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
泰山(汉语拼音:tài shān;英语:Mount Taishan),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和济南市境内,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全体会议正式接纳为自然文化遗产,总面积24200公顷。泰山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泰山自古以来与其它四座名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合称“五岳”,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
泰山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N(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是中国游览历史最悠久的名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是有记载最早的游人。泰山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品质。泰山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泰山山体高大,形象雄伟。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蕴藏着奇、险、秀、幽、奥、旷等自然景观特点。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 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仅在泰山的中轴线上就现存有各种石刻1800余处。泰山岱庙天贶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在灵岩寺还有40尊宋代的罗汉塑像,造型突出个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艺和艺术表现力。
泰山文化 编辑本段
泰山,自古就有“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大多都有着“恋山”的“情结”,这是世界性的。登山即登天。人们无不期望通过登山的途径,实现潜意识里登天的心灵诉求和美好憧憬。然而,一座大山与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同步,却是罕见的。《史记》中就有七十二王封禅泰山的史传。远古时期的神农氏、炎帝、黄帝、尧、舜、禹等,无不来泰山祭祀天地。
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说:舜在春季的二月登上泰山,在山巅烧火祭祀,这是一个王者成功后取得最高祭祀权的标志,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在封建社会里,大凡帝王都会自命为“天子”,是受命于天的。而要祭天,最庄严、最神圣的仪式,就是到泰山去封禅,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泰山是最高最大的山,是万物始生之地。
秦始皇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王。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泰山封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则把封禅作为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的第一要务,前后八次登封泰山。汉文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清乾隆等,都以不同的形式祭祀过泰山。
泰山封禅意味着受命于天,昭示着国家统一,彰显着国泰民安,因此,历代帝王莫不竞相效仿。泰山封禅这一“旷世大典”,在中国执着的演绎了数千年。 由此,也就形成了泰山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封禅祭祀文化,或曰帝王文化。
“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孔子一次登高望远的经历。泰山是精神和文艺的源泉。诗圣杜甫,正是以一首《望岳》,跻身于唐诗之顶峰。“一览众山小”,成为仁者乐山的绝唱。而诗仙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千古佳句,则给泰山平添了智者乐水的空灵。
泰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佛教东来,泰山是最早接受佛教的名山之一。有人说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三大精神支柱。那么可以说,在泰山,佛道同宫,儒释相依,“三教合一,合而不同”达到了极致。
普照禅寺的高僧元玉,以“三教一理”的现身说法,曾为前来泰山祭祀的清代康熙皇帝讲经论道。
登泰山,保平安。平安,是泰山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在泰山文化的语境中,平安是一个关键词。在泰山的信仰里,最普遍、最虔诚的则是平安信仰。
泰山神——东岳大帝是神界的王者。他诠释着生死的真谛,被历代帝王所崇奉,称为“天齐仁圣帝”。
碧霞元君,是人们生活的保护神,人们亲切的称她为“泰山老奶奶”,只要有所祈求,她就会像老人一样呵护着人们。让人们心灵得到净化,生活充满信心,生命更具意义。
“泰山石敢当”,也是泰山信仰中所特有的一位神祗。成为“登泰山、保平安”这一理念的进一步物化和延伸。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文化。从泰城通天街到泰山极顶,这条长达十几公里的南北中轴线上,古建筑星罗棋布,从山下到山上,110余处的宫、观、祠、亭、坊、楼、阁、塔、桥等各式建筑,让人们坚贞不渝的营造了上千年。这不仅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绝无仅有,同时也被称为世界文明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山下的岱庙,是中国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宋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海内三大宫殿式建筑。而天贶殿千年的历史,则是其他两大宫殿所望尘莫及的。如果说太和殿象征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大成殿象征的是经世安邦的儒学,那么,天贶殿象征的则是上苍对国泰民安的赐予和佑护。
山上的碧霞祠,铜的世界,铁的王国,是中国高山建筑的典范。
石刻,是文化的艺术,也是艺术的文化。泰山是一座石刻艺术宝库,泰山上镌刻着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泰山现有刻石2200余处,从秦代延续至今,无论时间的跨度还是书法艺术的流变,堪称中外首屈一指的天然书法博物馆。2006年,泰山被评为中国书法第一山。
秦代的泰山刻石,是中国“书同文”的见证,被视为稀世之宝。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双束碑》,两石并立,寓意高宗与武则天共掌天下,碑文中还有武则天自己创造的文字。被称为“碑中一绝”。唐玄宗的《纪泰山铭》刻石,以其巨大的形制,成为中国最大的帝王摩崖刻石。经石峪的北齐摩崖刻石,是我们所知的中国最大的佛教经典刻石。被金石学家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泰山现有上百年的古树名木近2万株,其中有23株古树名木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它们都是泰山重要的生态文物。汉柏,为汉武帝封禅泰山时所植。连理柏,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悠悠千载,生生相依,自是忠贞不渝。“五大夫”松,是秦始皇封禅泰山时,给这组松树的封号。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竟感恩戴德于这一组松树。望人松,已是泰山的标志性景观。同样见证着历代帝王的来来去去,迎送着不同时代数以亿计的登山者。
旅游线路 编辑本段
泰山中路
红门游览线,是古今最主要的登山旅游路线,是历朝皇帝的登山御道。沿途林荫夹道,石阶盘旋,峰峦竟秀,泉溪争流,自然景观雄奇秀美,古迹众多,共计有古寺庙8处,碑碣200多块,摩崖刻石300多处,传统文化韵味浓郁。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及黎民百姓上泰山,多是从中路开始攀登的,因此中路有“登天景区”之称。又因为这条道路景色深幽,所以也被称为泰山的“幽区”。
沿途景点主要有:岱宗坊、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革命烈士纪念碑、风月无边刻石、三官庙、斗母宫、元君庙、经石峪、奉安纪念碑、回马岭、中天门、云步桥、五大夫松、望人松、朝阳洞、十八盘、升仙坊、南天门等。
