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南通板鹞风筝

南通板鹞风筝(风筝制作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分布区域主要包括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和通州区,是我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风筝品种。南通板鹞风筝起源于北宋年间,因其造型如同一块平板而得名。其造型分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多种,以六角形居多。也有由多个六角形组成的“七联星”“九联星”“十九联星”等。

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具有用料考究、工艺精准、整体协调的功能和驭风性能优越等特点。骨架选材多用江南笔竹或本地上乘老竹,文火烤直,砂纸抛光,罩以清漆,以防虫蛀。选择气候干燥的晴天扎制,上下左右对称;风筝面选用富有韧性的纸张、棉布、丝绸之材平实裱糊。装饰图案多为工笔画彩,内容有“八仙过海”“凤戏牡丹”“三国故事”等,常用色彩为红、黑、青、紫,也有贴金者,以造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哨口是南通板鹞风筝的最大特色,筒型者称“哨”,球型者称“口”,多者达数千。哨口由“哨面”“哨筒”两个部分组成。哨面通常用竹片、质地松脆的木片雕制。“哨”,旧时多用竹筒内膜、鹅毛管制成,近代也有用纸铂、胶片卷制。“口”,通常用葫芦、果壳(白果壳、板栗壳、桂园壳等)或用蚕茧浸泡桐油后制成,轻巧而脆硬,音质圆润响亮。哨口之间要距离匀称,竖看、横看、斜看都成“行”,哨口间用线捆扎,前后上下左右“六点固定”,纵横交错,呈琴弦布局,风筝上天之后,哨口“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扬抑”,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

目录

概况介绍 编辑本段

板鹞风筝是江苏省南通市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北宋年间。中国风筝素有北鸢南鹞之称,南通板鹞风筝是南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因其造型如一平板而得名。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等工艺于一体,放上天,“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故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

