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34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建于1934年,总面积约4.它占地20,000平方米,由一个具有壮族特色的展示建筑组成的干栏建筑和一个具有民族风情的文物园。整个博物馆都建立了大数据、微服务等智能基础设施,实现远程预约、AR导航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整个区域被分成展览区、互动服务区和室内休闲文化区,还有小型历史剧院、儿童考古探秘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近10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48件、二级文物1974处,三级文物3865处。包括广西的古代文明、广西近代革命史等基本陈列,以及临时陈列、文物园展览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广西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发展。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被评为中国十大博物馆建筑之一2015年被评为广西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广西省立博物馆时期

20世纪30年代,时任民国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的李仁仁提议在南宁建立广西省立博物馆。1934年7月1日,广西省博物馆正式成立,廖革民任馆长兼自然科学部主任,程启宇任历史文化部主任,36名工作人员在南宁共和路教育署旧址办公。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2万件,然后设置13个展室,安排展品27305件。同年9月3日至1935年4月,广西省博物馆共收藏拓本拓片1190余幅、80多处瑶族文物、超过950个动物标本、超过2850种植物标本、30多种矿物标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在广西省南宁博物馆期间

1937年3月,广西省博物馆更名为广西省南宁博物馆。后来,1944年4月1日,广西省南宁博物馆改组为广西省科技馆。两年后,该馆从广西省科技馆分离出来。1951年3月,收集了81块石头、陶瓷373件、碑帖650件、字画305幅、图书3356册、391其他文物。同年4月,共征集书画289件、图书658册、碑帖124件、瓷器78件、其他文物53件。同年10月,省文教厅调拨民族服装、银器、鞋帽168个,铜鼓1个,古生物化石13个。接受桂林市人民政府移交的文物美国政府给广雅斋保存古物,共有书籍和金石学938种、在龙州收集了131件陶瓷和163件文物。

广西省立博物馆时期

1953年7月1日,广西省文物博物馆筹备处改组为广西省博物馆筹备处,开始合署办公。次年,广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广西省博物馆筹备处从桂林迁至南宁,与文景街南一里5号广西省文史馆合作。1955年,广西省博物馆办公楼在南宁人民路开工建设s公园,由南宁市建筑工程公司第二施工处承包,造价11164元.16元,然后加了881.40元。后来,1956年2月8日,工程竣工,博物馆从文景街南一里5号迁至新馆。同年5月,南宁市文化工作者 工会和省文化局成立了。同年8月,广西省博物馆对外开放。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时期

1958年3月,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广西省博物馆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963年,经区文化局批准,博物馆与区展览馆合并,馆址由南宁人民 从公园到朱敏路展览馆原博物馆办公楼和两个展览楼分别由区文联和区第二图书馆临时使用。后来,在1977年,人民 自治区政府拨款200万元准备用于七一广场东侧(今民族广场)建设广西博物馆大楼,组建基建团队开始筹备工作。次年12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展览楼竣工,并举行开馆仪式。

1987年3月6日,区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政府会议纪要,同意在博物馆大楼后面建设国家文物园。1988年6月,经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区财政拨款100万元,在博物馆展览楼西侧修建的五层文物仓库竣工,占地面积3920平方米。数万件文物从展览馆的简易图书馆搬到新图书馆,搬迁工作于1989年初完成。同年12月,国家文物园建成开放。2019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为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始了改扩建工程。扩建工程于2022年11月竣工,展览楼建筑面积增至33262.11平方米,展厅面积扩大到10000平方米,正式重新开放。

设计布局 编辑本段

建筑设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占地约4.2万平米,是经典的怀旧景观、休闲文化空间与现代科技设计的结合是中国最早的创造“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型博物馆由一座具有壮族特色的展示建筑组成的干栏建筑和一个具有民族风情的文物园。展馆建筑面积约33262.11平米,有三层70年代椰树王木棉树瓷壁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整体搭建了一个以中平台、大数据、云计算、微服务、基于知识地图的智能博物馆基础设施,实现远程预约入馆、参观期间的AR导游、智能管理志愿者管理等服务,并提供人工讲解、语音导览、历史剧场演出、考古互动体验、民族餐饮等多元化个性化服务。

