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郑州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城市博物馆,河南省最早的市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7月,原址位于烈士陵园郑州碧沙岗公园北伐军神社,1999年12月迁至嵩山南路168号。2021年4月30日,郑州博物馆新馆韩文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了两馆并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韩文街亭位于中原区韩文街9号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域,占地112.71亩,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2米,是国内超大型博物馆。建筑外观秉承“中国之中,中国之冠”设计理念,凝练郑州地域特色。馆内共设21个展厅,规划20种展览,分为基础展、专题展览和临时展厅。其中,郑州通史三个基本陈列,全景式展现了郑州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历史发展;特展分为文物展和文化展;三个临时展厅可以承办各种大型展览。

老嵩山路亭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占地14.8亩,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该建筑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方鼎为原型“鼎立中原”寓意,用一个圆形的碟形屋顶,比喻“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主展厅8337平方米,常设展《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

郑州博物馆有近6万件文物(套),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字画等20多个门类,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商周青铜器、唐宋石雕、历代瓷器最具地方特色。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何 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何 南省第一批中小学生研究旅行实践基地”河南省科普基地”等称号。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建馆初期

1928年,冯玉祥将军修建了烈士陵园位于郑州市碧沙岗公园,纪念北伐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祠堂,占地4433平方米。人民政府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郑州市政府决定管理烈士 神社由郑州文物部门管理,后来文物部门在这里成立“文物陈列馆”1965年,更名为“郑州市博物馆”博物馆的名字是郭沫若题写的。

郑州地处中原,地上地下文物古迹丰富。随着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发展,原博物馆已不能满足博物馆展览的需要。1997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建造一座新博物馆。该地块位于郑州绿城广场西侧嵩山南路168号,占地14.8亩,总投资3000万 元。1997年12月18日正式奠基。 嵩山路亭以郑州出土的青铜鼎为原型,寓意立足中原,强基固本。

1999年12月28日,嵩山路展馆竣工对外开放。2008年5月18日,郑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郑州博物馆

建设新馆

随着郑州市的不断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博物馆的建设逐渐提上日程2017年6月28日,郑州博物馆新馆工程主体结构正式开工。新馆位于郑州市长西湖新区西四环东侧、中原路至陇海高架之间的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四个中心”新建区,韩文街9号,美术馆、大剧院共同构成“文博中心”新建筑的南北长度为138米.5米,东西长192米,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总建筑高度67.8米,相当于一栋23层住宅楼的高度,具体按公共面积计算、商务区和行政区由三个功能区组成。

2018年8月,新楼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在新年 2020年s日假期,新馆试开放,2021年4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据郑州市文物局《关于筹建南水北调博物馆的建议答复》 2018年5月,将充分利用嵩山路老博物馆,对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涉及的8个城市出土文物进行永久集中展示。现挂有“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筹)牌子,但仍属于郑州博物馆,与新馆并行。

建筑布局 编辑本段

建筑特色

韩文街博物馆是郑州博物馆的新馆,分为地下两层和地上三层(局部五层),占地112.71亩,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2米。建筑外观秉承“中国之中,中国之冠”设计理念,凝练郑州地域特色。南立面为石材,100多米宽的玻璃幕墙,现代时尚;北立面的表面结构看起来像一个聚宝盆,这意味着“聚宝中原”顶部由南向北布满简单的剖面,南北差距近20米,就像黄河的水倾斜而下。远观博物馆,如“黄龙聚宝,物极必反”,突出郑州 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时代气息。

嵩山路亭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方鼎为原型“鼎立中原”言下之意,用圆形碟形屋顶,屋檐深远,线条舒展,是一种比喻“天圆地方”方鼎 的哲学和建筑风格保持了粗糙和精致的统一它是一座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融合的现代建筑。