岱庙 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今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观赏植物292种。建国后,曾为泰山管理机构驻地,今为泰安市博物馆。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宗坊 位于岱宗大街北侧的红门路南首,为登泰山的起点。明隆庆年间始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为四柱三门式石坊,造型粗犷、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有标志导向作用。坊前分立《重修岱宗坊记》和《重修泰山记》碑。
天贶殿 是岱庙的主体建筑,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宫殿。位于岱庙中轴线的中后部,始建于北宋,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天贶”即天赐的意思。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大殿面阔9间,进深5间,通高22.3米,为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殿正中祀泰山神,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与此相对的明间大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陈列清代铜五供一套及铜缶、铜釜等。大殿殿前露台高筑,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露台南侧台上一石卓然中立,名扶桑石,俗称迷糊石。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正阳门 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正阳门始建于宋,毁于二十世纪中叶,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进入正阳门,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有81个铁制馒钉,有铺首,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正阳门高8.6米,上面的五凤楼高11米,共5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檐下斗拱出三翘四,墨线大点金彩绘,额枋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正阳门两旁置有东、西掖门。
关帝庙 位于泰山盘道起点,坐北朝南,创建年代无考,里面供奉着关公,现在庙里的建筑是明清时期山西商人捐资修建的。明清时泰城的盐商和当铺大部分人是山西人,与关公是同乡,便把关羽奉为福气之神,并常在这里聚会祭祀,所以这里又叫做“山西会馆”。庙门前影壁上的“神威巨镇”四个大字,是清乾隆登泰山时题书的。关帝庙内古树繁茂,从正殿右侧进入后院,有一株古柏,其形态奇特,树体的主干、枝干都是扭曲生长的,在树体的主干处又分出三大枝干。树干高仅0.8米,而直径达1.1米,三股枝杈扭曲盘旋而上,盘曲叠密,就像是蟠卧的虬龙,给人以古拔挺秀的感觉。这株“汉柏第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
红门宫 位于“孔子登临处”石坊北。其地东临中溪,西依大藏岭,因岭上有丹壁如门而得名。红门宫创建无考,明天启六年(1626年)重修。它以盘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院,并以飞云阁跨路相连,拱形门洞上题“红门”两大字。西院为道观,宫门额题“红门宫”,祀泰山女神,为碧霞元君中庙。东院为“弥勒院”,供奉弥勒佛。
万仙楼 位于红门宫北,为跨道阁楼式建筑,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始建,旧称“望仙楼”。原祀王母,配以列仙,后改祀碧霞元君。北向门洞额题“谢恩处”,相传旧时帝王登泰山,地方官员送驾于此,帝令回府,群官谢恩。又传朝山香客返回至此,叩谢泰山老母保佑平安。楼四周镶有明清善男信女朝山的题名碑63块,楼东南侧有“隐真洞”。
斗母宫 位于万仙楼北,古名“龙泉观”。创建时间无考,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建后更今名。原为道教宫观,至清康熙初年改为尼姑住持。宫内殿阁亭廊几十间,分别座落在三进院落之中,布局疏密得宜,建筑深秀庄严。东有“听泉山房”三间,可观赏中溪的“三潭叠瀑”。这里,重峦深涧,风景如画红墙碧瓦,古朴典雅,山能醉人,泉以涤心,古刹钟声,幽雅动人,自古便是听泉、观瀑、品茗、赏景的胜地。
孔子登临处 位于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文雅端庄,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始建。柱联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年间济南府同治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的“天阶”坊。
一天门 位于泰山中路盘路起始处,是一座跨道而建的双柱单门式石坊。创建于明代,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山东巡抚李树德重建。坊两侧分立明隆庆年间钦差监兑户部员外郎杨可大题“天下奇观”碑、嘉靖年间登州府通判孙价书“盘路起工处”碑。
壶天阁 位于斗母宫北,是一座跨路阁楼式建筑,始建于明代,原名升仙阁,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拓建后更今名,盖因道家称仙境为“壶天”而得名。清嘉庆间泰安知府廷璐于阁上题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门洞上双柏横生,盘结向上,奇伟壮观。
经石峪 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有岔路盘道相通,过漱玉桥、高山流水亭、神聆桥即至。峪中有缓坡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
回马岭 位于壶天阁西北侧,是一座跨盘道而建的双柱单门式石坊。坊始建时代无考,1937年重修。回马岭之名,初见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双束碑》中。坊后盘路陡绝,梯云御风,行使险要。“回马岭”三字,意即骑马上山,至此岭路陡绝,马不能再上,只好回马,足见这里重峦叠嶂,峰回路转,陡峭难行之状。
中天门 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中天门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泰山古时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庙祀黑虎神,现庙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东为仿古茶楼,西南为中溪宾馆,西北为中天门索道站。中天门位于黄岘岭脊背之上,海拔847米。
快活三里 在中天门北,又名快活山。登山至此,忽逢坦途,青山四围,下临绝涧,气爽景幽,从山下艰难地攀登到此,游客已经非常疲劳,忽逢坦途,会产生一种“快活似神仙”的感觉。南侧有名泉,武中奇题“玉液泉”,水甚甘冽,《泰山药物志》 将其列为泰山十二大名药之一。
青帝宫 位于泰山玉皇顶西南,西靠神憩宫,东接上玉皇顶的盘道,是青帝广生帝君的上庙。创建无考,明清重修,建国前毁。青帝即太昊伏羲,古代神话人物之一,道教尊奉为神。传说青帝主万物发生,位属东方,故祀于泰山。此庙坐北朝南,为二进式庙宇,平面呈方形,由庙门、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
瞻鲁台 在日观峰南侧,石梁突兀,平展如台,台上有巨石,上刻“瞻鲁台”三大字,寓意在此可远瞻鲁国曲阜。石台三面陡峭如削,壁立千尺,立此下望,令人眩目。此处又称“舍身崖”,因旧时常有人于此为父母求福而投崖舍身而得名。明万历初年,山东巡抚何起鸣在崖前筑石栏阻拦,遂更名“爱身崖”。
唐摩崖 在玉皇顶盘路东侧,有峰峦绝壁如削,俗称“大观峰”,也叫“弥高岩”。上刻唐玄宗御制《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碑,高13.3米,宽5.7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碑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摩崖碑上刻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个字,是唐玄宗东封泰山歌功颂德的纪事碑,曾多次贴金。
天街 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现在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当时的一些店铺老板用实物作为招牌,如“棒槌”、“木碗”、“鹦鹉”等。天街石坊向东路北,为乾隆行宫及唐代文学家苏源明读书处旧址。街北侧均为以后改建的仿古建筑,街南面筑起了一条长长的石栏,游客凭栏可远眺中天胜景,泰城夜色。
