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山东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原名山东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是建国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综合性地理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前身是清宣彤元年(1909年)山东金石保存研究所,创建于大明湖西南角的偏僻花园。1954年,山东博物馆首次建成,由一个自然陈列室组成、历史陈列室被合并了。1992年,山东博物院迁至济南千佛山北麓,其建筑特色体现了民族风格和现代建筑艺术。2006年,新的博物馆再次建成,它位于济南市主干道经十路东段。2010年,新馆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山东省博物馆”改为“山东博物馆”这座新楼的主体建筑面积是8.29万平方米、高74米、共5层,位于济南市主干道经十路11899号,隶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一级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有一个《山东龙——穿越白垩纪》的展览、佛教造像艺术展、汉画像艺术展等12个常设展览,不定期举办各种临时展览、专题展览。到2022年,该博物馆共有201,652件藏品(套)文物总数为13613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409件(套),藏品以青铜器、陶瓷器、甲骨文和其他方面的收藏为特色,也是一个红色的陶器野兽(大汶口文化)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甲骨文等是博物馆里的十大镇馆之宝。

山东博物馆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也是山东省对外传播齐鲁文化的重要平台。2012年,山东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并相继获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2023年,山东博物馆入选2022年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建设背景

山东博物馆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清朝宣彤元年(1909年)前身为山东金石保存所,位于大明湖西南角的遥园内,是山东地方政府建立的第一座类似博物馆的设施。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图书馆成立时,山东省省长袁树勋去《奏东省创设图书馆并附设金石保存所以开民智而保国粹折》,提议成立“山东金石保存所”同年12月,山东金石保存所建成,隶属于山东省图书馆研究所里的大部分藏品都与山东历史有关、名贤、艺文方面的金石、书画、碑帖、古籍等文物。第二年,在陈荣昌的建议下,在山东图书馆西北侧,靠近暨南中学礼堂处,建了一座博物馆,陈列各种标本、理化器械等文物。

1930年夏,该馆在中原大战中损失惨重,并入山东人民博物馆美国教育博物馆。山东金石保存研究所也曾因抗战等人入侵,但收藏、展览从未间断,期间日本商人私下购买聊城Tieta Tle铜佛、宜都站扣留的六朝雕像都收藏在这里。到1937年,山东金石保存所馆藏已初具规模据同年统计,藏品中有青铜器、泉币、石刻、甲骨等文物17000余件。该院存在期间,注重展览,建立了各种专门展厅并常年开放,经常汇集省内著名金石书画收藏家的珍品举办大型展览,省内文物保护业务也由该院策划实施。山东金石保存所为齐鲁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贡献,为后来山东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山东博物馆山东博物馆

博物馆初建

1954年,山东博物馆落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综合性地理博物馆。该馆的陈列方案是时任省文管委副主任的王亲自进京与专家座谈制定的,多位著名历史学家参与了意见征询。

博物馆的建筑是由两个建筑合并而成的。东院是天然的陈列室、西院是历史陈列室。其中,自然陈列室原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济南广智元杰的广智学院旧址它是由英国浸礼会的牧师于1904年创建的。历史陈列室由位于济南市上新街的世界红十字会济南母亲医院旧址改建而成,始建于1942年,原为融路、佛、儒、基督、伊斯兰教五教融合的宗教团体居住地。

博物馆的来源的馆藏是山东省图书馆原金石保存研究所、原济南广智院、山东省人民政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前解放区的美国政府、部分二十世纪五、20世纪60年代人民的捐赠和博物馆进行的考古发掘。其中考古发掘是藏品来源最大的渠道,一系列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1954年至1980年期间山东博物馆作为山东唯一的省级文物机构,承担了山东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也提高了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

开馆后,参观人数众多,更多的外宾来自北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徐特立、谢觉哉等人也曾在此参观。

1956年,山东博物馆在全国地理博物馆工作交流会上被授予红旗馆,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了博物馆并写了一首诗:齐鲁有很多文物,这些文物是多年来流传下来的。网成化石,木船出河床。解放战争激烈,工农跃进。今日 ■新孔孟,气象更壮丽”

博物馆一次迁址

1992年10月,山东博物院迁至济南千佛山北麓,成为全省文物的收藏中心和展示中心。博物馆的建筑特色既体现了民族风格,又体现了现代建筑艺术。该馆拥有各类藏品20多万件,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的收藏。截至2005年底,全国10多万件一级文物中,仅山东博物院就有8273件(套)仅次于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位列中国前三。而且博物馆里的藏品充满了山东地方特色,包括历史、自然、艺术和许多其他类别,尤其是陶瓷、青铜器、甲骨文、陶文、封泥、擅长收藏印章等。