馆内布局

新博物馆分为几个展览、公共服务、文物库房、科技保护、数字信息和办公区域等。一楼是中央大厅,共三层、临时展厅、学术报告厅、非遗展示区、公共服务空间、观众服务室等。第二层由基本展厅组成、专题展厅、未成年活动中心、4D影院、观众互动体验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第三层主要由专门的展厅组成、未成年人活动室、观众休息厅、互动体验室等房间。当地四层主要由专门的展厅组成、多功能厅、科技保护中心大楼和文物仓库组成。当地的五层主要靠科技保护、综合商务办公楼、信息中心建筑等。

场馆总展览面积为3.6万平方米。整个场馆从一楼到四楼共21个展厅,规划各类展览20个,涉及青铜器、瓷器、书画等20多个门类,其中不乏代表性的精品文物,如商代的兽面铜器方鼎等、商代牛头纹铜像、唐代大海寺石像。

嵩山道馆共三层,一楼第一展厅,秩序井然的大厅,装饰着长渠宝藏的主题墙,文物勘探场景的复原,南阳展区。二楼第二三展厅分别为平顶山展区、许昌展区、郑州展区、焦作展区、新乡壁安阳展区。平时三楼有一些主题展览。

展览陈列 编辑本段

郑州博物馆展区总面积3.6万平米,21个展厅规划有20个展览,包括3个基础展,14个专题展,3个临时展。基本陈列展分为“创世王都”天地之中”百年史话”三个部分按时间顺序展示了郑州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历史发展。

特展分为文物展和文化展文物专题展览包括“苗乡一景——号藏品古代雕塑艺术展览”汉画像砖艺术展览——收藏汉画像砖艺术韵”石刻隽永——收藏石刻拓片展”莫寒丹青——收藏书画艺术展”——收藏当地火艺术中的古陶瓷展”书画题字展——《醉翁亭记》《瘗鹤铭》”锦绣夏云——云剑艺术展”这些展览以专题的形式结合了历史和美学,并配有声音、光、色彩等辅助手段营造不同的展览主题氛围,引领观众领略文物的魅力;文化专题展有“郑州名人——郑州历史文化名人展”豫调——豫剧文化展”客家寻根亲戚——客家文化展”千年中医药——中医药文化展”展览从多个角度解读古代中原文化,彰显郑州地域文化特色。

临时展厅坚持馆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内外精品展览。黄河之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42件(套)国宝重器,掀起“黄河文化月”的高潮;显微作品——吉尔伯特精品展在大英博物馆”这是吉尔伯特精品系列首次登陆中国;星空——中国百年考古发现展”,集中展示了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让观众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风貌。

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的永久展览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常璩朱桢——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专题展览包括“追溯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搏·艺术——中国体育文物特展”金色名片”阿富汗国家宝藏”天山下的游客——哈萨克民俗展”古都郑州”天宫追梦——郑州古代科技文物展”钱球德化——福建德化窑瓷器展”等。

常设展览

创世王都:郑州历史文物基本陈列

展览位于博物馆二楼,是新博物馆的基本展示2021年4月30日启动,以郑州史前文明和夏商周典型考古遗址及其出土遗物为基础展览分为“文明晨曦”创世王朝”巍巍商都”两周华彩”四个部分汇集了郑州出土的1000多件精美文物。

天地之中:郑州历史文化展

展览位于博物馆二楼,是新博物馆的基本展示,以古代郑州地区的政治为基础、军事、科技、人文等诸多方面,展览分为“中州要津”和“华夏圣地”两部分通过100多件文物和修复场景的展示,告诉观众郑州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郑州地处九州,是四通八达的枢纽,多元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天地之中”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和哲学概念。以松山为中心,夏天、商、周朝建都于此,镌刻在民族文化心理中“天地之中”深深的印记成为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伴随着“天地之中”随着思想的深入和引导,中岳嵩山受到历代的尊崇,逐渐形成了佛道儒的交汇、文人学士集群的繁盛局面。围绕“天地之中”建筑的概念,代表礼仪保留至今、宗教、科技、教育等传统建筑群体不仅是中原几千年建筑历史的真实反映,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独特的文化记忆。

