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Henan   Museum)是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国有文物系统博物馆它是首批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河南博物院始建于1927年,前身为河南博物院,原址在开封市。1961年,河南博物院从开封迁至郑州。1997年,中原石雕艺术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馆合并,组建河南博物馆。1998年,河南博物院正式开馆运营。如今,河南博物院占地126亩,其中建筑面积5.五万平方米,以马晓霖为首。

河南博物馆有一个基本的展览“大华夏 选择建都”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展”,专题陈列“明清河南”等。截至2021年,河南博物院共有藏品145135件/集,收藏珍贵文物53337件/套。藏品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以玉雕石雕为主,其中女善尊、杜岭方鼎、贾湖骨笛、汝窑琉璃雕花鹅颈瓶、武则天金简、四神云气图壁画、云纹铜禁、莲鹤方壶、玉柄铁剑被评为镇馆之宝,云纹青铜被禁、莲鹤方壶北齐白釉绿长颈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1年6月,河南博物院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5月18日,河南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创建初期

(1927~1929)

1927年6月,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冯玉祥发布《治豫政纲》,其中提出“教育是建设国家的根本政策”的主张。在这一主张下,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力支持。这就是河南博物院的前身河南博物院成立的背景。

1927年7月,在冯玉祥的亲自关怀下,河南省政府任命郭旭晶、徐金泉、河南省博物馆筹委会委员何,隶属河南省教育厅,将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堂校舍定为博物馆馆址(也就是今天开封市的三圣庙街)河南博物馆就是这样成立的。

1928年5月,河南省政府呈送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为促进民族共和与世界和谐,河南博物院更名为“民族博物院”,由河南省政府直接领导,并划拨一部分给刘师古堂 美国没收的遗产作为博物馆的特别基金。开办河南国家博物馆的目的是“启蒙人们知识和文明、激增革命思想、促进社会文明”,大量征集历史、自然科学、农业、艺术、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实物收藏。同年10月10日,尽管藏品匮乏,但国家博物馆利用大量模型等手段成功举办了首次展览。

空前发展

(1930~1937)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国民政府将“何 南京国家博物馆”恢复为“河南博物馆”,并确定为社会办学机构,直属河南省教育厅领导。12月23日,关柏毅接受教育厅任命,担任河南博物院馆长;人与自然美国的普通房屋被收回,用作古董陈列室。

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颁布了《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号法令,对博物馆的宗旨规定如下:一、发扬固有文化;二、提倡学术研究;三、增长民众知识;四、促进社会文明。保管部、成立了收藏研究部两个部门,成立了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包括民政部门的主任、教育厅厅长、河南大学校长、七个人,包括博物馆馆长。国家博物馆原有的19个陈列室调整为7个,大量民族服装和模型被移走,增加了更多的历史文物。

从1930年到1937年的八年,是河南博物馆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时期馆藏历史文物丰富多样,具有河南地方特色,涌现出以管百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者。

停滞时期

(1937-1949年)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入侵中国。为了保护文物,河南博物馆把68箱重大文物运到重庆,整个博物馆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49年,这些文物大部分被国民党政府运到台湾省。以及博物馆中未被带走的那部分青铜器、日本占领开封后,大部分铁器都不见了。

1940年,日伪时期,河南博物院改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设有事务部、保馆部、研究部等部门。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谢孟岗为接收员,接管了日伪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馆。不久后,解放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困难,财政拮据,博物馆经营难以为继。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开封。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和文化事业,迅速成立了以赵甘亭为主的三人管理小组,进驻博物馆,整顿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

重焕生机

(1949年至今)

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厅厅长曲乃生为馆长,组织人员整理文物、展室,修缮房屋及相关设施,开展商业活动,振兴博物馆。

1953年,中央文化部发布《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据《意见》,河南博物院被认定为地方博物馆。

1961年,河南博物院从河南开封迁至河南省会郑州,获得了良好的展览场地。

十年文革期间,博物馆瘫痪,生意荒废。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河南博物院才恢复运转,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物馆不断发展壮大,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呈现出新的繁荣景象。

1991年秋,国务院人民政府和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决定由国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资兴建新大楼。

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决定将中原石雕艺术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馆合并,组建河南博物馆。

1998年,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的新馆河南博物院落成并正式开馆运营。

设计布局 编辑本段

建筑设计

河南博物院的总建筑师是康杞。从正面看,这座博物馆像一座加冕的博物馆“金字塔”这座主楼的设计目的是“中原之气”作为概念的核心,它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天中地心”和“天圆地方”的概念,同时有“聚宇宙之灵,聚天地之灵”的含义。接近正四棱锥的形状给人以稳定感、庄严的视觉感受。

主体建筑的顶部呈方桶形,中央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圆孔。四周是四神图案,代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四个方向的天文星座。

主体建筑的大斜面上设计有白色胸钉的分散图案,这是中国文物青铜器上经常可以看到的装饰图案,也创造了“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星星”的情境。白胸钉周围的土红色是我国出土文物的主色调。主体斜面周围的顶部是透明天窗和从顶部垂直向下的透明采光带。两者都是深蓝色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含义。

河南博物馆整体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轴对称、主从有序布局技术。从总平面图来看,主楼的四个角有八个附楼,也就是说“九鼎定中原”建筑向四面辐射,意味着中原文明向四周扩散。这座建筑的整体平面呈汉字形状。

馆区布局

河南博物院总占地面积126亩,其中建筑面积5.50000平米,正门位于南面,副门在东西两侧。馆区东西宽310米,南北长270米,地形较为规整。另一个生活区位于博物馆区的西北角。

根据功能,博物馆区的总建筑群可分为五个区域,即展览区、文物库房区、社会服务区、后勤服务区和设备用房区。

展区集中在展馆中央,是主馆。这是一个中庭式的复合展厅,地面建筑45层.5米。中央展厅周围是四个院落,是一组临时展厅和序厅。

文物库房区位于主楼北面,两者由一条走廊相连。设备间区域位于主楼的地下室。博物馆区南翼为社会服务区,北翼为后勤服务区。

主入口、主馆、文物库房区位于博物馆中轴线上,南北向的社会服务区和后勤服务区也是对称的。此外,东西礼宾部、广场厕所等设施采用对称设计,体现了中国群体建筑布局的精髓。

主馆布局

河南博物院主馆为主展区,共分四层。前三层楼的布局很像每层有四个重要展厅,分布在西南方向、西北、东北、东南四个方位。卫生间、托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位于东北展览馆附近。

主楼一楼中央展厅西南侧为第一展厅“——新石器时代的朝州(距今10000 ~ 4000年)西北面是第二展厅“中原是在——年夏商时期建立的(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东北是第三展厅“翟子中国——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南面是第四展厅“——年的东周入主中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此外,整个一楼中央展厅有“中原古代石雕艺术”展厅和“华夏古乐厅”

主馆二楼东北面是第五展厅“帝国霸权——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东南面是第六展厅“帝国霸权——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西南面是第七展厅“史圣华章——隋唐(公元581 ~ 907年)西北面是第八展厅“史圣华章——隋唐(公元581 ~ 907年)