玉皇顶 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庙古称太清宫、玉皇观。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碧霞祠 位于岱顶,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初名昭真祠,金代改称昭真观,明代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年间(1736-1795)改为今名。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整组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宛若天上宫阙。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铜瓦覆顶,东西配殿铁瓦覆盖,是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
南天门 又名三天门,恰处于石壁谷的上口,海拔1460米,形势险要,位于整个登山盘道中轴线的上端。每当山间云雾出没、变幻无穷的时候,天门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十八盘似天梯倒挂,衬托的泰山主峰更加雄伟壮丽。南天门创建于元代初年,岱庙主持道士张志纯集资创建。它是城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上筑摩空阁三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门洞两侧有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绝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南天门的建筑特色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的典范,人工借自然之势,自然借人工之力,实在是匠心独运。
升仙坊 全石结构,创建年代不详,此处北上150米即为南天门,共有石阶约480级,十分陡峭,其盘道被称作紧十八盘,是登泰山的最为艰难处。您在此感到上临岱顶天庭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在此小憩,回视山下,会有腾身云霄之感。举首仰望,南天门近在眼前,奋力攀登,岱顶在望。在这里您也许悟出了人生的自我实现,就如登泰山一样,所得到是精神上的升华。
月观峰 位于南天门西,与日观峰东西对峙而名。古人言可在此望越国,故又称越观峰。天晴气朗时,夜晚可观济南万家灯火,俗称望府山。山顶有月观亭;山阳为泰山索道南天门站,过天桥有路与南天门相通;山阴有两石对立如门,称西天门。明万历年间林古度在石门上题“西阙”。钟惺在《登泰山记》中颂道:“岱之为天门者三 ,西天门者石自门焉,真天门也。”
五岳独尊 “五岳独尊”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海拔1532米。历经百年沧桑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的,所谓宗室,也就是王室的子孙,皇帝的亲戚,所以说,当年题写五岳独尊四个字的人叫爱新觉罗玉构!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x42厘米。在其左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从2004年11月起,泰山景区对“五岳独尊”景观石群进行保护整修。
无字碑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有关此碑,人们曾作多种推测。明、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又有人提出另一种推测,认为此碑原本是有字碑,后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原有的文字被风化剥落殆尽,以致成了无学碑。但这一看法也有问题。从现存的无字碑看,风化的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它在宋代已被称为无字碑,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一百四十六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又有人推测,此碑很可能是汉武帝所立。
舍身崖 在日观峰南,沿小盘路经过一线天,便是舍身崖。它三面陡峭,下临深渊,旧时常有愚民为救治父母病灾,便祈求神灵,跳崖以身相许。明万历初年巡抚何起鸣在崖侧筑墙阻拦,更名为爱身崖。清代康熙年间泰安州知事张奇逄建围墙,并派更夫守护。1965年顺崖畔建石栏防护。崖上有巨石突兀,高约3.3米,石旁大书“瞻鲁台”,俗称幡杆石。相传孔子曾登此瞻望鲁都曲阜。石上有1983年赵朴初题“造化钟神秀”、周而复题“烟横云倚”等刻。台东北有平坦巨石临悬崖,称可止台,上有宋代政和年间题名。
望吴圣迹 在天街的东首路北有石坊,额称“望吴圣迹”;坊后是孔子庙,庙后是孔子崖。
孔子庙 位于泰山天街东端北侧。庙南有“望吴圣迹”石坊,坊双柱单门。因传孔子在此处望见吴国都城外的白马而得名。《岱览》记载,孔子庙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庙貌残圮,仅存庙门。庙门两侧楹联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1993年在原址上进行了修复,庙貌焕然一新。
丈人峰 在玉皇顶西北,因状如老翁伛偻而名。古时尊称老人为丈人,又加附近有数块俊秀小石,所以又有“老翁弄孙”之称。自古至今人们对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丈人丈母”或“泰山泰水”,主要是根据《汉书·郊祀志》中的“大山川有岳山,小山川有岳婿山”演变而来。《酉阳杂俎》上说:玄宗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他的女婿郑镒原本是个九品官,封禅后升为五品。玄宗见郑镒官位腾飞,很是奇怪,就问郑镒,郑镒无词以对。一旁的黄幡绰就说:此泰山之力也。一语双关,玄宗默许了。所以自唐代开始,“泰山”、“岳父”便成为妻父的专称了,“丈人”也由原来泛指老人而演变成妻父了。丈人峰上有:天下第一山、凌霄峻极、中天独立、东柱第一灵区等刻石;1990年又刻上了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先生书写的“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峰上还有乾隆皇帝的诗刻:“丈人五岳自青城(今四川灌县东南),岱顶何来假借名。却是世人知此惯,谁因杜老句详评。”
云步桥 在快活三里北首的云步桥,原来是木桥,叫雪花桥,民国年间改建石桥。这里林木茂盛山谷深幽,常为云雾笼罩,因此杨承训题名“云步桥”。桥北有大沟而面临着断崖,石壁挺立如刀削一样。崖上的石坪平坦宽敞,传说宋真宗曾在这里小住,故名御帐坪,今仅有柱窝尚存。岱顶下众多溪流奔流而来,形成飞瀑下泻,溅珠迸翠,化雾生云,蔚为壮观,故又名飞瀑岩、天河、护驾泉。崖上有“红桥飞瀑”、“霖雨苍生”、“河山元脉”、“太古清音”等题刻。明代陈凤梧也曾在此赋诗一首:“百丈崖高锁云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苍水佩悬云片片,珠帘洞织月娟娟。晚山倒着肩舆下,回看斜阳景更艳。” 桥东有一座亭,观瀑亭,又名酌泉亭,是清末泰安知县所建。北侧刻着一副对联:“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桥周围有“月色泉声”、“云步跻天”、“绝飞流”、“耸壑昂霄”、“气象岩岩”等题刻50余处,真、草、隶、篆,体法各一,琳琅满目。
五大夫松 位于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盘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额题“五大夫松”。坊西有古松,又称“秦松”,“秦松挺秀”为泰安八景之一。
朝阳洞 位于五松亭北侧。是一个天然石洞,洞口向阳,故名“朝阳洞”。洞深广如屋,顶壁凝露垂珠,宛若石乳,俨然神宅仙窟,内祀线刻碧霞元君像,终日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东北为“御风岩”,上刻清乾隆帝《朝阳洞》诗,俗称“万丈碑”,又名“清摩崖碑”,字径1米,是泰山大字摩崖石刻之最。
对松山 位于朝阳洞北。双峰对峙,古松万株,苍翠蓊郁,层层叠叠,又名万松山、松海。云出其间,天风莽荡,虬舞龙吟,松涛大作,堪称奇观。李白有“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的诗句。乾隆则称“岱宗穷佳处,对松真绝奇”。
望人松 是泰山标志之一,傲岸兀立于五松亭外的悬崖之上。松高8米,冠幅巨大。有一长枝下垂,伸向盘路,犹如含情脉脉的少女,挥动手臂向游人致意,表示欢迎,故又名“迎客松”,树冠若华盖,枝繁叶茂,大有凌空欲飞之势。虽已历经五百多个春秋,如今仍生机盎然,堪称岱岳奇观。