馆内布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一楼是一个历史小剧场、儿童考古探秘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创店有四个互动体验区,还有12号馆,经常用于临时展览。其中,历史小剧场是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博物馆综合表演场馆。孩子们 考古探索博物馆是一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考古主题互动游乐园,分为“文物萌趣园”宝藏创想园”考古体验园”与“文物修复园”四个区域。青少年活动中心包括一个人工互动区、智能教室全新的教育规划和课程体系,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文创店是一个复合空间,有文创产品的展示区和销售区、书吧和美食识别区和展区都有广西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海丝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打造六大主题。

博物馆二楼是展区,包括古文明展区,占1号、2号展厅、——系列中还展示了釉瓷(3号展厅)别出心裁的乐器韵——收藏工艺珍品展示(4号展厅)5号展厅(常用于临时展厅)

博物馆的三楼有一个南疆——现代革命史的展览(6号展厅)合浦亓航——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会(7号展厅)还有八、九、十、十一四个展厅。

目前博物馆四楼有一个多功能厅、空中花园、瓯骆书房三部分。展览馆后面是文物园,里面有董风雨桥、苗族吊楼、东鼓楼的三大民族建筑。

陈列展览 编辑本段

古代文明陈列

广西古代文明展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二楼1号、2号展厅。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以文化为背景,通过“文明曙光”瓯风骆韵”多元一体”经略有方”边疆巩固”五个部分展示了旧石器时代至清代广西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成就。展览中挑选的历史文物包括广西的古代人类、手斧、贝丘、大石铲、岩画、铜鼓、灵渠、岩洞葬、石刻、建筑等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元素。

霍峰南疆——现代革命史展

霍峰南江——广西近代革命历史展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三楼6号馆。本次展览通过展示馆藏革命文物,再现历史事件,讲述英雄事迹,诠释革命精神,全面展示1840年至1949年广西近代革命历程。

——系列中的釉瓷展示

——号釉瓷藏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二楼3号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成立以来,广西的大量瓷器得到历代工作人员的精心收藏和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本次特展特别从藏品中挑选了200多件(套)精品,以釉为鉴,以时代为序,典雅而流行。

别出心裁的乐器韵——收藏工艺珍品展示

巧器韵——工艺珍品藏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二楼4号馆。本次展览精选了宋代至民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珍品,展示了广西古代工艺美术的悠久历史、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式。

合浦亓航——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会

合浦亓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展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三楼7号馆。本次展览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讲述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广西的发展历程。汉代以广西合浦港为始发港,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使汉朝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地中海地区通过海洋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临时展览

不朽的印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西红色标语展

不朽的印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广西红色标语2023年7月1日展出-2023年10月7日在2楼5号馆展出。该展览融知识性、教育性、观赏于一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运到广西、抗日战争时期、以解放战争时期创作并保存至今的红色标语为主要内容,结合当前红色标语的革命文物调查、保护情况,展示红色标语本身的重要信息和历史价值,党史研究教育、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平台。

隽永的辉煌——魏先生收藏的俄罗斯美术作品展

隽永的辉煌——魏先生 2023年8月1日展出了俄罗斯艺术作品-2023年9月15日在一楼12号馆展出展览主要以彼得为主角·古列维奇·克罗斯捷列夫、阿纳托利·达尼洛维奇·卢卡申诺克、穆萨耶夫·穆萨、采臣·尼基塔、戈比布拉耶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诺沃肖洛夫、亚历山大·康帕尼茨、伊万诺夫和其他画家 作品,其中大型人物的主题创作尤为震撼,生动地展现了俄罗斯当代油画的独特魅力,立体厚重富有时代感。俄罗斯油画是世界油画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s早期油画,很多著名的二代油画家基本都是在那里培养的。在当前和未来,俄罗斯油画仍然是世界油画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是值得借鉴的榜样。

瑰丽多彩 人文风采——广西少数民族主题艺术展

瑰丽多彩 人文风采——广西少数民族主题美术作品展于2023年6月8日举行-  2023年7月15日在一楼12号馆展出,其中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美术门类,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广西老、中、这里有50件清代三代艺术家的艺术精品,展示了少数民族的主题、雕塑,构建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关注个体生命体验、表达民族人文精神、建构国家认同的目的。