博物馆二次迁址

2006年,随着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山东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建设山东博物馆新馆成为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新馆位于济南市主干道经十路东段2007年12月29日奠基,2010年竣工,同年11月免费对外开放。至此,山东省博物馆更名为“山东博物馆”

建筑布局 编辑本段

山东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的地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一个形似弹簧的穹顶是省会济南的标志。新馆占地210亩,广场面积约1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高74米。新馆共分五层,一层是收藏区,一、二、三楼是展区,四楼是办公区。

到2023年,馆内共有21个展厅,1至5号展厅位于一楼、二楼是6至13号展厅、第三层为14至21展厅,包括12个常设展览,即佛教雕塑艺术展、汉代画像艺术展、初心——山东革命历史文物展、山东历史文化展、王陆之宝——明代朱谭墓出土文物展览、万世师表展、山东龙——穿越白垩纪、晶•蔡——探索神奇的矿物世界、考古山东(话说考古)山东考古成果展、非洲野生动物迁徙展、山东古代科技展。

陈列展览 编辑本段

截至2023年底,山东博物馆共有三大类展览,即“常设展览”临时展览”专题展览”其中,常设展览12个,展览时间统一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 00至下午5 00,下午4 00停止;临时展览五花八门,不定期举办;特展包括2020年9月29日至2021年2月28日举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

常设展览

佛教造像艺术展

佛教雕塑艺术展位于山东博物馆一楼1号馆。山东作为中国古代佛教文化艺术的繁盛之地,自东汉末年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佛教造像及相关文物的出土,在山东出土的画像石中发现了与佛教有关的艺术形象其中,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佛洞出土了大量北朝造像,掀起了山东佛教雕塑艺术的研究热潮。展览以佛教雕塑艺术为基础,展品包括彩绘菩萨雕像、杨瓒造龙虎塔、佛教涅槃雕像纪念碑等文物。

汉代画像艺术展

汉代画像艺术展位于山东博物馆一楼2号馆。山东的汉画像石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馆内的精品大多出土于济南、济宁、枣庄等地的东平汉墓壁画,是2007年10月东平县出土的彩绘壁画。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山东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展品包括小汤山祠堂、嘉祥武氏祠、北寨汉墓易汉墓等画像石南。

初心——山东革命历史文物展

初心——山东革命历史文物展位于山东博物馆一楼5号馆。山东是中国早期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区展览以共产党在山东的历史发展为背景,涉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党中国其他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各种山东革命历史文物展出。

山东历史文化展

山东历史文化展台位于山东博物馆二楼、7、8号展厅。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太原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红陶兽形壶1959年山东安,属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展览以山东历史文化为主题,以时间为主线,分史前史、夏商周、从秦汉到明清,都有出土文物展出,其中就有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大玉璧(周代)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等文物。

王陆之宝——明代朱谭墓出土文物展览

明代朱谭墓出土文物展览位于山东博物馆二楼10号馆。鲁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1970年至1971年,在山东省博物馆的主持下,对鲁王墓,即王墓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皇冠和饰物、家具服装、彩绘木俑等文物。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明代朱谭墓出土的文物,展品包括白玉花形的杯子、水晶鹿镇纸、仪仗俑群等。

万世师表展

石湾大师手表的展位位于山东博物馆二楼13号馆。展览是在原《孔子文化大展》的基础上改进的,以孔子文化和多媒体技术为主题、展厅的布置采用动画展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让观众在互动情境中了解孔子、理解儒家文化的展示体验。

山东龙——穿越白垩纪

展位《山东龙——穿越白垩纪》位于山东博物馆三楼18号馆。白垩纪时期山东生活着多种恐龙,山东也是我国恐龙科学发掘和研究最早的地区。展览以山东白垩纪恐龙为背景,展厅为裸眼3D、VR等科技设备的布置,使观众能够模拟在白垩纪山东参加展览的体验,这是山东博物馆2022年的开馆作品。

晶•蔡——探索神奇的矿物世界

展位《晶•彩——探寻神奇的矿物世界》位于山东博物馆三楼19号馆。矿物的利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个展览将地球与人类的方式分开——矿物的结晶、魅力天成——天然矿物之美、不断变化的——矿物利用之路、矿物与人类文明等单元,以矿物为主题,以抽象的几何概念整合展厅序厅,在展厅布局上模拟还原原始矿洞,将展览路线设计为曲折的路径,一路布置矿车隧道等元素,向观众模拟还原原始矿物的世界。展品有三水铝石、金绿宝石、翠榴石等矿物。