十八盘 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坊址东为大龙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前为新盘口。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顺龙峪上源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登岱顶者上下甚为方便。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典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仰视天门,盘路陡绝,似云梯倒挂。石壁谷两侧有“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刻。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岩悬空,侧影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泰山有3个“十八”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石悬空,侧影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
泰山西路
天外村—中天门,是登泰山的另一条路,它的起点是天外村广场。从这里出发游人主要是乘坐旅游车抵达中天门,约15公里。沿途有龙潭水库、白龙池、黑龙潭、竹林寺、无极庙、天胜寨、扇子崖、龙角峰、傲徕峰、黄溪河水库等景点。游人乘车到此尤觉视野开阔,景色宜人,心旷神怡,因而这一景区又被成为泰山的“旷区”。
黑龙潭 在东百丈崖下面有一自然石穴,深广数丈,名黑龙潭。由于山水常年冲激,口小腹大,形同坛子,故名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潭上一桥凌空飞架,宛若长虹。夏秋水大之际,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桥下挂起千尺素练,直达黑龙潭,称为“龙潭飞瀑”,是泰山胜景之一。特别是雨过初霏,白云低空徘徊缭绕,西面悬崖的两道瀑布,凌空而下,犹如玉龙飞舞,和龙潭飞瀑合称“云龙三现”是泰山一大奇观。1956年在长寿桥东西两头各建石亭一座,东叫云水亭,西名风雷亭,两亭遥遥相对,与长寿桥、百丈崖构成一幅天然的图画。黑龙潭东南隅,有一石亭,名西溪石亭,亭门两侧刻有“龙跃九宵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石刻对联一幅。黑龙潭口虽小,但腹大水深,加之石面很滑,游人一定不要离潭口太近,防止发生事故。
普照寺 位于泰山南麓的凌汉峰下,传为六朝古刹,又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后屡遭兵燹,基址独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丽僧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竹林寺,复兴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余人。现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开山记碑》记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并于佛诞之日依古制建坛传戒。道光年间(1821-1850)建佛阁(今摩松楼)。光绪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东西配殿。建国后多次修缮。1984年将后院辟为“冯玉祥在泰山”陈列室。普照寺属禅宗临济派,是华北著名丛林。寺为四进院落,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殿庑、寮房、花园等,面积6150平方米,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竹林寺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龙潭的上边,今长寿桥东北,原来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悬云寺。这里风景宜人,寺的周围翠竹青青,松柏苍郁,溪水潺潺,曲径通幽,风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之誉。据说竹林寺是泰山古刹,建修年代无考,自唐以后屡兴屡废。据记载,竹林寺元代元贞年间元代名僧法海重修,声名远播,以至“东振齐鲁,北抵幽燕,西逾赵魏,南距大河,莫不闻风趋赴。”至明,高丽名僧满空拓建,寺又趋兴盛。明末文人萧协中曾描绘竹林寺的优美环境:“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抵寺,竹木参天,朱樱满地,晨钟晚磬,另一凄清。” 明杨志学游竹林寺诗吟道:“西天复此门,山半一泉温。云壁时时动,龙珠日日翻。飞扬李白句,倾倒孔融尊。归路夕阳好,凉风吹广原”。后竹林寺在一场火灾中焚毁,现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风格重新修建。
五贤祠 在普照寺西北的五贤祠,东有投书涧,西有香水峪,溪水环绕,山石耸峙。唐代时有周朴在此创建栖真观修道。北宋更有著名学者孙复、石介这里建泰山上书院。理学家胡瑗曾到这里来访学。在此建祠是在明嘉靖年间,祠祀孙、石二先生,题额“仰德堂”,后增祀胡瑗,遂称三贤祠。到了清道光年间徐宗干重修时,又增祀宋焘和赵国麟,才开始更名为五贤祠。祠分东、西两院:东为五贤祠,有大门、正殿及东西配殿;西为讲书堂,有正房和西配房。冯玉祥曾在此攻读《春秋左传》,著《春秋左传札记》。祠于1976年拆除,今唯剩残垣卧碣,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翰林院侍读黄叔琳撰书《重修岱麓三贤祠碑》、民国年间范明枢、邓长耀撰书《泰山五贤祠五贤事迹碑记》,另有“讲书台”、“授经台”、“侍立石”、“能使鲁人皆好学”等明清时题刻。
三阳观 位于五贤祠北凌汉峰山腰。这里松柏葱茂,麻栎蓊蔚,泉石铿然,幽奥静 僻。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东平道士王三阳携徒隐此凿石以居而名。明于慎行为之 记:“入门三重,得蹬道而上,有殿有阁。又左为客寮四楹,以待游镳。”以门阁、三观殿、真武殿、混元阁、天仙圣母大殿为中轴,两侧配以道房、客室,1976年拆除,今剩山门、混元阁及圣母殿天梯石阶。殿址前石崖壁立,上书“全真崖”。观内外残碑断碣,荒草蔽掩。今存明万历年间萧大亨撰、王应星正书《三阳庵新建门阁记》,于慎行撰、王应星书《重修三阳观记》,于慎行撰书《登岱六首》,三阳弟子昝复明立《钦差太监樊腾遵奉大明皇贵妃郑淑旨皇醮记文》及冯玉祥《赞满大炼师碑》。观内有双泉,清冽旺盛。山门外道西有道士林,王三阳及其道徒墓和墓碑尚存。
傲徕峰 泰山72峰,峰峰有名,傲徕峰是泰山西路著名的山峰之一,海拔高度达978米。峰高不过泰山主峰,但犀利峥嵘,有傲然不向泰山低头之势,故民有谚:“傲徕高,傲徕高,近看与岱齐,远看在山腰。”东北,扇子崖在重力垮塌作用下,崖壁陡峭,远观如扇;东南,绝壁之下有月亮洞,内有月亮泉。泉水自洞顶下注,冬结冰柱,春来依然,似龙宫冰窟。
白龙池 建岱桥北,上有百丈崖悬流下掷,似白龙顺峡越涧直泻入池而名。池北有巨石若圭,上刻“玄圭石”。每当山洪暴发,其石如巨舟行激流中,岿然自若;而雨霁天晴,又如巨龟出池,伏岩晒背,所以又叫石舟,俗称晒龟石。北为三元石,上刻“白龙池”、“龙潭”等大字。此石与玄圭石上遍布题刻,顾炎武考得宋人题名15首,后人又考得16首,今均存。
无极庙 庙极小。 庙由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和禅房组成。山门联曰:“天台岩下藏五百,须弥顶上隐三千。”院内石筑正殿三间,门额“太虚灵妙”,楹联称:“玉楼琼华高山阆苑,青琳翠水俯视昆仑。”东间前窗额称:“泰岳仙宗”,联语:“涵阴育阳,两仪之始;开天辟地,万法所宗。”西窗额“乾坤正体”,联曰:“普降甘霖,慈云垂荫;宏开觉路,宝月增辉。”正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西院为禅房院,有西屋、南屋各三间。
后石坞 在玉皇顶东北,途经八仙洞、乱石沟。石坞内有独足盘、元君庙、九龙岗诸景点。其地峰险谷深,怪岩挂松,泉溪争流,幽奥无穷。今存碑碣14块,题刻34处。独足盘是通往后石坞的小道,古称岱阴环道。自丈人峰顺坡北下,至山坳处有石坊,原额“元武”,清末废,1984年重立,上书“北天门”。坊北是摩云岭,丹嶂凌空。北为明月嶂,群峰秀列,俨若屏障。宋人张景岩曾隐居于此,因种紫芝,俗称采芝庵。旁有胭脂石,色如涂丹。又北为懒张石屋,传为明代张三丰炼丹处。元君庙位于独足盘东北,绝壁环抱,北崖上大书“天空山”,俗称玉女山。其山巅平坦,传尧曾登此,故又名尧观台。山前有元君庙,明隆庆年间建,尼姑住持。庙分东、西两院。庙周围有明人王之纲“玉女修真处”、吴同春“岱岳奥区”、吴献台“丛翠” 及清人宋思仁“石坞云间”、周汉“松峰叠翠”等题刻。
扇子崖 位于泰山西溪西侧,奇峰突兀,高耸峻峭,形如扇面,故名。扇子崖北面是青桐涧。涧北高峰陡峭如屏障,山上尽是古松,风景很是优美。扇子崖西有一峰,名“傲徕峰”,远望高耸入云,实际上只有泰山的一半高。俗话说“远看傲徕高,近看到山腰”。所以称“傲徕”,是因为崖前诸峰皆似犀利长矛,傲然而立,好象是和泰山试比高低。在东百丈崖下面有一自然石穴,深广数丈,名黑龙潭。
彩石溪景区
彩石溪景区,位于泰山西麓,辖桃花峪、桃花源两个景区,面积117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素有“泰山森林博物馆”、“泰山小江南”之美誉,是泰山休闲观光胜地。沿途步游路,曲径通幽,乱石铺阶,浑然天成;随处憩息,石凳石桌,野趣盎然;亲水戏水,舒适惬意,别有洞天。景点有:钓鱼台、碧峰寺、彩石溪、赤鳞溪、红雨川以及桃花源等。