百年史话:现代郑州百年文物展

展览设在博物馆二楼,这是新馆的基本陈列、随着陇海铁路的开通,郑州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京汉铁路工人联合会成立郑州罢工掀起工人运动新高潮中国的运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第一战区受降仪式在郑州举行。建国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进一步促进了郑州经济的腾飞。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世纪GDP突破万亿、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中。

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

这个展览是旧博物馆嵩山道馆的永久展示是系统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期间河南省文物保护成就的大型展览分为三个展厅,一楼第一展厅,秩序井然的大厅,长渠宝藏装饰主题墙,文物勘探场景复原,南阳展区。二楼第二三展厅分别为平顶山展区、许昌展区、郑州展区、焦作展区、新乡鹤壁安阳展区。分别展示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沿线南阳、安阳等8市出土文物保护成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湖北河南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北至北京天津,横跨四省、直辖市。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最长的线路、涉及省份最大,河南境内干渠长731公里,约占总长度的58%,途径河南八个省辖市。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进度,河南文物在河南段沿线进行了长达10年的考古发掘,抢救保护了10多万件珍贵文物,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专题展览

妙相艺境:古代雕塑艺术收藏展

展览设在新馆一楼展厅,分为“开元寺石刻造像”馆藏金铜造像”等章节,重点介绍郑州大海寺、唐代开元寺的石雕和魏晋南北朝至明清的金铜造像,呈现了郑州佛教造像的风格变迁。

刻石隽永:馆藏石刻拓片展

展览会设在新大楼的一楼。石刻是研究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史的重要资料,郑州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石刻、品种丰富,跨越从汉代到民国。展览展示了石碑的收藏、墓志铭、画像砖拓片带领游客感受原碑文的内容和风格。

翰墨丹青:馆藏书画艺术展

展览会设在新大楼的一楼。中国 他的书画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历代文人通过书画师法自然,借助画中之物寄托一些愿望和情感。展览展示郑州博物馆的书画作品,以明清及近现代作品为主,创作者包括沈舟、董其昌、龚贤、陈鸿寿、康有为、徐悲鸿等。

土火造艺:馆藏陶瓷艺术展

展览会设在新大楼的一楼。主要展品有李家沟新密郑州、商城等遗址出土的仰韶彩陶、唐宋时期的龙山时代灰陶和巩义黄叶窑、登封曲河窑、新密西关窑出的三色、白瓷、青花瓷和珍珠雕刻瓷反映了古代制瓷者的审美趣味和精神需求。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是古代物质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郑州位于中原腹地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地先民就已经制作和使用陶器。郑州商城等地出土的原始青瓷,将中国烧制瓷器的历史提前到了3600年前。

翰墨双璧:《醉翁亭记》和《瘗鹤铭》题字展

展览会设在新大楼的一楼。《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描述了他在滁州做官时游览醉翁亭的情景。宋元祐六年(1091年)应刘京闻的要求,苏轼在开封府写了范文、行、三用草书写欧阳修 s 《醉翁亭记》。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新郑高邮文刻石据此。《瘗鹤铭》是原本刻在镇江焦山西麓悬崖上的楷书书法作品内容是一个隐士为一只死鹤写的祭文。《瘗鹤铭并序》刻石25块,现存23块。第一个记录的是石雕主人的名字,第二个是隶书“心画”这个词,后面是刻石的名字、撰者,鹤的年岁、埋葬条件和铭文等。

锦绣云霞:馆藏云肩艺术展

展览会设在新大楼的一楼。云肩,也叫披肩,是古代放在肩膀上的一种刺绣起初只是用来保护领口和肩部的整洁,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云剑多以丝缎织锦制成,常饰以方形四合一云纹,上面绘有富贵牡丹、多福多寿、年年有鱼等吉祥命题,常见于明清时期的婚宴等场合。展览展示的是郑州博物馆收藏的云剑刺绣,主要收藏于清末民国时期,有图腾神仙、花鸟鱼虫、戏曲人物、植物,山脉,河流和吉祥的象征表达人民和对幸福的追求、美好、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中原深厚的民俗文化。