历史起源 编辑本段

中国是风筝历史最为古老悠久的国家之一。风筝是由劳动人民发明的,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风筝起源于先秦时代,墨子把人奇绝大胆的想象变成了现实。《韩非子》上说“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为纪念这个伟大的发明,今天人们用电脑动画的形式重现了墨子制木鸢的传说故事。木鸢就是今天风筝的祖先。在我国古代,木鸢一直是战争时通讯和侦察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做战争进攻的武器。这不能不说是又一个创造。随着时代的进步,造纸术的发明,使木鸢很快被加工轻巧的纸鸢所代替。而后五代十国的李邺以竹为笛,使风入竹,放于空中如鸣筝,故名曰风筝。我国的风筝种类繁多,一般按风筝的结构和形状来划分,可分为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板式风筝、串式风筝、立体风筝等等。我国“南鹞北鸢”两大流派的风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北鸢指的是我国北方的风筝,多为造型风筝、南鹞是指我国南方的板子类风筝。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介绍南方风筝中最负盛名的南通板鹞风筝。
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盛产板鹞,为全国绝无仅有。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连星式南通风筝。古人在纸上以竹丝为弦,风吹有声,如筝鸣响,故取名风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风筝世界中,形声兼备的南通哨口板鹞是难得的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这种“六角”大的有几米高,上面装有几百只大小不同的“口”、“哨”,放上天去这些口、哨发出不同的高低音,像一支大型乐队在空中合奏,声音可传到几里之外,十分雄伟。
南通位于黄海之滨,长江之北,古人谓之“南江北海西头”。原为沙洲,后沙滩与陆地相连,有着大片平坦的沙滩,为放风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年从农历正月直到清明,都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当地的俗谚说:“鹞子口声急,明朝雨打壁、鹞子满天飞,家家有得收”。可见放风筝活动早就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放风筝的人多了,自然做风筝的人就多了,风筝也就越做越精美了。南通就有一大批精于扎制板鹞的民间工艺师。
风筝看起来漂亮,放起来潇洒,但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制作一个风筝要十几道工序,与北方风筝不同,南方哨口风筝在制作上除了扎、糊、绘、放四个工艺流程外,还多了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艺——雕刻哨口。
板鹞风筝的扎制工艺要求颇高,首先选择质地坚实、弹性好的江南毛竹或本地上乘的老竹来扎制骨架,粗细长短随风筝的大小而定,一般都在晴天干燥的日子扎制,这样便于让扎绳收紧。最早的板鹞风筝出现在北宋时期。就这样,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板鹞风筝从正方形、长方形发展为六角形、八角形相联的七星、十九星等不同大小的组合。无论形状怎样变化,竹子始终是主要材料。
板鹞风筝的绘画和北方风筝基本相似,都是先白描后彩绘的工笔绘画。在内容上,北方多注重动物,尤其是飞禽,而南方多注重人物,大多是采自民间故事。板鹞风筝上画得最多的是八仙过海图,取其富贵吉祥的寓意。绘好的绸布按风筝的大小骨架粘合,在粘合时,早期的风筝都是采用针线缝制。但由于板鹞风筝正面挂了很多哨口,放飞时,针线缝合的板鹞布面容易裂开。现今已改用胶水和胶带粘连,更加省力省时,也利于拆卸。
南通板鹞风筝最大的特色就是这一排排的哨口,这里的“哨”和“口”是分开来讲的。小的“哨”在风筝的最上边,大的“口”在风筝的最下面,大的哨口是整个风筝里的重低音,一般是由葫芦制成。制作时,根据哨口盖面的大小,切出葫芦的口径大小。通过打磨、浸泡后上漆晾干。
竹哨是哨口中音色最为清脆明亮的,它是通过老艺人一刀一刀加工出来的。竹子削得越薄,音色就越亮。一般板鹞风筝上的竹哨口,以三个大小不同的哨口合为一组,称为连哨。竹哨的大小是根据竹子的粗细来定的。再根据高低音的不同,挂制在风筝上。能让哨口发出声响的,是雕工相当精细的哨口盖面。盖面是根据哨口的种类来决定所采用材料的,一般小哨口、竹哨口都是用竹子雕刻的盖面,大型的葫芦哨口就用南通当地产的季节树来做原材料,因为它质地轻,不容易变形。
雕刻好的哨口,经过试音,区分高中低音,由上至下排列在鹞面上,有的鹞面可装有数十个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飞时,其响声明朗,音调悠长、音量巨大,震空齐鸣。
板鹞风筝由于装载一整套音响设备,有一定的重量,因而入飞时对风力有一定的要求,大型板鹞要六级以上风力,小型板鹞也需要五级风力才能稳定升空并发出悦耳音响,而对放飞的人来说必然要耗费一番气力。
板鹞风筝和北方风筝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板鹞风筝缀有两条起平衡作用的尾巴。
作为中国风筝四大产地之一的南通,风筝在这里曾有过灿烂的历史,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它已深深地打上了南通的地方印记,从单一的六角板鹞到现今的七连星、十九连星板鹞,无不反映了人们对它的不断改进和深切喜爱。
今天,一切传统的民俗与娱乐都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有意思的是人们对风筝的兴趣并没有减退,风筝悠悠荡荡地飞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那鼓荡在天际的哨音,仿佛是历史在风中久久回响,人类的一切愿望,总是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平常生活中,风筝就是我们放飞的理想与愿望,它把人们的美好梦想带上蓝天,载到天际,人们的目光和心愿都随同它一起放飞、升腾、飞向天际、飞向未来。