钓鱼台 又名“羡鱼台”,取自《汉书.董仲舒传》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之意。钓鱼台下有个水潭,生长着泰山独有的赤鳞鱼,根据《岱史》记载,泰山鱼“有斑文,四五寸许,四五月生岳北溪涧中,过此则无矣。”斑文就是赤鳞鱼,又名石鳞鱼,与我国云南洱海的油鱼、弓鱼、青海湖的湟鱼、富春江的鲥鱼,并列为我国五大稀有名贵鱼种,曾为清代贡品。钓鱼台旁边有块大石,像一颗倒扣的大元宝,古称“石舟”,现在叫“元宝石”。南面的山峰叫作金鸡岭,奇石累叠如同雄鸡在昂首啼喔,东南的泉水为“一线泉”,涧中泉水似银线垂挂。
碧峰寺 在振翅峰下,又因供奉铁佛,俗称“铁佛寺”。遗址上有《重建佛殿记》碑,明朝隆庆五年(1571)陕西按察司副使萧太亨撰书,详细地记述了明朝隆庆年间重修佛殿的经过,当时的大雄宝殿“巍然欲飞,烂然绮错”。寺中原供奉一尊铁佛,两旁刻有古联(引福州铁佛):“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这里的铁佛十分灵验,周围的香客为了祭拜铁佛,跋山涉水,行程百里,步行来此,以示虔诚。寺旁的彩石崖石纹如画,美仑美奂,叹为观止;溪中奇石天成,肖形状物,栩栩如生。溪旁的彩石谷,彩石林立于潺湲溪水侧,水石相间如画。
彩石溪 进入桃花峪,行约2公里,溪中流水之下忽如彩石铺就,溪底一条条石纹五彩纷呈,即“彩石溪”。根据地质学家考察分析,彩石溪的岩石为条带状斜长角闪岩残余包体,其中的大小条带千姿百态,浅白色条带和黑绿色斜长角闪岩构成了彩色斑斓的河床基岩,十分壮观和秀丽。弯弯曲曲的溪水像是被彩石染上了色,就像是一条五彩的飘带,而彩色的石纹透过水的折射,变幻出了各种形色。
赤鳞溪 从彩石溪停车点前行便是赤鳞溪停车点。沿溪步行,溪中水清见底,野生赤鳞鱼戏游溪中,故称此处为“赤鳞溪”。赤鳞鱼是泰山独有的珍惜鱼种,生存于海拔300-800米的泰山溪水中。赤鳞鱼三年发育成熟,形体较小呈梭形,成鱼全长不足20厘米,重量最多不超过50克,鳞细密紧凑,背呈微蓝色,腹白,体侧鳞片微黄,中间一条金色的线,尾呈红色,具有变色自我保护能力,有昼伏夜游的生活习性,曾为清代贡品。
红雨川 玄门、牛角洞、阳元石、混沌石林立其间,彩带坪如同一幅飘落在青山绿水之中的锦绣绸缎。每逢孟春时节,此处漫山遍野的桃花次第开放,红成一片,落英缤纷,桃花满川,胜似唐诗“桃花乱落如红雨”的意境,故称 “红雨川”。
桃花峪、桃花源景区 位于泰山西北麓,属泰山秀区,融自然山水、地质奇观、宗教文化、野生赤鳞鱼等景观为一体,是泰山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泰山景区围绕挖掘和展示桃花峪、桃花源景区的独特价值,斥资2500余万元实施了桃花峪水系生态保护及文化挖掘工程。建设了彩石溪地质遗迹园区,重现了色彩斑澜的彩石和“五世同堂”等地质奇观;建设了野生赤磷鱼观赏区、野生植物科普园,提供了一处观鱼、戏水、科普、休闲、养生的理想场所;实施了水库塘坝截水工程,做到了常年有水、山水相融;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新栽植13个桃树品种2万余株,恢复了“桃花满谷”的历史风貌;挖掘恢复了碧峰寺,重塑了神像,增添了桃花峪的文化氛围。
天烛峰景区
从泰山天烛峰景区到山顶的后石坞景区,是泰山最原始和古朴的登山路线,也是自然景观最集中、最优美的一条路线。这里山峰险峻,山谷幽深,奇松怪石遍布,山泉、溪流、瀑布随处可见,除了登山盘道外,很少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以前人迹罕至,充满了自然的原生野趣,所以人们称之为泰山的奥区。天烛峰景区,全程约5.4公里。主要景点有:仙鹤湾、望天门、大小天烛峰、将军山、黄花栈、老君庙、元君庙、莲花洞、玉女修真处、九龙岗、姊妹松、卧虎松等。
大小天烛峰 在九龙岗南崖之上,两座相距不远、隔涧相望、形状近似巨烛的山峰,分别被称为大天烛峰、小天烛峰。天烛峰在泰山的东北麓,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登山路直达岱顶。沿着这条路,可见天烛峰景区的景致。小天烛峰一柱状孤峰从谷底霍然拔起,直插云霄,高耸似烛,故名;因峰端遍生的劲松宛若烛焰燃烧,又称“烛焰松”。小天烛峰以东还有一座柱状山峰,比小天烛峰雄浑粗壮一些,是为大天烛峰。大、小天烛峰附近是泰山欣赏古松的绝佳所在。
望天门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说旧时也称“山呼门”或“三呼门”。因古时帝王登封泰山后,文武百官须在此三呼万岁后跪退下山。
仙鹤湾 旧时常有松鹤集憩于此而名。今已无鹤,湾水之形亦酷似丹鹤独立。
元君庙 俗称“娘娘庙”,初建于明代。明隆庆六年(1572年)宗室朱睦建,供奉昊天上帝像,万历十九年(1591年)修圣母寝宫楼,供奉碧霞元君。清顺治、康熙间均有重修,乾隆年间重修后改称石坞青云庵,光绪重修时称石坞庙。民国以来,娘娘庙长年失修。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修复。庙分东、西两院。西院由山门、正殿、配殿以及吕祖洞等组成,正殿祀元君,西舍祀天官、地官、水官,东舍为万松亭,后改为弥勒殿。沿石级而上,进“透天门”为东院,由正殿、东配殿、圣母寝宫楼组成。正殿祀天官、地官、水官,正殿西是圣母寝宫楼,该楼分三层,下为吕祖洞、中为“藏书楼”、上即圣母寝宫楼。东配殿祀“七真”。相传碧霞元君成仙前就是在此修炼的,所以这里又称“玉女修真处”。
姊妹松 位于泰山后石坞青云庵西北角的半山崖上,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沧桑岁月中栉风沐雨,笑傲群芳。1988年,来泰山考察的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慨然提笔,在宣纸上写下“泰山姊妹松”五个大字。此后,泰山姊妹松更加声名远播。人民币(第五版)五元纸币的背面,能找到她挺立在泰山壁立千仞悬崖之上,婷婷玉立,风姿卓越的倩影,说她名满天下毫不为过。
卧虎松 在黄花栈中段右侧的悬崖边,树干南探,几乎与地面平行主干两人合围粗,状若卧虎,其树冠浑圆,犹如虎头,因而被称之为“卧虎松”。
六逸松、卧龙松 在透天门前,有泰山油松六株,树龄均在500年以上。六株古松造型古拙傲岸,怡然自得,似有仙风道骨,使人联想起了李白。唐开元年间李白游泰山,后又与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丐到徂徕山竹溪隐居,世人称之为“竹溪六逸”。竹溪六逸寄情于山水林泉,柴门蓬户,兰惠参差,性之所至,高风绝尘。此六株古松因纪念“六逸”而得名。在元君庙东北侧山坡上,有株古松主干粗壮,树身前探,形似卧龙。而枝条蟠曲,好似龙须、龙爪,称其为“卧龙松”。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的种类繁多,从细目上分不下30余种。但从形制上分,大致可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9种。
一、石碣:是指上小下大,上圆底平,周身为圆或方圆,文字环刻于四周的一种石刻。石碣的形状,是古人依据山的形状而刻意模饰形成的。石碣的形制最早见于先秦,唐初发现的所谓《石鼓》,系当时许多学者讹以为“鼓”,实为石碣。石碣的形制主要存在于秦代,汉以后则极少见,至东汉石碣已被碑刻所代替,故后人往往把碑与碣混而为一,简称“碑碣”。
二、石阙:是指古代宫殿、祠堂或坟墓前所建的高柱形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两台之间留有空缺以为通道,故名“阙”。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盖为台于门外,人君作楼观于上,上圆下方。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以其悬法,谓之象魏。”可见阙、观、象魏,三者异名而同物,皆为大门的标识物,后因以阙为宫门的代称。秦汉以后的阙,皆以石雕成,中为阙柱,其下有座,阙柱之上有顶盖石,顶盖石之上有顶柱石。顶盖石多为覆斗形,类似四阿顶式屋顶,华丽者多刻有纹饰。石阙的形制出现比较早,春秋初即有阙。就全国来说,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期间的石阙,今尚存不少,但至今未见到隋唐以后的石阙。
三、碑刻:指刻有文字的方形或长方形的竖石。许慎《说文》云:“碑,竖石也。” 此解不甚明确。《后汉书•窦宪传》李贤注云:“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此说甚明。碑的起源,最晚始于周代。初始的碑,主要用作拴牲畜、测日影计时或墓葬下棺时置辘轳用,与后世的刻辞碑有明显差别。专为刻辞而设碑始于东汉。古代刻辞碑的形制受官阶和社会地位的制约。柳宗元叙唐代葬令时云:“凡五品以上为碑,龟趺螭首;降五品为碣,方趺圆首。”泰山现存的碑刻,凡皇帝或省布政使以上官员所立,大都龟趺螭首,且形制高大华丽。
四、摩崖碑刻:所谓摩崖,是指利用天然壁刻文记事的石刻。摩崖石刻远在商周以前已有之。秦始皇所刻的7处刻石中,碣石一刻很可能是摩崖石刻。泰山现存的石刻中,摩崖石刻占57%以上,重要的如唐《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宋摩崖》和元《天门铭》摩崖石刻等,其他刻于自然石上的题名、题记、题诗,几乎遍布泰山上下。摩崖石刻有它自身的显著特点。从制作方面看,既能就地取材,费省功倍,简便易行,免却伐山采石之劳,又富有天然之美,增名山大川之壮丽。从内容方面看,内涵丰富,无所不包,或颂德,或记事,或题名题记,或题诗,皆可刻于摩崖之上。故泰山的摩崖石刻至今不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居五岳之首。