正厅三楼东南是第九展厅“东京梦华—宋金元时期(公元960 ~ 1368年)西南面是第十展厅“东京梦华—宋金元时期(公元960 ~ 1368年)西北部为“明清河南”特别展厅,其东北面是“贾湖骨笛”国宝特展。

正厅四楼的布局与其他三层不同,主要有两个展厅。西南部为“龚乔文物——号院藏明清珍宝展”展厅,东南部为“中原楚国的青铜艺术”展厅。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编辑本段

大华夏 选择建都

大华夏 选择建都”为基本常设陈列。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地理优势明显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从最早的二里头夏都到晋代晚期的商丘。再往前追溯,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嵩山一带就有密集的古人类活动;新时代,松山南北聚落演变为早期国家。展览以河南 中国3000多年来的政治、经济、设计在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展出。展览以中原都城历史为主线,按照中原文明发展的历史顺序,整合河南省文物优势。

基本展览设在主展厅1、2、3层,分为10个展厅,来自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共七部,围绕中原都城文化和各个历史时期都城的人文生活进行解读。

第一展厅  去了邦国——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 ~ 4000年)

第一个展厅展示了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祖先、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的历史包括:从农业的起源到农业本位的确立、手工业和手工业的过程独立和分化为专门的手工业作坊,从平等社会到阶级分化的变化过程,以及从具有大都市性质的大聚落的变化过程、从大城址的出现到最终城邦的形成,在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形成的早期中国文化圈结构被称为“河洛古国”5000多年前,具有都城性质的双槐树遗址等等。

这个展厅里的展品包括陶瓷排水管、白陶鬶、灰陶澄滤器、彩陶钵、玉钺、彩陶双连壶、花瓣纹彩陶钵、乳钉纹红陶鼎、骨笛、石磨盘、石磨棒、栾川人牙齿化石。

第二展厅, 中国建国,——夏商(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

第二展厅展示了夏商时期的活动轨迹和国家的演变,包括嵩山线上中原龙山文化末期的登封王成刚、禹州瓦店、巩义花地嘴等典型遗址,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夏朝都城,郑州商城、以安阳殷墟等为代表的商代都城,介绍和展示内容包括城市、宫殿、礼制等方面,全面展现了夏商时期杜毅的政治面貌、经济、物质文化等,以及以中原为核心形成的强大文化辐射力。

这个展厅里的展品有动物脸的青铜建筑装饰、妇好”夔足铜方鼎、三足提梁铜盉、好”汽柱铜甑形器、刻辞龟甲、爰”铜方彝、妇好”鸮尊、后母辛”四足铜觥、妇好”铜方斝、玉跽坐人形佩、青玉鸟形佩、回字纹铜铙、祖辛”铜卣、息”铜鼎、兽面纹铜钺、兽面纹单柱铜爵、绳纹陶鬲、原始瓷尊、动物脸指甲图案铜方鼎、兽面纹铜罍、兽面纹提梁铜卣、玉璋、带翼铜铃、黑陶壶形盉、磨光黑陶觚、铜爵、乳钉纹铜斝。

第三展厅 翟子中国——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宅兹中国”为什么刻在雕像上的铭文是对古人的最好诠释美国选择建都的做法,也是最早的“中国”概念的产生。第三个展厅展示了西周的历史风貌、展览内容包括与并列的统治中心洛邑成州,洛阳北窑西周墓出土的精美文物,陆毅獐子口墓出土的具有浓郁殷商文化特色的器物,三门峡郭公侯墓和平顶山英国公侯墓出土的礼乐、规范宗法制度的文物组合,等等。

该展厅的展品有“保”铜尊、长子口”扁足铜圆鼎、龙凤纹玉璜、骨排箫、铜方觚、鱼父乙”铜卣、父丁”铜簋、晨肇贮”铜角、柞伯”铜簋、邓公”铜簋、匍”雁形铜盉、食”铜尊、铜銮铃、玉戚、铜鱼、人面铜马具、金腰带饰、七璜组玉佩、虢季”铜列簋、虢季”铜列鼎、虢季”铜甬钟、蟠龙纹铜盉。

第四展厅 逐鹿中原——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第四展厅展示了周迁后各国间的纷争、中原的历史,简介、展览内容包括不同造型的鼎,体现了东周的多元文化和霸权斗争,以三晋为代表的中原制器风格和楚制器风格,百家争鸣、袁典开创的中国文化轴心时代。

该展厅的展品有“吴王夫差”铜剑、卅三年郑令” 铜铍、龙虎镂空礼仪青铜戈、石圭盟书、陶排水管道、刻纹铜匜残片、交错银漆平纹铜方、错金银铜豹镇、黄金镶嵌绿松石动物耳朵的青铜配方、龙纹三足带盖铜锅、番子成周”钮钟、蟠螭纹铜盖鼎、番子成周” 镈钟、跽坐人铜灯、青玉透雕龙形佩、青玉龙首璜、兽面纹玉饰、黄君孟”铜鼎、蔡公子”铜簠、黄夫人”甗形铜盉、樊夫人”铜匜、楚简、错金银铜辕首、镶红铜龙纹扁壶、蟠螭纹铜盖鼎、垂鳞纹铜升鼎、石编磬、窃曲纹铜簋、蟠螭纹铜鼎、东周皇帝贾刘、莲鹤方壶。

第五展厅 帝王争霸3354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

第五展厅展示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的历史。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全国36郡,河南独占7郡,成为秦帝国的辅佐之地。河南永城的茫荡山,是汉高祖的出生地,也是西汉重要诸侯国梁国的所在地永城茫荡山梁墓出土的反映西汉梁国实力的四神壁画和金玉衣位于第五展厅。刘秀建立东汉后,定都洛阳,后又定都曹魏、西晋、它是北魏晚期的首都。

该展厅的展品有“平安君”铜鼎、玉璧、秦始皇二十六年圣旨的铁权、金缕玉衣、青玉勾连云纹戈、玉剑饰、白玉舞人佩、熹平石经、四神云气图壁画、鎏金铜动物、盘龙石砚、带盘牛形铜尊、五凤铜熏炉、鎏金带盖铜炉、袁安碑、金“关中侯印”鎏金羽纹铜弩机、一百场戏,一场宴会,一辆车,一块画像石、二桃杀三士画像石、泗水捞鼎”画像砖、石辟邪、三角缘神兽铜镜。

第六展厅 帝王争霸3354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

第六展厅展示了秦汉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方方面面。秦汉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和庄园经济的发展汉代各种陶俑和建筑器皿反映了庄园文化的丰富性。三杨庄汉代农庄再现了汉代农民在黄河岸边辛勤劳作的生活。除了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比如冶铁、造纸、纺织、制瓷以及医学、天文学等。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经济、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原已经成为世界 的商务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长期分裂,文学、绘画、石窟艺术更加繁荣。洛阳出土的许多北魏墓志反映了孝文帝南迁的历史事实,揭示了汉帝国形成以来对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演变。