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

本次展览于2019年8月27日在嵩山路展馆开始,展览面积3100平方米,展出文物1225件(套),其中一、二级珍贵文物196件(套),共分:证据历史的起源——河南考古助力国家重大项目;开封文明——河南考古70年来的重大发现;河南考古惠民工程的生计;走向未来的河南考古等四个部分。展示了包括安阳殷墟在内的河南文物近70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舞阳贾湖遗址是早年选的“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发现”近年来重大考古项目及最新评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德令哈许昌旧石器遗址、栾川孙家洞遗址、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等古代考古遗址。

古都郑州

本次展览位于嵩山路1号馆、二楼展厅,展览时间:2008年-2017年,以'颂'作为主题,它反映了郑州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中国的诞生和起源的重要作用早期的国家首都。 第一展厅分为'文明晨曦'创世王朝'两个部分。文明晨曦'聚焦荥阳织布机孔、新郑裴李岗、郑州大河村、郑州西山、荥阳清泰等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新石器文化遗址揭示原始祖先的进化生活形式从洞穴到地穴,再到地面连接套房,最后到早期夯土城堡建筑;创世王朝'聚焦登封王成刚、新密古城寨、新密新砦、巩义花地嘴遗址出土的文物凸显了郑州地区大量的夏代古城遗址,证明了郑州地区在文明溯源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临时展览

黄河之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

本次展览从2021年5月1日新馆正式开馆开始,至6月1日结束。由郑州市政府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协办,来自16家文化艺术机构的42件作品参展(套)文物珍品。展出的文物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的文物,比如有舞蹈图案的彩陶壶、头型口彩陶瓶、胡旋舞石刻墓门、晋侯鸟尊、武曌金简和商代青釉瓷尊等。作为在郑州博物馆新馆开幕的首个重量级展览,展览面向郑州,面向全省、全国人民献上了一份黄河文化的厚礼,为新馆的发展奠定了高标准的展览基调。

星空——中国百年考古发现展

本次展览将于2022年8月31日至11月30日在韩文街展馆举行,展览将以“一百年一百个考古发现”以此为主线,通过百年来中国100处考古发现出土的代表性文物,集中展示百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此外,与此同时,还有“文明之洞——河南百年考古百大发现展”两次展览汇聚了全国文博力量,79个考古文博机构参展,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889件/文物精品群,其中一级文物115件/考古发现后,部分文物首次向公众展出。

钱球德化——福建德化窑瓷器展

本次展览位于新馆一楼展厅,2022年3月31日, - 它于2022年6月被郑州博物馆展出、由厦门博物馆主办,124件德化瓷器精品入选(套),包含白瓷、青花瓷、酱釉、彩瓷,主要是白瓷;品类丰富,包括家用电器、文房用具、家具和各种雕像。通过“夫差万里延长前仔 号”瓷珠 世界珍宝”钱球瓷业 历史悠久”分三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德化窑作为以外销为主要生产方向的民窑的发展历程、 的魅力特征和强大生命力。

德化瓷历史悠久,从西周到宋元时期,德化瓷一直沿用至今以青花釉为代表的瓷器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并逐渐开始向白釉瓷器发展。德化成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中国烧制白瓷的中心,白瓷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欧洲。明万嘉时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德化开始烧制青花瓷,在清代康雍乾嘉时期达到鼎盛,青花瓷窑的分布范围、产品数量超过了历代白瓷的生产水平。

天宫追梦——郑州古代科技文物展

本次展览设在嵩山路馆三楼展厅2016年1月15日展出是郑州博物馆2016年精心推出的原创临时展览。展览紧扣中国“科技梦”和“创新”主旋律,根据郑州古代科技文物发展的历史脉络,根据“陶瓷发明——追求生活的便捷与美好”火淬金——创造先进生产力”通过测影观星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技巧——为人类建造最美的家园”设计四个部分,展出100多件相关文物,并设置辅助展品、建筑模型、互动项目等,用通俗的话说、实物和图片的形象,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展示。

