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苗文街25号、展示和研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物、历史、中国 中国第一个以文化为宗旨的省级专业国家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以哈尔滨文庙为建筑,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文庙是祭祀中国古代杰出教育家的地方、思想家孔庙建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建于1929年(民国十八年)它是清代官方建筑的典范。1981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2月26日,文庙进院东西官殿、二进大院的东西馆和三进大院的东附馆3号楼作为展厅,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致力于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和藏品、收藏了一万多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物(套)学习民族文化、挖掘、整理,推出了“黑土文明 多彩龙江——黑龙江省土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基本陈列、孔子与孔氏家族”原始传统文化的基本展示,以及“走进孔庙 沐浴儒家风情——哈尔滨孔庙文化展”等。

黑龙江国家博物馆先后获奖“黑龙江省青少年教育实践体验基地”省级科普基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黑龙江国家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苗文街25号,以文庙为馆舍。哈尔滨文庙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庙,建于民国十五年十月(公元1926年),建于民国18年11月(公元1929年)由著名爱国将领时任东部特区行政长官张焕祥将军题写、继任行政长官张景惠倡导实施,政府和中外人士集资73万多银币修建。竣工后,举行了几次祭祀孔子的活动。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文庙先后作为哈尔滨医学院使用、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图书馆。人民政府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它作为黑龙江省军区后勤部的仓库。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除了汉族,还有起源于此或长期居住于此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其他少数民族。1985年2月26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美国政府的领导下,以文庙为建筑,建立了第一个省级专业国家博物馆。1985年至1988年,对文庙进行了主要的修缮和准备工作,更换了前院大门,重新粉刷了四殿和东西牌楼上的电线杆,并于1988年秋正式对外开放。馆名由时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主席赵朴初题写政治协商会议。1996年11月,哈尔滨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根据“修旧如旧”基于 的原则quot文学与艺术的殿堂quot近80年后,这座寺庙进行了第一次大修维修范围是更换大成殿两侧附属殿东西屋顶的琉璃瓦,并重画。为了保持维修的东西与原图纸一致,国家文物研究所专门派出三位文物维修专家,经过两个月的反复检查和设计,绘制了100多页的维修图纸。选择施工单位应在全国范围内招标,所需材料应从木材中取出、颜料可以在当地买到,比如釉面砖、北京的金箔等、南京等地特别定制。大成殿前平台后续、前部廊柱、后侧重檐、和玺彩绘、对围栏和隔墙进行了修复,恢复了神社原有的格局和功能,并对东西牌坊和兴兴门三座建筑的黄色琉璃瓦屋顶和木质构件进行了修复。2008年2月,该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2009年,黑龙江省国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布局 编辑本段

建筑设计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整体布局为南北进深276的三进院落.37米,东西宽85.6米。由影壁、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神龛崇拜形成南北轴线,牌坊对称分布在东西两侧、庑殿、掖门、耳房等。俯瞰三路庭院,大成殿是哈尔滨文庙的主殿这是一座双檐屋顶建筑,宽11间,深5间屋顶铺着黄色琉璃瓦,飞檐上装饰着10只动物,后面是骑着凤仙花的人、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殿内供奉孔子、四配神、十二先贤的牌位。

东、西牌楼位于首院两侧,均为宫殿屋顶的建筑,黄色琉璃瓦上画有漩涡。东牌楼叫“礼门”,题有金字“德配天地”西牌楼叫“义路”,题字“道冠古今”在第一个庭院的南侧,万仞宫墙的雕花砖墙与孔庙的墙壁连成一体墙的中心和四个角落镶嵌着带有花卉图案的彩釉釉面砖墙脊铺黄色琉璃瓦,瓦中央饰以栩栩如生的九曲龙纹。

文庙的主殿大成殿位于第二个院子里重檐宫殿的屋顶庄严而威严,屋檐下的拱门配有“金龙和玺”彩绘,中间双飞檐,四周刻有金环的蓝色竖匾“大成殿”三个字。二院东南角的石碑上刻着爱国将领张学良书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