这个展厅里的展品包括上善四号画像砖、龙纹画像砖、褐绿釉陶桃都树、铜鸠车、黄釉扁壶、元苌墓志、白釉绿彩长颈瓶、淡黄色釉面绿色四色系列罐头、绘彩陶甗、红绿釉陶灯、绿釉直颈陶投壶、绘彩陶鼎、三角纹绘彩陶壶、田延和造像、釉陶乐俑群、高海亮造像碑、六博陶俑、陶庄园、七层楼阁彩陶楼、白虎星座画像石、彩绘舞蹈人物陶仓楼、收租图陶仓楼。

第七展厅 史圣华章——隋唐(公元581 ~ 907年)

第七展厅呈现隋唐时期河南的历史、生活。张生出土的文物安阳的墓葬丰富,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现了隋代贵族官僚的生活场景。唐朝时,武则天在东都洛阳进行了更多的商业活动,使洛阳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和一个非长安的政治中心安、军事、经济、文化的另一中心。因此,武则天金简等与武则天有关的遗物也在第七展厅呈现,揭示了一代皇后与神都洛阳的密切关系。此外,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西方货币、纹样、服饰、乐器、乐舞理论、香料、宗教和其他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从展品中可以看出,隋唐时期人民的生活具有浓厚的外来文化色彩。

这个展厅的展品包括彩陶抬腿马、三彩鹰首壶、青釉环鸡头瓷罐、三彩牛角形杯、海兽葡萄纹铜镜、錾花银瓶、绘彩陶载物骆驼、三色骆驼和拉骆驼的胡俑、波斯萨珊银币、含嘉仓刻字铭砖、武则天金简、杨国忠进奉银铤、浮雕荷花蠕动图案方砖、白釉瓷围棋盘、白釉瓷武士俑、白釉黑彩侍吏俑、彩陶坐姿和女俑、盘龙石座。

第八展厅 史圣华章——隋唐(公元581 ~ 907年)

第八展厅的展品带有浓厚的隋唐文化色彩。唐代的很多艺术作品都凝聚了当时的气度、开放的时代精神。巩义黄叶窑烧制的三彩是唐代的代表性器物,反映了唐代的物质文化。相州窑、登封窑、段店窑、鹤壁窑等窑烧制的各种釉色艳丽的瓷器,为宋代瓷业的高峰奠定了基础。大量出土的唐代公务员俑、武士俑、仕女和人物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的生活。不同材质的茶具是唐代茶文化盛行的证明。墓志、壁画和墓线描绘了唐代书画的独特氛围。此外,隋唐时期河南是道教和佛教的中心,保存了大量的佛塔、石碑、石刻造像等遗迹体现了隋唐宗教文化的包容性。

这个展厅里陈列着红色陶俑、骑马狩猎纹铜镜、带铜镜的桂式双鸾鹤、三色骑马穿帛女俑、黄釉陶碾、黄釉陶炉、黄釉陶勺、力士雕砖、元结墓碑(拓片)梵文贝叶佛经、白釉狮头塔瓷罐、十一面六臂观音石像、汉白玉弥勒佛像、石刻墓门、三彩铠甲武士俑、三彩武官俑、三彩文官俑、三彩狮面镇墓兽、三彩宝相花纹盘、三彩鸳鸯尊、白釉多足瓷砚、青釉四系瓷罐、越窑青釉四系雕花瓷背壶、花釉蒜头瓷壶。

花梦东京 号第九展厅—宋金元时期(公元960 ~ 1368年)

第九展厅展示了宋金元时期的历史文化。东京是北宋时期的国际大都市发达的水系连接内河航运,直通港口,驶向海上丝绸之路。清明上河图展现了东京的繁华景象,人们生活悠闲,物质丰富,商品经济发达。在重文轻武的政策下,北宋社会文化教育繁荣,科举和书院发达。同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宋金元时期的杂剧使传统诗词转化为传统诗词、歌、舞、乐、技术综合运用到舞台上,刻画普通人,表现街头风情。在展厅里,有许多雕琢的杂剧砖俑,展示了这一时期音乐和戏剧的新声音。

该展厅的展品有“北宋东京城”开封府题名记碑(拓片)七弦琴、金棺、二体诗经《周礼》拓片、三彩舍利匣、石刻头像、《清明上河图》型号、舞蹈雕砖俑、棒人杂剧中的砖雕、绘彩提盆男陶俑、石俑、海水淡化让斯金奎大当了三年银领、北宋年号钱。

花梦东京 号第十展厅—宋金元时期(公元960 ~ 1368年)

第十展厅有许多瓷器珍品。宋金元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官窑繁荣,以汝瓷为首都、钧瓷、张公巷瓷为代表;民窑遍地,所以离汝窑近、鹤壁集窑、当阳峪窑等民窑是其中的代表。制成各种各样的瓷器,有白色和黑色的花、印花、剔花、划花、刻花工艺的并存。

这个展厅的展品包括白色和黑色的蹴鞠瓷枕、三彩荷叶童子枕、白釉雕花牡丹瓷瓶、白釉珍珠地瓷梅瓶、白釉“春夏秋冬”瓷梅瓶、青釉三足瓷炉、三彩听琴图枕、白釉珍珠《水龙吟》瓷枕、张弓巷窑青釉瓷盖、汝窑琉璃瓷灯座、钧窑青釉莲花口瓷瓶、汝窑琉璃雕刻鹅颈瓷瓶、当阳玉窑白釉红绿彩绞花纹壶、黑釉凸线纹瓷罐、当阳余姚扭胎瓷碗、白釉褐龙玉壶春瓷瓶、钧窑月白釉瓷洗、钧窑玫瑰紫色六角瓷花盆。

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展

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展”它是一个基本的常设展览,位于河南博物馆西附楼一楼展厅。展览展示了河南 中国革命历程中的成就、新时代的成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打破旧世界”,展现了鸦片战争以来河南人民为国家和民族复兴所做的努力。该部分中设置的内容如下:1911年首义将军徐万年实物介绍展示,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吴焕先和中国工农红军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雪枫,2月27日的罢工现场、烈士名单,吉鸿昌死时穿的血衣(残片)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章美国政府,等等。

第二部分为“建设新家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河南、从农业大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的历史。这部分表现了人民的好公仆、焦干部标兵实物介绍和展示,并由省人大常委会颁发证书美国政府对赵庆坡、各类奖章,等等。

第三部分为“走进新时代”,展现了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书写的新时代篇章。这部分展示了河南五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照片,等等。

专题陈列 编辑本段

——年中原楚国的青铜艺术

——年中原楚国的青铜艺术”它是一个永久性的特别展览,位于主展厅四楼的13号厅。丹溪流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人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包括淅川东周楚墓的青铜器。专题展览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食品容器——自带羊牛锅和平底锅”石器是先秦时期礼器的主体,多用于宴饮、祭祀等场合。春秋中期,楚青铜器脱离了传统的周青铜器,设计出新颖独特的造型,并演变成不同形状的鼎。该部分的展品有“王子午”鼎、环耳素面敦(duì)镂孔龙纹铜俎等。