考古山东(话说考古)

展位《考古山东(话说考古)》位于山东博物馆三楼14号馆。自19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以来,山东省考古工作成果不断。展览以山东考古历史为主题,如1930年山东省章丘市城子崖遗址发掘中发现的龙山文化事件展览借助山东省出土文物和与考古工作有关的事件,向观众介绍考古的基本知识。

山东考古成果展

山东考古成果展展台位于山东博物馆三楼15号馆。展览以山东考古成果为主题,展示了山东多处遗址的文物考古成果以及取得成果的过程,如春秋时期沂水县刘家店子贵族墓的发掘、日照海曲出土的汉代漆木和丝绸制品,让观众了解了山东的历史、文化和文物。

非洲野生动物迁徙展

非洲野生动物迁徙展台位于山东博物馆三楼、17号展厅。展览的主题是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线索是非洲野生动物在寻找水和食物展厅配有多媒体技术,解读动物迁徙场景、展台模拟原始自然风貌、展览融入了非洲元素的多种技术手段,向观众展示了野生动物迁徙群体的生命历程和自然意义。其中,展览中的动物标本涵盖了300多种珍贵动物,均为全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碑林无偿捐赠给山东博物馆。

山东古代科技展

山东古代科技展台位于山东博物馆三楼21号馆。文物是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见证的智力。展馆以山东古代文物为主题,配有12套修复模型和许多互动装置,并借助60多套精美文物,向观众展示了山东古代的科技成就,突出了科技的进步和人与自然的发展的智力。

临时展览

山东博物馆举办各种临时展览,比如2020年,——中国海洋贝类展在山东博物馆三楼20号馆举办;2022年,山东博物馆二楼,9-玉润盛翔——山东博物院藏精品玉器展在2号馆举行;山东博物馆二楼2022 9-1号展厅举办的“片刻千载”——甲骨文文化展;2023年,三魂同心——在山东省博物馆一楼4号馆举行,纪念于希宁诞辰110周年的诞生、一楼3号展厅“家和”——桂茂兔年迎新春文化展等。

专题展览

山东博物馆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如2020年9月29日至2021年2月28日山东博物馆与孔子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展位位于山东博物馆二楼12号馆展览以明朝的服饰文化为背景“官服”吉服”日常起居服“现代仿制服”这四个部分向观众展示了明代的服饰文化,从而展示了中国之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帮助大众树立文化自信,塑造中国风范。

镇馆之宝

山东博物馆的藏品大多出土于山东地区,具有浓郁的齐鲁地方特色。2011年,为了让观众了解山东历史,感受齐鲁文化,山东省文物局启动“观众 山东博物馆十大珍品精选”首先,专家学者从山东省的情况和特点出发,从山东省博物馆的20万件藏品中挑选出30件精品文物的文物,然后由观众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在同年3月17日,他们选定并公布了山东博物馆 s“十大镇馆之宝”分别列举红陶兽(大汶口文化)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甲骨文、亚醜钺(商)颂簋(周)鲁国大玉璧(战国)银雀山汉简、东平汉墓壁画(汉)九旒冕(明)郑燮双松图轴(清)

红陶兽形器(大汶口文化)

太和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红陶动物形盛酒器1959年山东安,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文物以红陶覆砂,容器表面磨光,高21.8厘米、长22.3厘米、体宽14.5厘米、足高7.9-8.4厘米。形似狗和羊,后面有手柄,液体从尾部注入,口部留出。

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杯,盛酒的器皿,1960年在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山东博物馆的蛋壳黑陶杯是龙山文化蛋壳黑陶的典型代表,代表了当时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这件文物的口径是12厘米、内径4.9厘米、通高16.9厘米、柄高13.2厘米。泥质黑陶,表面黑而有光泽,整体呈杯状似草帽。杯壁薄如蛋壳,完整保存不易。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动物骨头上的文字,记录了商代晚期皇家占卜的相关内容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系统文字,在中国被称为汉字的起源,它生活在商代晚期。山东博物馆共收藏甲骨5425件,其中达到一级甲骨1000余件,特级甲骨4件。

亚醜钺(商)

雅丑乐是博古氏族古文明的珍贵遗产,1965年出土于青州苏布屯一号商墓,属商代。文物通长32.5厘米、宽34.5厘米,因为它的嘴两边对称地刻着“亚醜”二字,故得名“亚醜钺”,。通过面部雕刻,五官微凸,眼睛圆圆的,嘴角上扬,很有威严。