南诗3354广西油画风景精品邀请展

南诗3354广西油画风景精品邀请展2022年11月举办,28 -  2023年3月31日在一楼12号馆展出,主展张东峰、黄菁、谢森、雷波、杨诚、陈毅刚、广西油画创作了包括黄在内的一大批在国内有影响的艺术家。

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3354陕西秦州汉唐文物展

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3354陕西秦州汉唐文物展于2022年11月18日举行-2023年2月12日在二楼5号馆展出,展览通过“赫赫宗周”东方帝国”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四个部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几个朝代都城建设的历史要地——周陕西、秦、汉、唐代四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陶瓷器等。

文物藏品 编辑本段

侗族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廊桥,是侗族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该博物馆展示了侗族地区最常见的风雨桥,这些风雨桥是根据侗族的许多风雨桥进行优化的风雨桥上盖了亭子后,木桥可以防晒防雨,人们可以在亭子上休息、躲雨、下棋、聊天、乘凉、交易。同时,亭子还起到了布景和观赏的作用风雨桥自有风景,也与田园风光有关、自然山水相映。

苗族吊楼

苗族有一定的挂楼风俗习惯用来盖房子的梁是他们的父母送来的大叔和梁是他们的父母送的小叔叔或女婿搭设排架时,应先搭设中间两排,再搭设左排架和右排架,安放横梁和横梁顺序不能颠倒。馆内展出的悬挂式建筑是以融水苗族自治县安泰乡的苗族民居设计为原型整个建筑平面呈弯曲的尺子状,外观简洁通透分三层,斗式木架底层三宽三深,二层改为五宽四深。

侗族鼓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中最具特色的公共建筑博物馆里的鼓楼是以三江县的马旁鼓楼为原型的它是一个斗式木架,平面呈方形,高九层中层的四根金柱形成井字形框架,是鼓楼的主体。所有的木质构件都用榫头和铆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鼓楼顶部悬挂着一面长长的圆柱形牛皮鼓,鼓由一整根树干的中心镂空而成,两端覆盖着牛皮。每当村里有事,他就守着鼓楼“传事”也就是他们上楼击鼓,代表们闻声而至村里的长老主持诉讼程序并处理他们。

重要馆藏 编辑本段

羽纹铜凤灯

羽青铜凤灯位于二楼1号馆,长42厘米、横15厘米、高33厘米。这两个带羽毛的铜凤灯是一起出土的,而且是一公一母,所以也叫“凤凰灯”凤凰是中华民族古老传说中的神鸟凤凰的出现意味着“天下大安宁”凤凰雕刻精美华丽的羽毛,采用了当时岭南西部特有的雕刻工艺,这也是广西工匠对中国青铜技术的一大贡献。

翔鹭纹铜鼓

路祥铜鼓位于博物馆二楼1号馆它有36米高.8厘米,面直径56.4厘米,脚直径67.4厘米,是迄今为止最精美的考古发现、最完整的铜鼓。路祥铜鼓属于石寨山铜鼓,鼓面和鼓身的主要花纹是路祥纹、划船图案和羽毛舞蹈图案,太阳图案在鼓表面的中心,象征着人民和对太阳的崇拜和赞美。胸前有六组羽毛划船图案,图案中敏郎悲歌所有的船夫都戴着羽毛冠,还有一个敏郎悲歌的裸男船头下有和开花的水鸟与鱼站在一起,呈现出赛龙舟的逼真画像。

楔形双肩

楔形肩铲位于博物馆二楼1号馆它有66米长.7厘米,宽27.2厘米,厚1.龙大龙潭遗址出土1979年的安3356。广西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是大石铲遗址这个遗址发现的大石禅,多处打磨,制作精美,工艺高超,说明当时可能有人脱离农业生产,成为泥瓦匠。大石铲出土时,刀刃大部分面向天空、直立的圆或直线、凹陷的排列说明大部分没有被使用过的痕迹,围圈的底部覆盖着一层焖土和灰烬,说明大石铲很可能是作为祭祀礼器使用的。