典故传说 编辑本段

南通风筝
南通风筝
风筝,中国北方称“纸鸢”,南方称“鹞子”。“风筝”这个名字,大约始于五代(公元907——960年)据明代郎瑛《询匈录》记载,五代a有位叫李邺的,在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发出象“筝”一样的声音,故名之为“风筝”。
风筝是怎样发明的?有人说是我们的祖先受到风吹斗、树叶的启发,有人说是受帆或帐篷的启发,也有人说是受了飞鸟的启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最早的风筝出现在中国,却是国际风筝界一致的公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墨翟(公元前 468-376年)居鲁山(今山东潍坊青州西南部一带)时曾“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风筝,别具匠心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后来,墨翟把制造木的方法传给他的学生公输班(又称鲁般鲁班),公输班又加以改进,用竹 为材料制成“竹鹊”,能在空中飞三日之久。公输班还曾“制木鸢以窥宋城”,把风筝用于军事。早期的风筝还被用于传远消息、测量风力等。据<<独异志>>记载,太清 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被叛军侯景困在南京附近的台城,简女献计作纸鸢藏诏于中,飞空传书,以谋援军,因风筝被敌方射下来而不果。
风筝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大约从唐代开始。公元713年,唐玄军李隆基曾在山东蓬莱宫宜春院观看“八仙过海”风筝的放飞。宋代的<<宣和风筝谱>>有多处记载着帝王贵族玩赏风筝的情况。由于造纸述的出现,风筝改用纸糊,大大降低了费用,很快传入民间。此后,随着国际交往,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恰如一位外国风筝专家所说的:“中国人民在两千年前就发明了风筝,这是举世公认的。风筝引起人类飞向天空的遐想,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飞机的发明。”时代的进步使得风筝的作用也随着发生的变化。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经有过多次的转换,其最初的功能据说是用于军事,许多历史资料中都曾提到:汉将韩信曾将风筝放飞到空中,根据风筝的放飞线长度来计算到未央宫的距离之事。在史书中曾经记载过,公元559年,齐文宣帝下令让囚犯乘坐风筝,从八丈(大约26米高,今残台高12米)高的金风台上向下飞行,能够飞出城的便可赦其死罪。被囚禁者急欲求生,“各乘纸鸱以飞”。结果,中有一个叫黄头的死囚乘风筝滑翔成功,安然飘到城外一个叫紫陌的地方,但后来又被捕,饿死在狱中(见《北史 卷十九 献文六王传》)。
据此传说可以推测,唐代前的风筝可能多为尺寸比较大的风筝,可以进行载人飞行,成功与否另当别论,只能推测放飞的技术已经成熟。 〈新唐书 田悦传〉又记,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将张丕被叛军田悦的军队困在临名,情况危急,张丕“急以纸为风鸢”,其上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风鸢升空后“高百丈,过悦营上”,田悦命善射者射之,竟不能及,求救书终于由风筝送达援军,因而解围。到了唐代中期,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能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使得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开始使用纸张。风筝走向民间,风筝的类型也多了起来。中唐诗人元稹(公元779-831年在他的咏物诗有鸟二十章 纸鸢〉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有关全文详见参阅风筝诗词栏目)。其他一些诗人也在唐诗中多次写有咏风筝诗词。通过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的风筝活动情况。
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宋徽宗便是一位风筝的热心倡导者。他除了自已在宫中放飞风筝外,据说还曾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因有文人的参加,象形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风筝已成为儿童们的普通玩具。小儿竞放风筝已成为春天郊外的一景。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使制作风筝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另外还出现了一种专门放风筝的职业人”赶趁人”。在当时,许多画家也乐意取放风筝的题材入画。宋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郭忠恕的画很受人们的欢迎。
而到了明清时期,风筝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由于年代距今不是太远,有不少的文献资料有关于风筝的记载。明清时期的风筝无论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放飞技艺上都比从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明清风筝的装饰手法上也较过去丰富。风筝和各种民间工艺开始有机地结合起来。当时的年画作坊还用木版年画来印刷风筝纸,民用纸扎艺人所用的装饰手法和材料也多样化起来:有贴纸、纸塑浮雕、剪纸、描金银、加纸花等。在音响装置上也有发展,除过去的响弓外,“又以竹芦贴簧,缚鹞子之背,因风气播响,曰‘鹞鞭’”,在沿海一带,还有用葫芦、白果壳做成哨子,个数、大小不一地装在风筝 上,发音雄浑,周围几里均能听到。明清时代,许多文学家、画家还以风筝为题材,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佳作。明代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晚年时画了许多风筝画,并题了许多风筝画诗,据后人统计有30多首。在杨家埠和杨柳青年画中也有以放风筝为题材的。当时,许多文人也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朋友,并认为这是件极风雅的一事。这其中以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琴最具代表。他在其作品〈南鹞北鸢考工志〉对风筝进行了极为详尽的介绍,据传在这部书中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制技法。
近代,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风筝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开始普及,国内外的风筝比赛促进了风筝这项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入到这项活动家中来。

艺术风格 编辑本段

南通风筝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简朴的造型、高低音交响的哨笛装置和富丽典雅的工笔彩绘。南通风筝的基本样式可以分为"板鹞式"与"活鹞"。南通风筝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音响装置,在风筝上,成排成行的装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哨笛,数目从一百到三百只不等。南通风筝被称为"空中交响乐"。