第二部分为“酒器——是酒,而且是酒”饮酒仪式是周代宴饮和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器是礼器组合中不可或缺的。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酒器以方壶为主、圆壶、尊左,等等,尊左最有特色。这部分展品有云纹铜带、龙耳方壶等。

第三部分为“水容器——洗在最下面,还有盘子和moos”青铜水器主要用于礼仪活动中的洗涤仪式,以示尊敬和虔诚。它可以大致分为水容器、浴缶、接水盘和注水卡等。该部分的展品有“孟滕姬”浴缶、蟠虺纹匜等。

第四部分为“乐器——钟鼓钹钹”春秋时期,楚王有一个国家的象征“九龙之钟”楚国的王公贵族也用丧钟来显示他们的地位。该部分的展品有“王孙浩”编钟、化阝子受”编钟、乐器支架“神兽”等。

第五部分为“兵器、车器、杂器——出征养齐阳,所以方亓航”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世仇形成,使楚国创造了许多精良的武器和完整的车马配件。先进的武器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优秀的造车技术拓展了疆域、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开辟了道路。该部分的展品有“王孙诰”戈、龙纹器座等。

明清河南

明清河南”它是一个永久性的特别展览,位于主展厅三楼的11号厅。明清时期,河南作为京畿之南的门户,政治地位重要。明代河南是重要的藩属区,清代隶属直隶省。明清两代,农业、手工业水平已经超过了上一代,商品贸易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此时河南的商道已经通达,既有贯穿南北的万里茶道,又有京杭运河的辅助通道;运粮繁忙,会馆多。这个特别展览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为“——年明清的政治措施”,主要展示明清政治的相关信息和实物。1368年明朝建立后,在河南设立了各级地方政权,确定了军事和法律制度,并分封诸王到河南,以加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权他统治着这个地区。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安置和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1636年清朝建立后,通过继承明朝制度,改革土地制度,缓和民族矛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本单元展品为《饥民图说》雕版印刷调色板、建筑构件等。

第二单元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明清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河南仍然是明清时期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河南地处水陆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纽带作用,促进了商品交易市镇的繁荣,社会经济一度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这个单元的展品包括陶器和三元四合院、明清制作的黄金首饰等。

第三单元为“文脉绵长-明清河南文化”明清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兴起。河南省出现了一些科学家、文学家、戏剧家和艺术家有一定的影响力。该单元在修复的明清文人书房中展出。

中原古代石雕艺术

中原古代石雕艺术”它是一个永久性的特展,位于主展厅一楼西侧15号馆。石雕艺术是中国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圆雕、浮雕、刻文记事、创造形象等,内容丰富。中原古代石刻浩如烟海,包括汉代画像石刻、陵墓仪仗、碑志刻石、佛教造像等,体现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专题展览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汉代画像石刻。汉代石刻多为石阙、石室和坟墓上的装饰性建筑构件。汉代人使用各种雕刻技术,雕刻了许多作品。河南汉代画像石刻主要分布在南阳、商丘、郑州、许昌和浚县的人物画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艺术风格。这部分的展品包括熊舞石浮雕、四头兽石雕、河伯出行画像石、猴白虎店第一环石门画像、白虎铺 s首题戒指,双狗画像石门等。

第二部分是陵墓石雕。河南古墓石刻多为古代帝王贵族墓前用石头辟邪的礼仪仪式、石羊、石马、石狮、石天禄、石和神道柱为主,时代为东汉至明清。在艺术风格上,唐以前的墓葬石刻豪放,线条强烈,粗犷,有浪漫的气势;宋以后的作品精致典雅,风格写实内敛。这部分展出了石狮子、石翁仲等。

第三部分为墓志。古人刻碑文的传统始于汉代,一直保持到明清。河南省出土的墓志铭有几万件,其中洛阳出土的北魏至唐代墓志铭最多,或歌颂、或者写记录,为各类学术研究提供素材。这一部分的展品包括司马越和的墓志铭、苏适妻墓志等。

第四部分是佛教造像。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始流行开穴造像。北魏晚期的造像不仅有中国的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术和审美观,也吸收了外国艺术,表现出“秀骨清像”式的“中原风格”东魏到北齐,雕塑技法更加成熟,人物比例适当,情态表达开始世俗化。唐代的雕像风格雍容华贵、庄严深沉。宋以后的造像注重人物的细腻刻画情绪和神态,表现出完全世俗的风格。该部分展品包括观音菩萨中的天王菩萨像、弥勒造像碑、丁郎合家造像等。

龚乔文物——号院藏明清珍宝展

龚乔文物——号院藏明清珍宝展”它是一个永久性的特别展览,位于主展厅四楼的14号厅。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明清时期,皇室设立专门的制造管理机构,如明代的皇宫作坊清代的制造所,并在景德镇设立皇家窑厂。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聚集在这些机构里,制作出包括漆器在内的大量细纹手工艺品、玉器、珐琅器、牙雕、瓷器等。这些器物大多归朝廷和皇室支配,是皇权的象征,身份的体现。许多珍贵的手工艺品保存至今,陈列在河南博物馆。这个特别展览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为漆器。明清时期,漆器工艺发展达到顶峰,漆器制作中使用了漆雕、填漆、镶嵌、彩绘、金漆等工艺,用料考究,工艺复杂,成品呈现出浓郁典雅的风格。本单元展品包括清代云龙戏雕漆圆盒、清代雕漆桃形盒等。

第二单元是赏玉。明清时期,玉石原料充足,因此观赏玉的制作技术发展迅速。在此期间,玉被阴线享用、阳线、平凸、镂空、它由许多传统工艺雕刻而成,如漂亮的颜色,风格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其他器皿雕刻有精致的纹理和明亮的光泽。这个单元的展品包括清代的玉观音。

第三单元为牙雕。明清时期,中国 s牙雕技术经历了六七千年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明代牙雕擅长人像,清代陈设文具更胜一筹。乾隆以后,刻染象牙雕刻流行,多为写实,造型生动逼真。这个单元的展品包括清代的象牙萝卜、清代象牙白菜等。

第四个单元是搪瓷器皿。搪瓷器皿在元代从西亚传入中国,并在明朝得到推广、景泰王朝 的努力,技术突飞猛进。这件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并涂有珐琅釉按工艺技法不同,可分为景泰蓝、錾胎珐琅、透明搪瓷和彩绘搪瓷等。这个单元的展品包括清代珐琅玉葫芦、清代景泰蓝龟形熏炉等。

第五单元为瓷器。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尤其是彩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彩色瓷器不仅跟随绿色、白瓷胎釉烧制技术的全部优秀成果,并借鉴西汉以来发展起来的低温色釉,在宋元制瓷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烧制出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等瓷艺珍品。本单元展品包括明代青花梵文莲瓣洗、清代黄釉粉彩云和龙豆灯。

