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传统文化   

赛龙舟

赛龙舟,又称“赛龙船”或“龙舟竞渡”它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水上运动和娱乐项目。

龙舟文化萌芽于春秋时期,是古代越人祭祀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赛龙舟出现在战国时期举行图腾祭祀,纪念屈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赛龙舟在中国所有地区都很受欢迎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其活动形式和内涵逐渐丰富,且各具地域特色。龙舟赛一般在端午节举行,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举行,一般轮流评选、赛前准备、比赛活动等过程中,直到活动结束,也有女性不能登上传统龙舟、传统习俗,如龙舟队上街乞讨奖励,需要改变。此外,龙舟比赛也传入了日本、越南、英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它不仅是中国的传统体育和民间活动,也是一项国际比赛。2011年,贵州省镇远县、铜仁市、广东省东莞市、湖南沅陵县赛龙舟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湖南省沅陵县、贵州省铜仁市等地曾被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中国是传统龙舟的故乡”称号。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龙舟文化起源于春秋时期,可以追溯到周穆王(公元前1001年~公元前947年)龙舟最早的记载是《穆天子传》年当时古人视龙为图腾,认为航行中遇到的风浪是水中的龙引起的,所以在船体上画了一条龙林,并加了一个龙头和一个龙尾,以避免与水中的龙搏斗,避免航行中再次遇到风浪所以发明了龙舟,但只是用来观赏的。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学者们众说纷纭。根据《岁时记》《事物原始·端阳》和西汉《越绝书》的记载,有学者认为赛龙舟出现在战国时期勾践为了给越王夫差报仇,以划桨划船为名,带领人民练习海战,最终灭了吴国后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便在五月五日泛舟行船,以作纪念;有学者认为,根据东汉文献《越地传》《曹娥碑》中的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而出现的。吴国的将军伍子胥在死后的五月初五被扔进了钱塘江尸体随波逐流,没有沉没当地人认为这是伍子胥的一次顿悟,于是后人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在钱塘江口开船纪念;根据《吴越春秋》这首诗,有学者认为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所以他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开始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在《钟道骑驴图》《端午考》两书中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是古代吴越人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赛龙舟是对中半教的祭祀、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再加上屈原去世,于是这些习俗被巧妙地转化为纪念屈原的传统方式,并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和引用。

据《端午节的历史教育》《续齐谐记》记载,龙舟赛孕育于春秋时期,大型龙舟赛始于战国时期,是荆楚民间端午节祭奠屈原的活动之一;到了唐代,龙舟竞赛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江南水乡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民间节日;宋初,赛龙舟主要在民间进行,成为当时流行的节日体育活动。到了宋代中期,赛龙舟开始进入宫廷由于统治者的青睐, 推动了当时民间赛龙舟的普及和发展;元代继承了宋代赛龙舟的习俗, 是每年春天或端午节在中国南方水乡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宫廷龙舟赛空前繁荣, ,因为历代统治者都有龙舟比赛的爱好,它逐渐成为一种传统习俗,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元顺帝时期,宫廷龙舟运动蓬勃发展,龙舟的制造水平和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到了清代,赛龙舟已经是一种集民间体育和娱乐为一体的项目,与现代赛龙舟相差无几。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赛龙舟始于中国台湾省,并一直沿用至今。

举办时间 编辑本段

在古代,龙舟是分开用来游河的、招魂、竞渡、回船有四个程序,其中赛跑最热烈,招魂最感人。龙舟比赛非常盛大,大多数都在端午节举行这一天,人们经常出去观看,但也在其他时间举行。隋代杜太清《隋唐嘉话》年记载,夏至举行龙舟赛;五代时,春末有龙舟竞赛的运动或活动;据《玉烛宝典》报道,春天有龙舟比赛;《旧唐书・杜亚传》的记录是在9月份;宋代诗人张喜安用诗来形容除了冬天,每年都有三次龙舟比赛。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龙舟赛回归了“竞渡”色彩逐渐形成为一项现代竞技运动,中国不同地区的龙舟比赛时间也不尽相同。贵州苗族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浙江省的龙舟比赛是在中秋节的第二天(农历八月十六日)与此同时,还举行了庙会;安徽省每年都举行端午节、立秋各举行一次;云南省的傣族人在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赛龙舟。