艺术特色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许多人常用板子式、带音响,画品多彩,平面多姿,高大魁梧,集体放飞等语言去介绍南通风筝(俗名鹞子)。这,无疑是对的。南通风筝其文化特色是什么呢?这次几个月的学习,我有了初步的理解。制作者的情趣、放飞者的兴趣、观赏者的乐趣,决定了风筝文化关键基因。因为这是人化物质的体现。从制作程序说:取料精细、绘画多彩、雕刻技艺相融、扎糊绷、敦葫隆的知识讲究,引线、尾裆的定位定量,无不与文化属性范畴密切相联。鹞子挂在室内,放在空中,都是静态美,空中美的享受。尤其是葫隆在风力作用下,发出浑厚、或清脆、或婉转的韵律规则的美妙哨音,令人心旷神怡,放风筝既是四肢肌体活动,也是心理陶冶。因此,风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结论是完全有依据的。
从文化的分类说,风筝文化可列入体育文化,因为体育文化包括体育观念、体育思想、体育理论科学、体育精神、体育艺术、体育道德、体育法规、体育风尚。风筝文化的出生地是民间,风筝文化根在民间,又可称之“民俗体育文化”。
风筝和放风筝活动有两个不同的含意。但它们都属于大文化范畴,又超越了这个范畴。因为,这已发展成为外事交往、经济交流的媒介和桥梁、纽带。
从历史资料看,风筝在我国古代常被作为一种工具——首先,用于军事。后来作为游戏娱乐的工具。明代以后,又成为科学研究的工具。接着,人们又发现了放风筝的医疗保健功能。在历史进程中,风筝和放风筝活动不断地发展和升华,它的属性不仅表现在以上种种。
风筝的本质特性是收藏性、体育性、媒介性。非本质属性具有艺术性、装饰性、礼品性、广告性。从风筝和放风筝活动横向坐标,纵向坐标思考都无疑地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地域性
地域性明显是南通风筝文化的首要特征。从风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风属于海风,濒临江海的风量,风速、风力相对匀称,对风筝上天后平衡性、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在“和风”的等级时,即4级风时就可放小鹞子了。也就是每秒风速在5.8米至7.3米时,小树头有所晃动、纸片丢下可看出风飘扬的方向,风标开始工作。这些优势是山风、谷风、陆风、山谷风所不能及的。从制作风筝形状也有明显的地域性。如一带喜造型鹞,从如东掘港到通州李港,一般喜欢放六角鹞和七星鹞。从装置葫芦看也有明显的地域区分,石港、刘桥、海安一带喜欢竖排,而港闸一带习惯于下面一对啜子、一只大嗡声、上方几板葫芦不等。从“葫芦”、“葫隆”、“哨子”的名称也有地域差异,有的统称“哨口”,有的地方把“葫隆”、“哨子”区分开来称,用竹筒做身的叫“哨子”,用“葫芦”做身子的称“葫隆”。再如对“葫隆”的名称,有的称“葫咙”等。人们的喜爱是形成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另外,风筝文化根生土长,与当时、当地的各种密切契合。什么格调,都有浓郁的乡土味,对于当时当地的个人具有十分亲切的感觉,但不易超越提升,更有排他的劣根性。
复合性
复合性是南通风筝文化又一种突出表现。有人曾把风筝概括为多元的艺术娱乐品,集美术、音乐、雕刻于一体。集体参与的健身操,放风筝至少2人,多至10多人。很讲协同一致,如同接力赛,任何一个动作都要保证到位。中(送上天)的定位偏移,影响头把的运作;尾巴人跑速慢、耐力小,会前功尽弃;或者那一位拉者跌了,会影响升空。劳心结合,智力、体力并用才算得上真正好的风筝玩者。不少人文化不高,但放鹞子、扎鹞子都非常精巧,玩风筝不是只拼体力,还要靠智慧。
多利性
多利性是南通风筝文化功能性特征。个人放鹞子,可强身健体。集体放鹞子,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制作中扎、绘、雕、绷(糊)可炼技艺。家住唐闸公园二村的一名孙姓师傅,退休后就喜欢坐桌子(赌钱),爱上放风筝、扎风筝后告别了纸牌,爱人也支持他,家庭和睦了。闸西乡新闸村严汉钧,退休后,一度患了冠心病,爱上放风筝,放飞心情,高血压恢复到正常,冠心病也好了。他还带动周边邻居家几个贪玩游戏机的小学生放鹞子,村民都说“放鹞子好处真多”。学田幼儿园、二中风筝走进课堂,学生参与制作放飞,劳技结合,脑体结合对开启智力起了积极作用,家长们非常高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下一篇 秦淮灯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