临时展览 编辑本段

除基本展和专题展外,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承办、共同组织了许多临时展览。自2000年以来,河南博物馆已经举办了50多个临时展览。

有各种类型的临时展览,包括书画展,如俄罗斯当代经典油画展(2001年11月5日-11月24日)国画大师马先生作品展(2002年9月18日-9月26日)周俊杰,河南代表书法家、李刚田书法展(2006年7月29日-8月1日),多彩坦桑尼亚——“挺嘎挺嘎”绘画艺术展(2014年1月21日-3月21日),等等。

有文物展览,比如金朝——故宫金银特展(2007年1月25日-2月25日),中国丁盛——中国鼎文化(2013年9月27日-2014年1月5日)清管——丝路音乐文物展新声谁调的(2016年11月13日-2017年2月22日)窑火神——庐山电窑陶瓷展(2018年2月6日-4月20日),等等。

中原有文化展,比如英雄时代的三三三五四大三国展(2010年4月1日-5月15日),圣地西藏(2011年7月6日-9月6日)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2012年4月17日-5月27日)福尔曼镜头下的中国——中原大灾难纪实影像(2013年7月9日-8月11日),等等。

有外国文物展览,如中非传统武器展览(2014年1月16日-3月16日)陈嘉庚街——号外国文物收藏展(2015年1月10日-3月10日),欧洲罕见的玻璃艺术史展览(2015年3月26日-6月14日),等等。

有节庆展览,如2017年河南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展览,鼠年——件农历生肖文物联展(2020年春节期间),扭转乾坤——鑫畴(牛年)新年生肖文物图片展(2021年春节期间)——新年生肖文物图片展(2022年1月25日-3月15日)12生肖节——癸卯新年生肖文化展(2023年1月17日-3月17日),等等。

中国丁盛——中国鼎文化展

2013年9月27日-2014年1月5日,河南博物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起该活动“中国丁盛——中国鼎文化展”展览的组织者包括河南博物馆、北京大学萨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山西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何 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三门峡曹保果博物馆,由北大资源集团协办、郑州创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河南天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展览地点为河南博物院主展厅东展厅。

序厅对“鼎”介绍了这种农耕文明的代表性器物。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华夏定鼎”介绍一下中原国家的诞生、青铜鼎成为国家的历史的重型武器,与云纹三脚架展出、兽面纹鼎、妇好夔足方鼎等。第二部分名为“钟鸣鼎食”,介绍了丁与夏商周国家政权的联系、有了三脚架系统,展品就是周鼎、大克鼎、小克鼎等。第三部分名为“问鼎中原”本文介绍了东周以来贵族阶层对三鼎制的逐步僭越、用鼎制度的崩溃、诸侯国相继铸造丁所带来的多元丁文化,展品为九鼎八桂、秦公鼎、楚王酓胐釶鼎等。第四部分名为“革故鼎新”本文介绍了秦统一后逐渐转化为文化符号的鼎展品包括测量用的青铜鼎、博邑家铜鼎、广平五升铜鼎等。最后,尾堂总结了鼎几千年的演变、作为文化和精神传承的象征、新的时代意义。

2014年3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由中国文物报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佳展览评选在北京河南博物馆落幕“中国丁盛——中国鼎文化展”成功进入20强。同年5月18日,终评公布,河南博物院“中国丁盛——中国鼎文化展”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优秀展览奖”

鲁迅 s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

2020年十二月26日-2021年2月28日,河南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鲁迅 s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展览地点为河南博物馆东展厅。

展览包括“美术家鲁迅”鲁迅倡导的新版画运动”鲁迅收藏的石刻拓片”书法家鲁迅”四个部分,所有展品都是鲁迅博物馆收藏的原始珍贵文物。美术家鲁迅”部分展品有鲁迅为《心的探险》《国学季刊》3010等刊物设计的封面、鲁迅收藏的民间剪纸、画家们画了鲁迅的肖像,等等。鲁迅倡导的新版画运动”展出了许多版画,包括陈铁庚创作的《萌芽月刊》(1932年)《农民》田传贤(1930年代)《杭州西湖》由白草创建(1935年),等等。鲁迅收藏的石刻拓片”部分展品包括三体石经典尚书(残石)射阳石门、南阳汉画像《鲁迅与祥林嫂》等等。书法家鲁迅”有些展品有一些鲁迅的信、书法作品。

重要馆藏 编辑本段

河南博物院的藏品大部分来自20世纪初河南各地的考古发掘,其中有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等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截至2021年,河南博物院拥有藏品145135件/集,收藏珍贵文物53337件/套。

河南博物院所藏青铜器多为汉代及其以前的出土文物,有代表性的有: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傅浩墓,为商代晚期“司母辛”1936年河南辉县出土的四足簪,是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墓出土的战国青铜器铭文、错银方,东汉连续弧形四叶镜,等等。

河南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陶器,从新石器时代到宋代都有。代表性的陶器收藏有:新石器时代彩陶,如1956年河南省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碗;汉代的灰陶,如1953年河南洛阳邵沟汉墓出土的灰陶井和河南洛阳金谷园汉墓“小豆万石”灰陶仓等;唐代、宋代的三彩陶器,如1931年在河南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官俑,1932年在河南新乡十里村唐墓出土的元阳三彩像1974年河南洛阳安1976年河南济源县村安庙前出土的三色童子偶枕等。

在河南博物院的玉器藏品中,汉代以前的藏品非常丰富。代表性的玉器系列有: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郭墓地2001号墓出土西周蓝宝石蟠龙形吊坠1988年,从黄基墓中出土的父亲在河南光山1991年出土于三门峡市2001号西周晚期郭墓等。

在河南博物院的瓷器收藏中,有隋唐以前的瓷器制品,如郑州人民医院出土的商代青瓷造像1954年河南省s公园,1976年河南省项城市霍村出土的西周原始青瓷罐,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崔墓出土的北齐白釉青彩长颈瓷瓶等等。其中,北齐白釉绿色长颈瓷花瓶被列为中国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之一。更为丰富的是隋唐宋时期的瓷器藏品,如1959年河南安阳张生墓出土的隋代白釉瓷复明炉,1960年河南新野出土的唐代花釉瓷蒜头壶,河南洛阳定窑第一盘八角兽雕, 1976年河南方城拐河菜园出土的宋代蔺汝窑青釉豆盘,1978年河南长葛石坑出土的宋代钧窑月白釉花瓣碗。

河南省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石雕,如河南省南乐县宋耿骆村汉墓出土的汉代盘龙砚,1978年河南省许昌市出土的东汉石辟邪,河南省范县出土的宋代石孔雀等这是1971年在河南省金塘寨发现的一座古墓。

2007年12月6日,是河南省博物馆建馆80周年专家们经过反复推敲,推出了河南博物院的九镇四合院之宝,即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武则天 金竹简与汝窑天蓝色釉刻鹅颈瓶。