五、墓志:即埋于墓穴内,用以表彰死者功德、标明死者生卒年月及身份的石刻。墓志之制始于魏晋,极盛于唐,宋以后逐渐衰落,而正式以“墓志”为名始于北朝。墓志的形制初无定制,有圭首似碑的,有圆首似碣的,有方板者,有长板者,也有阴及侧并刻铭文的。后逐步定型为方板,纵横一般为二三尺。泰山现存北魏羊祉墓志,长宽皆82厘米,刻文44行,满行45字。初始的墓志本无盖,有盖的墓志始于北魏,盛于隋唐。
六、经幢: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多建于寺观。其形制一般上有盖,下有座,中间以八棱石柱为幢身。其幢盖八角出狮头,口衔缨络,或配以垂缦、飘带等图饰,盖顶置宝瓶。幢身多为八棱柱体,八面刻经文,多为《尊胜陀罗尼经》,亦有建幢不刻经者。座多为圆形,刻莲花纹,有仰莲、覆莲之分。泰山岱庙先后收存经幢七座,其中一座无文字,不知建于何代,今存岱庙天贶殿前西侧。另一座为唐广明二年建,刻赞语、尊胜陀罗尼经序和咒语等,原立肥城市幽栖寺,1977年收存岱庙,今存岱庙碑廊。其他5座皆五代时物,经文多剥蚀,原在资福寺,今收存岱庙汉柏院。
七、石造像:是指佛教用岩石雕凿的各种佛像。在形式上,可分三种类型:
摩崖造像:即把佛像凿于崖壁上,就山壁凿石为龛,佛像雕于龛内。有的配以题名、题记,或刻于其下及两侧。上雕凿佛像,称“石窟造像”。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皆为此类。
碑式造像:亦称“造像碑”,即将佛像刻于碑石上,有的刻于碑的一面,有的刻于碑的二面或四面,其佛像或立或坐,或有龛,或无龛,碑之下层一般刻造像题记、题名。
还有一种石造像,既不刻于崖壁上,也不是刻在碑石上,而是把一块岩石雕成佛像后,直接置于殿堂内。石像之下一般置以方形石座,石座周围刻造像题记、题名。这种造像现存完整的不多,泰山现仅存3处造像底座及造像记,其石像早不知所在。
造像之风始于北魏初,盛行于北魏至唐代中叶,五代至宋初此风稍息,宋以后的造像不多见。从现存众多的造像资料看,造像人有多有少,少者一人,多者几十人甚至几百人,有的是佛教徒,有的是皇亲国戚或朝中重臣,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泰山现存的石造像数量不多,但种类不少。有的尚完整无缺,有的石像早毁,仅存造像题记。为了整理方便计,凡保存完整的称为“石造像”,凡仅存题名题记的,则单称“造像记”。
八、画像石:是指将图像用平面线刻或浮雕的方法刻于岩石之上的一种石刻。其题材主要有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古代生产、生活等情节,内容十分广泛。画像石的形式始于西汉,极盛于东汉后期,东汉以后则极少见,故又称“汉画像石”。其分布区域主要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南阳、湖北襄樊地区、四川中部地区、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等地区。泰安的画像石资料也十分丰富,现存岱庙画像石廊的62块画像石,皆东汉时物,分别出土于泰安市内的肥城、大汶口、旧县和夏张。
九、题名、题记、题诗石刻:此类石刻大都刻于自然石上,仅个别刻于碑石上,其内容多为题名、题记或题诗,涉及面十分广泛。在自然石上刻题名题记始于汉代,唐始盛,宋以后大为发展,至今不衰,泰山现存的石刻中,57%以上属此类石刻。其中唐代以前的多剥失或被后人覆盖,今尚存1处唐刻。宋刻多被明人覆盖,今尚存40余处。其余皆明清及近现代作品。
石阙、碑碣、摩崖碑
“第一山”碑刻 位于“孔子登临处”石坊前。碑高300厘米,宽110厘米。字径65×60厘米,楷书体。系明嘉靖年间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书。碑阴有 “入云有路” 四大字 ,字径70×55厘米,系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张继红书,篆书体。
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宣和碑) 此碑在岱庙炳灵门外北侧。高925厘米,宽210厘米,厚70厘米,螭首龟趺。龟座高185厘米,宽300厘米,长500厘米。规制穹崇,镌勒工巧,居岱庙诸碑之冠。碑阳文26行,满行76字,凡2768字,字径5.5厘米,正书。额篆“宣和重修泰岳庙记”2行8字,字径23厘米。碑阴原刻庙官姓名20行,前15行为宋刻,后5行为元刻。明万历十六年,山东巡抚李戴。吴龙征于碑阴刻。“万代瞻仰”4大字,字径124厘米,原刻遂佚。此碑立于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
唐摩崖 刻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所制。铭文刻于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现存铭文1008字(包括标题“纪泰山铭”和“御制御书”),字径25厘米,隶书。额高395厘米,题“纪泰山铭”,2行4字,字径56厘米,隶书。铭文为玄宗李隆基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形制壮观,文辞雅驯,为汉以来碑碣之最。其书法道劲婉润,端严浑厚,为隶书造成一种新面目,透露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宋摩崖 此碑刻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撰书并篆额。铭文原刻2处。一在岱顶唐摩崖东侧,俗称宋摩崖,高856厘米,宽416厘米,额高92厘米,宽182厘米。其铭文被明人刻“德星岩”等大字覆盖,但碑额文及大字之间的铭文,至今清晰可读。另一处在泰安城南约2里许,俗称阴字碑。由五石组成,高297厘米。第1石宽99厘米,刻文8行;第2石宽149厘米,刻文12行;第3石宽168厘米,刻文14行;第4石宽149厘米,刻文12行;第5石宽99厘米,刻文8行。共宽664厘米,刻文54行,满行54字,凡1143字,字径6.6厘米,正书。额篆“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13字,字径26厘米,书于第3石上端。此碑于1951年被工人所毁,仅存拓本。
秦泰山刻石 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 年),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据宋刘跂《秦篆谱序》记载,原刻铭文22行,满行12字,凡223字,字径6.1厘米。前12行为始皇刻辞,计144字;后10行为二世诏书,计79字。相传皆丞相李斯篆书。现仅存二世诏书中的10个残字,被书界视为珍宝。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及人为破坏等原因,至明正德以后,此石曾几移其所,面目全非,铭文也仅存二世诏书中的29字。且在此石毁坏之前,金石学家只着重其字数、行数、及铭文的著录,而对立石原址、立石的具体形制等,缺乏确切记载,致使后人说法不一。清代以后,又有人对现存秦刻10残字的真伪提出异议,至今未有定论。
经石峪摩崖刻经 在泰山斗母宫东北约 400米处,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经之一。经文刻于面积约2064平方米的石坪上,自东而西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44行,每行多者 125字,少者10字不等,凡刻 2799字,字径50厘米。以隶为主,兼有楷、行、篆各种笔意。形制雄伟,气势磅礴,书法纵逸遒劲,世人誉之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崇尚 。由于风雨剥蚀,山洪冲击,加之游人践踏、椎拓无度等人为破坏,现仅存经文1069字(包括可认读的残字和双勾字)。
高山流水亭记摩崖碑 刻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铭文刻在经石峪西侧崖壁上。崖壁高5米,宽8.7米,稍加磨砻。铭文32行,满行15字,凡刻450字,字径12厘米,正书,刻辞雅丽,意境契合,书法浑厚古朴,与经字相映成趣,为明刻中之佳作,刻辞旁原有“高山流水亭”一座,为保护经字,1965年将亭址改为河道,遂移亭于原址西南约50米处。铭文保存尚好,无一残缺。
泰山石阙(无字碑) 此石在泰山极顶玉皇庙山门前8米处,因通体无字,故俗称无字。通石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石柱高 495厘米,左右二侧面上宽69.3厘米,下宽83.2厘米;前后二面上宽110厘米,下宽124.7厘米;四隅棱面宽皆约4.93厘米。石柱之下无榫,直接下寝于自然石穴内。顶覆顶盖石,呈覆斗形,类似四阿式屋顶,高40厘米。斗沿厚13.8厘米,左右长166.4厘米,出檐28.2厘米;前后宽97厘米,出檐13.8厘米。顶盖石无任何纹饰,其石质与石柱同,皆为花岗岩质。顶盖石之上为顶柱石,高60厘米,左右宽30厘米,前后厚20厘米,最顶部略呈圆形,亦无纹饰,其石质为石灰岩,疑为后人更换。因此石无一字痕可考,故对立石人及立石年代众说不一。一说是秦始皇封禅坛上北边的石阙,现从汉武帝所立之说。
天门铭摩崖碑 此石刻于元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铭文刻于泰山南天门外西侧的自然石上,石高190厘米,宽137厘米,石质坚润,色泽淡赭,形制天然,不加磨砻。通石刻文16行,满行21字,凡289字,字径6厘米,正书。铭文古雅,书法端严,类颜真卿,为泰山元碑中之佳作。此碑在清乾隆间即其地筑台而被埋入台下,1957年整修南天门时挖出,遂于其上覆石盖以为保护。铭文至今无一残缺。