馆藏精品 编辑本段

饕餮胸钉模式铜方鼎

这件铜器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方鼎的商代,高81厘米,长55厘米,宽53厘米,重75公斤1982年出土于郑州向阳回食品厂青铜窖。青铜鼎口近方,平折边,方唇口缘有圆拱形外沟耳,耳略向外,内平外耳沟内有圆拱形凸筋;斗形方腹,平底,下面附四个圆柱形空足。腹部饰有带状饕餮纹和胸钉纹饕餮纹采用宽线条,眼鼻凸起,类似浮雕;在三脚架的四个角和下腹部都有胸甲图案。鼎腹壁和底、足间有烟熏痕。该鼎造型宏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极大地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

牛首饕餮纹铜尊

铜像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商代早期,高37厘米,直径32厘米,壁厚0.35厘米,重10.5公斤,1982年7月11日出土于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窖池。大口子,脖子,肩膀,肚子,屁股,圈脚,圈脚上有三个'十'字形镂孔。颈部饰有三周弦;肩膀上有三个牛头,眼睛凸出,立体感很强;奶牛和宠物头上饰有带状夔文和串珠图案;腹部饰有三组饕餮纹,线条严谨,纹饰精美饕餮纹上下界以珠链相连,圈足饰以三周串纹。它的发现丰富了商代王墓的类型的礼器作为盛酒的容器,常与鼎等商代皇室的重器配合使用,用于的大型祭祀。

阝舌'铭凤纹提梁铜卣

铜器时代为西周,高度为38.5厘米,15口径.5-12厘米,圆脚直径18.2-14.8 cm,1999年出土于郑州高新开发区瓦刘。呈扁圆形,深腹下垂,小腹圆,脚低圆;吊梁两端的动物头套在脖子两侧的半圆环上,盖子中间突出一个四边人头按钮。车身装饰豪华,分为四个部分;吊梁上饰有两组双体龙纹;盖和腹分别饰有四组凤纹,颈和圈足饰有四组凤纹。铭文铸在容器的盖子和底部。

青釉瓷尊

瓷器年代为商代,高27厘米,直径27厘米在郑州十四中出土。嘴向外翘,脖子内缩,肩膀倾斜,腹部深,底部向内凹陷造型规整,简约稳重。沿尊口内侧有明显的轮系留下的螺旋纹肩拍印有席子图案,腹部饰有篮子图案,花纹清晰。器物表面和内壁施明亮的黄绿色釉,釉面均匀,有釉滴残留。尊 s质地坚实致密,击打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科学考察表明,这尊蓝釉瓷像由高岭土制成,胎骨黄灰色,表面涂釉,经1200度以上高温烧制而成胎釉结合牢固,吸水率低。与后世的瓷器相比,它有许多原始的色彩,但已基本具备了瓷器的特征。

蓝釉瓷雕像的发现,让人们对烧制瓷器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在此之前,一般认为中国瓷器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青瓷雕像的发掘,将中国开始烧制瓷器的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大大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

白釉双龙瓷尊

这尊瓷像是唐代的,高51厘米,直径11厘米。锅口,卷边,唇圆,颈细,腹深,上腹丰满,底平。尊的颈部有瓦棱装饰,两个对称的龙头形耳朵附在尊的口缘和肩部两条龙弓着身子,爬上洞口去探索饮料。此器造型独特,釉色均匀,从中可以窥见唐代制瓷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菩萨石头像

这幅画像是唐代的,残高42.0 cm,出土于郑州荥阳大海寺遗址菩萨的头扎成阿雅形状的发髻,头发扎成一个宝髻,并用大小不同的珍贵花朵装饰前额的头发是花瓣状的。额头宽阔,眼睛长而丰满,微微低头,鼻子挺得笔直,嘴唇像花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超然的微笑。