比赛形式 编辑本段

赛龙舟之前,通常会选择赛龙舟的地点比如湖北秭归把龙舟比赛的地点选在了凤凰山附近的长江上,而安徽则选择了玉溪河的地点长跑模式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改变参赛的龙舟精美绝伦船头雕成龙头,船尾雕成龙尾龙头的颜色是红色的、黑、灰色和其他颜色类似龙灯的头部,姿势不同。龙舟一般是狭长、狭窄,大小因地而异,长约20~38m,有40~60桨,通常分为青龙、黄龙、白龙等,船体和船尾用旗帜和雨伞装饰、桨、赛艇运动员 衣服颜色都很统一,看起来很整齐,很有气势。

各地赛龙舟前都有热身活动,各地也不尽相同。在一些地方,赛龙舟前通常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仪式结束后赛龙舟就开始了;有些地方,赛龙舟前会把龙舟打扮得非常奢华船舱配有鼓队,吹着打着,船内有亭子一个由帅哥美女装扮的台湾馆的故事叫“龙头太子”经过一系列的赛前文艺表演和给领队“点睛”仪式结束后,龙舟比赛正式开始。

平时九条龙船一字排开,听号令,一触即发,一往无前。水面之上,鼓声骤起,划桨划桨,一对对龙舟追逐比拼在每艘龙舟的中央,都摆放着一面牛皮鼓,三个魁梧的男子英勇地敲着鼓。与此同时,一个变戏法的人随着鼓声向他们做鬼脸、倒立、翻跟头、船头的小甲板上摩拳擦掌,两个拿着戟的人笔直地站着他们负责以最庄严的姿势挥舞戟。然而在岸边,却是游人如织,人声鼎沸,每个角落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比赛分初赛、复赛、在决赛的三个阶段中,获胜者是在规定距离内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

各地习俗 编辑本段

中国各地区都流行赛龙舟,各有各的地域特色。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称赛龙舟“别舲舳”,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别舲舳”之前,人们先去海边的龙宫祭拜龙王并举行“请水仪式”请带上装有圣水的龙舟“洗净”再挑选年轻、实力雄厚的渔民前来组成厦门集美龙舟池队参赛。专门建造的梭形龙舟,形似龙身,可坐18人,停泊在龙舟池中因为它经常夺冠,所以被誉为“十八龙舳”

贵州省铜仁市的龙舟比赛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比赛前,所有参赛的龙舟都要聚集在一起举行龙舟节仪式。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或当地官员点亮龙舟龙头,然后举行下水仪式,在河堤上设坛,摆上酒肉,点上香烛,插上艾蒿,烧上纸钱,在长老念完祭文后,道士祭拜完毕,在鞭炮声和众人的喊叫声中,举起龙舟,装好龙尾,投入水中。预赛分小组进行、复赛、最后的程序是一个接一个进行的。根据队伍和船只的不同分为三种,小艇13人左右,中型艇33人左右,大型艇43人以上。比赛结果将由舞台时机决定。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支独特的女舰队,这些女同胞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下到河边,别有一番风味锣鼓喧天,场面十分壮观。同时伴随着独特的民族风情“蛟龙抢红”富有民族特色,提高了龙舟比赛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形成了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人文祥和安宁的龙舟水文化。

广东万江将龙舟比赛分为两种形式。一场是友谊赛,叫做“趁景”两条或多条龙舟在河上相遇,没有固定的时间、路线,自发竞争;另一种是“放标”,又称为“斗标”斗大景”斗景尾”等等,大多在东江的支流上举行比赛路线长30~40公里,全程约3小时“趁景”龙舟混在一起,场面更加壮观。赛龙舟活动中“放头”这是最精彩的仪式比赛前,龙舟将在出发地点集合,按照抽签选定的水路线路,在江面上列队。到时候大炮就要打响了。比赛中的龙舟长20多米,可载六七十人船头放一个涂了颜色的木龙头,船尾插一面彩旗每艘龙舟都配有一面大鼓,鼓上写着地名和龙舟的名称大鼓放在龙舟的前腹,大鼓前后数米处放着一面铜锣划船的木牌是红色的、蓝、黄、黑、绿色等颜色,有的还印有图案。