张迁碑 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 (公元186年),为谷城旧吏韦萌等为张迁立的去思碑。碑高292厘米,宽107厘米,厚20厘米。碑阳文15行,满行42字,凡567字,字径3.5厘米,隶书。形制丰满,文辞淳古,隶法朴茂,为汉碑中之佳作。此碑于明初掘地发现,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铭文尚完好可读。清光绪十八年碑毁于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气全非,幸碑阴文尚完好如旧。1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外置玻璃罩保护。 1983年9月移岱庙碑廊。 现残泐68字, 其中22字全泐。
谷山寺敕牒碑 此碑立于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碑通高248厘米,宽94厘米。碑阳刻牒文两层。上层刻泰和六年十一月牒文14行,每行长短不齐,字大小不一,计179字。其首行正书“尚书礼部封”五字,字径7厘米,此为牒文封皮。从第2行“尚书礼部”至最末行。‘寺额付僧智崇”止为牒文,其中第2、6、7、8行共20字,字径约7厘米,行楷相间;第3、4、5、9行共59字为正书,字径2厘米;孙、王、乔、张衔名4行及最末行6字亦皆正书,字径约3厘米 ,唯张衔字宽扁,并有押,牒文共盖印15方,径6.9厘米,其文大篆 。“尚书礼部”2行4字。碑下层刻大安元年三月牒文,其格式与上同。碑首高60厘米,螭首而无题额,题额处浮雕佛像一尊,全跏坐,高35厘米,刻工古朴庄重。碑阴刻山林禁约40条,草书,字径3厘米。碑阴题额处浮雕力士像一尊,高35厘米。此碑原立玉泉寺山门外东侧,1984年移置岱庙碑廊。泰山原有金元时期敕牒碑七处,现仅此碑幸存,实为可宝。今谨按牒文原式著录,以见当时牒文格式。
吴大澂书汉镜铭摩崖碑 碑文:“上太山,见神仙。食玉英,饮醴泉。驾蜚龙,乘浮云。宜官秩,保子孙。寿万年,贵富昌,乐未央。汉镜铭。光绪丙申十二月吴大澂书。”此石刻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铭文刻在泰山斗母宫北约 50米的自然石上。字面高110厘米,宽65厘米,刻《汉镜铭》文 4行,满行9字,凡33字,字径9厘米。末行刻年款和名款。计 10字,字径8厘米。皆吴大澂篆书。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江苏吴兴人,为清末著名金石学家和文字学家。曾搜集钟鼎、玺印、陶器、货币等文字,撰成《说文古籀补》,为古文字学的重要著作。
显庆岱岳观造像记碑(双束碑) 此碑原立泰山老君堂院内,“文革”期间移岱庙保存,现存岱庙碑廊。碑立于唐显庆六年(公元661年),为唐高宗以后六帝一后来泰山建醮造像的记事碑。碑座方形,高40厘米。碑身由二石并成,高皆236厘米,厚皆22厘米,左石宽50厘米,右石宽49厘米。顶覆高50厘米的屋脊形石盖,将二碑身束在一起,故称鸳鸯碑或双束碑。 铭文刻于碑身四周,每面刻四五层,每层刻1首或2首不等,共刻文30首。其中唐代6帝1后计刻文26首,宋代题名刻辞4首,皆正书。武后则天在期间共刻 6首,其中有武则天自制的十一个字。铭文多清词醮章,作功德,言符应,非大雅之作,书法亦非名笔。但其形制特殊,造型别致,所记六帝一后前后130余年建醮造像的情节比较详细,且正史礼志很少记载,实为难得的史料。
吴大澂临琅琊台刻石摩崖碑 碑文:“五大夫杨樛。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吴大澂临本” 。 此石刻于泰山斗母宫以北约80米自然石上,石面高90厘米,宽70厘米。刻文12行,满行8字,凡89字,字径6.1厘米。铭文后无年代,可能与《汉镜铭》刻石同刻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吴大澂在泰山除篆刻《汉镜铭》和此刻石外,还篆刻有“虎”字、“秦松”和杜甫《望岳诗》等刻石。
孙夫人碑 此碑立于西晋武帝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碑高250厘米,宽97厘米。碑阳文20行,满行37字,凡707字,字径3.5厘米,隶书。文辞古雅,犹存两汉遗风;笔势严谨,字画方劲厚重,与魏黄初孔庙碑极相似。碑阴刻文9行,行16字,凡142字,字径1.5厘米,隶书,为嘉庆三年泰安知府金棨和钱塘江凤彝撰写的题记,对此碑的立碑年代和发现经过等,均有详细的考证和记载。碑首额下有穿,犹存古意。额隶书“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3行11字,字径15厘米,惜已残毁。碑原立新泰县新甫山下张孙庄。乾隆五十八年,钱塘江凤彝始得发现,时铭已多磨灭。至清末又增补40余字,使前半文意稍微贯通。1965年迁岱庙保存,时已磨灭327字。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至今。
衡方碑—汉故卫尉卿衡府君碑 此碑立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为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碑高240厘米,宽110厘米。碑阳文23行,满行36字,凡851字,字径4厘米,隶书。碑阴原有字,现已全部漫灭。碑首为圆形,额下有穿。额阳刻“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2行10字,字径9厘米,隶书。碑原立汶上县郭家楼村前。清雍正八年,汶水泛决,碑陷卧,庄人郭承锡复建。1953年移岱庙炳灵门内陈列,1983年9月移岱庙碑廊至今。
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宋祥符碑) 此碑立于宋大中样符六年六月(公元1013年)。碑高820厘米,宽215厘米,厚60 厘米,螭首龟趺。碑阳文34行,满行80字,凡2319字,字径5厘米,行书 。额篆“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2行10字,字径15厘米 。碑阴刻明人张允济和王贤题“五岳独宗”4大字,字径110厘米,正书。此碑立于岱庙正阳门内西碑台上,形制雄伟,与岱庙《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并称岱庙二大丰碑。铭文已残缺921字。
题记、题名石刻
“人间天上”题刻 此题刻位于快活三里,摩崖高120厘米,宽355厘米,大字径86×75厘米,系锡山嵇瓒题书。楷书体。
“振衣冈”题刻 此题刻位于岱顶碧霞祠西,摩崖高350厘米,宽134厘米,字径98×95厘米,楷书体,系明嘉靖丙寅岁(公元1566年)仲夏十日,慈溪秦钫题,缙云樊献科书,泰安知州杨山刻石。
“河山元脉”题刻 此题刻位于云步桥旁。摩崖高136厘米,宽330厘米,大字径65×60厘米,系清咸丰庚申年(公元1860年)四月,长白文煜题。楷书体。
“玄圭石”题刻 此题刻位于泰山西溪白龙池畔的一块硕大的巨石之上。摩崖高180厘米,宽100厘米,系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六月题镌。字径60×50厘米,楷书体。
“冠盖五岳”题刻 此题刻位于五松亭外路旁,摩崖高135厘米,宽450厘米。系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和中浣题镌。刻文共9行,满行8字,大字径75×72厘米,楷书体。
“曲径通宵”题刻 此题刻位于快活三里上段。摩崖高226厘米,宽103厘米,系清道光戊戌年(公元1838年)马起予题。大字径29×30厘米,楷书体。
“山辉川媚”题刻 此题刻位于云步桥旁。摩崖高100厘米,宽230厘米,大字径48×45厘米,系清光绪癸卯年(公元1903年)季春, 泰安郡守恭曾题书,楷书体。
“天下名山第一”题刻 此题刻位于云步桥南。摩崖高160厘米,宽95厘米,大字径20×24厘米,系清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八月,石祖芬题书,楷书体。
“云路先声”题刻 此题刻位于快活三里上段。摩崖126厘米,宽400厘米,大字径62×56厘米。刻文共9行,满行8字。系清宣统庚戌年(公元1910年)二月,海盐王寀基题书。隶书体。
“风月无边”题刻 此题刻位于斗母宫南的盘路侧。摩崖高60厘米,宽150厘米,大字径34×22厘米,系清己亥年(公元1899年)夏,历下才子刘廷桂题书。此题刻实际上是个拆字游戏,它是由“风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暗喻此处“风月无边”。
“膚寸生云”题刻 此题刻位于万仙楼北,摩崖高63厘米,宽137厘米,大字径27×22厘米,系清光绪己亥年(公元1899年)仲夏,历下苏容德、刘芳桂镌立。隶书体。
“洞天福地”、“步玉清”题刻 此题刻位于纪念碑西北,摩崖高46厘米,宽140厘米,大字径18×20厘米,系清光绪己亥年(公元1899年)秋,历下刘廷桂立。隶书体。
题诗、题联石刻
乾隆朝阳洞诗碑(万丈碑) 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登泰山时御题的一首五言古诗,镌刻在朝阳洞东的御风崖上。字径3尺,俗称“万丈碑”。诗文共6行,满行12字,行书体。内容是:
迥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
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
是处闢云关,坦区得数亩。
结构寄幽偏,潇洒开窗牖。
历险欣就夷,稍息复进走。
即景悟为学,无穷戎株守。
南天门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注:(1)南天门:创建于元代中统五年(1264),门若洞穴,上有“摩空阁”,重檐凌空,气势宏伟。(2)九霄:天的极高处。三天:道家所说的玉清、上清、太清三神所居的天外仙境,合称“三清天”,亦称“三天”。崇:高。千嶂:众多山峰如屏障。)
