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睢宁落子舞

睢宁落子舞是江苏苏北地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徐州东部,尤以睢宁县最为盛行。据《明史》和《睢宁县志》记载:落子舞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由威武将军、抗倭名将汤克宽因荣升广东总兵,为感谢皇恩,在下老家门前隆重举行十日大庆,从众多民间艺人中,发现一种“汤家落子”演艺超群,随之收留几位艺人并帮助搭班组社,定居下邳半戈山下。从此,“汤家落子”便在下邳州扎下了根。后经世代有序传承,又由“下邳落子”形成了今日“睢宁落子舞”。


目录

概述介绍 编辑本段

落子舞分文落子和武落子。歌的成分比舞蹈成分重一些,舞的动作幅度小,且表演文雅、细腻。活跃的称为文落子(也叫小架落子),以古邳镇半山村艺人卢修田为代表。舞蹈的成分重一些,且动作幅度大,表演热烈、奔放、粗犷的称为武落子(也叫大架落子),以睢城镇五里堂的艺人刘资侠为代表。
传统落子舞,是由一英俊少年手持花伞领舞,两名白衣少男打莲湘和舞动霸王鞭;两名红衣少女打竹板和耍红撒巾;五名少男少女分别以跑跳步、搓跳步、花梆步等不断变化队形,舞动有序,高潮迭起。充满着浓厚的青春活力与阳刚之气,又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历史溯源 编辑本段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汤庆任中江防总兵,为感皇恩,大庆十日,搭台唱戏,睢人表演的落子舞深受欢迎,汤庆便赐给演出者产业,从此落子舞这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便在睢宁广为流行。古书中这样记载,《落子舞》又称《莲花落》。清人李声震《百戏竹枝词》一书说“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诗曰:“窄裤青衫称细腰,蔚蓝手帕髻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
但是睢宁落子舞的历史,绝不仅仅是有文字可寻的几百年,它可能是几千年,也许更久远。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可以相信:你所看到的每一个落子舞动作,和你所听到的每一段落子舞小调,很可能在久远以前似曾相识,似曾相闻。
所以睢宁人更加相信民间传说中的“落子”,因为它也叫“乐子”,蕴涵着大家快乐的意味。落子是一种走唱式的曲艺艺术,在田边地头,纯朴的睢宁农民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用他们的情爱和真诚,日积月累而共同编织了这种代代传承的艺术。它一直远离世俗的浸染,远离烟尘遮掩下的繁华,在一片片淡淡的飘忽不定的云遮雾绕中,像童话般遥远而神奇。男演员手持霸王鞭,女演员右手持竹板,左手持摺子,打着节奏,边走边唱,或边舞边唱,成为这种艺术的特点。

舞蹈发展 编辑本段

春秋更迭,沧桑变迁。落子舞形式上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传统的舞蹈步伐依然没变,舞者舞姿优美而粗犷,既有轻盈的韵致,又具古朴的风姿。手持花伞领舞的演员欢快自如的虎跳、小翻,让人眼花缭乱。其他演员在跑跳步、花梆步、搓跳步中不断变换队形,寒鸭水、白亮翅、乌龙绞柱、凤凰夺窝等舞蹈动作融入其中,流动着美丽与明澈。
落子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让人尤为感到奇特的还有它用来伴奏的乐器,大锣、二锣、大钹小钹堂鼓等打击乐器和唢呐、笙、笛子,伴随着演员手中的竹板、莲湘随着动作的律动拍打而发出的声音,混合成一种非常质朴、和谐、欢快的乐曲。
虽然听到的落子舞音乐在现代艺术的衡量下,仍然显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但是对于睢宁人来说,落子舞音乐还是那么与众不同。在睢宁,人们还是喜欢伴随着古老的落子音乐,跳动起自己充满活力的身躯,因为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是从他们心里流出来的最生动、最纯粹的表达。
落子带给睢宁人的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像血脉一样能够代代相传的生命力的延续。建国后《落子舞》经过专业、业余歌舞艺术工作者多次挖掘整理,发展编排,使这株来自民间的古老的艺术奇葩从田头场边步入了辉煌的艺术殿堂,既有了“下里巴人”的纯朴,又有了“阳春白雪”的高雅。
1957年,睢宁落子舞参加北京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观后给予高度赞扬并与演员合影留念。1974年睢宁中学张江宁等人排演了9人落子舞,并在江苏省演出中获优秀奖。之后,在徐淮八县巡回演出。经两次加工,编入《全国民间舞蹈集成》。1987年,由徐州市歌舞团和睢宁县文化馆联合改编、排演了3人落子舞,在省会演获二等奖。2001年,由文化馆平等人编排的高作镇文化站9人落子舞,参加江苏省第三届少儿艺术节获铜奖。