馆内布局

黑龙江国家博物馆展厅分别位于三晋大院。一进院子,东关亭就是“走进孔庙 沐浴儒家风情——哈尔滨孔庙文化展”厅,西官厅为“夫妻与明——汉文化传统婚俗展”厅。二进院落的东庑、西庑,是“黑龙江省世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展区,其中东台为1号展厅“历史综述”,西单是2号展厅“多元文化”三院东附馆3号楼是“黑龙江省世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的三号展厅“传统与现代”展区,1号、2号、4号楼为办公区。

陈列展览 编辑本段

黑土文明 多彩龙江——黑龙江省土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

展览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位于东营,二进院“历史综述”展厅;第二展厅位于二院西侧,是“多元文化”展厅;第三展厅位于三晋大院3号楼,是“传统与现代”展厅。围绕民族与自然、历史、民族、国家、现代性的关系表明黑龙江土著少数民族正在创造传统文化、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文化交流的历程。共展出120件文物(套)照片197张、图表18幅、图像数据90分钟、各民族传统生产生活场景的还原和数十件辅助展品,将带领观众对生活在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风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远古回声”该单元通过实物和图形展示介绍了黑龙江省5万年至3000年前的古代文化起源、分布及发展。展示文物有玉环、玉匕、玉玦等;在蒙古文化单元,你可以看到蒙古人民喜爱的马头琴,听到马头琴伴奏的蒙古长调。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第三院落配殿“传统与现代”在展区,在兽皮工艺单元,展示了鄂伦春族的皮袍、配色皮包等文物,制作鄂伦春族动物皮服装的主要原料是狍子皮、鹿皮和麂皮,尤其是麂皮,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子与孔氏家族

孔子与孔氏家族”It 黑龙江省的国家博物馆(哈尔滨文庙)原创传统文化基础展策划启动。展览由“孔子的一生”孔氏家族”两部分组成。孔子 人生包括坎坷的青春、设学授徒、涉政仕鲁、周游列国、删述六经、容县后面的六个盘子;孔氏家族自孔子始其后裔以来已延续82代,子孙众多,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据2006年孔子家谱统计,全球孔子后裔超过200万人。这部分来自家庭出身、家族传承、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孔家的家风家训。本次基础展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对发掘和弘扬儒家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走进孔庙 沐浴儒家风情——哈尔滨孔庙文化展

任何建筑都是人类文化的独特表达文庙将传统文化与精湛的建筑艺术紧密结合,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类型之一,凝聚着典型的东方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展览是基于哈尔滨文庙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展示了文庙建筑的基本布局、规定和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阐述儒家优秀思想对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呈现建筑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深远关系。

夫妻与明——汉文化传统婚俗展

展览挑选了中国有代表性的婚礼习俗并通过文物展示出来、婚服展示、文字介绍、场景还原、互动体验等方式,将抽象的婚礼文化转化为通俗易懂趣味横生的互动展览。展览由“周代士婚礼”唐代婚礼”明代婚礼”互动体验区由四部分组成。周朝的婚礼制度是前代的顶峰“婚聘六礼”它为后世的婚礼仪式奠定了基础,并深深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和其他国家的婚礼习俗。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婚恋相对自由,为婚俗增添了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色彩,增添了喜气、热闹的特点。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渐打破门第观念,注重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婚礼趋于豪华、繁琐。在展览的最后,有一个互动区,公众可以穿着与展览相同的婚纱在三个朝代之间自由切换“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婚礼之美。

馆藏文物 编辑本段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有一万多件文物(套)代表作有反映黑龙江三皮文化的(兽皮、鱼皮、桦树皮)的皮口袋、袍皮长袍、桦树篮子,以及少数民族的信仰、与图腾崇拜有关的吉星神木雕(狩猎和仓库保护者)萨满教阿米什小雕像、鄂伦春族萨满服饰等。