贾湖骨笛

河南博物院藏贾湖骨笛于1987年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M282号墓它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长度为23.6 cm,七孔,器形完整,因石化而晶莹洁净,能奏出近似七声部的音乐。

1984年-2001年,截获了30多只鹤(丹顶鹤)尺骨(翅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制作的骨笛,距今已有7800年-9000年的、华夏先民居住的史前聚落遗址。贾湖骨笛是中国出土最早的乐器,被称为“中华第一笛”

贾湖骨笛不仅能演奏传统的五音或七音音乐,还能演奏音调多变的少数民族或外国音乐。它的发掘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个中国音乐史,为研究中国音乐和中国乐器的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杜岭方鼎

凌渡方鼎于1974年在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出土这是商代早期的文物它高87厘米,口部宽61厘米,耳朵高17厘米,脚高25厘米.5厘米,重约64.25千克。

鼎由多部分组成,鼎口呈长方形,一对拱形竖耳铸于其上,腹深,腹壁略克制,底平其下有四只中空的圆柱形足,身体的四边四角铸有一组单线动物面部图案。每张脸的两侧和下部饰有胸钉纹,脚的上部饰有兽脸纹。凌渡方鼎是中国最早的大型铜方鼎是研究商代早期青铜冶炼和铸造的珍贵资料。

妇好鸮尊

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宫庙遗址西南的傅灏墓是商代晚期的文物,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脚高13.2 cm,盖高13.4厘米,重16公斤。

好女人被尊为盛酒容器,猫头鹰形的身体,昂首挺胸、圆目、宽喙、小耳、冠高,翅并拢,足与垂尾形成三点支撑,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有“妇好”二字题字,背面带兽首弓。此外,整个物件还装饰有各种装饰图案,包括蝉纹、双头夔纹、饕餮纹、盘蛇纹等。

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表现对女性和女性尊重的艺术品,蕴含着殷商先民独特的宗教情怀和审美观念。它的发掘是商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国之大事,在于崇和荣”物质载体证明中国青铜时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玉柄铁剑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郭墓地2001号墓出土了一把玉柄铁剑(虢季墓)出土,是西周晚期的文物,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叶片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的最大直径是1.8厘米。

玉柄铁剑的剑身是铁做的,与铜芯相连,铜芯嵌在玉柄里。剑头与剑身的结合处镶嵌有绿松石片。剑出土的时候断成两截,剑身裹了一层丝绸,放在皮制的剑鞘里。

玉柄铁剑的发掘,将中国冶铁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它的存在,标志着在西周晚期,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了封建社会的到来。所以有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之称。

莲鹤方壶

莲花鹤方壶在巩峥出土1923年,河南省新郑市李家楼是春秋时期的文物,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莲花鹤方壶冠盖长颈、垂腹、圈足。壶冠为双层盛开的莲花花瓣形状,中间平盖上立着一只展翅飞翔的鹤。壶颈两侧以附壁回望的龙形怪为耳。器身饰以扁纹,腹部四角紧贴立体猛兽环脚下方有两个伸出舌头的尾兽辊,用于支撑重型设备。

莲鹤方壶的图案和造型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象征着争取解放的斗争、迎接黎明的时代精神。这是青铜器时代的绝世珍品,也是河南博物院的前身河南博物院最早的藏品之一。

2002年,中国 美国国家文物局发布《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其中莲花鹤方壶在列。

云纹铜禁

1978年河南淅川司夏春秋楚墓出土了一件云纹青铜器是春秋时期的文物,纵长131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宽46厘米,重94厘米.2千克。禁”指放置盛酒容器的情况。云纹铜带的主体由粗细不同的铜杆支撑十二只龙形动物爬在禁令周围,另外十二只蹲伏在禁令下。

蜡损失的方法是禁止莫尔铜作为一个整体(熔模工艺)铸造,这种蜡制工艺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唐朝初年。由于失蜡法在文献中见到较晚,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失蜡法起源于印度。云纹铜版的发掘,将中国失蜡技术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这个禁铸日期不晚于公元前552年,是楚康王时期的灵隐(相当于宰相)子耕 陪葬品。

云纹青铜器被禁止出土后,由三大宗师之一的中国青铜器文物修复、河南博物院高级技师王长青修复。

2002年,中国 美国国家文物局颁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号法令,禁止使用云纹铜。

四神云气图壁画

四神和云的壁画于1987年在河南省商丘永城市茫荡山柿园汉墓中出土它们是西汉早期的文物,长5米.14米,宽3.27米。石垣汉墓的主人是西汉梁国第二代国王刘迈他是梁国的开国都督、梁孝王刘武的儿子,文帝的第二个儿子。四神的壁画云和气体地图被称为“敦煌之前的敦煌”上面有一条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和云气纹等。

四神的壁画云和气体地图都很大、文化内涵丰富、绘画艺术之高超,在汉代壁画中实属罕见。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年代、规格等级最高、最完整的墓葬壁画是西汉初年承载中国神仙思想的史诗。

武则天金简

武则天 1982年,在河南登封嵩山季峻峰北侧的一个夹缝中,出土了一枚汉简它们是唐代的文物,长36米.2厘米,8厘米宽,0左右.1厘米,重223.5克。武则天 s金简呈长方形,正面刻有三行六十三字铭文,字体为双钩楷书。碑文描述的是九世元年的武则天(公元700年)7月7日,他来到嵩山祈福,并派朝廷太监胡超给神灵捎去一封短信,以求消罪消灾。

武则天的金简不仅刻在武则天身上的内心世界,也是对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心路历程。这不仅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竹简,也是武则天留下的至今发现的唯一一件与自己有关的可移动文物。它的发掘对唐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武则天 的政治思想、武则天时期的书法、古代投简制度、古代的闭关打坐制度很有价值。

汝窑琉璃雕花鹅颈瓶

1987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村出土了汝窑琉璃雕花鹅颈瓶是北宋文物,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这件天青釉雕鹅颈瓶,瓶口小,瓶底大,瓶身轮廓流畅'S' 曲线。釉面光亮,釉层下有莲花纹,这在传世汝窑中是从未有过的。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首。汝官瓷是皇家瓷器,仅北宋后期就烧制了近20年,之后汝窑消失,工艺失传。公认的传世官瓷只有67件半,其中天青釉4件。在瑞官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只获得了一件天青釉,即汝窑天青釉雕鹅颈瓶。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学术活动

河南博物院经常围绕博物馆内展览的主题、内容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举办学术活动、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学术成果评选、学术委员会会议等。

2020年8月29日,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王伟在河南博物馆做了一场主题为《从考古发现看黄河中游地区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学术讲座,讲的是黄河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2021年6月7日上午,河南博物馆“北京大学达美器皿培训班”正式开班。培训班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金银器》《中国古代陶瓷》《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国古代书画鉴赏》等,由15位专家现场授课,为河南博物院业务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培训。

