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河龙舞
潼河龙舞是长期流布于江苏省泗洪县潼河一带的民间舞龙表演艺术,当地群众称之为龙舞。龙舞也称舞龙,也有称之为舞龙灯,因表演者持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龙的形象源于我国古代图腾,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后衍生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历史渊源 编辑本段
关于龙的史料记载和传说众多,在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各种天相和自然灾害的年代,人们认为龙会行云布雨。春节舞龙,寓意风调雨顺;干旱时舞龙,可以求雨;舞龙到各家,可以消灾驱邪等,因此,龙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信仰。当地百姓常常通过一些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来祷告祈福,龙舞就成了地方传统祭祀舞蹈之一得到广泛传播。
据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在汉代已经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龙舞,在祈雨雪的祭祀活动中,春季舞青龙,夏季舞赤龙或黄龙,秋季舞白龙,冬季舞墨龙;每次舞5—9条龙,龙可长达数丈。经过代代相传,龙舞已不再局限于在祭祀活动中表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闹元宵、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或重大节庆集会活动时表演。龙的制作技艺日益精湛,表演形式也丰富多彩。
潼河地处淮河第三峡——浮山峡的潼河入淮口,西有梁武帝时筑的浮山堰遗址,东有江苏最早的下草湾人类遗址,淮河、潼河、窑河在这里交汇而形成水乡泽国,潼河人常年靠摆渡、捕鱼为生,在风头浪尖上度日,历尽艰险,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崇尚龙,信仰龙,敬奉龙是潼河人世代相传的习俗,玩龙灯,舞大龙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仅具有代表性的母子龙舞在潼河一带流传就有600余年。
元朝末年,淮河流域洪水泛滥,元朝廷忙于战事,水患长期得不到治理,潼河一带的老百姓生活更加艰苦,常常靠天吃饭,民间关于龙的传说也更多,人们认为大小龙一齐舞,能保佑子孙平安,潼河人在长期的祭祀活动中,逐步编创了母子龙舞,并传承至今。
表演特点 编辑本段
潼河龙舞除了传统的表演套路之外,更加注重母子龙之间的互动表演,以一条大龙(即母龙)带12条小龙(即子龙)在锣鼓声中按一定的套路表演,其表演基本内容有:
“母报子”。大龙裹着12条小龙,旋风般入场,大龙作龙宫造型,小龙被围“宫”中。
“子出宫”。随锣鼓节奏的变化,12条小龙依次从“宫”中跃出,排列于大龙两边。
“母子对耍”。大龙居中作“8”字舞龙,左右螺旋跳龙,小龙在两边单侧舞动。
“母子同舞”大龙作鸟式造型,两翼骟动,矮步磨转。小龙齐到中场排列,上下翻飞。
“教子腾飞”。大龙作“卧龙腾越”,小龙依次随大龙腾越。
“群子拥母”。大龙盘柱,原地旋转,小龙围绕大龙反向旋转。
“双展豪情”。大龙舞大立圆,小龙在“大立圆”前场作斜园旋转。
“母子团聚”。大龙曲线造型,小龙分别偎依两边成两个三角形。
“合家欢乐”造型。
全套动作连贯、流畅,加上锣鼓喧染,场面壮观,精彩纷呈,展示了四河舞龙的精华。潼河龙舞的主要作品有《龙腾盛世》、《龙腾大湖》等,此外,在长期的舞龙活动中,潼河艺人还发明了绝招“龙腾空”技术,是在龙杆和龙身的衔接处装弹簧、活销,舞动中按住活销,龙杆和龙身分离,弹簧把龙身弹射升空,所以淮河沿岸有“潼河龙能脱腾云”的说法。不过由于这项发明人潘木匠去世,该项技术已失传,正待发掘。
表演器具 编辑本段
潼河龙舞的表演器具主要有:扎制大龙1条、小龙12条,伴奏锣鼓一套,大、小龙构造分为龙骨、龙衣、龙杆三部分。龙骨用竹、木片制成,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大龙头直径33厘米、长60厘米,龙身为9节,直径约33厘米,龙体总长18米,龙杆高度1.8米。小龙龙头直径是大龙的1/3。龙身长1.2米左右,龙杆高度80厘米。
伴奏锣鼓有大鼓、中鼓、小堂鼓、大锣、手锣、大钹、小钹等。
传承人物 编辑本段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