坭兴陶作

坭兴陶寿桃壶

坭兴陶寿桃壶位于博物馆二楼4号馆。江苏钦州坭兴陶和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重庆荣昌陶被联合授予中国“四大名陶”它是钦州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千年文脉2008年6月7日,广西钦州倪星陶器烧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寿桃壶身在博物馆展出、盖钮为桃形,短壶嘴与满壶身融为一体;手柄是桃枝,生动美观;肩部以白泥色雕刻五片桃叶,浓淡相映,生机盎然,古朴典雅。壶腹刻有双钩楷书“仙品”这个词的意思是这种器皿制作精美,但却是天上诸神所用;背面题刻行书“已未仲春仲浣作”最下面一段是重阳楷书的长方印“钦州章”秀声”已未年” 钦州产。

铜“大明宣德年制” 动物耳朵芦苇炉

铜“大明宣德年制” 动物耳筘炉位于博物馆二楼4号馆。青铜炉是中国明清时期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博物馆里的展览以大明宣德年为背景”动物耳朵芦苇炉,高度7.9厘米、口径16.4 cm,青铜炉两侧饰有对称的动物耳朵,便于提起,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钢筘炉的设计来源于铜筘。芦苇是古代盛放食物的器具,也用作礼器。三国以后,铜筘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筘炉属于一种古董器皿。明初至清中叶,青铜炉的制作达到顶峰,其中宣德炉被明清文人誉为第一部文玩。宣德炉的材质含有多种贵金属元素在熔炼过程中,金银等贵金属会浮在上面,使器皿表面透出迷人内敛的金属光泽。宣德炉靠的是它的冶炼方法、气质、造型和数量稀少,成为稀世珍宝。

1940年第一期《野草》

《野草》创刊号位于博物馆三楼6号馆。《野草》是抗战时期中国唯一的文学月刊,1940年8月20日在桂林创刊,定名为《野草》“野火烧不灭它,春风吹不灭它的打击可以让它起死回生”顽强生存的含义象征着中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战的顽强精神和战斗精神。《野草》短小精悍,批判当下弊端在桂林出版近三年,已出版五卷二十九期。

学术科研 编辑本段

出版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已出版了多种藏品,如郑s民族考古论文集《云贵高原的青铜时代》《广西铜鼓》等书籍,以及《海上丝路遗珍——越南出水陶瓷》《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建馆80周年论文选集》的文集和《广西博物馆随笔2》《这里的石头会说话——馆藏石质文物图集》的图集。

文物保护

广西历史文化博物馆、文物收藏研究、文保修复、博物馆等领域有很多探索和研究。在文物修复保护方面,取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建成了800平方米的现代化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并配有文物熏蒸室、精密仪器室、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室、书画保护修复室、陶瓷文物保护修复室、化学实验室、有机物文物保护修复室、大型设备室、药品和材料室、临时仓库和其他功能分区,扫描电子显微镜已被添加、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离子色谱和气溶胶分析系统、高分辨率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等分析检测设备。在传统修复的基础上,改进了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加强了保护修复能力同时可以支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科学研究,促进区域内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的共同发展。

学术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管理,完善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对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化,特别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馆长领导下的学术机构,负责策划、指导、组织、协调、咨询、评审全馆科研学术行为,由11人组成,原则上至少2年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社教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每年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比如春节汉服体验活动、老干部春游活动很多,比如传说中的端午节中秋节校园行等活动。广西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定期组织各种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体验活动,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比如有“多彩拓印”多彩拓印”之 “植物拓印”等主题活动。

文创设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了多种文化创意活动,如广西博物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精选的文化创意产品“骆越风韵·瑶族人民起义口号系列产品”,荣获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文化创意产品。2019年,广西博物馆主办“广西十大文创精品”评选活动,并借助文化创意产品“青花花丝系列文化创意产品”荣获2019广西十大文创精品奖。2018年,博物馆参与“第三届广州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博览会”,用文创产品珐琅包100个图案获得“十大优秀文化创意产品人气奖”

所获荣誉 编辑本段

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入选中国十大博物馆建筑。

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荣获爱心公益服务单位称号。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荣获博物馆及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奖。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荣获2014年全区文化系统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年被授予广西古籍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随州市博物馆    下一篇 乌菲齐美术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