扈文顋造石佛像

佛像可以追溯到北魏,达到27的高度.0 cm,采于郑州徐水红石坡。胡雯 这座石佛是一尊高浮雕。雕像的背光是莲花花瓣形,装饰有火焰图案。 佛高肉髻, 眉间白发, 圆脸,微笑。穿着齐肩的袈裟,和一个和尚 内有袈裟,袈裟密褶,挂在方座前。佛祖 的右手,坐在他的背上“施无畏印”,左手“与愿印”雕像背面有题词:孝昌三年四月十五日,清朝的弟子胡忘了(亡,下同)妻张融忘息(媳)扈德[ ]忘记一个女人 的野心阻止人们建造一座石像我愿意让那些忘记的人改掉他们的错误我愿意跟随我的心。

徐悲鸿 狮子图轴

狮子的轴心的图片是纸,彩色,垂直107.5、横109.5厘米。画一只狮子,雄浑雄壮,头发凌乱,眼睛圆睁,傲然不屈。这幅画的左边有一首五言诗:敬畏的猛兽很多,看不到孩子已知有长蛇,暗中守候,高高在上怕什么,得意洋洋。23年初冬,我知道仁弟伤心难过'封两块钟芳,上面是'悲鸿之印',下为'东海王孙',均白文;右下角钤'吞吐大荒'方印。 

Gaiqi  手持扇子,手持莲花娘子

清啷纵96.5厘米 横27.5厘米。改琦(1773~ 1828) 字 quot薄云 quot,号香白、七宓,别名玉壶外史,回族。工诗书画。盖奇以仕女画而闻名于清代画坛画,她也被称为费徐丹“改费”《桐阴论画》秦评改旗 把女士们画成“妙品”, 他说“落墨洁净”,色颜雅,是个能改掉粉习惯的高手。盖奇 其仕女画继承了唐宋传统,吸收了和的风雅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作品中的仕女素描精细,线条飘逸质朴,人物纤细飘逸,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和欣赏。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郑州博物馆完成的学术成果先后有《纸质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装裱与修复研究》《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博物馆工作》等专著“三元共聚乳液的制备及纸质文物保护应用研究”博物馆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研究”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以及数十篇学术论文。

郑州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学术讲座2011年4月17日上午,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举办了本年度第一场学术讲座、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说,内容如下“近年来中国瓷器考古的新进展”2012年2月21日下午,该馆研究部主任王培子做了一场题为《馆藏纸质文物的收藏和保护》的报告。

2017年6月21日,郑州博物馆主办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会议的主题是“城市博物馆的规划与建设”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社教活动

郑州博物馆坚持“用学术服务大众”该创意以博物馆重大展览活动和文化工作热点为主题,开启“郑博讲坛”系列讲座,策划并推出“妙语童心说卫生”黄河寻宝已久”我们的节日是——重阳节”手铲掘星‘棋’妙百年”等社会教育活动。

2021年6月12日,郑州市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在郑州博物馆韩文街厅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天地之中”线下社会教育活动,邀请未成年人参观“天地之中”展厅,一起体验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的魅力。2023年2月22日-3月7日,郑州博物馆携手百花路小学、中原西悦城第一小学联合开发“校园国宝传承 棋艺欣赏”主题社教活动。

文创产品

2016年9月20日至22日,郑州博物馆参加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东方文化元素国际特展,并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衫、手袋、茶具、图书等文创产品,并设计了多个展板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规划中的新馆建设蓝图,以及开放服务文创产品等推广项目。2022年8月25日,郑州博物馆推出第一批精品文物藏品“商代·兽面纹方鼎”原型的数字文化和创意收藏。

所获荣誉 编辑本段

2008年5月18日,郑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6年5月,“天宫追梦——郑州古代科技文物展”,荣获“第十四届国家博物馆十大展览”优胜奖。

追溯文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考古展”,2019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重点推广项目。

显微作品——吉尔伯特精品展在大英博物馆”,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展览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丁琪媛中原——河南古都文明展”赢得202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优秀展览。

2022年5月,“黄河之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荣获2021年河南省优秀展览。

2022年5月,“创造王都——郑州文物基本展”赢得2022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主题展览项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云南省博物馆    下一篇 西藏博物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