舞蹈特色 编辑本段

20世纪70年代初,落子舞出现了舞蹈动作的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和刚柔程度的差别,渐渐形成两派:一派为“武落子”(也称大架落子),把武术和舞蹈结合起来,动作幅度大,粗犷有力,表现得气氛热烈,豪迈奔放;一派为“文落子”(也称小架落子),主要以轻柔快捷的舞蹈,伴有不同的唱词唱腔,表现得文雅细腻,活泼清脆。
“童子军”
一场名为“爱与希望”的慈善晚会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上万名观众目睹了这样一幕:安利公司全球董事长温安洛将一张50万元的支票,捐赠给江苏团省委,他们身后,7名睢宁少年翩翩起舞。
这50万元是团省委“苏北计划”支教志愿者的帮扶资金,鼓励志愿者在支教地各级中小学开展公益项目。在睢宁县梁集镇刘圩小学支教的3名志愿者,申报当地民间舞蹈“落子舞”的保护项目,获得团省委批准,成为“苏北计划”专项资金第一个援助项目。
当晚睢宁刘圩小学7名学生表演的,就是难得一见的睢宁“落子舞”。
且舞且武“落子舞”
刘圩小学校长吴超华从小喜欢“落子舞”,他介绍说,“落子舞”是一种和武术相结合的民间舞蹈,里面有很多武术成分,唱曲和动作都有丰富的套路。“学生们只练习不到两个月,还远远不能展示‘落子舞’的全貌和神韵。”
记者随后采访了睢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顾清。据介绍,睢宁“落子舞”又名“莲花落”,是睢宁农民在田间地头日积月累的产物。因为舞蹈表达了人们的欢快心情,所以又称“乐子”。清人李声震《百戏竹枝词》一书记载:“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并有“霸王鞭舞金钱落”等歌词。
几百年来,“落子舞”在睢宁一代一代传承。1957年,睢宁“落子舞”进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会演,获得二等奖并轰动京城。
2006年,睢宁“落子舞”成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但除了个别专业文艺团体,睢宁“落子舞”仍少有人习练。顾清表示,刘圩小学成立舞蹈队,向小学生传授“落子舞”,是睢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举措。
支教牵线 少儿唱戏
刘圩小学成立“落子舞”舞蹈队,颇有几分戏剧性。
江苏团省委实施志愿者“苏北计划”,支教志愿者超过400名,分布到苏北41个县的各级中小学支教。志愿者们还同时肩负着寻找公益援助项目、召集当地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任务。
3名女大学毕业生带着行李住进刘圩小学,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一天早晨,她们见校长吴超华在练习“落子舞”,听吴校长说起这项民间舞蹈历史由来,感慨舞者渐少,快要失传了。3名志愿者眼前一亮,上网仔细查阅睢宁“落子舞”的资料,并很快上报援助项目申请报告。团省委批复同意实施,传承睢宁“落子舞”成为“苏北计划”专项资金第一个援助项目。刘圩小学在高年级选拔18名学生,聘请专业教师传授“落子舞”。一个多月后,学生们已经跳得有模有样。上月27日,舞蹈队前往南京作汇报演出,获得团省委和安利公司的一致肯定。5万元扶助资金随后到位,由支教志愿者负责监管。
标准的舞蹈教室就要有了,睢宁县“落子舞”传习所的牌子就要挂起来了,睢宁“落子舞”这朵曾经盛开在苏北民间的奇葩,又一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留左吹打乐    下一篇 男欢女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