鄂伦春族和鄂伦春族s腿板

鄂伦春族生活在兴 安内外历代名山,又称“兴安岭之王”他们世代从事狩猎生产,形成了具有狩猎文化特色的兽皮文化。除了用动物皮做衣服,还可以制作生活中的各种电器。

这款支腿式床垫长185厘米,宽83厘米床垫两边都是腿对接的皮,呈方格图案,用貂皮做隔断采集于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瑙伦春乡。

鄂伦春族语叫腿板“奥沙师克吐恩”冬天在山里打猎时,搓腿板是必备的生活用品。狍子的腿毛很耐磨、不易脱毛,隔凉、潮汐隔离非常适合做床垫,是鄂伦春族兽皮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东布壶

不动壶因其造型源于元代的多木壶而得名“多穆”最初在藏语中,原意是盛酥油的桶,也用来装牛奶和酒是蒙古族和藏族人民的日常用具。到了清代,多木壶演变成清朝皇帝赐与僧侣使用的华丽辉煌的器具,包括金属和瓷器。

这两个东布壶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采集的。无盖东布壶底径14.6厘米,高25.6厘米,紫铜制成,带手柄和花,带和尚 顶部是s形的帽子,中间和两侧是黄铜环。不动带盖壶底径13厘米,高21.3 cm,黄铜材质,有手柄和流量,盖上有按钮盖子和钮扣上都刻有花纹,口沿刻有一圈花纹,中间和两边有带花纹的黄铜箍。

东布壶短流小口、短小精悍的造型,对游牧民族更有实用价值是70年代以前鄂温克族人常用的一种生活用品,用来盛牛奶、奶茶、酸马奶酒和其他液体经久耐用,便于游牧民族携带。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被现代水壶取代。

通古斯鄂温克羊皮雪帽

鄂温克族分为:通古斯、索伦、雅库特三个部落。通古斯”鄂温克族又称哈莫尼根鄂温克族,用于狩猎、畜牧业是其经济来源和主要生产方式。在生活中,通古斯鄂温克族人用各种动物皮和牲畜皮做衣服、帽子、靴子手套和其他衣物。

这件羊皮雪帽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采集的。这顶帽子由白色小羊皮制成,呈圆锥形,覆盖着紫色缎子,顶部有红色流苏。这种帽子叫做鄂温克“胡日干”,一般在初春、深秋或冬季佩戴,男女老少皆可。戴帽子有很多种方法帽子的耳朵可以放下来盖住耳朵,折进头盔里,绑在前额或后脑勺上。帽子顶部固定有红色流苏的圆圈象征着太阳,红色流苏象征着太阳的光芒这种帽子是通古斯鄂温克族牧民戴的典型样式。

滑雪板

滑雪板,古代文献中称之为“木马”,地方文献也称“快马”是北方狩猎民族冬季的交通工具,是冬季狩猎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过去,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族等渔猎民族冬季狩猎时,滑雪板可以代替骑马狩猎野生动物。黑龙江省国家博物馆里有两对鄂温克族和赫哲族的滑雪板。

鄂温克族单板滑雪,在鄂温克族中叫鄂温克族“金勒”这块滑雪板长161厘米,宽17厘米鄂温克族的滑雪板大多是松木做的滑雪板的前端是三角形的,它向上弯曲板的中间两侧有绑腿带,板的底部贴着茬子。滑冰时,每只手拿一根杆子支撑着线。鄂温克族传统民间男孩12岁以后学滑雪,每年2、三月青少年滑雪比赛是鄂温克族人最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