2022年9月15日,2021年河南省博物馆学优秀成果评选会在河南省博物馆举行。本次评选活动得到了学会会员单位的支持和参与,共收到来自18家单位的43份申报材料。经过紧张有序的评选,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

2023年2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玉玲在河南博物院举办学术讲座,主题为《西域器物之美》讲座的内容是近十年来殷墟及其周边地区考古工作的主要成果。

学术论文

1995年-2022年,河南博物院相关学术论文249篇,以信息和知识传播为主、中国史、中国政治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9篇、1850专利文件;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党的生活(河南)台声、决策探索等。河南博物院相关文献由包括朱慧敏在内的201位作者投稿、牛爱红、刘亚奇等。

科研项目 编辑本段

每年河南博物院学术委员会都会支持一系列项目(项目)该研究报告是该项目的成果、专著等形式呈现。以2022年为例,河南博物院学术委员会资助了13个项目,分别是《殷周金文掠影》《丝绸之路——古罗马玻璃器》《殷墟近些年考古发掘新收获》《策展人制度在全供事业类博物馆运行研究》,《河南宋金元时期瓷器窖藏研究》《院藏明清时期仿古书画研究》,研究成果均为。

《中原地区史前动物雕塑研究》

《汉水中游地区仰韶时期文化交流研究》是河南博物院主办的刊物,创办于1977年。本刊原名《AR技术在博物馆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挑战和创新趋势》,1981年更名为《院藏已修复青铜文物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新郑出土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腐蚀产物研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郭沫若和赵朴初先生分别为这本杂志题写了书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南博物院志愿者章程与文明创建的关联性研究》现已成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

《河南音乐文物展策展研究》主要列有: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文物研究、专题研究、科技考古、博物馆学研究、学术动态、学术争鸣等。

文物保护 编辑本段

河南省文物局纸文物保护与培训重点科研基地是河南省纸文物保护与修复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专门机构。基地位于河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于2014年9月正式成立。

基地主要承担河南省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在全省推广研究成果。此外,还承担河南省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专业培训,帮助省内外文化艺术机构重要项目修复方案的设计和编制,为民办博物馆等民办机构和个人收藏家提供技术咨询,承接书画、拓片及其他纸质文物的修复。

金属文物保护基地

河南省文物局金属文物保护重点研究基地,简称金属基地,建于2010年,隶属于河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基地主任,另有一名专职副主任。

金属文物保护基地有金相显微镜实验室、无机文物保护修复室,主要负责河南博物院的金属文物、无机文物保护修复,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新技术研究、新材料,融入科学理念、传统技艺和审美要求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修复保护过程的合理性。

预防性保护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是指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控制干预等手段,遏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努力使文物在一“稳定、洁净”安全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防止或延缓珍贵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甚至最终变质,从而达到长期保存文物和档案的目的。

河南博物院高度重视文物预防性保护, 投入重点资金提高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实施文物保存环境监测、 库房及展厅中央空调系统的升级改造、恒湿仓库 、微环境控制展柜、 货架上箱子的配置等物品 。

帮扶与交流

河南博物院经常与其他博物馆合作,开展文物保护方面的援助与交流,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培训班。2020年9月7日, 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由河南省博物馆主办的河南省第五期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在河南省博物馆文保楼培训教室开班。培训班持续到9月底,邀请了国内纸质文物保护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讲授理论知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修复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河南省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技能为目标。

在2018-在2020年期间,河南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之间的援助和交流包括:2018年11月13日-16日,河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前往固始、信阳博物馆纸质文物调查;2018年11月26日,河南博物馆与三门峡博物馆合作正式启动;2018年11月19日,河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主任刘康一行应邀来到温州博物馆,对温州博物馆一批陶瓷进行病害分析;2019年4月26日,河南博物院圆满完成开封博物院书画文物保护修复工程;2020年4月23日,河南省博物馆与中国航海博物馆在河南省博物馆文保楼圆满完成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

传统修复 编辑本段

河南博物院设有传统工艺研究室和文保中心,是负责各类文物修复的专业部门。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从北京传入的,属于清廷办公“歪嘴于”一支。  1952年,河南省博物馆成立了文物修复室 ,由“歪嘴于”王德山的后人王长青先生来到河南省博物馆,专门从事各种文物的修复和复制工作。1979年,王长青的儿子王晨工作后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这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  2011年,文物修复室隶属于文保中心,成为今天的传统工艺研究室。

传统工艺实验室的工作包括青铜器的修复、金银器、铁器、锡器、 陶器、釉陶、三彩、骨器、玉石器、画像砖、玻璃器皿等,研究各种文物的复制和金银及不同材料的镶嵌技术,制定文物修复保护方案。目前,已修复的各类馆藏和其他单位文物近5000件,其中包括云纹铜像禁令(春秋)妇好”鸮尊(商)妇好”夔足方鼎(商)王子午”鼎(春秋)龙耳方壶(春秋)莲鹤方壶(春秋) 镶嵌宝石的金色蝴蝶(明) 镶嵌绿松石云纹豆(战国) 镶红铜龙纹扁壶(战国)三色木偶戏枕(宋)等。此外,该实验室还相继成为台湾省的自然博物馆、国家钱币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科技馆等国内单位已复制各类文物300余件。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华夏古乐团

2000年, 河南博物院成立华夏古乐团,研究中原地区音乐文物的修复,同时研究古代乐谱、服装和表演场景的舞台复原和重建。

华夏古乐团曾呈献过《弦歌八千载---华夏古乐专题音乐会》《华夏正声—音乐考古复原专题音乐会》《淇水恋歌》等不同主题的音乐会,深受好评。此外,乐团还去过美国、泰国、土耳其、意大利、韩国、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家进行过访问和演出,同时也在对古代音乐的还原和创新,尤其是用传统乐器对现代音乐的演绎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

2021年,河南博物馆宣布“华夏古乐——音乐文物修复展”数字化应用与传播项目入选2021年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项目储备库建议入库名单。该项目提出,通过使用全息图像,增强现实、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将提高观众 全面提升展览项目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同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码拍摄制作、5G、互联网传播等技术,将现有的研究和修复演奏成果进行数字化传播,搭建了一个有优势的古代音乐文化互联网传播平台“云端古乐厅”

豫博文创

2019年2月,河南博物院成立文创产品领导小组,下设文创办公室,创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于博文创自诞生以来,开展了许多线上交流和线下活动。

博物雅堂

2019年,为了促进文化和创意爱好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于博文创建了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组织,并开设了“博物雅堂”该栏目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沙龙和体验活动,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

截至2023年6月3日,该馆已举办51届。博物雅堂第五十一期是专门为河南博物馆的建立而策划的“薪火·独秀”南阳玉雕非物质艺术展于6月3日在河南省博物馆一楼艺术大厅举行。玉雕展主要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镇平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得意门生,近年来创作了优秀的玉雕作品,他的贡品源远流长、中国玉文化代代相传。

考古盲盒

为了普及考古发掘知识,向考古学家致敬,于博文推出了“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考古盲盒产品的关键要素由博物馆专家把关,确保文物的真实微缩复原。盲盒上线就缺货,4个月内达到17万销量,成交额超过1500万元。