汨罗江畔,人们每年端午节都要穿上新衣,去曲子庙祭拜,抬着龙头去庙里祭祀祭祀结束后,赛龙舟才开始。赛船分青龙、黄龙、白龙等颜色,不仅是船体,船上国旗伞的装饰,还有划手的服装,甚至船奖,都是统一的颜色。比赛期间,有一个赛龙场、比赛路线、划定起点和终点,分组,编号并选定负责人,划分初赛轮、复赛、决赛三个层次。比赛中,多艘龙舟竞渡,双方欢呼雀跃,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湖南、湖北等地的龙舟最长的有十一尺五,最短的有七十多尺划船的时候就像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头雕有龙头,口可开合,舌可转动,形象生动。

以前上海黄浦江申奥热门,有鱼痕、种类很多,有鸭标铁标等,最后还有竞价船当龙舟比赛到终点时,竞拍船会将标抛入水中,供各船竞逐。所以龙舟除了划船,还得选一个水性特别好的人,专门拿冠军。用红布标记的活鱼、抓活的鸭标很难,而沉入水中的铁标必须有很好的潜水技术。浙江的夜龙船挂满了灯笼和五颜六色的装饰品,动人而有趣。

文化陋习 编辑本段

龙舟比赛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流传至今。但是,也夹杂着很多落后、愚昧的陋习,如:一些地区延续着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女人可以 不要登上传统的龙舟”在一些地区,龙舟队走上街头乞讨奖励,甚至拦下车辆乞讨奖励;在一些地区,赛龙舟的人沿袭他们祖先的传统,在比赛时不穿救生衣。这些陋习与现代文明相悖,需要一定程度的改变。

价值寓意 编辑本段

赛龙舟是中国古代对龙的图腾崇拜、半宗教仪式、自21世纪以来,半娱乐节目和纪念屈原的节目在中国不同地区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江浙地区具有纪念近代革命英雄精神的意义;贵州苗族在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到二十八日举行“龙船节”庆祝插秧成功,祝丰收;云南的傣族同胞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完颜洪沃。

龙舟比赛在不断的发展和融合中逐渐演变成多层次、多元化情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和演变中体现出自身的社会价值。它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参与者的身体健康,满足精神文化需求;龙舟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能在情感上引起大众的共鸣,龙舟文化表现出包容性、团结性、娱乐性、竞技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它使参与者和观众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可以遵循各民族的习俗、在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一系列具有强烈民族性和娱乐性的活动,对大众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发挥其巨大的教育潜力。

文化传承 编辑本段

赛龙舟起源于早期对龙的图腾崇拜和古老的文化故事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一些当地或历史的爱国传说或英雄故事,成为一项内涵丰富的传统体育和民俗活动,并逐渐走向生活和体育。改革开放后,赛龙舟从过去的民间组织转变为政府部门的统一协调、组织,城市单位、乡镇办事处参与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规模扩大、群众基础深厚、有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完整的实施方案,参与面逐年扩大的综合性文化体育赛事。除了在中国大陆流行之外,它在中国和香港也很流行、每年5月5日在台湾省举行龙舟比赛,最早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众多国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龙舟比赛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也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比赛。1980年,龙舟比赛被列入中国的全国性体育比赛,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在广州,亚运会也成为亚运会的一项体育赛事;1991年,湖南省岳阳市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龙舟节,体现了中国的魅力传统文化。为了保护这项传统民俗活动,2011年,贵州省镇远县、铜仁市、广东省东莞市、湖南沅陵县的龙舟赛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对龙舟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仅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龙舟文化,也让龙舟赛得以延续。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龙舟运动受到了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人们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淡化,导致龙舟赛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电视、现代高科技产品,如互联网,已经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生活的精神文化利益,取代了年轻人心中的赛龙舟等传统文化,对龙舟文化缺乏应有的尊重;一些地区的年轻人纷纷离开村庄,只留下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或多或少逐渐弱化了传统技艺的重要性和学习性,而一些老工匠、老艺术家老了,随着他们的去世,很多技艺没有传承,面临失传。这些都造成了赛龙舟的空间缩小,了解龙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了传承范围断层的现实困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端午习俗科普    下一篇 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