赫哲族单板滑雪,称赫哲族语“恰尔齐科衣”恰尔斯”或“科衣俄勒”这双滑雪板有197长.5厘米,12厘米宽,1厘米厚.3 cm采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乡。赫哲族滑雪板长而平,尖端略上翘,皮质鞋带带毛的鹿皮用鱼鳔粘在底部,毛尖向后,所以不 爬山时不要向后滑。赫哲族是典型的渔猎民族单板滑雪灵活舒适,翻山越岭追逐野生动物如同飞翔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生产工具,是生活不可或缺的。

赫哲族木片日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约会方式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在木片日历发明之前,三文鱼是赫哲族人老化的重要工具。鲑鱼是一种洄游鱼类,长期生活在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附近海域,每年9次、10月迁移到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赫哲族人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发现了鲑鱼的洄游规律,并以此为年代。每当三文鱼汛期来临,人们会将捕获的三文鱼的头部或心脏取出,晒干后收藏。随着与各民族交流的不断扩大,赫哲族受到汉族历法的影响,创造了木刻历法。

这个木片日历是赫哲族早年使用的日历。柳条压成一个椭圆形的木圈,木圈里交叉两根绳子,分别穿过12根和30根木屑。木圈长45厘米,宽35厘米;木片长9厘米,宽2厘米,采集于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木片日历的椭圆形木圈象征月亮,最上面一排木片代表12个月,每个月分配一块;下面一排木片代表每个月的30天,每天分配一块。中间有一根垂直的绳子,绳子左边的木屑是花掉的月、天,右边是未来的月份、日。月亮的大小取决于月亮 的损益大月亮移动30块,小月亮移动29块,直到年底。传统的鲑鱼头、相对于用鱼心计算时间的方法,使用木片日历的方便程度可以和现代日历相媲美。

鄂温克族围鹿棋

这套鹿棋收藏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棋盘长59厘米,宽51厘米.6厘米。围鹿棋又叫“鹿棋”是鄂温克族人民在漫长的狩猎生产生活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体育智力游戏曾广泛流行于森林牧区的鄂温克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整套鹿棋手工雕刻成23只猎犬、两只鹿和一个棋盘。棋盘可以画在棋盘上、在纸上,你也可以在沙子上画画棋盘由纵横线和对角线组成。两个人下棋,一个人拿着“鹿”,另一方执“士”狗)双方各走一步,轮流下棋最后,如果两只鹿被包围了不要动,棋手赢了;如果饲养员失去了太多的孩子,无法包围其他鹿,饲养员获胜。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学术机构——“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典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卷》《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中国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文物集萃》等书籍,主持电子期刊《龙江民博》;完成国家科研项目《赫哲族文物的调查与研究》;参与国家民委对少数民族文物的界定、科研课题的分类与分级,完成了《赫哲族文物分类、定级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参与国家民委少数民族文物研究项目22项,完成论文《赫哲族文物概论》。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哈尔滨文庙)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关键节点,组织实施“开蒙礼”拜师礼”开学礼”毕业礼”成人礼”等专题研究活动,编写《走进文庙 沐浴儒风》等优秀研究课程,推出“学习儒家经典 和传统礼仪”系列实践活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蕴含的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祭祀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逐渐形成了带有文庙印记的特色品牌,每年举办150多场特色品牌活动,师生近10万人、家长的参与,教育成果显著,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2006年,中断了60多年的哈尔滨文庙祭孔活动首次恢复。此后,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都会有祭奠孔子的仪式。祭孔大典”已成为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的文化活动品牌。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计划开展大型传统文化巡回展“钱球——传道者孔子传”在每个学校,学生背诵《论语》个句子、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博物馆还充分利用新技术移动文物和资源“云端”VR游、云展、少数民族知识在线答疑等。推出近200个新媒体展,近百万观众通过互联网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

所获荣誉 编辑本段

2020年,“黑土文明 多彩龙江——黑龙江省土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2019年获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广项目。

2021年7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赫哲族社会发展的辉煌历程”展览,2021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100个集中推广项目。

2021年,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京鲁迅博物馆    下一篇 成都博物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