2020年12月起,盲盒日志在微信上线、微博、淘宝等平台同步更新,主要报道考古盲盒的宝藏更新、活动预告、活动总结、渠道宣发等内容。

2021年春节期间,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郑风·意象》走红。于博文创造了其中一个“仕女”作为一个原型,创建一个女士 法官。产品设计中包含的文物由华夏古乐团和文物专家共同把关,q版的创意元素由外部公司提供灵感,深受欢迎。

文创市集

2020年9月,余创携手30余家优秀文化创意企业,以帐篷集市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一场文化创意展,名为“川上曰”文创市集。消费者可以在市场上体验木刻版画、石刻拓印、泥塑、面塑、叶贴画、皮影、宋式风筝、汴绣、印染画等传统工艺。

中原历史文化宣传小组

2000年,河南博物馆成立“中原历史文化宣传小组”,在部队、机关、学校等开展公益性历史文化主题宣传活动100余次,接受教育人数30余万人。宣讲团宣讲内容丰富,既有古代文明,也有现代英雄事迹。传道有各种形式,包括讲座、小品、情景剧、朗诵、舞蹈、互动游戏等。

河南省博物馆表示,成立宣传小组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节目传播河南文化,履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中原国学讲坛

2006年,响应央视百家讲坛阎崇年、于丹、易中天作为文化名人的代表,掀起了中国传统学习的热潮,河南省文化厅组织了这次活动、由河南省博物馆主办松阳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原国学论坛成立,旨在宣讲民族文化、国学经典为主。

2006年5月26日,百家讲坛主讲人姚应邀在河南博物院作了一场名为《唐宫夜宴》的讲座,从此中原国学百家讲坛正式开馆。从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间,共有360位著名艺术家举办了520场文化讲座,其中包括姚、二月河、王立群、文怀沙、纪连海、阎崇年、钱逊、于丹、方尔加、余秋雨、成中英等。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省会高校设立了中原国学论坛分会场。

暑期少儿活动节

夏日儿童 河南博物院s活动节创办于2010年,截至2022年已举办11届。这项活动以“中原文化我传承”对于总主题,每年关注一个分主题。已经举办过的11场活动都有“文物之美”丝路中原”古都重宝”华夏古乐”老家河南”黄河文化”等主题,策划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

2022年7月“第11届夏季儿童及青少年运动会s活动节”的主题是“行走在中原文化传承的河南·读懂中国篇”活动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争做红领巾解说员 报告会议在——展厅举行”,由考古学、博物馆学、教育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沉浸式展厅,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五千年文明。第二部分为“豫博小工匠·文物修复保护”特色研究课程,带领年轻参与者走进博物馆幕后,由文物修复专家授课、观摩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修复室工作现场、参加模拟文物修复实践课等形式了解文物修复。第三部分为“国宝守护人”特训营,有中文课和英文课,为期五天,由河南博物院首席讲师授课课程主题包括考古发掘、文物修复、探究与写作、讲解实践、国宝解读等,毕业时会授予“国宝守护人”证书。第四部分为“国宝守护人”艺术创作营,五个创作主题,创作后举办艺术展。第五部分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博物馆主题研究活动,结合大河教育、祥云文化等专业研究机构与郑州各博物馆共同开展。

历史教室

河南博物馆历史教室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第一个历史教室是河南博物院的社会教育活动、公益活动的重要窗口。

历史教室又称文物保护观察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的观众参与空间,主要起三大作用:一是通过文物保护专业人士对文物的讲解和操作,让观众对文物保护有更直观的认识;二是通过文物专家现场教授文物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与公众见面对文物保护知识的需求;三是让观众自己制作组合文物古迹模型,感受历史。

历史课堂活动分为两类:永久互动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有四种永久的互动活动:一个是文物保护,按观察对象可分为青铜器、陶器类、纸质类和石器类;第二个是一系列博物馆教程,包括基于图书馆的教程(镇院之宝系列)自制书签(甲骨文、兵器)古建拼接(斗拱、垂花门、牌楼)彩绘系列(盘子、藻井、四神壁画、补子)和塑形系列(泥条盘筑、瓦当、文物胶画、拼图)第三是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分为脸书和传统玩具(孔明锁、华容道、七巧板、竹蜻蜓)第四,一系列传统节日活动,包括写春联、印年画、做灯笼、制香囊、制作具有中国传统节日特色的月饼等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分为纸文化、3D打印、青铜国宝、彩陶系列四种。

所获荣誉 编辑本段

1999年2月,河南省委批准成立河南博物院、河南省人民政府美国政府命名“省级文明单位”

1999年7月,河南博物院经共青团中央批准成立、中国青联命名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

1999年10月,河南博物院经河南省科委批准、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教委、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被评为“何 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1999年11月,河南省博物馆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999年12月,河南博物院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1999年12月,河南省博物馆经共青团河南省委批准、省青联、省教委等命名为“何 南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

1999年12月,河南博物院获得科技部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国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1年6月,河南博物院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2年9月,河南省博物馆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美国政府“国防教育基地”

2002年12月,河南省博物馆通过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2003年5月,河南博物院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命名“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4年5月,河南省博物馆被中国妇女联合会认可美国联邦、中国公民道德建设计划领导小组命名为“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

2006年3月初,河南省博物馆被中国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联合会授予“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系统先进工会组织”

2007年,河南省博物馆被河南省政府授予“2005—2006年五好党委”

2008年2月18日,河南省博物馆 安阳市小营村新农村建设帮扶队获得省委批准、省政府授予“何 南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先进工作队”

2008年2月29日,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被全国妇联授予美国联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2008年3月12日,河南省博物馆被河南省社科联授予“2007年全省社科系统先进单位”

2008年5月18日,河南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河南博物馆入选首批中央和地方共建的 个国家级博物馆。

2010年1月,河南省博物馆通过省直机关工委评估“安康杯”优胜单位、优胜基层单位。

2015年12月17日,2015河南国际宣传“六个一”优秀工程获奖名单公布。河南博物院获“优秀对外宣传采访基地”,3分钟版自制宣传片获奖“优秀对外宣传片”

2015年12月,《中原文物》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

2015年12月,河南省博物馆学会荣获全国社科联2015年度先进学会。

2016年12月5日-12月7日,河南博物院在“2016第二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会”上荣获“最佳人气奖”和“最佳文博传承奖”

2018年3月11日,河南博物院在2017年“河之南”在文化娱乐节上获得“年度特殊贡献奖”,河南博物馆华夏古乐团获得“年度最具影响力机构奖”

2022年3月11日,河南博物院胜出“何 南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示范基地”称号。

2022年4月,河南博物馆入选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

2022年9月3日,河南博物院荣获2021年全国十大IP文体赛道金奖。

2022年9月,河南博物馆荣获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最佳组织奖”

2022年11月,河南博物院入围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深圳博物馆    下一篇 辽宁省博物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