天阶坊联 “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作者:高应芳,明代嘉靖间任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此联书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
注:1.天阶坊,全石建造,与孔子登临处坊相邻,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二年。天阶意即登天的石阶。泰山雄伟高大,峻极於天,至顶有天门三重,向有“登山如登天”之谓,所以称登山石阶为“天阶”。
2.灵应:指泰山风景美好。巍岩:高大的山岩。此联言泰山景观在人间是唯一的佳景胜地,它挺拔高峻天下第一。)
山脉风光 编辑本段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
泰山最险处,首推十八盘,从松山谷底至岱顶南天门的一段盘路,叫摩天云梯,俗称十八盘,全程1公里多,石阶1,594级,垂直高度400米。磴道全用泰山片麻岩修砌。如今,从中天门至岱顶望府山已架设了空中缆车。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从秦皇汉武,到清代帝王,或封禅,或祭祀,绵延不断,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千百年来,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当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游泰山后把泰山比做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可将其分为“幽、旷、秀、奥、妙”五大游览区。
东路 为泰山“幽”区,从红门至南天门有6293级石阶,峰回路转,步移景换,为历代帝王登山封禅的御道,泰山的文物古迹多在此路左右。沿路主要有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中天门、十八盘等胜景。至斗母宫稍向右斜路步行,便是有名的经石峪。在面积一亩多的石坪上,刻着一千四百余年前北齐人所书佛教典籍《金刚经》部分经文,每字直径约半米,字为隶书,遒劲刚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十八盘”,为泰山著名险道,垂直高达400多米,共有1600多级石磴,直通南天门。十八盘是对登山者体力与意志的考验。奋攀此道,登上南天门,极目远望,天高地远,心旷神怡。
西路 为泰山“旷”区,从天外村乘车至中天门,盘山公路九曲回肠。此区有黑龙潭、长寿桥、扇子崖,山环水绕,景色旷秀。
桃山源 为泰山“秀”区,有翠屏山、笔架山、五峰翠山、彩带溪、一线天等,群峰竞秀,溪瀑争流,于泰山雄传之外,独具江南山水风韵。
后石坞 为泰山“奥”区,景致清而幽。后石坞松涛为岱阴一绝,大、小天烛峰宛如两把长剑直刺青天,百丈瀑、天烛瀑飞流直下,声震十里。
岱顶 泰山之“妙”区在岱顶。登上南天门,漫步在天街玉栏石阶,就好象遨游天府仙界,飘飘欲仙,尽得大自然奇妙。再经碧霞祠、大观峰,就到了泰山极顶---玉皇顶。在极顶,旭日东升的景象最为动人。每日凌晨总有不少游人遥望东方,一睹日出云海的胜景:东方渐成金黄色,一轮红日徐徐上升,刹那间,腾空而起,山巅云海间银波澎湃,景色壮观。
在旧石器时期,泰山周围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在新石器时期,泰山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遗产价值 编辑本段
悠久的历史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 神山、文化宝库 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表3),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宗教
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于公元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 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唐宋时,灵岩寺极 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 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公元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响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 。
地层地貌
泰山的形成,历经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个地质时代的演变过程。泰山运动形成了巨大的山系,燕山运动奠定了泰山的基础,喜马拉雅山运动造就了泰山的雄伟和今日泰山的总体轮廓。泰山有丰富的地壳运动遗迹,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泰山地区的寒武纪片麻岩群是华北台地的基底,地层剖面出露齐全,化石丰富,保存完好。泰山杂岩有20亿年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对研究中国东部太古代地层的划分、对比,以及太古代历史的恢复,均具重要意义。泰山西北麓张夏、崮山、炒米店一带的灰岩和砂页岩发育典型,已确定为我国寒武系中、上统的标准剖面,是古生物许多种属的命名地或模式标本原产地。
泰山南部在太古界岩层上裂隙泉分布甚广,从岱顶至山麓,泉溪争流,山高水长。泉水甘冽透明,“性寒而沉,味甘而润,有清心明目,止烦润肠及利二便和轻身延年之功效”,古人称为“泰山神水”。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炭岩岩层向北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处出露成泉,从锦绣川向北星罗棋布。北麓丘陵边缘地带,岩溶水向北潜流,受地层区辉长岩的堵截,纷纷涌露,使古城济南成为“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的泉城。
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泰山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北通道与黄河中下游的东西通道交叉枢纽之侧,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对泰山影响的扩大及其文化的弘扬,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植被古木
泰山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植被覆盖率达80%,从山麓拾级而上,可依次见到落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木草丛,林带垂直界线分明,植被景观各异。现有种子植物144科,989种,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种,草本植物72科556种,药用植物111科462种。
泰山的古树名木,源于自然,历史悠久,据《史记》载:“茂林满山,合围高木不知有几”,现有34个树种,计万余株。他们与泰山历史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古老文明的象征,其中著名的有汉柏凌寒、挂印封侯、唐槐抱子、青檀千岁、六朝遗相、一品大夫、五大夫松、望人松、宋朝银杏、百年紫藤等,每一株都是历史的见证,历经风霜,成为珍贵的遗产。
泰山四季
泰山的四季更是别具风味:春回大地,万物更生。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泰岱春晓的美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人前来踏青赏春:红的桃花、白的杏花、金黄的迎春柳和连翘花缀满枝头;西溪两岸的刺槐花自下而上次第开放,花白如絮,花香袭人;岱顶大片的湖北海棠绽开蓓蕾,整座泰山像是成了花的海洋。
夏季的泰山,层层林海掩在茫茫的云雾之中,一旦天气放晴,满山青翠欲滴,万壑千峰,处处流溢着蓬勃的生命力。每当微风乍起,对松山一带松涛阵阵,有如天籁。难怪乾隆帝有“岱宗最佳处,对松真绝奇”的咏叹。
秋天,是泰山色彩最丰富的季节。远远望去,层林尽染:黄栌、五角枫、花楸叶红似火;银杏、紫椴叶黄如金;松柏不凋,依然青翠;栎树、水榆、槭树尽管色彩不那么鲜艳,却也给泰山的秋色增加了层次;卫矛在松柏的衬托下,万绿丛中一点红;与卫矛相媲美的藤本爬山虎,在夏季里曾不露声色,可到了深秋却突然调子高昂,或红满一石,或紫盈一沟。造化像是大手笔的浓彩国画,把泰山装扮得分外妖娆。
泰山的冬天别有一番韵味。不凋的松柏顶风冒雪傲然屹立在山巅,挺拔的竹林给泰山抹上了一团团翠绿,遇上雪后初霁,那景致更是妙不可言,整座大山银装素裹,色彩斑斓:绿树、红墙、黄瓦、白雪,还有那份难得的清新和宁静,置身其中,使人心旷神怡。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