面。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征和多种复合的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对区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我国,水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对不同类型的生物具有重要意义。湿地上有多种类型生物,且分布极为广泛,同时湿地上又存在多种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等。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湿地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生态网络。它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具有重要意义。湿地为水生生物、昆虫及其幼虫提供了栖息环境,具有重要的淡水生态效益和其他生态功能。其典型特征是水域面积大、水面相对高水位、水流速度快等特点。湿地中,鱼类丰富,种类繁多。据统计在湿地中脊椎动物达158种(纲,目),鱼类就有106种。其中鱼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及其鱼纲、目、鱼形目、鲤科的主体之一和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中有近10种鸟类生活在此区(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种类达到140余种,是全世界该地区已知种群最多的候鸟栖息地之一。湿地植物有208卸甲虫和6科8属24种植物(包含水杉和落叶松等针叶树)。湿地鱼类包括泥鳅、鳊鱼、鳙鱼和鲤鱼5目17科39属96鱼(学名: Temperature Lenness Common),其中常见的有中华鳖、大菱鲆(俗名:小荷才露尖尖角)等。湿地浮游植物有164属810种(约占国内所有浮游植物的42%),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但对黄河中下游的水体影响较小。
保护管理 编辑本段
湿地公园通过“管理机构—湿地公园”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分级保护管理。在湿地公园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鸟类监测站;实行“有组织进行管理”,制定工作制度,实行分区管理、分区管护;实行“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管理。
主要目标: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的湿地保护示范区,努力打造全国湿地科学研究基地、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研究中心;保护和恢复湿地面积3000公顷以上,使桑干河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得到进一步恢复和提高。对因自然条件恶劣或人为破坏严重导致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地区,实行重点保护并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现有面积较大的湿地及其周边区域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根据《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涿鹿县湿地公园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保护性研究工作等,提升公众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公众保护意识的提高。严格禁止在湿地内修建与湿地保护无关项目及其他建设活动。建立健全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保护区内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强化日常监督保障机制。加强科普宣传建设,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志愿者队伍保护能力和水平。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