颂簋(周)

棺颂是西周晚期制作的盛米器皿,是清初出土的周宣王时器。颂体和封面分别由胶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黄县文管分局和现居青岛的石鼎后裔张修林女士转交,于1959年修复。文物高30.1厘米,24口径.2 cm,造型庄重、铸造精良,属于青铜珍品,国家一级藏品。

鲁国大玉璧(战国)

鲁国的玉器是战国时期的精品玉器1977年在山东曲阜鲁国古城B组52号墓出土。该文物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厚0.6 cm,翡翠呈蓝色,翡翠晶莹润泽半透明油润。

银雀山汉简

貘山竹简,一种竹简字体,属于早期隶书它们生活在西汉时期,于1972年在山东省临猗县貘山1号和2号汉墓中出土。文物分为长简、短简、木牍三种。1号墓出土竹简(包括残简)同时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010《六韬》等4900余件,以及少量木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证实了历史上孙吴《孙子兵法》的存在;二号墓整理的竹简《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共有32张,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家谱。

东平汉墓壁画(汉)

东平汉墓壁画为汉代壁画,于2007年10月山东东平旧料局改造时发现并发掘,年代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壁画以白灰为底色,画面有星星、人物、建筑等,展现汉代的绘画艺术。

九旒冕(明)

九七面是明朝黄璐国王的礼帽,制作于明朝洪武年间,即1368年至1398年。该棺于1970年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北部九龙山南麓的黄璐王朱谭墓中出土,高18厘米、长49.4厘米、30厘米宽,由竹子制成、木、丝、黄金和其他材料,由关武、金簪、继板、旒等部分组成。

郑燮双松图轴(清)

郑燮 地图轴的松动是郑板桥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乾隆二十三年的盛世(1759年),后为我的朋友苏翁创作的一部作品。这幅画长201厘米、它有101厘米长,是为纸基墨水笔制作的图中一远一近的两棵松树,寓意高洁,另一幅是郑板桥题写的长诗。

学术科研 编辑本段

为了满足博物馆研究者和文物收藏爱好者的学术需求,山东博物馆从2011年开始打造《山东博物馆辑刊》号藏品,每年出版一册,还会向社会征集稿件。社论立足山东,面向全国。

文物保护、修复、在科研方面,山东博物院一直在探索、研究。2019年,山东省博物馆编制了《山东博物馆藏全形拓片保护修复方案》病害严重的全息拓片保护并于当年获批,随后开始了馆内部分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2018年,山东博物馆成功申报《山东博物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顺利完成95件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工作成果树立了省内行业标杆。2020年,山东博物馆正在探讨博物馆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对数字博物馆的资源共享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文创活动 编辑本段

文创产品

2017年,山东博物馆入选人民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家文物局确定或备案的154家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名单。山东博物馆以馆内藏品为基础,设计制作了许多文化创意产品,如“十大市政厅笔记本”文物收藏纪念扑克、亚丑钺冰箱贴、甲骨文伞反伞、蛋壳黑陶高柄杯(仿制品)等。

为了推动山东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山东博物馆还发起或参与了许多相关的比赛和会议。如2011年,山东博物馆面向社会举办了首届山东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大赛;2016年,山东博物馆携文创产品参加第六届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暨交易会;2022年,山东博物馆携博物馆文创产品参加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社教活动

山东博物馆以“博学的广智,明德民兴”为了这个想法,将举行各种社会教育活动。例如,花王公基是——个国家的禁酒城市、检查记录——水中的盐、志书——印章泥印章制作、智舒——经典红画、李硕大理——、穿”岳——it这是新帽子、我们不一样——湿地精灵的另一种美、模拟考古—— I 我是一个小小的修复者、黄河文明——件史前玉器制作经验探索、博物馆 s年度定制系列——灯笼制作等活动,帮助观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探索文物所蕴含的文化。

作为省级现代博物馆,山东博物馆还将面向社会招募热爱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协助山东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志愿者的工作主要分为四类,即讲解、档案管理、活动策划、宣传。

获奖荣誉 编辑本段

2005年,山东博物馆入选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2012年,山东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并相继获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

2017年12月,山东博物馆入选中国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山东博物馆入选百家博物馆“友好山东网上名人打卡处”名单。

2022年,山东博物院被人民教育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其评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实践教学基地。

2023年,山东博物馆入选2022年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江西省博物馆    下一篇 中国文字博物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